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11」馬上就要到了,每年這個時候都是大家集體交考卷的時候,增長是品牌們最核心的命題。
在過去 11 年里,雙 11 成交總額累計增長超過 5160 倍。2019 年同比增長超過 25%,與此同時,“十億元俱樂部”嶄露、百萬級新品涌現、直播電商的爆發。
到了今年,已經是「雙11」的第十二個年頭了,無論從市場還是營銷環境來看,這都是很特殊的一屆,從今年官宣規則來看,玩法和節奏跟往年也有很多不同。
首先,本屆主題是“兩次爆發,雙倍快樂”,意思就是今年的雙11會分成兩個售賣期——第一波是11月1日-3日,重點是新品牌、新商品以及產業帶商家;第二波為11月11日,全場狂歡。其次,今年天貓官方也對本次雙 11做了重新定義——提出新主張,挖掘新人群,創造新供給,賦能新品牌,打造新場景。


前段時間,阿里的官方數字營銷平臺阿里媽媽發布了《雙11官方投資指南》系列報告,結合平臺數據提出了幾大超級洞察,賦能品牌做增長。從這份報告中,我看到了幾個很有意思的趨勢,今天就來分享我對這份報告的解讀,希望能夠為正在埋頭奮戰雙11的大家,帶來一些幫助。
接下來,我將主要從這三個角度來分析:
1、今年「雙11」的增長機會集中在三大賽道:流量增長賽道、人群增長賽道、銷量增長賽道
2、從雙11的7個超級洞察,解析新人群、新供給、新品牌、新場景四大趨勢
3、洞察之外的新增長思路:多樣化的賦能工具
一、「2020雙11」的三大關鍵增長賽道:流量、人群、銷量
首先因為今年是“雙峰長周期”的節奏,即在前期就會被分為蓄水和種草兩個策略階段,并且蓄水期正在變得原來越長,根據往年數據來看,用戶在雙11開始前的2個多月,就會開始商品的瀏覽、搜索、比較、收藏加購。
蓄水期變長了,用戶也就有了更長的認知和比較周期。以彩妝類目為例,唇部彩妝、粉底液膏等產品的比較期短,用戶很快就會進行收藏加購,但是這離最終的成交轉化的時間間隔,可能仍有持續一個月左右的決策期。
接下來就是品牌們關心的另一個關鍵問題了,最終這些營銷的效果要如何衡量并提升效率呢?
今年阿里媽媽公布了一個內部衡量的指標——PI指數(alimama purchase intent index,阿里媽媽購買意向指數),也是營銷行業首個數字化、可運營的品牌種草效果指標。
例如通過對618大促品類策略的PI指數,可以洞察出各個品類最有價值的人群。如精致媽媽除了關心自己的健康美麗,也關心孩子和全家的生活點滴,跨品類表現都很好,是各品類爭奪的有價值種草人群;而對于不斷興起的老年人上網潮,醫藥保健、食品品類可謂是先人一步, 都市銀發族在兩個品類的種草表現都很好等等。


不僅如此,通過對PI指數的進一步挖掘,我們還能得到更多品類洞察,如下沉市場,母嬰親子、美妝、家清的種草效果比較突出,尤其是母嬰親子下沉種草在五線城市明顯;大家電、個護、食品的種草優勢主要集中在一二線市場,醫藥保健種草優勢逐漸從一二線擴展到三線城市等等,就不一一舉例了。


二、從7個營銷洞察,看新供給、新人群、新場景、新品牌的增長機會
流量增長機會:內容驅動和互動營銷
阿里媽媽主要基于內容營銷和互動營銷兩個方面給出了超級洞察,兩者核心都在于如何通過精細化運營來有效提升流量。
首先在內容營銷上,阿里媽媽提出了三個內容驅動的重要引擎:超級內容,超級權益,超級商品,來幫助品牌提升消費者的“活躍度”及在商品上“停留時長”。
超級內容:主要指的是短視頻,一方面可以增加消費者停留時長的內容,另一方面也能讓品牌更全面的展現商品信息;
超級商品:即賣點和包裝風格強烈的商品,也就是爆品;
超級權益:平臺會提供相應的流量權重,幫助品牌觸達消費者,做好銷售轉化。
概括來說,平臺鼓勵品牌用短視頻的形式來推廣爆品,從而提升商品在平臺中的流量分配權重,達到拉高銷售轉化的效果。
而這個超級互動城,也是每年雙節大促中的重磅流量洼地。還記得每年雙11被“天貓疊疊樂”之類的,瓜分紅包游戲支配的恐懼嗎?這就來自超級互動城,手淘通過任務獎勵機制,引導用戶主動觸發品牌深度(15s’)交互的一系列游戲場景,并且針對大促節奏,互動城還將調整相應的目的和玩法。
雖然玩法多變還有些磨人,但是對于品牌而言,這無語是在接下來的雙十一中,需要重點攻略的流量獲取地之一。以618期間的轉化效果來看,這波流量的勢能還是比較強勁的。在618期間淘寶主播烈兒寶貝就通過“超級互動城”推廣引導,兩周時間內粉絲新增76萬,占主播歷史獲取全部粉絲量的15%;直播間人均平均停留時長超過400秒,互動引導進入直播間人群貢獻了店鋪618整體GMV的30%。
人群增長機會:跨品類拉新和年輕化
人群增長賽道上的機會主要聚焦于“拉新”和“年輕化”,給出了攻克新客拉新機會,以及深度擊穿年輕族群的相應洞察策略。
新客拉新機會主要集中在跨品類拉新,如何有效的跨品類?今年阿里媽媽結合大促的熱門品類小家電、美妝、洗護,將重點鎖定在了場景、心智、特色賽道三大核心策略上,不同品類有的放矢。
如小家電產品具有低復購、場景化的特性,于是便可以通過“需求場景洞察 + 算法構建關聯”的實現拉新;對于更看重種草調性的美妝領域,則結合算法從人群心智入手 。而基于今年一些高增長的賽道,平臺也有相應的人群細分策略。如洗護大行業,便從奢美人群、天然人群、成分黨等7大人群出發,提供人群標簽與對應的算法推薦。
新的消費趨勢,也衍生出了新的年輕族群的種草與攔截方式,如在站外種草上,粗獷的通投曝光不能實現年輕族群的精準觸達,而是根據“潮動”、“土嗨”等不同的偏好,再結合TA們的媒介使用習慣,制定相應的種草方案能夠達成更好的ROI;同樣站內收割上,除去應用年輕人易感的直播等新興媒體形式外,品牌還可以重視店鋪、微淘等私域流量的運營,來實現站內營銷提效。
三、銷量增長機會:新品牌、新品策略、超級單品
在銷量增長賽道中,新品牌營銷、新品策略、超級單品人群策略是今年雙11做好營銷增長的三板斧。
第一點,新品牌營銷的洞察中提到, 2019年是新品牌爆發元年,疫情過后新品牌風潮進一步上漲,天貓新品牌個數一度達到了25W+,雖然最終存活下來的不到50%,但是新品牌正在實現巨大的利潤收益。究其原因,新品牌的產品力、創新力、營銷力,是高增速品牌們品牌力的主要因素。
如某巧克力新品上市前期,利用新品牌易感人群前期定位品類藍海趨勢,提前了成分、工藝、口味等需求關鍵詞,洞察市場的差異化訴求,發現 Q 彈口感、顏值是消費者期望可以獲得的產品體驗,而送禮和辦公室場景的滿足則更易成為產品差異化賣點。這就為它的后續上市對比調優,形成從0-1的爆品策略,提供了很好的思路。




好了,梳理完這7個洞察,我們來總結一下,阿里媽媽在這份《雙11官方投資指南》中給出的7個超級洞察,其實是在給品牌圍繞新人群、新供給、新品牌、新場景做增長,給出四個重要的信號。
第一,新人群正在被分層,“精細化運營”不是唯一的指標。品牌除了借助常規的人群標簽來做拉新增長外,還可以借勢平臺的人群屬性來做增長,如新品牌易感人群,對于起步階段的新品牌而言是更高價值的群體;而互動高價值人群,是淘寶生態中的高粘性用戶,是品牌可挖掘的增長來源,也是這次雙11的重點人群。
第二,新供給特色化。新品的上市前定位和上市后跟蹤,都可以借助平臺數據來做優化。淘系正在打造一條自身特色的供應鏈體系,而這個階段,也是品牌最好借勢做增長的時刻,同時也可以借助本次雙11的數據,為接下來的增長破局。
第三,新品牌生態多元化。不僅是聚焦年輕人群的新國貨品牌,指向不同人群標簽的外貿品、產業帶品牌,都會成為阿里接下來重點扶持的對象。而本次雙11的“雙峰長周期”,也將生態內容指向多元化。
第四,新場景流量最大化。手淘新的高流量聚集地不只是直播間,還有天貓農場、淘金幣、淘寶人生、省錢消消樂等,所以高互動的日常形式,都有可能成為新的高流量來源。而本屆雙11,超級互動城的引流效果不可忽視。
三、多樣化的增長工具下,是平臺想要形成品牌賦能的閉環
為了賦能品牌做增長,今年阿里媽媽開啟了4m營銷IP矩陣。以上我們分析的這份《雙11官方投資指南》系列報告,就屬于4m營銷IP矩陣中的一個部分——m insight 超級洞察,除此之外,還有m talk 媽媽說直播、m case 超級案例、m awards 超級獎項從不同角度賦能品牌。
例如m talk 媽媽說直播和m case 超級案例,主要從數據和方法論維度賦能品牌,m awards 超級獎項,則旨在構建品牌和生態合作伙伴的凝聚力,孵化超線性增長頭號玩家。
通過媽媽說直播這個阿里媽媽官方直播欄目,深度解讀雙11新商業化產品,如新的品牌廣告產品、新的雙11特殊玩法等,向品牌和商家提供高效詳細的推廣途徑,并且針對中腰部商家還有專門的需求扶持。
而超級案例一方面是阿里媽媽商業化產品效果的最強有力的支撐,例如618期間阿里媽媽為紅星美凱龍在618期間定制了一系列營銷方案,以內容吸睛、以互動吸粉,包括8場專場淘寶直播、抖音區域挑戰賽、天貓618黃金檔位互動城等,最終幫助紅星美凱龍22個天貓同城站首戰618,總銷量遠超去年雙11,累計總訂單數環比去年雙11增長181%。
另一方面,這些官方打造的超級案例,還會在官網沉淀品牌溝通學習轉化的新陣地。目前已沉淀出紅星美凱龍、烈兒寶貝、燕京啤酒、薇諾娜、卡地亞、超級零等六大案例。
與此同時,阿里媽媽今年在淘系之外,聯手知乎、喜馬拉雅打造內容陣地,孵化了“袋耳朵”人格化IP形象,并結合平臺調性,實行相應策略,如袋耳朵在知乎,打造首個虛擬PU建立長線內容分享陣地;在喜馬拉雅,營造全網首個電商品牌數字營銷電臺。搶占消費者的碎片化時間,幫助實現營銷內容傳播及品牌心智打造。


在我看來,作為阿里官方數字營銷平臺的阿里媽媽,正在想要營造一個品效合一的電商生態閉環。就像我之前在新消費增長五步法中提到過的,電商正在形成閉環,即通過電商精準流量、產品組合、轉化承接、人群運營達到閉環效果。電商已經變成了集內容種草端、收割端一體化的渠道,淘系也正在從原來的粗獷式流量運營變成基于人群和品類運營的品牌生態。


本文由@刀姐doris原創,運營喵專欄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