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公眾號誕生于2012年8月,今年正好十周年。
近幾年,隨著用戶內容消費時長被新興的短視頻、社交媒體瓜分,微信的高滲透率也導致在用戶增長上遇到了很大瓶頸,公眾號打開率連年降低、閱讀量驟降。
加上內容同質化嚴重,公眾號漲粉難、變現難已成為眾多號主面臨的最大難題之一。
△截圖來源:流量主社群
有人說,公眾號的時代已經過去了。
但是,最近我們發現有一批新的公眾號玩家,從零到成為百萬大號僅僅只花了一兩個月,他們又是怎么做到的呢?有無值得借鑒的地方?
@笑笑悟
2個月為公眾號導流150W+粉絲,頭條發文閱讀1W+ ,變現3W+
某職場號
1個半月為公眾號導流30W+粉絲,頭條發文閱讀3K+,變現2W+
01 視頻號入局,公眾號被重新激活
這一切都要從視頻號說起。
在騰訊公布的2021年四季報及全年年報中可以看到,視頻號日活已經破5億,成為一個超級流量池。
為了扶持視頻號,微信官方也多次迭代,僅僅在過去的1年多,公眾號互通視頻號就完成了17次小迭代。
△截圖來源:微信公開課
這一策略體現了微信官方想要通過視頻號,把微信生態進一步聯結在一起。
02 從掛鏈到直接導流,每日漲粉3W+
隨著視頻號與公眾號深度融合,許多原本沒有能力和精力運營公眾號的視頻號創作者也發現了公眾號潛在的私域沉淀和變現能力,笑笑悟也是其中一個。
笑笑是個“公眾號小白”,可以看到笑笑悟早期關聯公眾號——笑笑情感劇場,此前只有一篇私域引流的文章,通過多條視頻掛鏈進行引流,笑笑本人也表示,那時的粉絲體量并不大。
△笑笑悟視頻號主頁截圖
在2021年末至2022年年初,笑笑情感劇場這一公眾號通過視頻號入口日均漲粉最高達到3W+,截至目前,累計吸引156W用戶關注。
在內容上,文章主題多由笑笑悟視頻號內容為延伸,很少原創,100多萬的關注用戶,文章閱讀多在一萬左右徘徊。
△截圖來源:笑笑情感劇場圖文
公眾號僅運營2個月即成功變現,比如笑笑就接過職場培訓、食物等多類廣告,目前收益3W+。
△截圖來源:笑笑供圖
無獨有偶,我們在中腰部的號主中也發現有和笑笑類似經歷的流量主。
該職場號(應號主要求,略去公眾號名稱)是我們觀察到的第二個運用該模式運營公眾號的流量主,日前該公眾號粉絲體量已經達到40W+,絕大部分來自視頻號。
△截圖來源:流量主供圖
該公眾號的主要內容模式為每日發布2-3條內容,一般頭條為職場內容,次條為廣告。目前該公眾號月均廣告收益已突破1W+。
03 "公眾號,因為視頻號值得再做一次"
自從視頻號該功能推出,討論聲就不絕于耳。
有人認為從長遠來看視頻號必將替代公眾號,所以不應把視頻號粉絲導入公眾號,也有人認為視頻號導流給公眾號帶來的流量紅利是顯而易見的,公眾號在短期內仍有其生存空間,應抓住這個機會,比如夜聽劉筱就曾說:“公眾號,因為視頻號值得再做一次”。
該問題答案因重點各異而略有不同,而本文基于公眾號角度分析認為,視頻號雖然流量和政策都在迅速發展中,但仍有很多人苦于變現。
而穩定發展多年的公眾號則像一位老大哥,手里資源、渠道豐富,加上目前公眾號的派單平臺較多,廣告模式相比視頻號更成熟,又有官方流量主收益加持,收益穩定,仍是微信生態內穩定變現的不二之選。
在觀察中我們也發現除了笑笑、上述職場號這樣本身沒有公眾號的號主外,很多公眾號大V的視頻號也綁定了公眾號身份,或許也從側面說明該功能有所利好。
△截圖來源:視頻號主頁
總之,在公眾號陷入流量與漲粉瓶頸的今天,視頻號是一個非常大的流量池,新功能入口帶來的新增量或許是公眾號自救的一個重要切入點,能為其帶來一個久違的春天。
本文為@新榜原創,運營喵專欄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