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E客先生,我曾經寫過一篇文章《熬夜整理出來的100個自媒體平臺》。
在這100個自媒體平臺里面,我最喜歡、最看好,也最推薦的四個平臺,分別是:公眾號、頭條號、知乎、百家號。
頭條號我日更過;
因為我發現頭條號里面的微頭條是可以賺錢的,于是日更了幾個月時間,賺了點小錢。
知乎我日更過;
當時為了沖級數,我想快速從LV2,沖到LV5,獲得更多平臺的權限,也想體驗一把高級權限是什么樣的。
百家號我也日更過;
也是當時我發現發有一類文章可以獲得大量的推薦,且能獲得一些小小的收益,剛開始是基礎作者,后來沖到百粉作者,然后再繼續沖到了千粉作者。
在百家號上賺了300后,我決定斷更!
但是,公眾號,我正在日更中。
公眾號日更,我已經堅持了半年多時間,且未來會一直堅持下去。
除了公眾號日更,我堅持下來了。
其它幾個平臺的日更,我都停掉了,都斷更了,斷斷續續發一發而已。
不再做為我個人品牌營銷的主要內容營銷陣地。
<2>
一、為什么我會放棄其它幾個平臺?
這篇文章,我給大家談一談我的真實感受。
僅供參考!
1、成也推薦,敗也推薦
頭條號、知乎、百家號,都是采用的平臺推薦機制。
我剛剛注冊的賬號,0粉絲,但是我的文章發布后,依然有機會獲得1萬,甚至10萬、100萬的閱讀量。
因為這幾個平臺不基于我的賬號為中心,而是基于我的每一篇文章作品為中心。
換句話說,就算我有10萬粉絲,如果我的文章寫得不好,依然得不到推薦,只有一些零星的流量。
我把這個叫做:成也推薦,敗也推薦。
成,是因為得到了平臺的推薦。
敗,是因為平臺的不推薦。
所以,結論是,如果你想要在這些平臺做出點樣子,做成功,需要同時滿足2個條件:
條件一:被推薦;
條件二:持續被推薦。
條件一很簡單,很容易,誰都可以做到,誰都有機會。
但是,條件二,就不好意思了,這個不再靠運氣,全憑實力。
這個難度真的是太大了!
真的不是一般人能做到的,包括我在內。
數據能說明一切。
2、管理機制太嚴格且不公平
或者說,相對于公眾號來說,這些平臺的管理機制真的是太嚴格了。
一不小心放了微信號和其它聯系方式。
輕則系統直接刪除,重則扣分,降級,限流等處罰。
導致的后果:輕的限流,重的直接封號了。
有時候文章放了一些個人品牌和公司品牌的信息,系統會檢測出來,說你過度營銷。
有時候文章里面涉及到一些行業的東西,還需要你提供什么什么行業證明。
比如百家號,我發布了一條跟百家號平臺高度相似的文章,系統還沒有開始推薦,只是在審核階段,根本就沒有人看我這篇文章,但是不好意思,系統就已經給我記過了。
雖然系統顯示不扣分,但是該死的是,給我賬號進行了降級評定。
比如知乎,如果我的文章里面有一些引導關注公眾號的文字,或者不慎,或者僥幸放了一些聯系方式,其它知乎作者是可以投訴的,然后系統會給我刪掉這篇文章,同時扣分處罰。
最有意思的是,舉報者會得到平臺獎勵,加分。
最最郁悶的是,在知乎這個平臺上,明文規定不可以放任何聯系方式,包括個人介紹和文章里面。
結果呢,很多人明目張膽、赤裸裸的放著微信號。
哎,不說了,尼瑪制度呢,公平呢?
要嚴格,對所有人都嚴格。
要寬松,你就給一條能讓所有人放聯系方式的入口。
這種不同對待,很讓人奔潰。
3、收益微薄且極不穩定
我暫時沒有拿到知乎平臺的收益權限。
但是我拿到了頭條號和百家號的收益權限。
收益標準大概是:千分之一。
也就是1000個閱讀量,大概1塊錢的收益;10000閱讀量,大概就是10塊錢收益。
有時候更高一點,有時候更低一點,大概就是這么個標準。
有錢賺固然是好事。
但是你一天能賺多少?
你的文章能閱讀量過萬,都算非常不錯的了。
而10000閱讀量,也就10來塊錢,有時候就是幾塊錢的收入。
這里還有一個很致命的問題:
你并非是每一條都是1萬+的閱讀量啊,因為你并不一定有那個實力能做到,每一篇都能得到大流量的推薦。
所以,這個推薦機制,加上你創作的實力,最終導致你的平臺收益微薄且極度不穩定。
心力交瘁。
<3>
二、為什么公眾號日更我堅持下來了?
1、公眾號平臺,是審核最寬松的互聯網自媒體平臺,沒有之一。
只要你不發布違法違規信息,平臺就不會管你的。
沒有什么舊聞,不需要你提供什么證明。
更不會說你過度營銷。
突然想起來,百家號有一次系統審核提醒說“文章語句邏輯不正確”?又不說是哪一句邏輯不對。再說了,語言邏輯什么叫順,什么叫不順,憑什么就說不行?
我勒個去額!我也是服了!
在公眾號上,永遠不會有這樣的審核提醒。
在法律法規的前提下,你可以放心大膽的去創作寫作,根本就沒有這些顧慮。
也就沒有那么多被系統刪除、被處罰、被限流,要求你多次修改等等這些糟心的破事。
2、公眾號的絕對公平性
公眾號不像知乎那么惡心。
公眾號對于所有人都是公平的,包括騰訊公司的公眾號,該處罰的一樣不手軟。
一視同仁。
文章里面,你可以放你的任何聯系方式,都不違規。
3、公眾號文章閱讀量的相對穩定性
因為公眾號不像百家、頭條、知乎那樣采用的推薦機制。
公眾號文章的閱讀量,取決于很多維度,其中有一個很重要的維度就是關注你賬號的粉絲數量。
粉絲數量越多,文章打開的閱讀量相對而言是成正比的,所以閱讀量就會更高。
比如你有10萬公眾號粉絲,你發一篇文章,你什么都不寫,就打一個標點符號。
你信不信,你這篇文章的閱讀量都可能是幾萬?
但是在頭條、百度、知乎上面,這種文章,永遠不可能有流量。
當然,你審核第一關就根本通過不了,更別說推薦流量了。
4、收益方面也相對穩定
道理很簡單,其它幾個平臺不推薦,就沒有收入。
但是公眾號呢,你不需要推薦(現在也有推薦了),你只需要有粉絲,你發布文章后,就一定有人閱讀,閱讀了,就有可能有人點擊廣告,你就有了收入。
且這個收入是可以計算出來的。
比如你文章閱讀量是1000,假設收入是20元。
其實你往后的每一次發文,閱讀量如果在1000左右,你的收入大概就會在20元上下浮動,有時候甚至會更多。
所以公眾號的收益,是相對確定和相對穩定的。
當然,公眾號的收益總體也是比那幾家是收入更高。
因為公眾號的廣告收益,是按點擊計算收入的,但是百度、頭條確實按照曝光量來算收入的。
總體來講,同等量的閱讀量,在公眾號上的廣告收入,比百度和頭條的要高,且高很多。
5、公眾號是以個人品牌為主中心
其它幾個平臺他們都是以單篇文章為中心,所以會受到每篇文章質量的影響。
推薦機制下,想要打造個人品牌是很難的。
目前為止,我在頭條和知乎上,關注的我喜歡的、做得好的不足10人。
但是在公眾號上,我關注了至少100人。
都是我喜歡的,我要去學習的,且做得還不錯的賬號。
雖然他們的閱讀量不高,但是寫得很好,很實用,很有價值,對我很有幫助和啟發。所以我愿意關注。
公眾號以個人品牌為中心。
哪怕你的文章內容一般,但是每一篇文章卻是在不斷的積累你的個人品牌影響力。
粉絲不斷增加,文章內容不斷增加,你個人品牌的影響力,就會逐漸增加。
這個結論是肯定是。
這也是我為什么公眾號能堅持日更下來的最主要原因之一。
<4>
最后,我要補充說明一下:
1、上面的觀點僅供參考,只是我的個人決定,不代表所有人的決定;
2、我只是把我的經歷和感悟,分享出來,最終如何決定,比如把重心放到哪個平臺,需要你們自己根據自身情況決定。
3、斷更,不等于放棄。頭條、百度、知乎還是非常好的全網營銷平臺,必須還是要用起來,做個人品牌曝光,做引流,還是有很大的 營銷商業價值。
4、個人品牌打造,我首選公眾號,我也建議和推薦大家做公眾號。
實話講,我研究了這么多年互聯網營銷平臺,如果你要通過寫作、通過圖文的方式來打造個人品牌,公眾號是唯一選擇,沒有之一。
本文由@E客先生原創,運營喵專欄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