<xmp id="0c8o0">
  • <nav id="0c8o0"><code id="0c8o0"></code></nav>
    <menu id="0c8o0"><tt id="0c8o0"></tt></menu>

    百度電商:屢戰屢敗、屢敗屢戰

    又是一年春節,各大互聯網巨頭們豪擲百億掀起“紅包大戰”。

    其中,百度以22億力壓抖音20億、快手21億,在金額上小勝一籌。但撒幣過后,熱鬧散場,所有的企業回歸到同一個問題:要怎么留存好瞬時涌入的用戶?

    各家側重點各有不同,淘寶有一整套豐富的業務體系,來承接春節營銷的流量,抖音、快手趁勢搭建自己的社交和支付,用于后續的電商生態。

    相較而言,百度依然是2019年的那套打法,走全家桶式營銷——要領取紅包,就要下載包括百度貼吧、百度網盤、愛奇藝、好看視頻等APP。

    這些策略能和百度主站,在內容側形成業務協同,只是,這并不妨礙百度加碼電商的決心。22億紅包里就有5億購物補貼

    對百度而言,電商是一塊舍不得放棄的蛋糕。

    一、百度開春第一戰

    2月1日,百度開啟了“一元購”活動,眾多大牌商品都可一元搶購。以低價來吸引用戶,是電商平臺的常規促銷操作,尤其是在節日期間。一元購上線后,拼手速的不僅是各位“薅羊毛”的用戶,也有百度的賣家。一位在百度賣小米的商家近日曬出了發貨視頻,稱自己“接單接到手軟”。

    羊毛黨們與商家拼手速之時,百度電商的故事按下了快進鍵。

    二、百度的電商之路

    百度做電商,已經不是第一次,但之前幾次的嘗試都以失敗告終。2007年,百度第一次殺入電商領域,成立電商事業部。1年后,淘寶屏蔽百度搜索引擎對商家的信息抓取,百度隨即上線C2C交易平臺“百度有啊”,但沒撐幾年,百度有啊宣布關閉交易和開店等功能。

    2010年,百度與日本電子商務巨頭樂天合作,成立B2C平臺“樂酷天”,18個月后慘淡收場。2015年9月,百度上線定位為中高端的電商平臺“百度Mall”。2017年4月,百度Mall悄然倒閉。歸根結底,百度一直在學習、模仿,沒有找準自己的模式是失敗的主要原因。

    而2020年,是百度電商“質變”的一年。

    回顧過去的一年,618、雙十一等重要的節點,都有百度電商的身影。

    618期間,百度開啟一系列直播帶貨活動,創下單場GMV破千萬、整體成交額環比增長571%的成績;雙十一期間,iPhone 12系列新品熱銷直播,吸引超274萬的觀眾在線觀看,現貨上架多次被“秒空”,華為Mate 40系列新品一經上架即被“秒光”,黃金專場平均單場直播流水超過千萬元,最高突破1200萬元……

    三、百度電商的核心

    人格化與服務化是百度移動生態建設的兩大核心戰略。電商作為服務的一種重要類型,不僅補齊了百度移動生態的重要一環,更起到了盤活百度資源的“催化劑”作用,將優質內容的效用最大化,實現協同效應。

    除了負責建店、交易、結算、訂單的度小店,參與到電商這一服務閉環中的角色,還有搜索、小程序、直播、百家號等等。

    電商作為紐帶,將這些資源重新排列組合,收獲了意想不到的效果。

    百度電商是一套組合拳,乍看起來,或許會覺得角色繁多,其實從戰略方面來看,就十分清晰——百度電商的核心,就是打造基于百度移動生態的服務閉環

    以搜索和內容起家的百度,具有天然的流量與入口優勢,在不斷盤活資源的過程中,百度App、智能小程序、信息流、百家號等都讓百度電商展現出巨大的新的發展潛能。這對于百度自身是一大驚喜,對于整個電商行業亦然。

    首先,是“搜索+電商”的生態組合。從消費行為來看,搜索是目的性極強的用戶需求,商品就是用戶正在尋找的信息,將搜索與電商直接聯系起來,大大縮短了用戶需求與商品之間的路徑,讓“用戶-平臺服務-企業”之間的路徑變得更順暢。

    舉個例子,用戶在百度搜索“年貨”,不僅可以獲取“什么值得買”“蓋得精選年貨”等,直接看到年貨推薦,還能在“筆記”中看到內容豐富的年貨攻略。

    鳥哥筆記,行業動態,店小魚電商賣家指南,電商,百度,百度,互聯網,電商

    這其實相當于傳統的“淘寶模式”+“小紅書模式”,百度將傳統電商中的“人找物”與內容時代的“物找人”重新組合,讓二者產生疊加效應,在效率基礎上保留了重要的“種草”意識。

    另一點,是“知識直播+電商”的奇妙組合。知識、內容一向是百度所擅長的,2020年5月,百度以“寶藏中國”這一超級IP試水直播帶貨,在累計觀看人數超310萬人次的同時,襄陽高香茶、洪湖蓮藕、荊州魚糕等數十款具有湖北地域特色的美食、特產通過百度直播平臺迅速銷往全國各地,更驗證了以直播場景切入電商賽道的可行性。

    鳥哥筆記,行業動態,店小魚電商賣家指南,電商,百度,百度,互聯網,電商

    與賣場式直播不同,知識直播營造的氛圍下的帶貨,不僅是即時下單,更是品牌建設。

    從種草、拔草到再種草,這樣的帶貨模式,不僅能為品牌帶來銷量,還能幫助品牌構建軟實力以形成更長尾的經濟效應。

    在這些新形式背后,是百度移動生態能力的集中體現:除了度小店、搜索、直播,還有基于智能小程序打造直營電商解決方案的有贊;

    也有負責連接起用戶與商品的物流——2019年底,百度智能小程序聯合順豐、德邦等物流企業,上線了寄件服務,還有直播這一內容與流量的入口,在2020年,百度不僅投資了直播電商服務商“卡美啦”,更在年末收購了直播老將YY。

    可以看出,這一次,百度進軍電商賽道,思路清晰,目的明確,在兩年內迅速搭建起了從前端的場景入口,到中間的物流,再到后端承接能力的閉環。

    四、結語?

    五年前,提起中國電商,阿里、京東構成了基本面,移動互聯網的紅利過后,兩極之下似乎再難有望其項背者。

    三年前,拼多多上市,新的攪局者闖入,電商格局悄然改變。兩年前,直播帶貨風口漸起,新業態、新形式應運而生,越來越多的人意識到,中國電商遠非終局,而是棋至中盤,未來還有更多波譎的故事。

    目前,百度已經擁有了建店、交易、結算、訂單等基礎的電商能力,但在各大平臺深耕供應鏈,大力扶持新品牌、重金投入C2M反向定制貨品的當下,現在才開始追趕的百度,沒有供應鏈、物流服務的優勢,能不能走通搜索+內容+電商的新模式還是未知之數。

    本文為@店小魚原創,運營喵專欄作者。

    (1)
    店小魚店小魚專欄作者
    上一篇 2021-02-26 10:36
    下一篇 2021-02-27 13:22

    發表回復

    登錄后才能評論
    公眾號
    公眾號
    返回頂部
    運營喵VIP會員,暢學全部課程,點擊查看 >
    央视频直播在线直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