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mp id="0c8o0">
  • <nav id="0c8o0"><code id="0c8o0"></code></nav>
    <menu id="0c8o0"><tt id="0c8o0"></tt></menu>

    初代大V再翻車,探店賽道還有機會嗎?

    時隔四年,美食達人@大LOGO吃遍中國 又“翻車”了。

     

    初代大V再翻車,探店賽道還有機會嗎?

    4月23日,大LOGO在抖音發布了一支“武夷山馬頭巖肉桂茶”的視頻,并在此后的直播中帶貨這款產品。視頻中,大LOGO將其描述為“武夷山核心產區高貨”“傳說中上萬元一斤”,但有網友在買下這款標價298元的馬頭巖肉桂茶后,質疑其存在虛假宣傳的問題。

     

    4月28日,武夷山市市場監督管理局對視頻中涉及的企業進行立案調查,經過初步核查,確認該企業涉嫌虛假宣傳。目前,該案仍在進一步核查處置中。

     

    初代大V再翻車,探店賽道還有機會嗎?

     

    圖源:抖音

     

    蟬媽媽數據顯示,大LOGO分別于4月24日、25日開啟了三場茶葉直播,主推品包括虎嘯巖老樅、慧苑坑百年老樅、肉桂1982,均來自品牌溪茗巖。三場直播場均觀看人次約為45.4W,累計銷售額達到750W~1000W,賣的最好的“慧苑坑”銷量為2.5W~5W。輿論發酵后,大LOGO隱藏了涉事視頻,并下架了相關產品鏈接。目前,其賬號處于停更狀態。

     

    帶貨主播因“虛假宣傳”翻車,這樣的前例已屢見不鮮。而大LOGO作為早期探店達人代表,其事業生涯經歷了多番轉折:起步于日本美食,爆火于極具噱頭的天價探店,在被官媒點名批評“炫富”后做起了探店團購,最終走向了網紅的終點——直播帶貨。

     

    以大LOGO為切口,抖音的探店生態怎么樣了?

    從天價美食探店到直播帶貨

     

    在急速更迭的抖音內容生態里,@大LOGO吃遍中國 可能是個相當有“年代感”的達人了。

     

    2019年,大LOGO開始在抖音發布視頻,早期的內容聚焦于日本美食,由于受眾相對狹小,可觸達性低,數據增長較為緩慢。2020年,他開始將內容轉向“北京美食探店”,專注尋找并挖掘北京當地的美食,比如永順炸雞、油燜雞。為了增加內容看點,他開始為自己的視頻添加“天價”標簽。

     

    2020年是大LOGO的高光之年。6月,一支“300塊一兩的和牛牛排”成為其紅人生涯的里程碑。從8月開始,大LOGO開始急速漲粉,連續多月漲粉量超過400萬。在不斷更新中,其賬號基調逐漸確立,即從第一視角帶領用戶探訪高價美食店,以令人瞠目結舌的價格為噱頭吸引用戶的眼球。此時,他的賬號名還是@大LOGO吃垮北京。

     

    初代大V再翻車,探店賽道還有機會嗎?

     

    圖源:抖音

     

    可以說,大LOGO精準了抓住了用戶獵奇、窺探富人生活的心態。“5塊8一克的烤肉”“2888元一兩的鮑魚”“2600一份的砂鍋”“4500元的國宴菜”……大LOGO穿著他那件標志性的橙色短袖,穿行于“富人體驗區”,這種夸張、豪橫的風格,在彼時的美食賽道上稱得上獨樹一幟的存在。

     

    現下小紅書上流行“到商務艙體驗限定富人”,而大LOGO早在2020年便端出了“花3600元坐頭等艙是種什么體驗”,甚至還有“7.5萬住一晚總統套房”,這類極富噱頭的探店視頻,為他打下了鮮明的個人標簽。2020年末,當抖音試圖在本地生活領域立標桿時,大LOGO也順理成章成為了超頭代表。

     

    轉折發生在2021年。4月,大LOGO因其視頻有“炫富”嫌疑被人民日報、新華社等官媒點名批評。此后,大LOGO發布視頻,表示感謝所有的批評和建議,并且說明自己拍視頻的初衷僅僅是給大家分享一種體驗,并沒有想要引導觀眾去消費昂貴的東西,被重點批判的總統套房視頻為去年拍攝,之后便很少選擇這類昂貴題材。停更數天后,他將賬號改為“大LOGO吃遍中國”,隱藏了過往視頻。

     

    失去“天價”這一噱頭后,大LOGO又將內容聚焦于“去奢侈化”,增加了平價探店與正能量題材,并逐漸開啟商業化加速,從早期的廣告植入轉向了探店團購、明星合作和直播帶貨。2021年9月,大LOGO開始試水直播帶貨,但首場直播因作為福利品的烤箱上鏈接失誤而宣告翻車。

     

    時間來到2023年,大LOGO一改往前的“奢侈風”,開始在櫥窗內帶貨小零食,從菠蘿罐頭、五營火腿賣到鳳梨酥,還曾為樺樹汁、枸杞原漿做過溯源專場。茶葉類目中,在“馬頭巖肉桂”翻車前,大LOGO還曾帶貨安溪鐵觀音。這一時期,整個賬號都在為帶貨服務,內容可看性斷崖式下滑。

     

    初代大V再翻車,探店賽道還有機會嗎?

     

    圖源:抖音

     

    目前,在抖音,大LOGO積累了超2300萬粉絲,粉絲以31-40歲男性為主,直播觀眾中,男性占比約為90%。古早網紅面臨的“漲粉”困境,大LOGO也未能幸免。2025年起,其便處于持續掉粉狀態,最近30天內掉粉量已逾7萬。

     

    不過,在直播帶貨領域,大LOGO依然保持著不錯的數據。蟬媽媽數據顯示,最近30天內其共計開播9場,累計銷量為7.5W~10W,銷售額達到1000W~2500W,其中,三場帶貨“馬頭巖肉桂茶”的直播GMV為750W~1000W。

     

    這一“翻車”事件同樣波及抖音茶圈,不少博主發聲評論,也有博主發視頻試喝這款茶葉,評價“入口絲滑,但缺點是不耐泡,第六沖的時候感覺味道怪怪的”。

     

    根據《消費者權益保護法》,商家若存在欺詐行為,消費者可要求退還貨款,并主張商品價款3倍的賠償。如果該茶葉品牌溪茗巖“茶葉沒問題,視頻有問題”的主張屬實,涉嫌虛假宣傳的大LOGO很可能面臨“退一賠三”的局面。

    探店江湖浮沉記

     

    美食賽道中,探店屬于最常規的玩法,因其門檻低、可看性強備受入局達人喜愛。早期的探店多少帶著一些“大胃王”的玩法,比如@浪胃仙、@大胃王密子君等,以及有著同質化嚴重、廣告植入生硬、內容粗放等多重問題,但隨著抖音內容迭代,不少強內容、個性化的玩家得以涌出,比如@特別嗚啦啦、@小貝餓了 等。

     

    美食探店曾經吃到過抖音紅利。2020年11月,抖音推出了“餐飲扶持計劃”,借由探店達人拉攏商家,這一計劃可以幫助特定商戶免費邀請探店達人上門;隨后,抖音又上線了“探店達人團”板塊,宣布對探店達人發布的視頻予以流量扶持,同時也開始扶持探店直播。雖然醉翁之意在商家,但這一舉措還是為探店達人拓寬了變現機會。

     

    而在大LOGO因炫富危機轉型的2021年,探店賽道上實際上涌現出不少玩家。比如從機車轉型探店的@MR白冰。

     

    2021年下半年,白冰因一條“請粉絲吃飯”的視頻意外爆紅,進而順勢開啟了美食探店內容更新,在系列視頻中,他時常開著豪車去探店、品嘗不同的美食,并毫無偶像包袱地大快朵頤,以此營造出強烈的反差感。如今,“接受粉絲挑戰”系列已更新至第175期,而在美食視頻外,白冰還持續更新了旅行、汽車、測評等多種內容。

     

    初代大V再翻車,探店賽道還有機會嗎?

     

    圖源:抖音

     

    這一年,探店賽道也迎來了專業選手的入局,比如以“廚子探店”為特色的@真探唐仁杰。廚師內行人的身份天然為他贏得了用戶的信任,而在視頻中,唐仁杰也十分“敢說”,會詳細地從口感、用料上發出中肯的評價,從專業角度進行品評。每期視頻中,他會將本次探店的目標、花費的價格鮮明呈現在封面上,以使用戶對本期節目一目了然。以唐仁杰為代表,大量的專業廚師號開始入駐抖音,包括高文麒、隋卞等。

     

     

    以@特廚隋卞 為例。隋卞原名隋坡,為國宴大師鄭秀生的徒弟,曾擔任多家五星級酒店行政主廚,2022年與MCN毫末文化創立美食探店賬號,日常除了分享探店視頻外,還會教用戶做一些家常菜,這一賬號在抖音積累了超300萬粉絲。

     

    有意思的是,就在今年3月,隋卞合同到期與MCN迎來分手,原賬號的所有權被交給了MCN,他則另開賬號@特廚隋坡 重新出發。但在MCN出面以“競業條款”抨擊隋卞,并曬出“一刀未剪”的視頻質疑隋卞業務能力后,這場分手逐漸變得越來越不體面。隨著“一條商單分成僅500”“原合約規定一個月拍攝30條視頻(后改為16條)”等爆料涌出,輿論一邊倒地支持隋卞。目前,隋卞原賬號掉粉超60W,隋卞新賬號則漲粉至180W。

     

     

    再回到賽道本身。一邊是專業級廚師下場“降維打擊”賽道,另一面探店的玩法也在迭代。典型的例子如@二百者也,個人簡介中,他介紹自己“因為懶得點菜,就開盲盒了”,足以概括其內容風格。2021年,@二百者也 因一條“200元挑戰希爾頓”的視頻走紅,由此開創了“定額探店”的花樣,即拿著200元四處開盲盒,主打一個“店家上啥我吃啥”。

     

    視頻中,他與小助理穿梭在各個城市的街頭巷尾,帶領用戶見證著不同商家搭配的“200元盲盒”,在視頻末尾,他也會附上相關小票,讓用戶直觀地看到他吃了什么。這種盲盒式探店收獲了用戶喜愛,截至目前,@二百者也 的粉絲超過1660萬。

     

    在變現方面,探店達人傳統的變現方式主要為廣告植入,在抖音本地生活業務興起后,團購成為了另一種變現渠道。隨著直播帶貨的興盛,有不少美食探店達人像大LOGO一樣走進直播間,帶貨與“吃”相關的商品,并且憑借自身的內容力成為頭部,直到現在直播間數據依然十分傲人。

     

    不過由于客單價較低等多方面元素,單一的美食直播的數據要略遜色于綜合型直播達人,且更容易面臨食品安全問題。

     

    2022年11月,@小貝餓了 就被博主“盛唐雷音”爆料售賣假冒偽劣的藕粉,該博主還質疑其帶貨的牛排為“假肉”。在直播中,她還曾將“原切靜腌牛排”說成“原切牛排”,被質疑虛假宣傳,其公司被處以46萬元罰款;2023年,密子君也因直播帶貨的無骨鳳爪中出現蟑螂而翻車。

     

    不過,@密子君 和@小貝餓了 并沒有就此消失在抖音。目前,小貝餓了仍是坐擁1600萬粉絲的超頭部達人,單月銷售額超千萬。而在美食類內容上,她一方面走上綜藝舞臺,為明星做各種美食,一面將旅行和美食相結合,帶領團隊打卡各地特色餐廳與夜市。今年4月,她還與被甲亢哥帶紅的榮昌鹵鵝哥合拍視頻,帶貨榮昌特產食品。

     

    當我們以大LOGO為切口遍觀抖音這幾年的探店達人浮沉錄,不難看出,早期的探店達人依舊“能打”,稱得上賽道的中流砥柱,無論是直播數據還是內容依舊有著相當的可看性,也驗證了這一賽道具備“長紅”能力;

     

    與此同時,“探店”依舊是抖音力圖扶持的賽道,頭部之外流量盤子依舊很大。去年,在抖音生活服務的助力下,不少明星也涌入了探店賽道,種草寶藏餐館,其中就包括潘瑋柏、洪劍濤、王迅等,既通過成為用戶的“飯搭子”迎來漲粉,又帶動了不少寶藏小店出圈。

     

    初代大V再翻車,探店賽道還有機會嗎?

    圖源:抖音

     

    可見,只要觀眾對于美食的熱情不消退,探店的江湖就大有可為。

    本文為@卡思數據原創,運營喵專欄作者

    (1)
    卡思數據的頭像卡思數據專欄作者
    上一篇 2025-05-03 21:13
    下一篇 2025-06-06 11:10

    發表回復

    登錄后才能評論
    公眾號
    公眾號
    返回頂部
    VIP會員暢學全站課程,點擊查看
    央视频直播在线直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