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紅書冷啟動怎么做?為什么賬號前幾篇內容閱讀數這么低?小紅書做了很久了,但是一直不漲粉,怎么辦?......
這樣的問題被問的太多太多了,這篇內容一定能夠幫助大家解決類似的問題。
一、標簽流定位
每一個已發布內容的賬號,平臺都是會根據發布內容給賬號打標簽、下定義,有的賬號在運營初期流量是極其不穩定的,大多數的原因是因為后續發布的內容跟賬號的標簽不符,所以導致推送人群不精準,交互指標低下,最終影響推薦量。
我們可以這樣理解,在你的賬號尚未發布任何的內容之前,平臺方是不知道你會發布什么內容的,這時候你的賬號是沒有關聯任何標簽的,所以你的第一篇內容是至關重要的,決定了平臺怎么理解和定義你的賬號。
可能其他的公眾號會告訴你發布第一篇內容之前需要“養號”,要花5-7天的時間去多去瀏覽和互動相關聯的內容,讓賬號匹配到標簽且有一定權重再去發內容。但其實“養號”完全是自嗨無依據觀點,瀏覽和點贊是屬于用戶行為,用戶行為跟賬號的流量力是沒有任何關系的。
當你的第一篇內容發出來以后,平臺會快速拆解,把文字內容拆解成無數個標簽,給你的行號臨時定位,然后利用AI系統判斷這篇內容的方向,適合什么樣的人群看,測試可能會感興趣人群的點擊率、互動率、閱讀完成率等交互指標,若交互指標能跑到較高的水準,則會進入更高級別的流量池,繼續獲得倍數級推送。
這里注意,第一篇內容發出來以后你的賬號就已經有了定位和標簽,如果臨時定位并不準確的話,會直接影響后續內容的推薦流量,所以在發布第一篇內容之前,請一定想清楚這個賬號的定位,定位一定是越垂直越好的。
如果大家不知道怎么衡量垂直度,給大家分享一個標準,是我自己設置的,不一定準確,但很好理解。我把垂直度設定了三個級別,最低一級,最高三級,舉例:比如我準備做一個體育類別的賬號,如果我發布的內容,都跟體育有關,這屬于一級垂直的范疇;但如果我發布的內容更為細分,只發關于籃球的內容,這算是二級垂直;繼續細分,只發NBA或者CBA又或者某一籃球明星的內容,這就達到了三級垂直,三級垂直的賬號粉絲數不一定高于一級垂直的賬號,畢竟垂直度越高,受眾越少,但粉絲的精準度和爆文的概率是要比一級垂直的賬號要高的多,粉絲價值遠遠高于一級垂直賬號。
垂直度較高的賬號冷啟動是極快的,前幾篇內容質量高一點,標簽做精準,然后保持一個良好的更新頻次,流量起的很快。
二、怎么理解收錄
何為收錄?簡單來說就是發布的筆記能不能通過搜索被用戶看到。如果被收錄了,用戶可以通過相關關鍵詞搜索到我們的筆記,如果沒有被收錄,則搜索不到,所以,是否被收錄,決定了是否能夠獲得更多的搜索流量。
我猜大多數的小紅書運營都有“收錄焦慮”,但其實在我看來是不必過于注重收錄的,大概有一種小紅書玄學,越是注重收錄,越是不收錄,主要就是因為我們過于注重收錄,導致內容中反復出現長尾詞,反而被評定為惡意營銷,不被收錄。
垂直度越高的賬號其實是越好收錄的,因為內容較為精準,如果目標長尾詞和賬號標簽、內容標簽三者高度重合時幾乎是百分百收錄的,所以相比收錄,我們要更關注標簽是否匹配,標簽是匹配的,收錄就是自然的。
收錄已經不是需要關注的自然指標,隨著平臺機制的迭代,收錄將成為過去式。因為我一直在操盤,幫助很多品牌布局小紅書流量,所以有幸被邀請到小紅書官方的商家交流群,大約在去年年底,官方的工作人員透露了一個關鍵信息,搜索流量將會迭代為千人千面機制,進一步提升反營銷能力,所謂的收錄將成為偽命題。
三、提前布局熱詞,吃透熱詞
“熱詞” 的熱度牽涉到兩個方面的因素:用戶主動搜索的頻率,以及文章本身被推薦的熱度。
熱詞的背后,代表著人群的關注點。搜索某個詞的人多了,相關內容的聲量就會自然上漲,有更多人創作包含這個關鍵詞的內容時,詞才會真正的熱起來。比如說,當蘋果舉行發布會時,各賬號會集中的報道,而粉絲用戶也會主動的搜索“iPhone12”等關鍵詞,在這兩條趨勢同步上漲時,相關詞就會在9月12日,成為搜索榜的前幾名。
所以,其實熱詞也是可以提前布局的,而且有非常多的熱詞是存在周期性的,比如三四月春初的野炊熱詞、七八月的防嗮熱詞、冬臘月的初雪熱詞,如果大家能夠在這些熱詞發酵之前提前布局,將會吃到第一波最熱的流量,達到上熱門、熱點詞前置位置的效果,當然有個小前提是布局的熱詞是跟賬號標簽強相關的,如果去布局不相關的熱詞,不僅不會被熱詞收錄,還會影響賬號標簽的精準度。
以上。
本文為@趙子辰原創,運營喵專欄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