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商創業對于許多人來說既充滿誘惑又充滿挑戰,尤其是對于沒有經驗的普通人來說,如何從零開始并實現穩定出單是許多人夢寐以求的目標。本文作者通過親身指導一位電商小白(B妹)從0到穩定出單的全過程,詳細復盤了僅用32天實現電商創業速通的實戰經驗。
新的電商創業實戰文章出爐,本篇文章將帶大家看一個數碼小配件品類的電商實戰案例, 和之前一樣,本文不帶任何廣告,請放心閱讀。由于細節內容豐富,本文內容較長,適合一個午后靜靜閱讀。
你不是大廠程序員么?收入應該很高啊,確定要做電商這樣的小生意么?
我一邊翻著【B妹】的資料,一邊問。
確認,冬哥!我一直有個開小店的夢想,寫代碼是工作,開小店才是生活!B妹回答我的時候,很興奮,滿眼憧憬。
我只能把你帶入門,我無法保證你做電商一定能賺錢。
我勸B妹冷靜,不要沖動。又補了一句:
很有可能你做電商的收入,和你的工資收入,根本沒法比。
我說的是實話,對于年收入幾十萬的高級白領,我一般都勸他們老老實實上班,上班賺工資,對大多數普通人來說,永遠是性價比最高的選擇。
那沒事冬哥,我要求不高,先入行再說!以后慢慢來,多一個技能多條路,一旦哪天被裁員了,我也不心慌!
B妹爽快的回我。
很好!B妹很成熟,我就喜歡心態成熟的成年人。
最后一個問題,我問B妹:
你對電商業務有什么了解或者基礎認知么?
有沒有做過一些淘寶拼多多小紅書店鋪?或者工作中有涉及到這塊的內容?有沒有一些基本的實操經驗?
B妹想了想,一臉正經的和我說:
冬哥,我加了好多羊毛群,我特別會薅電商平臺的羊毛,這算不算懂電商?
很好,我在資料表上打了個叉:
你對電商的了解約等于0。
B妹聽完努了努嘴。
你有沒有問題要問我?
我放下資料表,接著問B妹。
B妹想了想說:
冬哥其實我有很多問題想問你,首先咱們這個…..
我直接打斷她回答:
不需要你囤貨!不需要你有貨源!不需要你注冊公司!不需要你全職投入!用下班和周末時間做就行!我們是在淘寶平臺落地!初期投入不超過500元!
我一口氣回答完,得意的問B妹:
你是不是想問這些問題?
B妹驚訝:冬哥你怎么知道我要問這個?
我攤攤手:我被你們快要問吐了,已倒背如流。
好的,那我沒什么想問了,冬哥,接下來咱們要做什么!
B妹躍躍欲試,非常興奮!
老規矩,咱們先開始選品,從四步選品法開始。
我拉著B妹正式進入電商創業執行階段。
第一關:四步選品法第一步,聚焦子品類,進行品類五大約束自檢
四步選品法?冬哥,哪4步?
A妹一臉疑惑。
四步選品法分別是,聚焦,搜集,分類,定向。
是你們菜鳥選品必用的方法!
是我獨創的哦!
我得意的向B妹強調。
我問B妹:你有沒有什么想做的品類?
我想做數碼配件,我平時就喜歡研究這些東西。B妹一臉期待。
數碼配件這個品類非常大, 它包含很多子品類。
我開始引導B妹:
我們四步選品法第一步就是聚焦!聚焦一個子品類。
你可以看看數碼配件下,哪個子品類,你比較想做?手機殼?充電線?…..我繼續引導。
B妹想了想,說:
冬哥,我想做【桌面手機支架】,我收藏了幾十個各種各樣的手機支架,咱們就做這個子品類如何?
很好,我大手一揮,那咱們看看能不能做這個品類!
我扔出一張表給到B妹,說:
讓我們來給這個品類做一個五大約束自檢,如果都能通過,我們就能賣這個品類。
這五大約束自檢分別是:
- 視覺可實現,
- 售賣長周期,
- 大量小賣家+有爆款,
- 流量成本低,低于1元,
- 社交媒體可推廣,
我們一個一個來檢查。
首先來看看桌面手機支架這個品類的視覺,普通人是否容易實現?
很遺憾,手機支架的視覺比較難做,大部分產品都用到了3D建模渲染,做圖,高清實拍等技術,對普通人來說專業門檻太高。
再看看品類的售賣是否長周期。
通過下面的曲線可以看到,桌面手機支架這個品類下半年是明顯的旺季,上半年比較低迷,做這個品類基本要等待下半年的旺季到來,那上半年要賣空氣么?
接著看看桌面手機支架是否有大量淘寶賣家在做,以及這些淘寶賣家是否有大爆款。
很遺憾,桌面手機支架這個品類,基本都是大賣家,天貓店占據主流,偶爾能找到一些小賣家做,但占比不高,說明這個品類大賣家已經搶占了大量市場份額。
接著看看桌面手機支架的流量成本。
手機支架的流量成本,每個流量至少1.5元。
也就是說,手機支架這個品類,我們每買一個流量,就要花1.5元,這個流量成本,我們普通人根本投不起。
你想想,幾個消費者點進來看了你的產品,小10元就沒了。
最后看看再手機支架品類在社交媒體上的內容度如何。
比較不錯的是,小紅書上有大量關于手機支架的內容,說明這個產品在社媒表現還是很不錯的。
不過很遺憾,視覺實現難度高+流量成本高+淡旺季比較明顯+大賣家占據較大市場份額,這些情況基本就攔住了普通人做這個品類的可能。
所以我們最開始無法做這個品類。
B妹聽完我的分析,一臉惆悵:
冬哥,選個品類這么麻煩,要看這么多東西。我還以為想做就能做。
是啊,我開導她:
大部分普通人最開始做電商,總是想賣這個,賣那個,其實很多品類它是有門檻的,是不對普通人開放的,你們想做也沒有什么意義。
我們只有選擇符合五大約束自檢的品類,電商創業這個事情才能順利的推進下去,不然后面就會是一個個坑。
所以你拿著這個篩選表去找一找,看看哪些品類是你想做,同時又能符合這個篩選表的。
我們一定要把想做的,和能做的結合起來,才有意義。
B妹:好!那我去找找看。
過了一天,B妹來找我,興奮地說:
冬哥,我找了好多品類,我發現有一個品類基本符合你的五大約束自檢表!
就是還得讓你確認一下這個品類的流量價格。
什么品類?我好奇。
耳機殼!B妹興奮的回答。
好,那我們來看看耳機殼是否符合五大約束自檢。
首先來看視覺可實現。
很好,耳機殼的視覺比較簡單,普通人應該用手機+簡單的布景就能拍出來,并且可以做出比較優質的視覺。
接下來看看售賣周期。
耳機殼也有淡旺季之分,下半年旺一些,但不像桌面支架那么明顯,上半年也有銷量,也能賣,屬于全年都能賣的品類。
再看看小賣家+有爆款。
耳機殼有大量淘寶店鋪在做,很多店鋪都能賣出千+銷量。
說明小賣家也能在這個品類生存,甚至做出爆款。
再看看流量成本,我一查,哦呦!耳機殼流量成本很低,只要幾毛錢,蠻不錯的!
最后就是社交媒體上也有大量關于耳機殼的推薦,實在搞不到流量,做做內容也可以嘛。
一個很好的品類,我以前居然不知道這個產品。果然我是個數碼小白。
另外說一句,對于普通人來說,初期不要去思考什么紅利品類,增長品類,什么藍海品類。
普通人想這些都是白想。
即使是增長品類,藍海品類,
普通人也做不出那個品類的優質視覺,也投不起流量,也不會推廣,沒有任何意義。
不如老老實實,找真正能做的品類,先踏踏實實入門再說。
冬哥,冬哥,B妹打斷了我的思緒。
品類確定之后,接下來該做什么?
接下來,我們開始搜集,分類,定向。
第二關:四步選品法二三四步落地,搭建選品框架
四步選品法第二步,搜集,無差別搜集。
我給B妹下新的指示:
你打開淘寶,直接搜索【耳機殼】,看到的產品都無差別搜集,搜集100個即可。
需求這么簡單? B妹反而有些不太理解。開始追問:
冬哥,不需要搜集爆款么?
不需要,你搜集100個產品里肯定有爆款。
冬哥,不需要做每個產品分析么?
不需要,你只需要截圖產品,列好銷量,價格就行,這就是最簡單的市場分析!
冬哥,為什么不搜集50個,200個,300個?
沒有那么教條,讓你搜集100個,主要是為了好統計!
冬哥,這個淘寶是有算法,如果有些好產品,搜索后沒有展示給我,我漏掉了怎么辦?
那無所謂,你都搜集了100個產品,基本囊括了這個品類大部分產品類型,漏掉也是少數!
冬哥,手工搜集太麻煩了,我直接用AI,幫我一下搜集了行不?
我有點生氣了,我嚴肅的和B妹說:
你真的以為讓你搜集這100個產品是機械式的搜集么?
我的目的是讓你一邊搜集的時候,一邊看看產品,了解這個品類,把這個品類的大部分產品類型都印到腦子里,看看這個品類有沒有什么坑點,
不是讓你在當搬磚工!
冬哥這么說,我就明白了,B妹恍然大悟,我立馬去做!
幾個小時后,B妹帶著表格來找我,冬哥這是搜集的100個耳機殼產品,無差別搜集截圖
很好!清晰工整,我也通過B妹的搜集,快速了解這個品類。
不錯,接下來我們進入四步選品法,第三步,對產品進行分類。
耳機殼這種產品,功能上沒有什么太大差別,我們用風格進行分類就行。
請你用自己的理解,對耳機殼進行分類。
我給B妹下了新的需求。
這個分類有沒有什么邏輯或者標準參考?B妹追問。
沒有,你只需要用自己的語言做分類理解就可以,這不需要太多的科學性。我攤攤手。
我怕我的理解是錯誤的。B妹猶豫不決。
唉,我嘆了口氣,程序員貌似只能接受世界是0和1,無法接受模糊的事情。
我繼續引導B妹:
對品類的理解沒有對與錯,只要在你的主觀理解里,可以向我解釋明白就行。
比如這個耳機殼,我拿其中一個產品舉例,
這個耳機殼挺好看,有人認為它是小清新風格,也有人認為它是可愛風格,
有錯么?沒有對錯,只要認為它是小清新風格的人,在看到其他類似產品,也做同樣的理解,就沒有錯,
我要通過你的分類,來觀察你對這個品類的理解是否一致。
原來如此,B妹終于理解了我的良苦用心。
過了一會,她帶著分類表來找我,
非常好,B妹把100個耳機殼分成了幾大類,其中一類是可愛風耳機殼,比較卡哇伊,沒什么好說的。
其中一類是造型風,主打各種奇特造型
還有一類是簡約風,偏純色簡約
還有幾個分類我就不列舉了。
好,很不錯,我能理解的你分類邏輯,這不就很好嘛。
真的嘛?B妹被我肯定很開心,冬哥,那接下來我們要做什么。
接下來我們開始四步選品法,第四步:定向!
我指了指屏幕,選一個你想做的方向吧!
B妹看了看:冬哥,我想做簡約風耳機殼,咱們做這個方向如何?
我不建議做這個風格的產品。我打回了B妹的需求。
為什么?B妹驚訝,我感覺這種簡約風很大眾啊,應該會有很多人喜歡。
沒錯,這個風格的耳機殼是很大眾,但它的問題就是太大眾,太純色,太簡單,我們做視覺,反而不太容易打出它的差異化。
你看啊,這個簡約系耳機殼,就是很簡單的顏色,你做視覺,別人做視覺,最后得出來的結果大差不差。
那這樣的方向我就不建議選,因為我們很難通過一些手段,打出差異化。
B妹一點就通:我懂了冬哥,就是我們普通人在資源有限,投入有限,水平有限的情況下,要尋找那種簡單投入,就能做出差異化的方向。
非常好!我就喜歡和聰明人溝通。
那我選可愛風耳機殼,這樣應該差不多了。B妹敲定。
好,這個方向可以,耳機殼的價格帶也統計了嗎?
統計了,10~20元是這個品類的主流價格帶。
很好,那你的選品框架正式出來了!
品類耳機殼,20~30元價格帶,可愛風,請專注這個方向去選品!
不是這個方向的產品,賣的再好,都不要選。我鄭重的強調。
B妹很開心,選品方向終于敲定了,那接下來是不是可以開始選品了?
我攔住她,別急,還早著,接下來我們要做產品視覺方案。
第三關:品類視覺調研,制定產品視覺方案
選品,開店,永遠不是最著急的事情,對于普通人創業初期做電商來說,做視覺才是最重要的事。
請你搜集50個可愛型耳機殼的視覺案例,并進行分類。我們看看其他商家耳機殼的視覺都是怎么做的。
我給到B妹新的需求。
B妹照做,很快搜集了50個相關案例,并做好了分類。
那我們看看可愛耳機殼都有哪些視覺風格?
首先有這種用3D渲染建模做出的視覺方案。這個太專業了,我們肯定搞不了,直接PASS。
其次有這種以大理石為基礎背景的風格視覺。看著有點土。另外我也不太明白,耳機殼和大理石背景有什么邏輯關系。
還有以淺色底為基礎,比較偏韓系簡約的視覺風格系列。
這個視覺風格不錯,我指著屏幕,拍起來比較簡單,也比較好出圖,還挺高大上,就做這個視覺風格!定向這個視覺風格!
B妹也覺得這個視覺風格不錯,那接下來做什么,冬哥?
找5個做此類視覺風格的爆款產品,整理出他們的5圖,我們選一款,進行1V1對標模仿!
我給B妹下了新的需求。
很快,B妹找到了5個還不錯的,以這個視覺風格為核心的爆款產品。
看了這5個案例,我認為韓系簡約視覺風格的最大問題就是,如果拍不好,就會讓圖片顯得很寡淡,很冷清,很難給到消費者購買沖動。
而在這一點上,1號視覺案例做的就很好,配暖一些的道具,打暖色調的光,做出比較簡約,但又很溫馨的感覺。
1號視覺方案很不錯,我們就以它為標準,打造我們的產品視覺!
分析下這五張圖片的道具吧!我們開始采購,拍攝!
確定對標視覺之后,采購道具就變得很簡單了。
首先配一個白色的底板,接著配一個魔方小蠟燭,然后再買一個英文書做為道具,再買一盞小的補光燈作為備用。
B妹把這些都下單,就等道具到了后開始正式拍攝。
第四關:痛苦視覺執行路,不斷優化,做出優質視覺
等了兩天,部分道具到達,B妹迫不及待,開始了第一輪拍攝。
她家的空間比較小,所以就在衛生間進行了拍攝。
效果不是令人滿意。
由于缺少光燈,再加上采光不好,整個產品發暗發黑,還是要加上光燈拍攝。
等光燈到了后,B妹再次進行拍攝。
可以看到加了光燈之后,產品變得明亮了很多,顯得更加有質感。
但問題還是很大,就是產品的陰影比較重,顯得圖片很硬,不夠柔和。需要再次進行調整。
B妹再次優化,將光順著產品打,并且又補了一個光燈,打亮背景區域,把那個陰影照沒。
可以看到,產品的陰影沒了,整個產品變得更加柔和。
但在拍攝過程中又發現一個問題,就是由于耳機殼是塑料質感,反光很嚴重,會使得產品不夠清晰。
這個問題急需解決。
我和B妹上小紅書查閱了大量資料,尤其是學習高反光的產品怎么拍攝。
發現其實很簡單,只要加個柔光板,或者是硫酸紙就可以了。
B妹采購了硫酸紙,又對燈光,角度,重新進行了布置。
最后終于得到了光線柔和,色彩清晰,產品飽滿,顯示完整的耳機殼。
我問B妹,你以前有過一些攝影經驗或者經常拍照么?
B妹搖搖頭:冬哥,我純鋼鐵直女,能拍出這樣的圖片,我都不敢相信!我居然還有這個能力!
非常好!我給予B妹大大的肯定。
我們普通人做電商,一定要有能力解決視覺問題。
我們不需要讓自己成為攝影師,但要能通過簡單的布景,簡單的手機拍照,簡單的布燈,花很少錢,就能獲得高質量的視覺圖片。
并且初期我們不要自己去做創作,我們只需要找到優質的視覺案例,1比1模仿就可以。我們要學會站在前人的肩膀上去模仿。
看完B妹和對標圖片的對比后,我認為這個品類的視覺,B妹完全可以解決,那接下來就請開始正式選品拍攝吧!
我給到B妹下了新的需求。
第五關:正式開始選品,定量10個一組,快速上架
冬哥,最開始選品選多少個?B妹問。
不超過20個,我們從中精選10個。
冬哥,我看有很多不錯的產品,多上點不行么?B妹滿臉星星眼,感覺要大干一場。
對于你們小白菜鳥來說,你初期能搞好一個產品就已經很不錯了。
我不忍打擊B妹,但還是要實話實說。
我們初期要集中精力,聚焦資源,花較少的錢,搞好一個產品。
搞好了,我們就復制,沒搞好,我們就優化,或者放棄,這樣不會損失太多。
總之就是先跑出1~2個產品,再去復制放大。
所以,初期上10個產品,完全夠用,上那么多產品,你們也搞不過來,沒有任何意義!
B妹聽勸,很快在1688精選了10個產品給到我篩選。并且做了簡要的市場分析。
我看著這些選品,一邊審核,一邊疑惑,我問B妹:
你這怎么選的全是銷量高的產品,是無腦選的么?有沒有自己的主見?
B妹搖了搖頭:我沒什么想法,我就是看這個產品銷量高,同時又符合我的選品框架,我就選進去了。
這樣是不對的,我嘆了口氣。
啊?為什么?選銷量高的有什么不對?B妹疑惑。
我不是反對你選銷量高產品,我反對的是你在這個過程中沒有任何的思考和主見!
我向B妹解釋。
你永遠都是無腦去選銷量高的產品,那你如何鍛煉自己的選品能力?
B妹小聲說:我怕按自己的想法選,選錯了。
那也不要緊,無需害怕!我鼓勵她。
如果你選錯了,市場數據會給到你答案,它會告訴你這個產品不好,從而去調教你的選品思路,讓你的思路逐漸適應市場。
在這個過程中,你對產品的理解會逐漸深入。
如果你選對了,那市場數據反饋好,會強化你的選品思維,讓你繼續堅持這種選品思路。
最怕的就是無腦跟風,跟爆款,到最后賣的好也不知道為什么賣的好,賣的差也不知道為什么賣的差,始終沒有鍛煉出自己的選品思維。
所以無論你選什么產品,無論是選爆款還是非爆款,都要從自己的本心去出發。
錯了,咱們就讓市場教育,對了,就強化你的思路!
B妹搗蒜般點頭:冬哥你這么說我就明白了!那我重新選一下。
B妹用自己的思路和眼光,重新選了產品,我審批之后,開始全部采購,拍攝。
由于耳機殼確實很好拍,再加上視覺方案已經做完,所以10個產品一天就拍完了。
好,10個產品已經全部上架,B妹也設計了非常好看的LOGO,
一番倒騰之后,B妹得小店就正式開張了!
那接下來呢?B妹突然不知道該做什么了。
當然是開始測款啦!
第六關:第一輪正式測款,挖掘出有潛力的爆款產品
10個產品,看著挺少,但還是那句話,對于普通人來說,初期能搞好一個產品,就非常牛X了。
所以我們需要通過測款,來找到那個最值得投入資源的產品,去打爆它。
做任何事情,找到機會點,集中所有資源打,是最基本的操作。
做電商也不例外。
鑒于測款的一些基礎內容我已在之前文章有寫,在此不再贅述。
在2025年4月1日,我帶著B妹正式搭建廣告測款計劃,10個產品正式列齊,預算每天30元,接下來就進入到了大家最喜歡的環節,測款正式開始!
4月1日
測款第1天
廣告花費:1.19元
天黑請閉眼,測款正式開始,今天無事發生,只有部分產品有少數幾個數據。一般第一天電商廣告都在冷啟動期,沒有數據很正常。
4月2日
測款第2天
廣告花費:29.65元
測款進入到第二天,廣告花費突然飆升,一下就花完了我們每日30元預算,一看測款計劃,6號產品異軍突起,一下拿到了58個流量,而其他產品只拿到了個位數流量。
也就是說6號產品很能吃流量!好兆頭,說明這個產品已經被廣告系統接納,推到了精準的人群。同時這個人群也對這個產品比較喜歡,都點進來看了看。
不過6號產品拿到了這么多流量,卻沒有任何加購,有些意外,還要繼續觀察。
4月3日
測款第3天
廣告花費:28.74元
測款進行到了第3天,6號產品依然兇猛,拿到了大量的流量,但依然沒有加購。
我對6號產品有些意見,花掉我幾十元了,卻沒有顧客加購物車,沒有顧客表明想買它的興趣。
同時9號產品也開始有數據了,拿到了第二高的點擊,并有了第一個加購!
這也是測款計劃拿到的第一個加購!
不過當前數據還是不明朗,還是要繼續觀察。
4月4日
測款第4天
廣告花費:28.78元
測款進行到第4天,6號產品依然能拿到很多流量,9號產品也開始能持續拿到流量,同時2號產品數據也起來了。
但比較遺憾是,都沒有加購。
4月5日
測款第五天,暫停
廣告花費:0
鑒于這些耳機殼產品拿流量能力很強,但卻沒有加購的情況,我認為當前產品在某一環節有重大缺陷。
我決定停掉測款,開始進行整體優化。
B妹有些沮喪,問我:冬哥,是不是我的產品不夠好?
我現在無法判斷。我只能實話實說,但現在可以判斷的是,至少我們的視覺,我們的產品,消費者一定是感興趣的,所以他們會大量點進來看。
那為什么他們只進來看卻不加購,不下單呢?B妹疑惑。
這個就好比你開一個火鍋店,我開始舉例子,你的門頭很好看,招牌很好,火鍋的香氣也都飄散在街頭,
引來好多人進到你的火鍋店,但是進來之后他們也沒坐下,也沒點菜,看了一圈就走了,你說這是什么原因?
B妹想了想,說:這說明我的火鍋店,轉化做的不好,沒有留住這些顧客。
對的!我們的耳機殼也是這種狀況,圖片比較不錯,好看,選品應該也可以,可以吸引很多顧客點進來,
但是顧客點進來就走了,跑了,這就說明我們的轉化不行,留不住用戶。
所以,我們要對產品進行整體大優化。
第七關:和競對產品1V1分析對比,做整體大優化
鑒于深度優化比較費時間費精力,我們不可能10個產品都優化,根據這幾天的測款數據,我們把7個產品都砍掉,
只留下,能拿量的2號產品,6號產品和9號產品。至少這幾個產品具備初步吸引消費者的能力。
B妹看著多個產品被放棄,感覺有些可惜。我安慰她,接下來的優化很耗費時間,你能優化好1~2個產品就很不錯了。
好吧,B妹無奈,那接下來我們要做什么?
接下來我們要做【貨比分析】,也就是貨品對比的分析,我們這個產品很能拿量,但消費者進來之后什么也沒買,也沒加購就走了,一定是有同款產品做的比我們好,把消費者吸走了,我們打不過它,所以要和競對產品1比1像素級分析,看看我們差在哪里。
先拿6號產品做吧!我下新的需求,它非常能拿量,就從它開始,把市面上賣的好的同款鏈接都搜集下,我們對比看看。
B妹很快照做,找到了幾個和6號產品同款,銷量又比較高的對接。
我們首先進行了視覺對比,這一對比才發現,雖然我們覺得自己拍的圖片還可以,但視覺的競爭力完全不夠!
和競對相比,我們的圖片過于單調,基本就是放在那擺拍,背面正面來回展示,根本沒有打動消費者的購買欲望。
優化優化,先從優化視覺開始
我對B妹說,你看看人家拍的圖片,再看看我們的圖片,明顯場景感不足,你優化一下6號產品的視覺,增加一些場景感。
B妹有些疑惑:冬哥,什么是場景感?我不太懂,好概念好模糊啊!
唉,B妹確實有些鋼鐵直女,我拉來椅子,開始耐心的教導她。
我們賣貨賣貨,尤其賣這種可愛的,女性向的產品,賣的不是單純的產品,賣的是一種向往感。
哪怕這個產品只是一個簡單的耳機殼。
我頓了頓。繼續說:
比如消費者買到這個耳機殼,肯定是希望這個小東西在她生活的任何場景中都閃閃發光,那我們就要通過視覺表達,傳遞出來。
比如消費者出去逛街,打開自己的耳機殼,拿出耳機,如果耳機殼很漂亮,她整個過程伴隨著逛街,一定會很開心,很愉悅,那我們的圖片就要拍一個逛街時手拿耳機殼的場景,滿足她的向往感。比如某個競對,它就是這么拍的圖。
再比如消費者喝著奶茶,等著自己的閨蜜,這時候打開耳機殼聽著歌,耳機殼放在一邊,這個場景就很美好,很讓人向往。
比如某個競對,它就用圖片表達了這個場景。
再比如消費者辦公,要聽一些語音信息,打開耳機殼拿耳機,這時耳機殼很漂亮,消費者就會愉悅,那這個場景就充滿著向往感,我們也要用視覺表達出來,某個競對,它就表達出了這個場景。
再比如,有些消費者,喜歡把耳機殼掛在包包上,那你這個耳機殼,要是和她的包包很配,是不是就會很打動她?所以有的競對,會表現耳機殼和包包搭配的場景。
所以我們第二輪的圖片優化重點,不僅要能把產品拍的漂亮,更要通過圖片展示產品在不同場景下的美好,讓消費者有代入感,讓她對產品產生向往,只有這樣,你的產品才能打動消費者,才有可能驅動他們下單。
B妹恍然大悟:我明白了冬哥,沒想到一個產品的視覺圖片不是簡簡單單隨意拍出來就行,而是充滿著很多細節,以前真的沒注意。
但是冬哥我還有一個問題,為什么最開始我們就不一下做到位呢?
而是要在第二輪優化才做?
因為你最開始就是個電商小白,菜雞,什么也不懂(B妹聽了皺了皺眉頭)。
拍個照都費那么大勁,能把產品拍出來,上架,就已經謝天謝地了!
這些更高級的要求很費時間,費精力,如果最開始我們就把難度調到這么高,你基本就會累的放棄了!
所以我們最開始先跑出閉環,跑出一些數據,然后拿1~2個產品深做度優化,這樣的節奏你才能受的住!
一點也不明白我的良苦用心!
我攤攤手,表示無奈。
所以接下來看看你的二次優化能力如何!
做電商非常考驗的就是優化能力,最開始產品賣不好,賣不掉,沒流量都非常正常,比的就是二次,三次,N次優化后,一點點把產品給做起來!
哪有一上架就能賣爆的好事,好產品都是幾十輪優化優化出來的!
我連續噴完有些口渴,喝了一大口水。
好的冬哥!保證完成任務!B妹緊了緊拳頭,給自己打氣。
由于第二輪的圖片優化涉及到外景拍攝,需要B妹拿著耳機殼去商場,街上去拍,所以費了點時間,尤其是找光,找場景費了幾天時間,不過理清優化方向后就順利了很多,B妹很快交出了新一組圖片,增加了多個場景的產品融入。
我們對比一下前后兩輪的視覺對比。
可以看到優化后的視覺更加豐滿,立體,有多個場景的植入,更加具有代入感!
我又帶著B妹再次給幾個產品加了七八個評價,買家秀,又加了視頻,加了優惠券,里里外外都拾掇一遍后,我又審了一下產品。
感覺這次產品的轉化力應該有大幅度提升。
那可以了,我們再次進行測款!
第八關:第二輪測款,挖掘出爆款產品,集中力量去打
我再次強調:
產品最開始拉流量不行,轉化不行,是非常正常的事情,我們就是要通過測款發現這個問題,其次要判斷到底是產品不行,還是轉化不行。
如果產品連流量都拿不到,那基本就是產品和視覺的問題;
如果產品能拿到流量,但是不轉化,那不是產品的問題,很有可能是轉化不行,就要優化轉化。
電商是一門不斷優化的藝術,很多爆款產品并不是一下就成為爆款,而是通過大量的優化迭代做出來的。
所以測了不行,那就優化,優化了再測,測了還是不行,就再優化,這都是很正常的事情。
B妹完成整體大優化之后,我們開始了第二輪測款。
這次測款就測2號產品,6號產品,9號產品。
作為交叉比對,驗證優化和沒有優化后的區別,我讓B妹只優化了6號和9號產品,2號產品沒有優化,作為對比分析,來判斷優化的效果。
上次是4月5日停止了測款,在7天后,也就是一周后,我們于4月12日再次恢復測款。
4月12日
第二輪測款,第1天
廣告花費:20.57元
第二輪測款開始第一天,9號產品直接拿到了2個加購!
優化的效果立竿見影!之前拿個加購好費勁,一優化之后立馬就有數據了!
不過,2號和6號產品依然沒有加購,還需要觀察。
4月13日
第二輪測款,第2天
廣告花費:20.88元
第二輪測款開始第2天,9號產品又拿到了2個直接加購!同時拿到了7個間接加購!一共拿到了9個加購物車!
說明消費者看到9號產品很喜歡,還在店鋪里選購了其他產品。
最關鍵的是,9號產品成交了1單!
同樣6號產品也有開始加購了!
而且通過交叉對比可以發現,6號,9號產品一優化,數據立馬就變得好,2號產品沒有優化,數據基本不動。
所以可以得出結論,優化是有效果的。
B妹不敢相信,優化效果這么明顯么?
只要你用心研究產品,研究視覺,研究消費者,數據一定不會辜負你。我得意的說。
我接著補充:
我從來不去搞什么流量花活,什么黑科技,什么刷單,我就專心研究產品,研究視覺傳達,研究消費者的購物心理,一定不會錯,而且越研究,經驗越豐富,因為這些知識是永恒的!
B妹認可的點了點頭!
4月14日
第二輪測款,第3天
廣告花費:22.76元
第二輪測款第3天,鑒于2號數據表現不好,我們淘汰了它。
6號產品又拿到了4個加購,9號產品不僅拿到了3個加購,還成交了3單!
越來越猛了!非常好,繼續啊!
至此,9號產品已經可以穩定出單,不用再測了,我們留下了6號和9號產品,開始集中去打。
在后面的推廣下,店鋪開始每天穩定出1~2單左右,已經具備初步的出單能力。
B妹電商輕創業,開店從0到穩定出單,冷啟動階段正式結束。
總結
以上就是我帶B妹做的一個比較簡單的電商創業項目閉環。
品類也比較簡單:耳機殼。
下面我做一下總結。
普通人,菜鳥最開始做電商,選品類千萬不要想太多,你想做什么品類并不重要,你能做什么品類才最重要。
如何判斷自己是否能做這個品類,要用五大品類約束自檢去核驗。任何一關不行,這個品類都會推進不下去。
選品階段要用四步選品法快速落地,保證品類的一致性,同時做視覺方案,為后面的拍圖做準備。
做視覺是最痛苦,也是最重要的一環。普通人要想在電商創業站住腳,必須要有做視覺的能力,哪怕只是簡單的品類,沒有這個能力,那不會走太遠。
產品上架后要進行測款,測款數據不好非常正常,不要期待一開始上產品就會數據好,而是要反復進行優化調整。
以上就是一個普通人,在對電商一竅不通,沒有任何經驗的情況下,不囤貨,只投入幾百元,從0到穩定出單的全部過程,
我也將在后續為大家帶來更多普通人電商創業實戰案例!
好,那感謝各位的閱讀,全文完!
本文為@劉瑋冬原創,運營喵專欄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