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上海為中心的這場疫情風暴還在持續。
3月底,新榜編輯部對話了兩位在上海居家隔離的新媒體人,與他們共同期待春天的到來。然而半個月過去了,很多人還在焦急等待。
俗話說牽一發而動全身。蝴蝶扇動翅膀,對各行各業都帶來了或多或少的影響,新媒體行業也在其中。
當廣大網友拿出“李佳琦直播間手速”也搶不到菜的時候,新媒體同行也加入搶菜大軍。這幾日,b站游戲區頭部UP主“逍遙散人”因為搶菜手速太快,被粉絲稱為“2022年度搶菜主播”。


另一面,疫情也給新媒體行業本身帶來切實影響。有直播電商人在凌晨1點為無法發貨的訂單而嘆氣;有短視頻創作者提前布置好場景卻無法抵達拍攝;有品牌一邊追趕落下的業績,一邊勒緊廣告投放預算……頭部主播李佳琦也受疫情影響直播時長斬半。
他們遇到的難題各不相同,但都在期盼這場風暴早點結束。
01 發不出去的貨,不敢停下的直播
“又是幾萬單發不走的一天。”
4月6日凌晨1點多,位于上海的某抖音代運營機構負責人在朋友圈無奈感嘆,“這個疫情導致我們公司的銷售額直接下降10%”,配圖是后臺訂單管理頁面,顯示有1.9萬筆訂單待發貨。
由于交通管制,許多地區無法正常發貨,他所負責的部分直播間只能暫時停播,“相比武漢疫情,這次疫情對我們公司業務的沖擊更嚴重,但長遠來看,疫情結束后應該會產生井噴式的消費需求”。


在不同平臺列出的發貨限制地區名單中,上海均“榜上有名”,有網友用“太監逛青樓”形容這種只能看不能買的煎熬感。
多么冰冷的提示語
對于電商從業者而言,疫情結束后可能出現的“野性消費”能夠緩解眼下顆粒未收的焦灼,但部分季節性商品就沒有這么幸運了。
4月8日,時尚博主“溫精靈”在微博小號吐槽“我解封出來直接過夏天”,一個月前,她無奈表示2月買的春裝要到4月才能發貨,建議大家直接買夏裝。


這個春天,一邊是消費者苦等不來的春裝,一邊是服裝商家積壓在倉庫里的新貨,各有各的苦楚。
38大促之后,某女裝品牌負責人奶油一直在為不斷下滑的業績發愁。由于公司總部和發貨大倉都位于上海,近一個月受到疫情的沖擊十分明顯,“最困難的是發貨問題,造成大量投訴和退款,而且我們的顧客群體多住在上海,銷售情況更加低迷”。
雖然困難重重,但奶油仍然鼓勵隔離中的主播嘗試在家直播,同時聯系外地正常運營的代播機構進行短期合作,“至少先保證直播不能停,發貨的話只能考慮從其他城市的小倉調貨,控制上架數量”。
接下來,奶油準備提前規劃618大促,爭取大賣一場給上半年業績兜個底。對于滯銷在倉庫的春裝貨品,她已經安排好消毒工作,考慮等到秋天再銷售,“到時候估計得重新拍攝模特圖,春裝布景跟秋裝差別很大,又是一筆新的費用”。
對于電商商家面臨的問題,各平臺也推出了相關扶持政策,比如發貨時效延長、退貨時效延長、物流判罰申訴等。但在奶油看來,這些都屬于“錦上添花”,要想銷售增長還是得靠商家自己。
被疫情打亂計劃的還有李佳琦這樣的頭部主播。
據觀察,4月至今,因為多位助播被隔離在家,李佳琦直播間暫未出現助播場,由他與旺旺二人進行直播,上架商品減少的同時,單場直播時長也從7小時被壓縮至3小時。


“我們也嘗試過聯系李佳琦直播間,但因為疫情沒法發樣衣快遞,只能暫時擱置,像我們這種沒法給大主播寄樣品的商家也挺多的。”奶油苦笑著說道。
不止上海,一百多公里外的杭州也正經歷著多地物流管制的考驗。
3月31日深夜,公眾號差評的電商供應鏈負責人暮雪在朋友圈提到自己找各地供應商做產品的曲折經歷,前后遇到了多次工廠封控停工、老板居家隔離、快遞停運。
“確實是困難重重,產品開發進度至少延遲了一個月。”暮雪告訴我們。


早在2020年初,暮雪也有過相似的經歷。
當時,差評正在嘗試“買手電商”業務,即從全國各地挑選評測優質產品進行推廣銷售。但由于疫情影響,暮雪與團隊往往需要輾轉多地,才能拿到待評測的產品。
暮雪解釋道:“任何一環出現問題,都會影響銷售,不管對于流量資源(推文已發布卻無法發貨),還是快遞往返的運輸成本,都有很大的影響。“
考慮到疫情下這種形式難以持續,差評決定將電商部門轉型為“IP產品創意部”,開發自有品牌的實體化產品,同時延續差評的內容基因。
雖然業務模式有所轉型,但牽一發而動全身的蝴蝶效應卻很難避免。暮雪與團隊只能在困境中找辦法,比如上架預售模式,或者盡量讓粉絲理解清楚緣由,“雖然全國快遞大面積停發,但我們仍然保持銷售節奏,在物流恢復的空檔里爭分奪秒搶發貨”。
02 受限的內容類型,縮緊的品牌預算
原定的出行計劃被推遲,購買的拍攝道具久久未收到,提前準備好的場景無法拍攝場地……疫情下的創作者各有各的煩惱。
上海靈貓文化商務總監荔枝談到,經歷了2020年的突然停擺,大家對于居家工作更加嫻熟。從線上選題討論,到博主獨立拍攝,再到線上剪輯成片,整套流程已經十分成熟。
“居家場景對于美妝垂類賬號影響不大,而且顯得更自然親切,但對于劇情賬號會比較難,因為無法跨越空間,沒法拍攝多場景的故事,劇情飽滿度也會差一點。”荔枝補充道。


不僅視頻拍攝受限,播客錄制也遇到了困難。
3月29日,由于制作團隊都在上海,播客欄目“商業就是這樣”發布停更一期的公告,直到4月7日才恢復更新。


出行受限的煩惱不只出現在最近。
某位vlog博主表示:“(內容拍攝)都困難2年半了,很多選題因為疫情導致的活動取消、人物拒絕、出行受阻、題材敏感、無法出國,最后都不能做。”
好的內容離不開商業廣告支持,但目前新媒體行業的廣告市場也受到了些許沖擊。
據了解,上海靈貓文化的廣告模式包括公眾號圖文合作,抖音品宣廣告,各類觀影團活動,各類品牌的線下發布會等。由于疫情,需要博主出席的線下活動幾乎都被迫取消。
對此,荔枝舉了個例子:“我們公司商務在給客戶做投放規劃時,因為無法掌握上海實際的解封狀況,有些4月下旬的活動都不敢提報。”
對于廣告投放是否隨疫情發生明顯變化,荔枝的感受暫時還不強烈,在她看來,現在很多公關公司會同時制定幾手方案,在進退空間上留有余地。
總部設于上海的某護膚品牌負責人告訴我們,相比去年同時段,今年的銷售額有所下滑,但好在4-5月沒有特別大的電商活動,差距不會拉太大。在廣告投放方面,由于沒法給達人或媒體寄樣品,投放節奏也被打亂。
“我們有全年銷售指標,3、4月落下的銷售額肯定會爭取在后面幾個月補上,如果銷售額一直不樂觀,推廣預算就會被壓縮,從而陷入一個惡性循環。”該負責人進一步解釋道。
這也意味著,如果品牌在新媒體渠道的投放沒有達到滿意效果,以后的預算開支可能被進一步縮緊。
多位公眾號主也告訴我們,由于整體經濟形勢不明朗,廣告收入也有所影響,這次疫情很可能將“雪上加霜”。
03 先保住基本盤,再挺過去
上海疫情何時結束,目前還沒有確定答案。
如果跳出上海這座城市,其他城市大多還處于正常運轉的狀態,而相比2020年初的全國大面積停擺,這次還是有不少城市處于正常運轉的狀態。
這也是不少新媒體人保持樂觀的原因——至少基本盤還在。
上海之外,我們也對話過其他城市的新媒體人,比如位于深圳的蜂群文化品牌公關Josie,她告訴我們,前段時間疫情嚴重,公司居家辦公過一段時間,但目前已經恢復正常的工作秩序。同時,蜂群在武漢、濟南、成都多地設有分公司,一定程度上確保了工作正常開展,分擔了風險。
由于蜂群代運營的直播間在全國多地設有倉庫,受到發貨管制影響較小,再加上疫情期間的囤貨心理,銷售額影響也不大,“2020年初,公司是第一次面對疫情,可能有些手忙腳亂,但慢慢積累經驗后,我們開展工作慢慢有章法了,也制定了相應的應急預案”,Josie補充道。


遠在成都的洋蔥視頻也是類似的情況,相關負責人表示除了因疫情臨時取消了部分線下活動或拍攝計劃,其他工作基本都正常開展。
洋蔥視頻還分享了一點應對突發疫情的“戰斗經驗”:
1. 需線下取景的拍攝任務均有PLAN B,以防因疫情導致的拍攝空檔;
2. 拍攝的視頻素材及時傳輸到云端,留作存檔;
3. 對達人進行視頻拍攝的培訓,以應對可能有的居家辦公,方便在家中拍攝短視頻素材。
除了適應疫情,新媒體人在公眾發言方面變得更加謹慎。
某位公眾號主告訴我們,2020年疫情剛開始的時候,自己寫過兩篇百萬級的爆款,但是隨之而來的是洗稿,爭議,刪文,封號,讀者迅速分成了兩個派別,無論寫什么,都會有人出來罵,自己也越來越不喜歡和變得敏感易怒的讀者互動。


“疫情之后,我的公共表達欲嚴重下降”,公眾號“腰線”主理人桑桑姐聊到。
“每個新聞事件都成了立場之爭,每次發文都成了風險之旅,取關的吵架的割席的,經歷了這些之后,自己在內容上做了調整,這一年多來自己會刻意避開爆款,以及會引起爭議的選題,轉向個人體驗類,盡量往小而美寫。那些流量選題對我的精神損耗非常大,我想逃離這個漩渦。那天看和菜頭說,‘不和他們博10W+’,深以為然。”
本文為@新榜原創,運營喵專欄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