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mp id="0c8o0">
  • <nav id="0c8o0"><code id="0c8o0"></code></nav>
    <menu id="0c8o0"><tt id="0c8o0"></tt></menu>

    產品經理的自我修養——合理的需求處理

    上篇文章大致談了一下對產品經理基本素養的理解,比較寬泛,也算是個序篇。這篇開始陸陸續續寫一些因基本素養而產生影響的,工作中的具體內容。

    產品經理的自我修養——合理的需求處理

    絕大多數產品經理在工作中自己提出需求并付諸實踐的機會并不多,平時朋友在一起咨詢我最多的問題也是關于需求處理的相關問題,那么就來說一下,關于如何合理的處理需求,我的經驗體會。

    大致總結分為六點:

    1. 認清環境
    2. 需求列舉
    3. 需求基礎合理化
    4. 優先級劃分
    5. 優先級敲定
    6. 需求實現合理化

    一、認清環境

    因為各個公司相對于來說,工作環境、產品流程、具體要求等都不盡相同,所以在每種工作環境下對于需求的處理方式也不相同。

    首先,我們要認清你所在工作環境的基本情況:

    • 有的是BAT級的行業翹楚,有的是步履維艱初創團隊;
    • 有的是財力雄厚的集團企業,有的負重前行的中小企業;
    • 有的是傳統典型的科技公司,有的是潮流轉型的傳統企業。

    每一種不同形式,不同現狀的企業形式,所在其中的產品經理的工作方式一定是絕不相同的,而且差異巨大,認清你所處的環境,選擇合理的工作方式,對于產品經理來說至關重要。

    對于產品經理來說,一切都沒有定式,說簡單點就是:老板說了算、領導說了算、還是自己有可能說了算。

    二、需求列舉

    在認清所在的工作環境之后,在一般版本的初始,規劃范圍之內,把每一個可能的需求都列舉出來,可以直接遵照指示、可以自己想、也可以集思廣益,這時候并不要去判斷需求的合理性、需求的價值等。

    包括可能是老板提出的、部門經理提出的、自己提出的、運營反饋的、業務反饋的、市場反饋的、用戶反饋的,在本環節一一列舉出來即可,以正確、客觀反映事實需求為第一前提,像做會議紀要一樣、如實的列舉出來。

    三、需求基礎合理化

    任何需求,從客觀的角度講都滿足存在即合理的設計原則,所以在接到需求的初期,我們不對需求是否合理性做過多的主觀判斷,這里我們要做的是把需求客觀的“基礎合理化”,這里注意是基礎、合理化。

    舉幾個例子,比如:

    • 沒有注冊的前提下,增加密碼找回的功能是不合理的;
    • 沒有綁定手機的號的情況下,提出僅通過手機驗證碼找回密碼的方式是不合理的;
    • 沒有個人賬戶概念的前提下,增加提現功能是不合理的;
    • 沒有任何分類的情況下,增加組合條件篩選是不合理等等。

    這些明顯拉低智商的命題當然是比較絕對的,想說就是別把一些外行都能看明白的問題忽略了,想復雜了。

    我們所從事的產品工作,賦予你所判斷需求合理性的能力,主要來自于產品經理的思維邏輯本身。

    我們遇到一些看似一些及其不合理的,僅僅是在現階段不合理而已,滿足前提就是合理的。

    所以,需求的“基礎合理化”工作很簡單,是一個過渡思維,就是產品經理進行主觀分析客觀需求的工作,僅限于自己,此階段想法并不成熟,可以點對點溝通,不建議范圍溝通評審。

    四、優先級劃分

    讀懂了需求之后,想辦法直接過濾掉最傻缺的需求(過濾需要溝通技巧),我們需要對剩下需求等級或優先級進行主觀劃分,產品經理的經驗和自身能力高低決定優先級劃分的合理性。從而達到實現合理有序、循序漸進、邏輯清晰、高效協作、優化體驗、深化核心。

    每一產品經理對于等級劃分的方式可能不同,因行業及公司環境定義也不同,我在這里簡單列舉一下,例如:

    等級劃分為:一級(高)、二級(中)、三級(低)

    一級需求:

    • 戰略規劃需求
    • 打造核心競爭力需求
    • 盈利模式需求
    • 爆點需求
    • 影響直接使用的問題
    • 數據問題
    • 財務問題
    • 明確提出特別需要實現的需求
    • 領導的需求

    二級需求:

    • 用戶反饋問題
    • 各職位主觀需求
    • 埋點反饋
    • 新版塊新功能模塊建立需求
    • 希望能實現的需求

    三級需求:

    • 用戶體驗問題
    • 性能優化需求
    • 提出的非不可實現需求

    這里的列舉內容不完善、不絕對,更多需求根據自己實際情況來總結,主要是為了表現一種思維模式。實際上我在需求優先級確定的過程中,沒有特別具體的標準,上一篇文章提到的基本素養的綜合提升對此類工作的判斷會很有幫助,可以參考產品經理的自我修養——基本素養

    五、優先級敲定

    優先級劃分完成,更多的是個人行為,之后我們需要與主要參與決策人員對優先級進行敲定,形式可多樣化,決定人也根據實際情況不同而不同。

    我們需要還一套簡單的升降級自定義標準,比如:

    • 戰略實現必要環節,優先級提升——沒意義也得做;
    • 主要盈利模式需求,優先級提升——不做就活不下去;
    • 產生嚴重影響問題,優先級提升——不立刻做就大量流失用戶;
    • 因實現此需求調整或改動部分過多,優先級降低——不做不舒服,做了更難受;
    • 過于復雜的功能研發,優先級降低——今天做不完,明天不做,后天做也可以。

    等等,這樣既能保證實現過程的價值最大化、又從需求角度對產品上線周期,迭代周期提供了很好的支持。

    六、需求實現合理化

    最后這點,也是我們最最經常在做的事兒,經過之前的鋪墊,到這步,應該比毫無邏輯的實現輕松許多,簡單結說:

    • 我們不可能在0-1的環節形成個8.0版本的產品;
    • 不可能打造多個核心競爭力,一個產品最核心的競爭力只有一個;
    • 不可能因為規劃,一個版本需求無限大;
    • 不可能在所有的細節盡善盡美。

    產品從需求到落地,與生活、社會中的哲理極其的相似,要客觀、務實、循序漸進,取舍該取舍的、堅持該堅持的,這是產品經理自我修養的一部分。

    本文為@呆松鼠原創,運營喵專欄作者。

    (0)
    呆松鼠呆松鼠專欄作者
    上一篇 2018-12-24 12:56
    下一篇 2018-12-26 15:12

    發表回復

    登錄后才能評論
    公眾號
    公眾號
    返回頂部
    運營喵VIP會員,暢學全部課程,點擊查看 >
    央视频直播在线直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