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據南華早報報道,網易計劃重新加入短視頻平臺市場,將投資10億元人民幣支持旗下應用的內容創作者,從而與競爭對手展開競爭。
看到“10億元”“短視頻平臺市場”這些熟悉的字眼,這一報道很可能是1月份網易CEO丁磊在杭州公開演講時宣布的10億元扶持計劃后續。1月21日,網易CEO丁磊表示,網易今年會正式投入視頻領域,并計劃投入10億元先進支持創作者。
而網易下注10億元投入視頻領域,今年也不是第一次。早在2018年1月18日,網易傳媒副總編輯田華就曾宣布2018年將重金投入15億元,10億元用于補貼短視頻及MCN,5億元用于補貼圖文類作者。
說起來也怪,網易兩次宣布在視頻領域的年投入,都是10億元,好像網易視頻領域創作者總的年收入就在10億元一樣。網易今年再花10億元下注視頻領域,能在視頻領域“砸”出“水花”嗎?
1?業務眾多的網易,弄丟了視頻
網易,毫無疑問,是一個中國互聯網江湖的老人,而且是一個過得還算不錯的老人。
據天眼查APP顯示,網易成立于1997年6月24日,融資輪數僅3次。除了1999年2月份獲得今日資本的投資,其于兩輪均為IPO上市融資。網易在2000年6月份就在美股上市,是早期的中概股之一,2020年6月份,回港二次上市。
網易同時是古早時期的三大門戶網站之一。對比三大門戶網站如今的市值,網易要遠超新浪、搜狐這兩個同時期的老人。
據雪球網數據顯示,截止至美東時間2月19日16:00,網易美股總市值856.11億美元,遠超新浪、搜狐25.91億、8.51億美元的市值。而且,網易同時在港股上市,截止至北京時間2月19日16:08,網易港股總市值6616.55億港元,在國內互聯網公司市值排名中,也能排到前列。
二級資本市場能對網易看好,與網易二十多年發展中涉獵的眾多業務不無關系。
在網易二十多年的發展過程中,網易涉獵的業務較多,從早期的門戶網站,到郵箱業務,再到游戲、電商、音樂、教育、社區、資訊等等都有涉獵,甚至網易養豬也成為國內互聯網江湖的一樁美談。
對于網易這類業務較復雜的大公司,一般用SOTP(分類加總估值法)模型進行估值,騰訊、阿里等企業均是采用這種方法。用這種方法進行估值,網易的眾多業務就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從網易近些年的財報來看,網易將自己的收入分成幾部分。在考拉海購尚未出售給阿里巴巴之前,網易的收入構成是“在線游戲、電商、廣告服務、郵箱及其他”四部分,估值主要靠游戲、電商支撐;在有道上市之后,網易目前的收入結構是“在線游戲、有道、創新及其他業務”三部分,靠游戲、教育、音樂支撐。
無論是出售考拉,還是有道上市,網易自從向游戲業務轉型之后,在線游戲收入一直是網易公司的主要營收。據2020年第三季度財報顯示,網易凈收入186.6億元,其中在線游戲服務、網易有道、創新及其他業務凈收入為138.6億元、9億元和39億元,在線游戲服務凈收入占比74.3%。
另外,網易的其他業務中包含音樂、直播、郵箱、傳媒等,這些業務雖然不是網易營收的主要來源,但是很多都具有成長性。例如之前屬于其他業務的網易有道已經上市,2020年第三季度凈收入同比上漲159%。
互聯網行業有三大變現路徑,游戲、電商和廣告。網易抓住游戲這一變現方式,從PC端《夢幻西游》、《大話西游2》、《逆水寒》等游戲,到手機端《陰陽師》、《荒野行動》、《第五人格》等游戲,收獲大量游戲玩家,游戲業務成為網易的“頂梁柱”。
但是,最近網易的這棵“頂梁柱”有點受累。從第三季度財報來看,網易在線游戲服務凈收入同比增長20.2%,小于公司整體營收增長速度。
并且根據七麥數據顯示,在春節期間(2月11日-2月17日)iOS暢銷榜TOP10排名中,網易游戲平均有三款游戲上榜,夢幻西游和陰陽師穩居TOP10,《大話西游》、《率土之濱》、《明日之后》、《光遇》也曾沖到暢銷榜前列。而在這些上榜的游戲中,多是老IP,新游戲較少。
而在去年一整年,網易推出的新游并沒有像“陰陽師”一樣爆火的游戲,反觀米哈游在去年9月份推出的原神,在1.3版本上線之后,流水在27個國家/地區登頂,成為世界上最賺錢的手游之一。
“網易是一家有互聯網屬性的內容公司。”丁磊曾在專訪中這樣表示。游戲、音樂、教育,這些確實都算是內容產業,但是網易在發展過程中,卻忽略了內容產業的一個重要媒介形式——視頻。
2?新時代的視頻領域弱者
觀察網易如今的產品,很難找到一個純粹的視頻應用。但是,隨著國內互聯網的發展,視頻這一內容媒介形式,逐漸成為各大互聯網企業的標配。
騰訊在微信生態中上線視頻號,微信事業群總裁張小龍在今年的“微信之夜”上發表演講中認為,視頻內容將成為未來10年內容的主體,視頻化表達方式將成為未來趨勢。百度扶持好看視頻,知乎也在注重“內容視頻化”,而且都不同程度的對視頻內容創作者進行補貼。
而視頻之所以能成為內容的主要媒介形式,以及成為未來趨勢,原因大致有以下幾點。
1.基礎設施影響媒介形式
隨著通信技術由2G到5G發展,信息傳輸速度加快,為內容媒介形式由文字向圖文、視頻方向發展提供現實基礎。加上流量資費降低,網民數量增加,視頻內容的接收和發送門檻降低,視頻創作者和用戶數量增多。
2.視頻化是必經之路
人類是視覺動物,由于生理原因,在人的感官中,眼睛能接受的信息最多。而視頻內容相較于圖片、文字所能承載、傳達的信息也更多,更容易被人接受。
就像早期內容的媒介形式為報紙、雜志為代表的文字,后來隨著電視的出現,人們接受信息、娛樂的方式轉向視頻。而隨著互聯網的發展和移動互聯網的普及,互聯網上的內容媒介形式由文字向視頻的演化速度加快。
3.實實在在的利益
企業都是逐利的,視頻領域所呈現出的商業價值,很明顯是最直接吸引各個互聯網企業轉向視頻化的點。
長視頻領域的企業雖然陷入囚徒困境持續虧損,但是都未曾放棄長視頻領域;中視頻領域B站,如今市值已經達到500億美元左右;短視頻領域第一股快手,在上市后市值瘋漲到1.63萬億港元左右。
根據艾瑞咨詢、中商產業研究院數據整理顯示,2019年日均在線時長中有29.7%用于基于視頻的社交及娛樂平臺上,而這一比例仍在持續增加。
流量是互聯網企業進行一系列商業變現行為的基礎,內容則是吸引流量、留存流量的一個重要方式。在視頻內容上升的日均使用時長中,正存在著電商、廣告等待發掘的商業價值。
基礎設施成熟,視頻化是必然趨勢,視頻領域又存在著待發掘的利益,自然而然成為各個互聯網企業的標配。
而成立19年的網易,在視頻領域,并沒有像有道在教育領域一樣有聲量的產品。網易曾經推出過多款短視頻應用,網易戲精、咕嚕短視頻等,但是大多都慢慢消失。
就像網易在2018年推出10億元賦能短視頻創作者和MCN時,提到的網易薄荷直播和網易菠蘿視頻,彼時都是短視頻分發渠道,但都早已成為互聯網APP墳場的一部分。
這次網易再投入10億元,能改變網易在視頻領域落后的情況嗎?、
3?再投10億,網易的野心與憂患
形成內容平臺的關鍵條件之一就是保障內容供給端實現無限供給,或者提升內容供給端的供給效率,給供給端帶來利益。如今各個互聯網企業都在進入視頻領域,而保障自身視頻內容供給可以從這幾方面入手。
保障內容供給端實現無限供給,需要增加創作者數量,吸引創作者創作,例如春節期間在微信視頻號發布視頻,可以定制微信紅包封面;提升內容供給端的供給效率,需要平臺降低創作門檻,例如抖音、B站的剪輯軟件,能提升創作者的創作效率;給供給端帶來利益,則需要平臺補貼創作者,為創作者提供商業變現路徑,例如B站的花火計劃、創作者激勵。
而網易在1月份宣布進入視頻領域,大致也圍繞著這三個方面展開。
1月份網易CEO丁磊宣布10億元投入視頻領域,其中有兩個重要計劃,一是“NEXT創作家計劃”,以“十億現金、百億流量、千億曝光”扶持創作者;另一個是全網首個從選題腳本賦能創作者的知識短視頻創作平臺——網易知識公路。
這兩個計劃無非也是扶持內容創作者,以抓住內容供給端。對創作者在補貼、流量、曝光等方面的扶持,可以說是各個想發展視頻內容的互聯網企業的標配。不過,網易進入視頻領域的戰略,也確實有一定的差異性。
大多數視頻平臺對內容創作者創作效率的提升,會選擇從剪輯軟件入手,降低內容創作者的體力成本,而網易直接從選題入手,加上AI技術輔助,可以完成選題、腳本、字幕等素材的制作,降低智力成本、體力成本來提升供給端的創作效率。
差異化賦能內容創作者,確實能為在視頻領域落后的網易提供一定的幫助,在內容創作者扶持同質化的當下,打開局面。
另外,網易知識公路將作為視頻內容中臺,打通網易新聞、網易云音樂、網易嚴選、網易LOFTER、網易有道五大場景,實現視頻內容在網易場景內的分發。
網易用差異化戰略進入視頻領域,抓住內容供給端的同時,打通網易內部生態。這是網易的野心,不過到具體實行時,或許存在一定的隱患。
首先,用AI技術進行選題,以此來賦能創作者,一定程度上可以減少創作者的智力成本,但是也少了屬于視頻內容社區的活力,甚至可能會產生無價值的內容。
知乎有自己的問答社區,根據問題產生內容;B站創作者則根據自己的興趣產生內容;抖音、快手創作者則在記錄生活,在生活中尋找靈感。內容創作者的選題,一定程度上也影響著社區的內容調性。
運用信息流的方式進行內容分發,會產生“信息繭房”,那么從選題就開始運用AI技術呢?
文化研究學者阿多諾曾批判,一種泛濫的文化生產,是標準化與偽個性的,這樣的文化內容毫無價值而只會造成大眾的精神空虛。
從創作的源頭開始影響創作者,或許就會產生“泛濫文化生產”現象,生產出毫無價值的內容。
其次,網易雖然有五大場景,但是缺乏一個承載視頻內容的平臺。
網易的五大場景,也能承載視頻內容,不過這五大場景的內容需求并不相同。網易新聞可能需求資訊類視頻,網易云音樂可能需要音樂類視頻,網易嚴選需要的是電商類視頻內容。
網易知識公路雖然能作為中臺主導內容的創作和分發,但是網易旗下五大場景的受眾重合度并不高,也就意味著某些內容只能分發到特定的某一場景。
上文已經提過,網易的短視頻平臺多無疾而終,網易沒有一個合適的視頻內容平臺作為承載視頻內容的出口。
最后,網易缺少長期留存的視頻創作者,缺少良好的創作者生態。
在網易五大場景中,視頻創作者占據少數,更多的創作者還是聲音、文字創作者。這與網易各個場景功能的不同有關,不同的場景,培養了不同的用戶需求。但是網易五大場景的用戶需求,沒有一個是視頻。視頻內容,只能成為這些場景的附屬物。
需求決定供給,網易為視頻創作者們連接的場景都不以視頻內容為主,創作者生態自然比不上B站、抖音、快手一類純粹的視頻平臺。
結語:
在視頻領域再下注10億元,網易擁有野心,但也擁有隱患。至于這10億元能否在視頻領域“砸出水花”,還要繼續觀望。不過,在內容視頻化這一趨勢上,能在網易的各個場景內增加一些視頻內容,也是不錯的。
-END-
本文為@運營喵原創,運營喵專欄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