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刷朋友圈發現很多產品圈的朋友都在推畫音,偶然間看見了36氪發的一篇文章突然想研究一下這個“萬眾矚目”的新社交產品了,也不枉費我在產品圈混跡多年。
目前畫音處于內測階段,舔著臉去官微下面私信要了邀請碼。沒想到居然很快就回復我了,這辦事效率也能看出畫音公司對這款社交產品的重視程度。
一個用戶擁有5個邀請碼,可以邀請五位好友一塊體驗,加四位好友可以開啟相機功能。
我發了微博送大家我的五個邀請碼沒想到這么火爆很快被大家搶走了,可見大家對畫音也是很期待的。
我有問過來要邀請碼的人,他們很多都是從知乎或者一些公眾號中了解的畫音,原本我想把我的邀請碼送給我的小伙伴,和他們一起玩結果他們每個人都問我畫音是什么?干什么用的?
解釋一番后都果斷選擇不玩。
看來畫音的營銷能力有待提高啊,每次都要和別人解釋一遍這是什么的我好心累啊。
也有可能是出于測試階段所以沒有開始運營的原因,期待畫音后續的運營(這里突然想起了抖音,感覺兩者的調性有點類似是不是可以采用類似的營銷手段)。
今天決定試一試畫音使用效果如何!
一、師出名門-微信高級產品經理親自掌舵
提起畫音不得不提她的創始人Genie,Genie,畢業后一直跟著張小龍,是微信初創的核心產品團隊成員之一。
其深度參與的漂流瓶、搖一搖、附近的人等功能對微信早期的推廣和拉新有巨大貢獻。
親身經歷了微信的發展過程,從無人知曉,到慢慢做大,再到如今超十億的用戶量。Genie在辭職之前,是微信的產品總監,工作直接向張小龍匯報。她90%地繼承了張小龍的處事風格與方法論。
在Genie自己看來:她在張小龍那里學到了受益終身的東西,“小龍教會我,永遠去思考問題的本質,從本質尋找正確答案”。
2017年底 Genie 離開微信開始創業。
二、是產品人的狂歡,還是未來社交的引領者
1. 概述
體驗產品:畫音
版本號:3.0.1.83
體驗環境:
設備:榮耀magic2
系統:Android10 magic3.0.0
Slogn: “有話見面說”
體驗目的:使用畫音,體驗視頻短信并分析視頻類社交APP在未來發展如何。
產品簡介:畫音是一款即時通訊產品,簡介是“視頻短信”,以視頻作為社交的載體,而不是現在的文字+圖片。
在畫音里,你可以:
- 和朋友想見就見。說話就自動拍,不說話就不拍。不用辛苦打字,不用費心編輯。只要說話,就馬上有一段生動的畫音。
- 和朋友放心聊。聊天消息24小時后自動消失,支持500人群聊,支持無限撤回,截屏通知……你和朋友們可以毫無顧忌,放肆聊天。
- 分享你的生活故事。專業的相機功能和海量 emoji 貼紙,讓你拍攝生活故事簡單不單調。故事24小時過期,你可以在“回憶”功能里查看。回憶是一個不限容量的云相冊,里面的視頻照片,組成一部屬于你的個人影像記錄片。畫音還有很多隱藏功能,等著你和朋友們來探索。
2. 產品分析
畫音的目標是熟人社交。作為一款熟人社交產品,畫音主打的是“視頻短信”,用戶之間不需要通過連線視頻來傳遞信息,也不是拍一段短視頻再以文件形式發給好友。在這里,視頻變成了信息載體。
畫音重度用戶都是在90年后出生,他們都有嘗試新應用的習慣。且都是社交愛好者,平時也都習慣視頻化日常的狀態,有的還是vlog愛好者。他們共同提到的兩個關鍵詞:有趣和新鮮。
在畫音的創始人Genie看來:“每一個移動互聯網領域,都值得在 5G 場景下重新做一遍”。隨著視頻化表達的普及,人們的心理門檻會自然而然地被克服,這也是“5G+攝像頭”下的新的社交場景的變革。
畫音主要提供的是一種視頻短信功能——即我們打開畫音說話就自動錄像,不說話就停止錄像,錄完秒發,還可以給視頻自動加載字幕和匹配各種表情。
它把聲音輸入作為是否采集的依據,用戶磕巴、思考、茫然的停頓都被自動過濾掉了,再通過攝像頭和AI的判斷,添加視覺效果,最終輸出一個很炫的連貫內容。
這種體驗是在別的社交軟件上沒有的。
2.2.1 結構層
畫音目前處于測試階段,功能比較簡單僅支持聊天的一些必須功能,比如添加好友、語音聊天和畫音的主要打視頻短信功能,以及故事功能(有點類似于朋友圈,分享類)。
這篇文章主要分析視頻短信,所以就不拆分故事功能了。
2.2.2 框架層
對話
對話支持發送文字消息,這里和普通的社交軟件沒有太大差別。
點擊消息列表可以查看對方發送的消息,可以選擇發送文字信息、表情圖片、視頻與對方交流。
不過為了保護用戶隱私,畫音支持無限撤回功能,隨時隨地比都可以撤回自己曾經發送的信息,當然這里的撤回僅僅是指在雙方聊天記錄中的撤回,根據相關法律規定這些信息還是要存儲在服務器中。
對于隱私問題,我想大家完全可以放心,畫音團隊在這一方面表現得非常好。不僅多次公開明確一定會保護大家的隱私,而且在使用過程中也通過各種方式向大家保證一定尊重、保護大家的隱私。比如說,在聊天中如果對方截圖信息,系統也會提醒對方的截圖操作,這么做的目的也在于消除大家的視頻社交的恐懼感。
視頻短信-畫音的特色
視頻短信便是畫音團隊這一次主打的功能.
這個想法很新穎而且為了減少用戶的學習成本,視頻短信傾心于傻瓜操作。
沒有復雜的美顏操作步驟,僅有三種選項進行選擇,自然、柔和、最美。
當然美顏對于我們這些普通用戶來說完全足夠,而且足夠簡單。
但是對于一些愛美人士、這是完全不夠的幾種操作模式我都試了一些,其實感覺差別并不太大,并沒有讓我變得多美,而且也沒有頭飾等小掛件的功能缺少了一些玩趣。
打開視頻短信,自動識別說話聲音,說話即自動拍攝,閉嘴即停;再次說話支持連續拍攝。
這個操作就很簡單,我們也可以輕松的把手機舉到很遠的地方;不像拍攝視頻時需要用手按住拍攝按鈕。
我試驗了幾次,畫音的識別速度還是很快的,我每次突然說話都能被收錄進去。另一個比較有趣的功能就是自動生成字幕,編輯里可以分段選擇進行刪除,而且還可以自動生成字幕和表情。
添加好友
添加好友這里比較復雜,只能發送視頻進行好友驗證;而且我發現拍攝視頻時攝像頭是不能旋轉的。僅僅支持前置攝像頭,這里讓我百思不得其解。
后來據說官方解釋是:這樣減少不必要的社交。既然你連視頻驗證都不能給對方發送過去,那以后怎么可能繼續聊天呢?
避免像微信一樣添加太多不必就要的好友,這也符合畫音對于熟人社交的定位。
不過,個人認為這樣反而限制了畫音的發展,不利于用戶的擴張。
一些小細節
支持自定義頭像:會有超級多的個性化模板可供選擇,除了基本的皮膚、發型、五官、服裝;還有眼鏡、頭飾、口罩、造型并有60種顏色可自定義。
選擇捏臉,有性別的選項男生女生,自己選擇發型、膚色,眉毛,小裝飾等設計一個適合自己的造型;不過可選的類型沒有卡通形象而且我捏了很久也沒有做出我滿意的造型來,可能我比較笨吧。
聊天時頭像會隨發送的表情表情變化,增加玩味。
消息24小時后自動刪除,支持無限撤回功能,減少發送者的顧慮;同時從一定程度上減輕視頻露臉帶來的社交壓力。
小態度會根據聊天的內容自動推薦適合的,添加小態度的聊天記錄會被永久保存,讓用戶保留下珍貴瞬間而且小態度是有聲音的,可以注意聽一下。
有趣的交互:畫音團隊在一些小交互上還是比較用心的:
- 發送消息時會推薦一些是符合文字的表情;
- 點擊消息會出現發送聊天時間;
- 很多有趣時尚的小表情可供選擇。
2.2.3 視覺層
畫音的設計風格我還是蠻喜歡的,很適合現在的年輕群體雖然大家都在說畫音對標微信。但是從設計上來看,我反而覺得他是在pk QQ 還有抖音,設計風格很像抖音。這也難怪一開始我說運營上可以向抖音看齊。
3. 整體分析
我翻遍了華為應用市場,微博還有知乎這里給大家分享一下用戶對畫音的看法。
2.3.1 夸夸團:5時代,急需的創新之作
2.3.2 看衰團
還有一些意見團,為畫音提意見,這里就不一一提出了。不過華為應用市場評價不高只有3.7分。每一條評論畫音官方都有回復,這里還是蠻感動的看來這個團隊真的是在用心做產品。
三、5G又會給我們帶來什么
2G/3G網絡下帶來了文字社交像QQ,4G帶來了微信語音社交,5G又會給我們帶來什么?
畫音團隊認為:
5G時代,人與人之間的溝通更大概率是基于視頻載體,因此他們采用了「視頻短信」的這一信息生產方式。
2018年8月,微信的日登陸量已經突破10億,穩固占領中國人的社交生活。
騰訊就是靠社交起家的,穩穩地占據中國互聯網的龍頭企業,難免有人想來分一杯羹。
新的社交產品仍然層出不窮,前赴后繼,絕大部分卻也難以逃脫折戟于社交戰場的命運。
3G時代為我們帶來了利用互聯網傳輸文字+圖片的社交方式;4G時代又增加了語音、視頻電話來豐富我們的社交生活;那么5G時代即將普及的情況下,我們又有誰能抓住時代的變遷,從各大互聯網巨頭的包圍下突出重圍來?
這是我們值得思考的問題。
抖音團隊認為:視頻是未來發展的方向。
根據36氪Pro此前發布的文章,創始人Genie認為:畫音是5G時代的社交探索。
“微信的崛起源于智能機 + 3G 網絡的紅利,語音的輸入方式在某些場景下滿足了用戶更高效溝通的需求,且是最適合 3G 網速下的一種解決方案。而到了 5G 時代,‘5G 網絡 + 攝像頭’,會逐漸替代‘3G+文字/語音’,成為一種新的輸入方式,從而催生新時代的社交工具。”
5G的特點是高帶寬、低時延。運用到畫音上,能讓視頻作為基本社交載體被更高速地傳輸和加載,能讓自然語言處理的算法速度更快。
因此,無論是用視頻短信實現即時交流,還是為視頻添加基于用戶語義的字幕、表情包,都能在5G的場景下被更加高效和流暢地達成。
“創造更高效,更立體的溝通方式”——這是畫音的目標。
四、視頻社交很難甚至無法取代文字+圖片
通過以上文章,我們會發現畫音團隊把微信的成功歸因于技術,認為5G帶來的技術變革會帶來社交領域的革命,所以他們把方向定在了視頻社交。
但是,中國人生性靦腆的性格又真的能接受視頻嗎?
我依稀記得3G時代來臨時,電視臺的主持人激動的報導:
“我們迎來了時代的變革,以后可以通過視頻電話去聯絡天南海北的親人”
十多年過去了,我們從3G走到4G又即將迎來5G,回想一下我們用視頻電話的機會多么?
除去必要的工作會議外(當然這一部分肯定不在目標人群中),我們每天又有多長時間會選擇視頻聯絡遠方的親人。
現在人雖然喜歡自拍,但是對于一群連一張照片都要選擇各種社交軟件去p圖的人群來說,又怎怎么能接受視頻中沒有修飾的自己呢?
不提遠的就說疫情期間學校導師帶頭開畢設會議要求開攝像頭,都有很多人找各類理由拒絕。因為打開攝像頭意味著我們要洗頭、要脫去家居服換上新衣服、要化妝打扮還要糾結視頻中的自己夠不夠美麗。
老生常談:
用戶價值=新體驗-舊體驗-替換成本
從我們常用的社交軟件出發,轉移到畫音能給用戶帶來什么——是值得我們去深思的。
是好玩?新奇?這遠遠是不夠的,新奇的產品可能第一眼我們會愛上它,但是卻留不住我們。
曾經火遍一時的zepin,現在不到一年時間早已經銷聲匿跡了。
現實總是殘酷的。每個人都看見了微信龐大用戶群背后的巨大利益,但是仔細想想現在又有誰能真正撼動微信的地位?
社交產品有一點是其他產品不能替代的,就是社交圈子說白了是人。
用戶黏度大,其他產品做的好用戶可能會買單拋棄曾經的同類產品果斷地選擇它,但是社交產品不能。我找了很久都沒有愿意下載畫音陪我一塊玩,至今我都沒有開通相機功能,沒有人又何來社交?
即使有了龐大的用戶群,難道我們就能拋棄微信么?
陌陌作為一款交友軟件,通過陌陌認識的人最后不也是一句,朋友你微信是多少,加個微信認識一下吧。
這也是很多社交軟件共同的痛。為什么QQ能發展起來?為什么微信能發展起來?
想一想,那個年代有多少人有固定的社交軟件?
現在時代不同了,當我們人人都擁有微信時,甚至沒有人能具體說出來他哪里不好時;又有哪個用戶舍得拋棄已有的社交圈,去另外一個世外桃源?
我和我的小伙伴剛開始嘗鮮試了一下視頻短信的功能,覺得蠻新奇的幾個來回下來又都選擇了普通的文字消息的形式。
中國人的靦腆,即使到了00后對于他們來說視頻也是一種心理負擔。
出于嘗鮮或許會有一部分人愿意抱著玩一玩的心態去試一試,但是我個人不看好畫音未來在視頻短信這條路上的發展。
而且如果畫音目標未來的00后市場,目前為止畫音有多少00后用戶群?
冷啟動階段好像都是一些像我一樣的90后老阿姨抱著試試看的態度去體驗的吧,個人認為畫音在營銷宣傳上應該更加傾向于年輕一族,看一看在他們群體中具體的態度、看法。
五、畫音的競爭對手真的是微信么
打開百度一搜畫音,最引入注目的就是“前微信總監力作”,“取代微信的下一個產品”。
我不明白為什么很多人都提微信,難道在大家眼里社交只有微信么?
至少我翻遍信息,都沒有找到畫音團隊公開聲明對標微信(如果大家有確鑿的證據可以@我)。這么說吧:如果畫音對標微信,那毫無意外地可以說這是一款失敗的產品,如果社會沒有出特別大的變革、如果微信沒有出特別大的紕漏沒有人能徹底搶占微信的地位。
無論畫音是從界面設計、風格、主體功能、定位上我都沒有看出一絲微信的影子,要是說對標QQ 、抖音這還是說得過去的,我不太明白為什么很多人都在對比微信。
畫音主打熟人社交,這一點其實和微信也有很多不同;我們的微信充斥了太多的微商代購,同事;這也是畫音團隊想解決掉的問題。
視頻露臉的社交壓力大,用戶在產品內的關系鏈只能擴散到親密熟人的范圍。
露臉聊天這個事情,對大部分人來說還是有心理門檻的。因為視頻能暴露太多個人信息,比如你的長相、你的聲音、你的狀態、你的所處環境。很多人跟不熟的人連語音信息都不愿意發,更何況視頻。
這就導致很多人來到畫音后,只會和特別熟的朋友、爸媽、伴侶等一起玩,不熟的人從一開始就不會被邀請進自己的畫音通訊錄里。
其實這也很大程度的限制了畫音未來的發展,熟人、能夠肆意露臉的熟人:父母、情侶、閨蜜、鐵哥們每個人可能好友都不超過20個,那畫音怎么擴大用戶?
這是不是也變相說明畫音定位是一個可有可無的社交產品?
我們在使用畫音的同時手機里必須有一個“微信”去聯系不熟但是很必要的人,那我們為什么還要再去注冊畫音呢?
只是因為視頻短信?甚至用戶少,熟人社交那么畫音的盈利模式又是什么呢?熟人之間如何獲得利益?
當用戶社交關系鏈的擴散囿于熟人圈層的時候,畫音就無法形成更大的網絡效應。(網絡效應指產品的價值隨著用戶人數的增加而增加)。
放在社交產品的背景下,也就是“隨著好友的增加,關系鏈的增多,對社交網絡的依賴會以幾何基數增長”。
網絡效應是很多產品的護城河,是競爭者難以邁過的高門檻。
就像現在即使有更好用的社交產品,我們仍然難以離開微信,因為之前沉淀的關系鏈都在微信里。
而難以形成規模效應的畫音,不得不面臨的挑戰是:即使未來被很多用戶接受,也需要持續不斷的產品創新和對用戶更深的洞察來建立門檻。畢竟,功能層面的復制太容易了。
六、幾點小建議
通過使用的畫音的這段時間,有一些自己的心得想給畫音提幾點小建議(個人愚見)。
1. 添加好友
只能通過視頻驗證添加好友,這確實符合畫音的熟人社交的發展,但是實在不利于用戶數量的提升。
用戶是社交產品的根基,如果在一款APP中沒有幾個好友又有幾個人愿意繼續使用?
很多社交產品其實都是依靠陌生人而迅速擴張,就像微信早期的附近的人、搖一搖。又比如說陌陌這類陌生人的社交產品都完成了原始用戶積累。
做產品不僅要對未來有美好的憧憬,更要尊重現實。
可以考慮一下其他實現,比如可以通過語音、結合一些頭飾和卡通形象。
2. 語音
目前不提供語音功能。不過個人認為既然是“好玩”,可以考慮語音功能;但是可以類似現在使用的翻譯,語音時添加一點好玩的表情、動畫,也可以減少社交恐懼。
七、總結
很佩服Genie想要單挑現在社交霸主的勇氣,畫音團隊無論在設計上還是對產品打磨的用心上都值得令人欽佩。
5G時代的黎明期,每個人都想抓住新技術去和互聯網巨頭去單挑一下。
雷軍說,站在風口上的豬都能上天。抓住5G的未來發展的脈絡,就是把握住了下一個十年的命脈。
對未來社交的暢想又是如何?是現在的圖片?文字?視頻?語音?還是以一種我們從未見過的一種形式出現呢?
作者:jeavi
本文為@運營喵原創,運營喵專欄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