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mp id="0c8o0">
  • <nav id="0c8o0"><code id="0c8o0"></code></nav>
    <menu id="0c8o0"><tt id="0c8o0"></tt></menu>

    2021年,企業還有必要搭建微信自媒體嗎?

    2021年,企業還有必要搭建微信自媒體嗎?答案肯定是有!

    互聯網圈有句話:微信是一切流量的盡頭。當今的互聯網上,不管流量發端于哪里,最后的流量一定會沉淀到微信中。各家電商里的流量,收貨后的好評返現,都要添加微信好友。

    所以,微信端的自媒體搭建,是所有企業不能忽視的。

    2021年,企業還有必要搭建微信自媒體嗎?

    而且,每天有10.9億用戶打開微信,有7.8億用戶進入朋友圈,有3.6億用戶讀公眾號文章,4億用戶使用小程序。我國移動互聯網用戶規模達13多億,微信占比84%以上。

    雖然微信的增長已經見頂,但現階段,沒有任何一個企業可以忽視微信的流量。

    那么,對于B2B企業來說,如何利用好微信這一渠道?如何基于微信生態搭建自媒體矩陣?今天就和大家分享一下。

    一、企業搭建自媒體誤區

    1.對企業而言,沒必要追求10W+

    企業微信營銷的核心目的,是獲取客戶實現銷售。爆款內容對企業而已不是必須。

    從行業角度看,整個微信內的爆款內容效果正在急劇下降,原來的10W+內容,能帶來幾千增粉,但現在,可能只有幾百。

    從企業角度看,爆款內容和企業廣告,本質上都是互相抵觸的,爆款內容最多有助于品牌傳播,但對銷售轉化來說,性價比極低。

    2.搭建微信自媒體,需要單點突破,不能貪多

    很多企業上來就想大家各種各樣的矩陣,恨不得把所有客戶群體都給覆蓋。但是容易貪多嚼不爛。

    矩陣搭建的核心,是以大帶小。當你有一個大的賬號能夠形成自有流量時,再考慮搭建矩陣也不晚。

    更多情況下,企業在一個點做突破,已經能夠滿足需求,沒有必要把攤子鋪的太大。目前市場上搭建矩陣的,多是專業的自媒體機構。

    3.不要幻想招到全能型的運營人才

    很多企業沒有微信運營能力,因此希望招聘到專業人才實現增長。但招聘一個基礎運營,就要求能追熱點寫爆款,還要求能寫腳本拍視頻,恨不得一個人當一個團隊使。

    這種情況歸根到底,是企業自身需求不明確,希望招到的人什么都懂什么都會。這肯定是不現實的。作為企業端,可以不會操作執行,但一定要有基本的了解。才能知道自身的短板在哪里,可以在什么方向上嘗試增長。

    4.沒有過時的運營手段,只有似懂非懂的執行

    互聯網時代,信息差永遠存在。在你看來司空見慣的運營手段,在另一個圈層里可能就是降維打擊。

    16/17年曾經很火的萌寶投票活動,19年我們在其他領域做,還能實現20w+的粉絲增長。同理,運營圈很火的分銷裂變,在線下門店仍舊可以玩的風生水起。

    所以效果好不好,關鍵還是看細節。

    二、微信內不同場景自媒體的搭建運營

    講了那么多虛的,下面我們來講一些實操的內容。針對微信內的每個功能,來分別講一講。

    以這個圖片為例,視頻號、直播、小商店就是近兩年才開始,而且處于紅利期的功能。鳥哥筆記,新媒體運營,Kai,企業號,圖文,內容運營,公眾號,新媒體運營,新媒體運營,微信視頻號

    (一)公眾號

    公眾號出現已經有9個年頭了。現在基本上是各個企業的標配。你可以沒有官網,但不能沒有公眾號。由于這個大家已經太過熟悉,所以對于公眾號,我們只說大家的一些誤區和被忽視的點。

    1.企業公眾號,不要幻想著要依靠內容來增長

    優質的內容生產,很貴。大多數企業都無法承擔。老想著幾千塊錢找一兩個新媒體編輯,就能做好一個企業自媒體。這種情況,不是你在耽誤別人,就是他在忽悠你。

    2.企業公眾號,可以考慮放棄訂閱號只做服務號

    企業公眾號的目的,是品牌和服務,可以理解成PC互聯網時代的官網。而服務號的各種功能和接口,也是天生為企業服務的。

    3.公眾號不是全部,要配合其他功能使用

    這個配合后面會講到,基本其他的每個功能,都能與公眾號配合。

    (二)個人號與企業微信

    個人號與企業微信,都是與客戶的一對一鏈接,所以放在一起講。在企業微信與微信打通后,微信官方對于微信個人號的營銷活動管控越來越嚴,打擊了一批微信外掛。可以說未來個人號的營銷活動,大部分都將轉移到企業微信上。

    1.微信好友數量放寬到1萬,企業微信號甚至能加到2萬

    微信好友的數量,直接決定了營銷前期冷啟動的效果,所以提高好友數量限制,不僅可以增加每個個人號的觸達人數,更能縮減運營工作量,現在的一個號,能抵原來的兩個號。

    2.公眾號是企業的官網,那個人號就是企業的門面

    在一個人人都是客服的時代,客戶對企業的感知,主要來自個人號。因此對客戶的服務或者說答疑回復,是個人號的一個重要功能。個人號的人設,出了通過聊天,還能通過朋友圈,這個后面會講到。

    3.個人號的社交關系鏈,對企業很重要

    微信內沒有正式的公域流量,大部分內容都是靠社交關系傳播。因此一定要重視個人號的點贊,不管是文章還是視頻或者是視頻號,都能促進內容的二次傳播。

    4.企業微信個人號可以實現一些自動化運營

    為了滿足企業的營銷需要,微信官方為企業微信開放了一些自動化的接口。比如自動回復,分渠道回復,群發,自動拉群等,這些原來在微信個人號上只能通過外掛才能實現的功能,在企業微信可以自由設置,也不用怕被封號。

    (三)朋友圈

    朋友圈是微信營銷的主戰場,得朋友圈者得天下。不過也要注意,朋友圈的效果在下降,管理在變嚴格,特別是針對營銷類內容。

    1.朋友圈營銷有熱門時段

    早高峰(7點-9點),中午(11點半-14點),晚上(20 點-22點)是客戶的打開高峰期,這時候發的廣告更容易被看到。

    2.朋友圈的運營需要建立sop(規范化流程)

    想要朋友圈起效果,隨便發是不行的。需要建立專門的SOP,每周發幾次?每天發幾條?每條內容是廣告還是做人設?等等你能想到的,都需要提前規劃。如果不懂怎么做,可以去網上搜索一下那些詐騙新聞,里面騙子的做法,就是專門的sop。

    3.朋友圈文案及海報要重點注意

    上面的sop里,會涉及到文案及海報。但這里還是要展開說下。每個文案與海報,發布前都要做專門的測試,文案長度,語氣,海報大小,色彩等,每一個小細節,都可能影響傳播效果。

    4.如果有精力,朋友圈也可以分組運營

    不同分組的客戶,每天看到的內容都不一樣,盡可能的精準化營銷。

    (四)微信群

    微信群是微信生態內少見的多對多場景。社群運營是一項非常繁重的工作,做得好能形成口碑傳播,但做的不好也會消耗客戶信息。所以對企業來說是一個雙刃劍,需要謹慎使用。

    1.確定社群定位,選擇性建群,不要輕易建群

    社群可以分為兩類:功能性社群和交流性社群。

    功能群是圍繞某一項明確目的而設立的,可以是某場活動,某個直播,或者僅僅一個紅包群,都可以算。這類群可能生命周期不長,很好管理。而且能夠達到彼此影響的目的。

    交流群的主題容易空泛,需要長期的維護與活躍,特別是如果出現負面反饋,更需要及時處理,對企業的運營能力和響應能力要求很高。

    2.群內一定要有“托”

    群與其他場景的最大區別,就是能夠彼此感知。但不要奢望你建好群后,客戶就會自然的聊起來。前期的話題發起,問題解答,一定是由企業的“托”來完成。等群友彼此熟悉后,“托”可以逐漸隱退,在必要時維護群內環境。

    3.善用群內接龍

    除了用“托”來烘托氣氛,群主也可以有意識的使用一些技巧來熱場。最常見的就是接龍。比如今天這場分享,在開場前半個小時,告訴大家群分享的時間和主題后,要求大家回復“XX分享今晚8點不見不散”。每個人回復一次,都是對其他群友的提示。

    (五)視頻號

    視頻號是企業除了公眾號外的第二官網,一定要做。現在視頻號已經與公眾號打通,不僅在文圖內可以直接插入視頻號內容,在兩個賬號的首頁也都有彼此的入口。

    1.視頻號的紅利仍在

    視頻號剛剛起步一年,大量功能仍在迭代,紅利期仍在。如果能夠利用好這個風口,對企業來說,可能實現指數型增長。

    2.視頻化對企業和客戶來說,都是更優選擇

    對客戶而言,觀看視頻比閱讀圖文更方便,這也是為什么微信大力投入做視頻的原因;而對企業而言,視頻的制作門檻,比圖文更低。(這里是指入門)

    3.視頻號的冷啟動,會比其他平臺更容易

    截至目前,視頻號的傳播主要還是依靠社交關系鏈。5000好友和1000好友的賬號,發出來的視頻會有極大差異。如果你已經有了一定的好友積累,那你的冷啟動會非常簡單。同時也要注意,視頻號發出后,要第一時間點贊。

    4.視頻號有目前微信唯一開放的公域流量

    視頻號有專門“推薦”欄,優質的視頻都會在這里推薦給更多的用戶。這樣的正式公域,對于優質內容的傳播有重大意義。

    5.直播是視頻號的利器

    相較于精心制作的視頻,直播的制作成本更低,用戶的期望也低,因此有更好的容錯性。配合小商店功能,還能形成直接的轉化。

    6.視頻號可以外部導流

    上面提到的直播中,可以導流到商店。而日常發布的視頻號,還能掛鏈接導流到公眾號或者個人號,對流量沉淀有不小幫助。

    (六)小程序

    小程序可以理解成一個小的APP,因此涉及到非常多的東西。不管是技術、運營還是其他的模塊,要求都會很多。這里就不再展開講了。

    (七)各個模塊的組合

    企業自媒體在微信生態的搭建,就是基于上面的各個模塊,找到一條適合自身企業的路徑。

    舉例來說:

    屈臣氏這種線下門店,就是通過“企業微信(個人號)——公眾號——社群”的路徑來實現顧客沉淀和復購的;

    少年得到這種在線教育,是通過“外部投放——公眾號——個人號——社群——APP”來實現客戶管理的;

    京東這樣的電商,也開始嘗試“公眾號——視頻號——小程序”這樣的路徑來帶貨的。

    這么多例子就是想告訴大家,找到服務符合自身企業的業務模式,在微信生態內找到自身的運營路徑,是非常困難但異常重要的。

    注:本文整理自社群中的分享,更多微信生態運營與增長問題,歡迎交流。

    本文由@Kai原創,運營喵專欄作者。

    (3)
    運營喵運營喵官方
    上一篇 2021-04-19 14:16
    下一篇 2021-04-19 15:21

    發表回復

    登錄后才能評論
    公眾號
    公眾號
    返回頂部
    運營喵VIP會員,暢學全部課程,點擊查看 >
    央视频直播在线直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