停更一年半后,今年5月,楊立新重新開始了頭條號的更新。
中國人民大學法學院教授楊立新是我國現行《民法典》的起草人之一,恢復更新后,他接連發布了21期《法咖來了》,普及法律知識,這些內容在頭條上累計 獲得超1200萬曝光。
2022年,有40%楊立新這樣的流失創作者重返今日頭條。
經過近年來的政策調整和流量改革,頭條系作者的內容生態已然發生變化。流失召回也是一種結果體現,此外,27日舉行的2022頭條生機大會還公布了一些新數據:
2022年頭條創作者的月留存率達到80%;相較21年,頭條周活躍創作者規模增長66%,周發文規模增長87%,每周新增作者規模增長了37%。
數據背后,2022年頭條創作者生態有哪些重大變化?2023年,今日頭條還能怎么扶持創作者,創作者有哪些機會?
頭條扶持優質作者,每18篇內容產生1篇10萬+爆款
2022年是今日頭條上線十周年。
近期發布的《2022今日頭條營銷價值洞察報告》顯示,目前平臺內入駐的頭條號賬號達237萬,每日有150萬條內容被發布,每天內容閱讀/播放量超50億。
這一年,今日頭條的重點業務改革依然離不開兩個字:優質。
如果從2018年“創作者V計劃”扶持優質、垂直化內容開始算起,這個詞至少連續五年出現在今日頭條的生機大會上,作為重要關鍵詞。
以此為基礎,“優質創作者計劃”也成為2022年今日頭條最重要的改革內容之一,從平臺層面,除了流量扶持,還包括提升作者的收入、重點運營服務等措施。
對于優質內容的扶持,一年前的2021生機大會也有提及,當時今日頭條宣布投入每日1.5億流量和商單資源幫10萬優質創作者提升影響力,并推出頭條真知項目和“內容品鑒官”這樣的評價體系。
一年過去了,今日頭條交出答卷。據今日頭條新任負責人張超在2022生機大會上的發言,過去一年:
一半優質創作者所獲得的流量扶持,相較加入計劃前增長了至少2倍;
超過50%的優質圖文創作者所獲得的流量扶持達到加入計劃前的5倍以上;
優質內容孵化10萬+閱讀爆款的概率提升了一倍,現在每18篇內容就會產生1篇10萬+爆款。
今日頭條新任負責人張超
據介紹,當前,頭條已經做到每天額外拿出20億流量,也就是一年超過7000億的流量扶持優質內容。
流量扶持以外,最近一年今日頭條對優質原創的傾斜還體現在這幾個方面:
一、調整推薦策略,增加對關注分發的投入
近年來,今日頭條在不斷重估訂閱和互動的價值。
去年的生機大會也提到,創作者的鐵粉對內容的互動情況直接影響到分發。這一年,頭條推薦系統也在鼓勵“高粘性的關注分發”上進行了升級。
頭條號的粉絲會變得越來越“值錢”,尤其是鐵粉?(即具備長期閱讀粘性的用戶,能做到高點擊、高互動、穩定追更)。
今日頭條作者增長策略負責人臧倩
據今日頭條作者增長策略負責人臧倩介紹,頭條在關注分發上主要做了3件事:
1. 向用戶推薦更多關注流量:?如果一個粉絲喜歡某個作者的作品,發的每個作品都會看、會評論互動,平臺會向他更大可能性地推薦該作者的作品。
2. 幫助創作者召回老用戶:?平臺會向冷卻的老粉發提醒,提醒他這里有一個曾經喜歡過的作者,快來看作者的新發文,這也叫冷關系的煥活。
3. 提高點贊評論等行為的推薦權重:?平臺會通過精準的建模識別鐵粉, 點贊、評論等表達在推薦系統被賦予更高的權重。
據透露,經過半年調整,今日頭條上的關注流量增長了150%。
對創作者來說,也需要產出對關注用戶有用的內容,才能獲得更多互動和鐵粉。
二、推進多元變現,推出作者分成改革
今日頭條新任負責人張超提到,推進多元變現發展,是頭條今年高優的業務方向。
據介紹,2022年頭條優質創作者總收入YOY增長了7.5%,主要由分成以及商單、電商、專欄等多元變現方式共同貢獻,其中非分成收入增長了20%,對總收入的貢獻達到20%。
在推進創作者變現方面,今日頭條的策略依然圍繞著“優質內容”。
例如,圍繞今年今日頭條多元變現上的核心業務“商單”,平臺主要做了兩件事:打造“真知優選達人團”、 孵化精品內容IP。
這些創作者變現項目,基本也都是在與優質作者合作的基礎上展開的。
張超在大會上介紹:“4月推出的‘真知優選達人團’不到半年時間為200名創作者增收800萬;孵化精品內容IP方面,今年成立了專項組提升IP競爭力,近半年為500名創作者增收近2000萬。”
而在頭條創作者的核心收入來源“分成”方面,不久前,今日頭條剛剛進行了作者分成改革,推出新的圖文內容收益分成規則,其中疊加了原創內容質量、讀者互動粘性等評估維度。
總之,調整的終極方向,都利好優質原創。
2023年,?頭條還能怎么扶持優質內容?
講了這么多年“鼓勵優質”,2023年,今日頭條還能怎么扶持優質內容?
答案也在今年的生機大會中有所體現。
首先是對優質圖文內容的流量傾斜。
據介紹,2023年,今日頭條會新增2000億流量池給到優質圖文內容,包括文章、微頭條和問答。
圖文作為今日頭條的核心陣地,在高密度、長時效的價值信息沉淀上,仍然具備優勢,也是今日頭條內容生態的主要組成部分。
其次是對興趣內容的流量傾斜。
扶持原創垂直、小眾稀缺的多元化內容是過去幾年來今日頭條一直在推進的動作。
2022年,多元的興趣內容在今日頭條上的閱讀規模相對熱點資訊,占比已經達到1:1。
據介紹,今日頭條上每周有近40萬活躍興趣創作者,周發文超300萬。
前天的2022生機大會上,今日頭條推出興趣創作者扶持計劃,2023年今日頭條將增加3000億關注流量池。張超強調:“這些并不是隨機流量,而是分發給真正喜歡某類創作者和內容的精準用戶。”
產品方面,頭條正在試點雙列瀏覽和小組等新消費形態,也是想要推動這種多元化、輕松化內容生態的形成。
垂直、專業、多元化?會成為今后頭條內容生態的重要組成元素。今日頭條作者增長策略負責人臧倩也提到,他們發現,高漲粉效率的創作者具備一些共性,其中也包含這些特征:
1. 創作選題和內容非常垂直
2. 發文頻率高且有主題連續性(高漲粉創作者的周發文頻次是普通作者的1倍以上)
3. 突出創作者自身屬性(例如權威背景、專業身份,展現出在各自領域的實力)?
頭條系內容生態升級,創作者有哪些機會?
結合上文今日頭條對優質內容的扶持、分發機制的優化以及分成系數的改革等政策調整,創作者有哪些機會?
首先,考慮到頭條對關注分發的投入,頭條作者也需要加強對用戶體驗的重視。 長期經營,專注創作對自己的用戶有價值的內容,才有可能獲得更多?鐵粉?的追隨,從而進入關注分發的流量池。
其次,參考頭條對興趣垂直內容的傾斜,創作者可以適當轉變思維,一味追熱點沒有意義,專業內容更有價值,從自身所在的專業領域出發挖掘選題。
如果能在垂直方向持續產出專業內容,或在小組等新的場景中帶來個性化表達,也會有更多機會獲得關注和推薦。
此外,經過這些年的內容政策調整,頭條用戶結構也發生了一些變化。
最新數據顯示,在今日頭條的日活用戶中,有1/3依然是中年男性,而此外:每天有3000萬中年女性用戶、近2500萬年輕用戶打開頭條。
《2022今日頭條營銷價值洞察報告》提到,今日頭條將用戶分為八類人群,分別是高知高消的都市中產、悅己消費的精英白領、追求潮流的新晉打工人、樂于嘗鮮的小城青年、閑有所愛的小城中老年、品牌至上的精致媽媽、注重品質的都市熟女以及追求實惠的小城家庭主婦。
對年輕化內容和作者的關注也是去年生機大會的重點,當時頭條推出“新活力”計劃,預計在2022年對科技、游戲、汽車、美食、攝影等品類的優質內容每日新增2億閱讀量,年總計投入3.6億現金資源,扶持年輕化內容的創作者。
今日頭條最新公布的數據顯示,2022年頭條年輕粉絲高TGI的垂類中,鐵粉占比最高的垂類包括健康、籃球、三農、汽車、旅行、育兒、商業產業等。
頭條在聯結越來越多年輕、多元的用戶,這對于在這些領域有一技之長的創作者尤其年輕創作者來說 ,不失為機會所在。
本文為@新榜原創,運營喵專欄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