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都不可否認,我們正處于算法的精準操控中。
我們看的視頻,有算法推薦;吃的外賣,有算法評分,也有算法配送;坐的滴滴,也有算法運力調度;就連買東西,都會有算法給你匹配“適合你身份的價格”。
但假如你問我算法是什么?那只能靠猜!
具體是怎么樣的,普通人沒法給出一個說法,算法從來都一個盲盒。
但就在最近不到一個星期的時間里,抖音和微信正式公布了他們隱藏已久的短視頻推薦算法。
?
1 抖音是怎么推薦視頻的
?
抖音和微信分別于 3 月 30 日、4 月 2 日公布了自己的短視頻算法機制。
既然公布了,那我們先來看看,
這些被大廠特意隱藏了多年的算法機制究竟是怎么樣的。
首先說抖音。
過去很多人都說抖音推薦是一個“標簽機制”:
系統給視頻內容打上標簽,再給你打上標簽,一旦兩個標簽相互匹配,系統就會把視頻推薦給你。
事實證明,這是錯的。
按照抖音的說法,系統“不理解內容”,所以并沒有打標簽的說法。
簡單來說,抖音的視頻推薦機制主要圍繞下面這個公式:
綜合預測用戶行為概率× 行為價值權重= 視頻推薦優先級。
這公式是不是看起來特別復雜,
我用大白話來說明一下:除了最前面的系數以外,這條公式主要分為三個部分:
“綜合預測行為概率”、“行為價值權重”,以及結果的“視頻推薦優先級”。
先說“視頻推薦優先級”。
抖音每天都會有無數的視頻,但它會專門針對你,給每條視頻打分,分數越高,推薦給你的優先級就越高,這就是公式結果的“視頻推薦優先級”。
而導致這個結果產生的,有公式前面兩個參數,
第一個是針對用戶的“綜合預測用戶行為概率”,
你沒看錯,抖音會“預測”你的行為。
簡單來說,就是算法會根據你在抖音里的所有數據,預測你的行為。
看到這里,不得不說,我確實非常震驚。
以前的我,以為只要看視頻不點贊,不評論,不和視頻產生互動,抖音就不知道我喜歡什么。
但事實證明我還是太天真了。
當我點擊美女頭像時,抖音就發現我的喜好了!
甚至當我在評論區圍觀他人留言、偷偷看朋友主頁,抖音上發生的一分一秒,都會被記錄,并以此對我進行推測。
第二個則是針對視頻的“行為價值權重”。
這里抖音沒有說得非常清楚,按平臺的說法,就是他們會通過多個因素來評判視頻的價值。
包括但不僅限于:
視頻內容價值(例如:制作精良、原創內容)
用戶價值(例如:能夠引導用戶積極向上的等內容)
對平臺的價值(例如:引發用戶良好互動的等內容)
創作者價值(例如:弘揚優秀傳統文化的創作者等)
等等維度,舉例只是純屬個人猜測...
總的來看,抖音就是憑著這么兩個東西,一個是系統對你的預測,另一個是系統對視頻的價值評估,
共同構建出你在抖音里“獨一份”的推薦算法機制。
?
?
按照官方的說法,視頻號的推薦主要通過“視頻號平臺推薦”和“好友推薦”相結合組成。
什么是“視頻號平臺推薦”,具體的微信并沒有說,但我想應該和抖音對內容價值的判定維度差不多,對平臺有益、對用戶有益、對創作者有益、對社會有益的內容一定會收到平臺推薦。
那什么是“好友推薦”,這個可能大家也會留意到。
例如說在視頻號里面,會有的“朋友點贊”的顯示。
公眾號的推薦也同樣如此,在“看一看”也會有相似的“朋友推薦”提示。
所以簡單來看,微信這次主要是告訴你,
他會通過你微信好友的行為,影響你的視頻推薦。
根據這次公布的算法來看,這兩者究竟有什么區別呢?
區別可大了!
簡單來舉例,假如你在微信里面看見超短裙大長腿小姐姐,你一定不敢點贊,
因為只要你點了,你老板就會看到,你朋友就會看到,你女朋友就會看到,想想就覺得刺激。
相反的,你會點贊一些“真善美”,會點贊一些“高逼格”,這樣才能顯得你這個人有格調。
但是在抖音,你不僅敢點贊,你甚至還敢收藏!
因為除了系統,誰都不知道你在抖音干了什么。
當你深夜獨自刷抖音的時候,你更容易釋放出“真實的自己”,
抖音的使用更加私密,同時它的推薦機制,也更容易釋放出人的本性。
微信是“熟人推薦邏輯”,而抖音是“行為推薦邏輯”,雖然推薦邏輯不同,但由此帶來的負面影響是會構成你的“信息繭房”。
而這次微信和抖音都顯然意識到了這個問題:
破除信息繭房。
抖音承諾會隨機推薦不一樣的內容給用戶,而微信則是建議用戶可以關掉“個性推薦”功能。
?
?
說起算法,我相信不僅是我,很多人都有非常多的話要說。
在一年前,我也發過一期視頻,用來吐槽之前的算法存在的問題(沒看過的可以看我這期視頻)。
簡單來說就是,在一個男女吵架的視頻下面,明明是同一個視頻,男女用戶看到的評論區竟然是不一樣的!
男生看到的是站在男生立場上的評論,
女生看到的則是維護女生立場的評論。
無論男女,看到的都是支持自己立場評論,自然會更加堅定自己的立場,
更別說什么“同理心”,男女對立自然會被激化。
除此之外,旅游購物的大數據殺熟,外賣軟件的美食推薦,還有對騎手小哥的壓榨等等....
我們對算法抱怨很久了。
就在去年的 11 月,國家發布了相關通知,要整頓“平臺算法”的相關問題。
?
其中包括算法誘導沉迷,操縱榜單以及榜單透明度問題,還有流量分發機制的透明化,對外賣、滴滴從業人員的算法壓榨,還有大數據殺熟等各種算法問題進行整頓。
這里上面每一個問題單獨拿出來,都怨聲載道,可以聊上好多天,而國家這次是要一起整頓,同時,也要求大家算法要“向上向善”,落實安全責任。
算法的溫度,終究還要由人性的刻度來定義。當一行行代碼被注入"向上向善"的價值觀,唯有讓算法學會敬畏,才能讓創新真正抵達星辰大海。
本文為@喵妹原創,運營喵專欄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