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mp id="0c8o0">
  • <nav id="0c8o0"><code id="0c8o0"></code></nav>
    <menu id="0c8o0"><tt id="0c8o0"></tt></menu>

    不知道公眾號規劃方案怎么寫?拿去不謝

    編輯導語:公眾號的運營對公司品牌的影響力和知名度十分重要,是公司品牌的一張對外名片。本篇文章作者分享了公眾號的完整運營方案,從運營目的、服務號&運營號、公眾號包裝、運營策略四個模塊進行分析,感興趣的一起來學習一下,希望對你有幫助。

    不知道公眾號規劃方案怎么寫?拿去不謝

    最近在幫朋友做一個教培領域的公眾號運營方案,想要查閱一些資料,發現網上有關于公眾號運營的內容繁雜,但沒有一個沒有運營方案是可以直接套用的,于是自己準備一份,從運營目的、服務號&訂閱號、公眾號包裝、運營策略四大模塊入手,希望可以幫到有需要的小伙伴~

    一、運營目的

    第一個問題就是為什么要做公眾號?首先公眾號的運營可以提高公司的品牌的影響力、知名度,建立良好的口碑,挖掘潛在客戶。

    同時對教培行業來說,相較于傳統的線下地推模式,借助微信生態的巨量用戶,也可以開辟新的信息傳送渠道,解決學校與外部市場高效率鏈接,實現內部生源與家長更好體驗感與更高滿意度的達成。

    二、訂閱號or服務號

    微信公眾平臺分為?訂閱公眾號?和?服務公眾號?兩種類型。究竟如何選呢?

    服務號旨在為用戶提供服務,訂閱號主要為用戶提供信息和資訊。公眾號只有1次機會可以選擇成為服務號/訂閱號和相應的公眾號名稱,選擇之后不可修改。

    服務號注冊成功后擁有基礎接口功能(可二次開發)和自定義菜單功能,自定義菜單更能豐富用戶體驗,增強用戶粘性,也體現了服務的特點,同樣的服務號也需要額外的服務器資源,穩定性和響應速度比訂閱號的更好,互動也會更頻繁一些。二者的具體區別如下:

    1. 對話框顯示

    服務號可以直接出現在對話框,訂閱號則只能出現在訂閱號的文件夾中,需要點開才能看見。

    也就是說,后臺群發信息時,服務號的用戶會收到微信窗口彈出,而訂閱號的用戶不會收到即時消息提醒,需要打開訂閱號文件夾時才看得到。

    2. 推文頻次

    服務號每個自然月只能發4次 群消息,訂閱號每天(24h內)都可以發1次。

    3. 申請主體

    服務號一般申請者是企業或組織,訂閱號一般是個人或媒體、組織。申請需要提供相應的證明材料(服務號需要法人身份證營業執照等,訂閱號相對簡單)。

    4. 微信支付

    服務號可以申請微信支付。個人的訂閱號需要嫁接功能實現支付功能。

    三、公眾號包裝

    這部分的內容涉及到了具體的公眾號規劃了,在把具體的內容刪掉后,可以根據以下欄目進行填充就可以了。

    1. 公眾號名稱

    教育類公眾號通常采用 **教育 **升學等名稱。我自己的這個公眾號主要記錄自己的運營歷程,所以取了“蝸牛運營筆記”。

    2. 微信號

    公眾號的微信號需要在公眾號詳情內自己輸入,主要注意的是一個自然年內只能申請修改1次微信號。

    3. 公眾號簡介

    這部分是用戶添加關注時,可以直接看到的部分,需要圍繞公眾號定位進行文案的編纂,字數不用太多,介紹清楚公眾號定位或實力展示就可以了。

    4. 關注話術

    添加關注后的引導語,在自動回復的地方進行修改。

    5. 排版風格

    注意盡量統一排版主題色、風格及Slogan等。

    四、運營策略

    運營策略從用戶、內容、推廣及運營團隊4個部分展開。

    1. 用戶

    1)用戶階段

    一個公眾號從無到有,對于用戶數量和質量上可以分為三個階段。

    • 種子用戶期:公眾號建立后,第一批關注的人。是最值得信賴、影響度和活躍度都非常高的粉絲。一般是公司同事、親朋友好友、合作伙伴等。
    • 初始用戶期:通過種子用戶朋友圈轉發,微信群分享,線下活動傳播等積累的一定粉絲。
    • 增長用戶期:過了初始用戶期,該是大力發展粉絲階段。這時候推廣方法力度要更大,見效要快。也需要用到一定付費部分。

    2)用戶類型

    • 積極熱情:基本上推任何活動文章都有Ta,點贊,提建議等。
    • 冷靜觀望:低頻的互動,也不取關,選擇感興趣的內容打開。
    • 概率用戶:最不可控,可能是偶遇關注的一類用戶,一般也是推文掉粉的那批用戶。
    • 同行/競對:做得好的認真琢磨學習,做不好默默取關。這批用戶基本上可忽略,因為他在與不在你都要好好做。
    • 死 粉:沒有活躍度的用戶。

    公眾號重點取悅的對象主要為前兩種,再考慮如何把握住概率用戶。

    3)用戶運營

    用戶運營的核心就是打造公眾號的人設,首先聊天/發文,在適當的響應時間內(響應速度),說適當的話(互動方式)。

    其次是分析和管理用戶,給用戶貼標簽(后臺及三方程序可以實現),便于分組,便于精準化管理和推送,偶爾做做用戶調查,問答互動,以及聊天。

    4)用戶畫像

    教培領域的用戶一般為家長,這邊我簡單根據用戶年齡做了一下分類。

    • 60后家長:傳統、嚴格、事業有成、看重孩子的成績、覺得和孩子有代溝、為孩子規劃未來;
    • 70后家長:成熟、社會中堅、收入較高、最關注升學類資訊、樂于與孩子交流、民主化教育、教育支出意愿高;
    • 80后家長:高學歷、第一代獨生子女、為理想打拼、對網絡接受度高、遇困惑會上網交流、工作忙照顧孩子少、注重素質教育;
    • 90后家長:認為作為家長還不夠成熟、對孩子成績關注度不高、熱衷新事物、初為人父母、收入還不高、直接、追求個性。

    2. 內容

    每天具體推送什么內容,內容上的安排還是得有邏輯的,不斷的重復能讓用戶記住平臺的特質,從內容運營的角度來說找到重復的元素,如首圖,正文開頭部分,正文結尾部分等,對于傳播和留存用戶是很重要的。

    1)單圖文和多圖文的選擇

    在推送形式上,是選用單圖文還是多圖文?

    單圖文的好處是每天可以讓目標用戶集中精力讀一篇最高質量的文章,但這個還是得因平臺不同而靈活變化,對于資訊類的公眾號,單圖文的推送難免會顯得單薄。單圖文和多圖文的選擇依賴平臺特性與目標用戶。

    2)二維碼

    二維碼在一篇正文中占了一定的位置,所以更要與眾不同,具有新意。二維碼的標簽可以設計成固定一個樣式,重復使用,形成品牌感。

    3)引導關注

    在很多微信訂閱號的內容正開頭部分常常看到有“點擊上方即可關注”的引導關注banner,這種方法在最開始的時候使用還是不錯的,但現在大家對微信都比較熟悉了,加不加不重要,重點還是你的內容要足夠吸引人。

    4)文章內容

    根據調研結果, 7-18歲孩子的家長則更希望微信公眾號提供教育政策、考試、升學等內容的資訊。公眾號的運營除了公司產品介紹以外。可以圍繞關注度進行展開。

    3. 推廣

    如何選擇推廣方式要根據預算、預期活動效果等因素綜合決定。下面是幾種常見的推廣方式:

    1)廣告推廣

    也就是砸錢推廣,在各大媒體上,線上線下可以觸及到客戶的地方進行宣傳。線下可以是地鐵、轎梯等,線上廣點通、QQ群、微信微博知乎貼吧等。通過廣告吸引粉絲后,再利用自己的原創內容和服務維系粉絲。

    2)大號推廣

    找到與自己目標用戶群體吻合的大號,用大號發軟文去推廣吸粉也是一種方式。這種推廣方式更適合活動推廣,找跟你的粉絲屬性比較吻合的大號。

    值得注意的是,現在很多公司和團隊商業化運作之后,這種推廣的水份也越來越大。一些早期粉絲數做起來的大號,實際上靠的是各種廣告費生存(微信頭條XX元、副條XX元),也許此號的粉絲早已對各種廣告不再敏感,或賬號死粉太多。在合作之前該談清楚的要談清楚。

    3)粉絲社群

    通過聚集起一批同類用戶,提供某種服務或價值的組織。

    4)互推:也叫聯合推廣

    簡單說就是你的公眾號幫我推一篇,我幫你推一篇。可以通過一些活動以及內容上的聯動來做,最好是找目標群體一致的公眾號,否則硬推效果一般。

    5)活動策劃

    活動吸粉相對來說比較良性,策劃往往會根據節日、特殊定位來營造氣氛。

    6)地推

    在種子用戶期和初始用戶期,地推是最簡單粗暴的方式了,成本相對較低,最直接有效,如果你們有線下門店或者體驗店,那么根據人流量,每天保持增加一定數量人數是沒問題也是必須的,不然很容易就喪失斗志和信心。常用的還有朋友圈推廣、名片推廣等

    4. 運營團隊

    新媒體的組建團隊總的原則還是要根據公司發展的階段來靈活調整。

    如果一般的小項目小公司或者傳統公司轉型做移動新媒體推廣,那么2.5人配置是比較理想的——1個運營、1個文案、0.5個美工。

    本文由@蝸牛運營筆記原創,運營喵專欄作者。

    (2)
    上一篇 2022-06-15 10:30
    下一篇 2022-06-20 15:27

    發表回復

    登錄后才能評論
    公眾號
    公眾號
    返回頂部
    運營喵VIP會員,暢學全部課程,點擊查看 >
    央视频直播在线直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