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用戶都是從小白過來的,如果沒有小白階段就沒有專家階段。只有滿足小白用戶的需求,站在小白用戶的角度設計產品,才能有源源不斷的用戶進來,才能更多的積累專家用戶。
說到小白用戶讓我聯想起一個電影,李連杰演的倚天屠龍記,有一個劇情就是張無忌和張三豐學太極拳,張三豐問張無忌你還記得多少招式啊?最后張無忌說忘光了,當時其他的小伙伴都驚呆了,那還打毛線啊,沒想到張無忌忘光了所有的招式卻練成了太極拳。
我覺得做產品經理變成小白用戶和張無忌練太極拳很像,放空自己才能切身的融入到小白群體。
那么小白用戶為什么這么重要?
因為所有用戶都是從小白過來的,如果沒有小白階段就沒有專家階段。只有滿足小白用戶的需求,站在小白用戶的角度設計產品,才能有源源不斷的用戶進來,才能更多的積累專家用戶。
喬布斯老爺子曾經引用過佛教的一句話稱為“初學者的心態”,所謂的初學者心態就是指,不要無端猜測、不要期望、不要武斷也不要偏見。初學者的心態就好像這個世界的新生兒一樣,充滿了好奇和求知欲。專家由于受到固有思想影響太深,反而不容易跳入出既有的定式思維。
我記得在哪看過一個比較有趣的法則,當科學家說哪些事情可行的時候他基本上是對的,但是說什么不可行的時候可能就錯了。
還有這樣一個故事,聯合利華引進了一條香皂包裝生產線,結果發現這條生產線有個缺陷:常常會有盒子里沒裝入香皂。總不能把空盒子賣給顧客啊,他們只得請了一個學自動化的博士后,設計一個方案來分揀空的香皂盒。博士后拉起了一個十幾人的科研攻關小組,綜合采用了機械、微電子、自動化、X射線探測等技術,花了幾十萬,成功解決了問 題。每當生產線上有空香皂盒通過,兩旁的探測器會檢測到,并且驅動一只機械手把空皂盒推走。
中國南方有個鄉鎮企業也買了同樣的生產線,老板發現這個問題后大為發火,找了個小工來說:“***給老子把這個搞定,不然你給老子爬走。 小工很快想出了辦法:他花了90塊錢在生產線旁邊放了一臺大功率電風扇猛吹,于是空皂盒都被吹走了。
成為小白的基本步驟
張小龍曾經說過,“讓用戶玩的爽”,就是把自己當成傻瓜來做產品。喬布斯也是這樣他能瞬間把自己變成傻瓜,大部分產品經理三天也沒辦法進入到這種狀態。
大部分的產品經理都比較苦惱這個問題,我怎么才能變成小白,這又是什么玄學?
很多人覺得這是喬布斯和張小龍的天賦,實則不然,與其說是天賦倒不如說是能力,只要經過合理的引導和不斷的練習一定能讓自己成為小白。簡單的說,你要建立起目標用戶的思維方式和知識體系,就是用戶是如何思考問題的、用戶懂哪些東西、用戶覺得哪些有道理。
成為小白用戶需要三個步驟:
①去除思維模式
你要調整自己的心態,把自己從一個產品經理的角色中剝離出來。你所做的一切都不是為了幫助用戶,而是按照用戶去思考。你需要充分了解你的用戶,了解的唯一方式就是與用戶接觸。
騰訊有了一個“10/100/1000法則”:產品經理每個月必須做10個用戶調查,關注100個用戶博客,收集反饋1000個用戶體驗。如果僅僅把這個法則理解為信息搜集的流程,那就是對這個法則最大的誤解,這個法則最重要的作用是幫助產品經理更深刻地了解用戶,去除自己固有的思維模式。
②去除知識體系
第二個步驟是去除知識體系,這需要清空你的大腦。整個過程中,你不斷地對產品進行思考,你不斷地深入研究,你已經知道了產品所有的信息,所以你很難重新進入到不了解產品的狀態。每當你開始思考的時候,一些產品信息已經自然而然地率先進入了你的腦海。
因此,去除知識體系其實是清空你大腦知識的過程,我可以推薦大家一個小技巧,我稱之為“陌生行業思考法”,你可以在需要去除知識體系的時候,基于你研究的內容,選擇一個有一定相似之處,你不熟悉的行業進行類比。
比如:你想研究用戶上網搜集信息的過程,可是你已經是一個網站SEO的專家,對上網搜索這塊的內容常常會引起你知識的自然反應。為了更好地模擬一個小白用戶的情況,你可從選擇一個你不熟悉的行業,比如:汽車行業進行類比。你可以把自己想象成一個去車展看車的人,你會按照什么邏輯去看,去搜集信息呢?
首先,你可能會考慮查看一下車展相關的新聞和信息,看看有哪些內容。
其次,你可能會著重看一些有關車展亮點的報道。到了現場,你需要有一個相對比較清晰的路線指引,最好有會場地圖,而且現場的指示牌也最好比較清晰。你可能會看車,也有可能會看車模,你在不同的地方停留的時間是不一樣的,當有些展位有活動的時候,你會多停留段時間。
假如你希望買車,你可能會在每一個展臺都拿一些傳單,仔細查看參數,整個車展你會對什么記憶猶新呢?某幾款豪車、一些現場的活動、一些現場發生的趣事。
你要把你自己在車展上的小白行為描述清楚,這就是一個外行人士對業務的理解。最后,你再把這種看車展的故事類比成為用戶網站搜索的過程,從而獲得一個小白的用戶的行為方式。
③建立非我的價值觀念
假設產品的目標用戶群是孕婦,而你是男性,你需要感受孕婦的感覺,這時候就要把你的自我隱藏起來。這其中最關鍵的一點是建立非我的價值觀念,不僅僅要按照孕婦的知識理念和想法行事,還要把這種行為合理化。
不要老覺得孕婦蠻不講理,而是要為她找到合理的依據,要從孕婦的角度去建立價值觀念。在整個過程中,你要把自己放到一個孕婦的假象環境中,去考慮孕婦的邏輯。比如:在醫院產檢,或者是在家里和老公慪氣,或者和閨蜜聊天,或者是挺著大肚子去擠公共汽車,她們會怎么做,會怎么想,以及為什么會這么想。如果遇到了什么情況,她們是會反省還是會覺得受到委屈。
就好像演員一樣,所謂“舉不離手,曲不離口”,你應該經常做一下這種成為小白用戶的練習,保持一種對用戶的高度敏感。在需求執行過程中,你還要隨時自我審視,看看是否專家的自我又冒出來了。
最后,你定期還要找小白用戶交流,驗證、強化你的判斷,修正你的感覺。
寫在最后
我認為產品經理就是要幫助用戶滿足他們想要卻又不知道怎么辦的需求,如果不能切身的體驗到他們的需求和心態很難做出符合實際需求的產品。
另外,可能我們大家都懂的這些道理,但是最重要的還是要實際去做,紙上得來終覺淺。
本文為@運營喵原創,運營喵專欄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