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上周五晚上到現在,可能很多人都忙得“不可開交”
? 協助處理王力宏和李靚蕾的家事
? 配合稅務調查薇婭和她老公董海峰
? 進淘寶實時了解李佳琦直播情況
? 順便看了下羅永浩的元宇宙
? 再忙忙手頭本職工作的事……
吃瓜群眾前排搬好椅子看戲,而各媒體則加班加點寫文章發稿。一個又一個的爆炸新聞給各微信公眾號主們提供了選題和素材。諸多事件在微博等平臺發酵,進而在微信公眾號輸出觀點、再度引發探討。微信公眾號已成為主要的新聞資訊、圖文內容發布平臺,這是大家的共識。但近年來,公眾號的整體打開率和閱讀在逐漸下降,這也是不爭的事實。“公眾號還值不值得做?”“做公眾號有沒有前途?”……諸如此類的問題,每一年總會有人問。
或許成功的人告訴你可以,而失敗的人告訴你不行。
我們采訪了幾位中小號主,對,不是頭部大號。畢竟大號有團隊和資源等優勢,不具備共性。而這些中小號主,有的關注用戶才1萬多,有的20多萬,也有的16萬粉,但他已經決定賣號了……
希望能給還在堅持做公眾號或者想開始做公眾號、離開公眾號行業的你們一點思考。
01 為什么做公眾號?為愛發電?
“我覺得每一篇的成品,從思考、寫作到發布,再到閱讀量和看到用戶反饋,這都是一種及時滿足,互聯網分享具有一種成癮性質。”
2018年,阿貓又注冊了一個新的賬號「阿貓投資學」,因為自己本科學的是經濟,研究生學的是金融,為了鞏固所學也為了分享。
而孫娟開始認真對待公眾號則是在2020年疫情爆發后。當時全國大部分人都居家,她把公眾號改名為「孫娟的書房」,開始了公眾號的寫作。
她在2020年2月18日發布的文章《關鍵時候,內蒙人辦事不一般》,成為了百萬閱讀爆款。而后,3月28日又寫出了一篇閱讀百萬加的爆款。




△ 「孫娟的書房」100萬+閱讀文章
公眾號的關注用戶從500漲到了3萬,一切都變了。
“有粉絲互動,有人約稿,有廣告找來,我才發現原來這是一個可以用心去做的事業。”
在孫娟看來,自己學的社會學、心理學的理論,對普通人的認知和生活其實是非常有用的,但礙于圈層較難傳播。而自己又擅長寫作,二者可以很好地結合,把這些知識和觀點傳播到社會大眾上。
另一方面,自己也不太喜歡在體制內,于是,2020年12月她辭去了穩定的工作,開始全職自媒體。
2020年11月17日,差不多的時間,暉姑娘也恢復了公眾號的更新,在上面分享PPT相關內容,那天公眾號關注用戶53個。


因為工作需要的原因,暉姑娘在2018年誤打誤撞學習了PPT制作的技能,通過朋友、家人介紹,PPT帶來的收入開始慢慢增加。
2020年8月,她先是在B站上面分享PPT技巧和模板,開始逐漸有了粉絲;20年11月,公眾號開始分享這些內容;2020年,12月30日,她在小紅書分享第一條視頻筆記。
“這是一個很好的時代,網絡就像一個放大器,可以把個人的特長無限放大,讓自己鏈接到不同的人、不同的事,收獲各種各樣的機會。”
2020年是特別的一年。疫情爆發,短視頻直播興起,而公眾號-訂閱號的推送時間順序也被打亂,對不少公眾號創作者造成了一定的影響。
但或早或晚,他們都進入了公眾號領域。
02 漲粉難、變現難? 是放棄還是堅持?


這已經不足為奇了。近一兩年,賣號的人開始多了。在我們西瓜資源會社群,也時不時有號主想賣號。


2020年6月,條漫公眾號「大人別出聲」發文稱,因為4個月接不到廣告,撐不下去了,與大家道別。
我們聯系到留言想賣號的號主小晨,得知他做的是頭像壁紙類賬號。2019年創建至今,累計有近16萬的粉絲。
在早前,他的賬號每天能漲粉幾百,但如今每天只有幾十增長甚至是負數。
也嘗試過去其他平臺引流,但是效果一般。閱讀量也在下降,廣告也很難接到。付出與收獲不成正比,因此想放棄了。
去年12月,「Manchuan」在抖音給公眾號引流,10天漲粉百萬成為了業內談論的焦點,但是很多人仍然無法理解,這種全文只有一兩句話的情感話為什么會這么火。
去其他平臺引流的做法,阿貓也嘗試過。在知乎還能引流的時候,他寫了好幾篇過萬贊的回答,總共給公眾號引流超5萬粉。


而最早的時候,他試過“發傳單式”的辦法:在各種群打廣告,發完可能會被踢;進群后一個個加好友求關注;制作海報貼在學校的各個地方……
這么辛苦的努力,粉絲終于上500了。
不過他也逐漸意識到,推廣的同時也不要忘記持續好好創作,寫更多有價值的分享給讀者才是關鍵,千萬別本末倒置了,所以決定把更多精力放在內容上。
當他寫的越多,就越來越喜歡寫東西,讀者也開始慢慢增長,每發一篇文章總是能夠吸引幾個讀者關注。有了正向反饋就有堅持的動力。
后來慢慢開始有了廣告,收入也在增長,畢業后就直接全職自媒體。
當收入增加,也就有了經費去找大號幫推,又能給自己增加粉絲。如此,一邊嘗試努力推廣,一邊努力創作,他的賬號「阿貓讀書」關注用戶已有25萬,「阿貓投資學」有5萬,2020年創建的「和阿貓一起成長」也有3萬。
但孫娟認為漲粉要靠真正有內容、有質量、有價值的爆款,這樣才能吸引長期關注的用戶。上文提到的兩篇百萬閱讀,為她直接帶來了3萬多的漲粉。
今年也寫了幾篇閱讀幾萬的小爆款,為她帶來了少量但源源不斷的讀者,如今已有8萬多的關注用戶,廣告也陸陸續續找上來。
“自媒體只是渠道,是工具,是平臺。但不是具體行業,更不是專業。”
孫娟把更多的時間和精力花在了寫作技能和專業知識提高上。公眾號對于她來說,是一個既能施展才華也能有基本收入保證的完整的平臺。
小晨當然也嘗試過做原創的內容,但仍然沒有很好的正向反饋。他覺得是找錯了賽道,頭像壁紙的內容定位決定了他的粉絲群體年輕化,廣告價值也相對較低。而廣告主的投放價值也相對較低。
再加上,雙減政策之下,廣告主投放減少。而近日,微信又對外賣廣告提出了更嚴格的要求,這對小晨的廣告造成了一定的影響。
隨著公眾號的發展,內容越來越向垂直化的方向發展,情感、頭像壁紙類的內容逐漸在競爭中失去了優勢。
在職場PPT方向的暉姑娘,也通過公眾號等自媒體平臺,逐漸擴大了個人影響力,雖然至今粉絲也才1萬出頭,但也有了更多的接單(PPT定制、美化)機會。
“有時候花了很多時間寫的文章、做出的視頻可能沒人看,數據奇差,自己就容易沮喪,想放棄,這都是非常正常的心態。做自媒體其實也是一個‘熬’的過程,不要太糾結一時數據的好壞,拋開數據,堅持下去,做一個長期主義者、長期輸出價值才是王道。”
03 公眾號還值不值得做?如何做?
唱衰公眾號的人每一年都有不少,但真的不行了嗎?
“值得做,卻也不值得做。要做,但不是專注做。”阿貓說道。
值得做,是因為公眾號商業價值巨大,粉絲含金量最高,能做起來的話,掌控權最多,變現能力最強。
不值得做,則是因為漲粉是真的難。按照閱讀轉化率1%來看,就算你寫一篇10W+,也才漲粉1000。如果你想做到10W粉,要寫100篇10W+。又有幾個人能寫出10W+呢?
但只要微信的社交地位不變,公眾號就一直會有價值。
公眾號是一個相對私域的平臺,內容較難出圈。但可以先去其他公域平臺做。當自己輸出的內容有一定的人關注后,就能證明你的內容是有市場的,再逐漸引流到微信公眾號。
“因為公眾號有話語權,像是一個蓄水池,流到池里的,才是你的。而公域的平臺,有時候粉絲量再大,流量的多少還是要看平臺的臉色,更多是作為引水的作用。”
近期視頻號與公眾號綁定一鍵關注公眾號的功能讓阿貓也很驚喜,他決定提升更新視頻號的頻率。
這也是現在很多公眾號創作者進行視頻號創作、直播的很重要原因。一個有公域流量,一個偏私域流量。一個圖文為主,一個以視頻為主,相輔相成。
在孫娟看來,風口稍縱即逝,只有專業實力才是安身立命的資本。而那些能夠勝出的,也是早已在本領域深耕很久的專業人士。
“我現在并不擔心公眾號某一天衰落,因為我已經證明,我總能夠靠自己的寫作能力獲得成績。”
現在的她,以前更勤奮了,不斷看書、看電影輸入,不斷思考輸出。
“我相信,不同于投機和吃青春飯,專業知識能力,隨著時間的積累只會越來越深厚。所以沒什么可擔憂的。”
圖文能夠輸出更深度的內容,是視頻所無法比擬的,也一直會有市場。她認為,喜歡文字的人永遠喜歡文字,喜歡深度內容的人也不會減少。
而對于視頻,她也直言,有在嘗試,未來會考慮做些長視頻。
暉姑娘如今剛做完月子不久,公眾號斷更幾個月后,又重新慢慢恢復更新。
她認為,知識型博主就像手藝人,要長期打磨、一直有熱愛和敬畏才能成為真正的工匠。不斷復盤以前輸出的內容,好在哪里,壞在哪里,方方面面提示自己,爭取一次比一次進步一點。最重要的一點還是內容為王,運營方面只是錦上添花,內容才是‘錦’。”
“你若盛開,清風自來。在這個浮躁的年代,堅持和用心,這兩樣品質就已經完勝很多人了。”
公眾號想二次繁榮可能確實有些困難,沒有了流量紅利,但它依然有內容市場。只是現在要做好它,需要比之前耗費更多的時間和精力。
但小晨還是決定放棄了,把號賣出去后,就去找工作。
馬上2022年了,你還在堅持做公眾號嗎?歡迎在評論區討論~
本文為@飛瓜數據原創,運營喵專欄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