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mp id="0c8o0">
  • <nav id="0c8o0"><code id="0c8o0"></code></nav>
    <menu id="0c8o0"><tt id="0c8o0"></tt></menu>

    我有一個競爭方案,讓用戶去選擇你的產品而不是別人

    如何才能做一套合格的競爭方案,與你的對手建立起有利的競爭關系,讓你的產品在市場競爭中脫穎而出,我總結了一種方法,一起來看看~

    我有一個競爭方案,讓用戶去選擇你的產品而不是別人

    前段時間,P2P行業迸發出小部分的暴雷潮,人心惶惶。目前投資市場逐漸回暖,監管手段則越來越嚴,活下來的公司基本都面臨著巨大的待收壓力。

    所謂的待收壓力,簡單來說:

    • 就是需要去獲取大量的新用戶,促進他們完成首次投資;
    • 利用各種活動促活老用戶,提升他們的二次投資轉化。

    為了達到這個目標,P2P賽道上的各大公司都加大了市場的投放預算,互相建立起了競爭關系,遇上節假日更是瘋狂做活動引流,開展各種異業合作。但其實市面上95%的活動都會成為炮灰,沒有讓市場投入獲得應有的回報。

    因為大部分的產品根本沒有建立起成熟的競爭方案,營銷活動也只是為了要做而做,跟風營銷。這導致很多P2P的產品和競品建立起了同質化的盲從跟風關系,而非競爭關系。

    如何才能做一套合格的競爭方案,與你的對手建立起有利的競爭關系,讓你的產品在市場競爭中脫穎而出,我總結了一種方法。

    不過在了解這些方法之前,可能需要先搞清楚一個問題。

    問題:到底什么才叫做競爭方案?

    競爭的本質,其實是影響用戶決策。

    縱使市場上各大產品的競爭套路很多,但無論是哪一種,一套合格的競爭方案,是需要能影響用戶決策的;而不是單純地曝光產品信息,增加點擊。

    換句話說,你需要通過這套競爭方案來回答下面兩個看似很基本的問題:

    • 目前用戶是怎么解決這個問題的?
    • 為什么用戶會選擇我的產品而不選擇別人?

    第一個問題我相信絕大部分的產品經理都能回答,但第二個問題也許大部分人會感到陌生,這說明大家對產品競爭關系的理解還是比較朦朧的。

    我有一個方法,方法分為四步,能讓你更好地理解競爭關系,借用P2P行業特殊的產品案例,深層地剖析一下:怎樣才算是一套合格的競爭方案?

    如何做一套合格的競爭方案?

    1. 第一時間要說清楚產品的分類

    如果我需要買一部新的手機,每當路過車站碩大的手機廣告牌時,我都會忍不住看幾眼,也許價格合適,我也喜歡,就會去買了。

    這是一個再普通不過的的營銷轉化場景,這段話里夾雜著一個關鍵信息,之所以我會忍不住多看幾眼,甚至產生購買動機,前提是我知道這是一個手機的廣告,而我又剛好需要。

    隨著科技不斷推陳出新,新物種新產品會越來越多,許多公司為了吸引用戶眼球,彰顯產品的高技術含量,常常會把產品描述得過于炫酷和超前,卻忘了把產品的分類表述清楚。就好像“智能物聯網的領導者,多維度移動神器”這種的營銷文案,誰知道這說的是什么?

    第一時間說清楚產品的分類,是為了能讓用戶感知:它會占用我購買什么東西的預算?

    人大部分的購買行為,都是在不斷地更新著自己需要或者想要的東西,當用戶有某種需求的時候,首先想到的會是這個需求對應的產品分類,然后再在這個分類下尋找合適的產品。

    就好像我有投資理財的需求,想到的應該是理財產品,而不是運動鞋這個分類。這個時候,只有在社會常規認知下屬于理財產品的東西,才會引起我的注意,才算是和其他理財產品建立起競爭關系。

    所以在P2P行業的市場里,首先我們需要傳達給用戶的,是這個產品的分類,這是一個理財產品,而不是什么P2P自助投資型app這樣的解釋,畢竟用戶搞不懂它是屬于什么分類。

    在理財產品的范疇下,用戶自然能聯想出自己正在用的所有理財產品,例如:螞蟻金服、理財通、京東金融、陸金所等。

    如果你的產品確實是好,用戶潛意識里會感知——使用了它,自然就會減少對其他理財產品的使用,因為錢是有限的。

    2. 找出真正的競爭對手

    為什么用戶會選擇我的產品而不選別人的?

    在回答這個問題之前,起碼我要知道別人是誰。我們需要找到產品真正的競爭對手,但很多對手不一定就是對應分類里面的競品,更多的有可能是分類以外的產品。

    這個時候,我們統一把一切阻攔用戶購買我們產品的,都稱為競爭對手。

    那么在理財產品的市場里,誰才是我們的競爭對手?哪個市場會更適合P2P理財產品去切入?

    1. 很多人沒有投資習慣,覺得存錢才安全;
    2. 很多人有投資意識,但沒有更好的投資渠道;
    3. 很多人有投資習慣,自己有更好的投資渠道。

    第一種情況,培養習慣是一個讓利引導的過程,就像培養大家用電子支付、在線轉賬和線上叫車這種習慣的轉變,一般都是由巨頭體量的公司去做,除非我們公司此時的定位是成為行業的巨頭,不然這將會是一個吃力不討好的切入點。

    第二種情況,屬于技術型和資源型的投資者,這部分用戶大多數在金融行業浸淫很久了,甚至很多是行業里的從業者,對投資理財有自己的一套方法和套路,收益和風險的平衡能力比一般用戶都要好,所以這也不是一個好的市場切入點。

    相比之下,第二種情況的用戶,會是我們這種創業型公司最適合去切入的市場缺口。

    畢竟這部分用戶既不需要你去培養他的投資習慣,也沒有更好的投資渠道,這是一種國民性的需求,因為大部分的人就是這種情況,而P2P作為一種普惠金融的理財產品就再適合不過了。

    既然定位到了市場,我們就去找這個市場的領導者都有哪些,看看誰在阻攔用戶購買我們的產品,在指導國民投資的理財產品里面,有那么4種分類:

    • 銀行類的理財產品;
    • 股票/基金;
    • 儲蓄型保險;
    • P2P等互聯網金融產品。

    這個時候我們就遇到了用戶的第一層顧慮,在這4種理財產品分類里面,我為什么要選P2P這種?

    先把各大分類的決定性因素列一下:

    • 銀行類的理財產品(國家和銀行信用背書,比較安全,但收益較低);
    • 股票/基金(存在行業周期性波動,有投資學習成本,收益率不穩定);
    • 儲蓄型保險(保險主要為保障作用,投資只是附加功能)。

    這個時候我們可以看出來:

    • 和銀行類的理財產品,我們不能比安全(由于國家和銀行信用背書較高),要比收益,P2P相對較高,收益通常是銀行理財產品的2-3倍;
    • 和股票/基金類的產品,我們不能比收益,要比學習成本、周期性波動,P2P幾乎沒有前期的投資學習成本,收益不受經濟周期波動影響;
    • 和保險要比投資屬性,保險的主要目的是為了保障,而P2P的主要目的是為了投資。

    我們不難發現:P2P就是一種以投資屬性為主,收益介乎于銀行理財產品2-3倍,且短期內不受經濟周期影響的理財產品,沒有任何學習成本。所以如果你最近有一筆閑錢,想投資,并且追求一定的收益,但沒有時間和興趣去關注經濟周期和學習投資相關知識,P2P會是你最好的選擇。

    在用戶的第一層顧慮當中,我們真正的競爭對手是銀行類的理財產品、股票/基金、儲蓄型保險,我們需要用戶放棄這些來選擇P2P,競爭方案就需要影響用戶的投資決策。在這個層面上,收益、學習成本、經濟周期這些都是影響用戶決策的因素。

    如何找到決定性因素,在《理解市場的兩個關鍵因素,讓你的產品從零到一正向增長》這篇文章中有相關解釋。

    3. 找到適合產品競爭的有利位置

    上面我們解決了用戶的第一層顧慮,為什么要用P2P而不是其余的理財產品?

    而第二層顧慮便是我們現在要說的,在眾多P2P產品里面,我為什么要用A這家而不是B這家。

    很多公司一上來,產品宣傳廣告無非都是這個模版:

    • 收益率 X%+X%;
    • XX 銀行存管,X 年安全運營;
    • 累計成交額 XXXX元,累計出借人數 XXXX人。

    再配一句文案:

    “靠譜的互聯網金融平臺,投資就選XXX”

    幾乎所有的網貸公司說的都是這些,那么這樣會存在什么問題?

    問題就在于:市場里面如果只有你一家,你這么說是沒問題的,用戶都會聽你的。

    因為這個時候“你的產品=P2P理財產品”(沒有對手,用戶對市場的認知只能由你來定義)。

    但如果在同類的產品競爭市場里,并不是只有我們這一家,且我們也未能做到行業第一時,以上這種宣傳的方式并不能為我們帶來有利的競爭位置。舉個例子:用戶通過你的這組無差別宣傳,對P2P確實有了一定的了解,而且他也知道P2P和其他理財產品的區別,你的宣傳文案還寫得特別出眾,真的能觸動了用戶的內心。

    這個時候,用戶很大可能會想去投資了,上網找一下P2P有哪些好的公司,查了一輪發現第一名原來是A公司,然后就去了A公司投資了。假如你不是A公司,后面基本就沒你什么事了。

    其他公司的宣傳做得再好,也只是給行業第一的產品在引流,這就是在文章開頭所說的,為什么有些公司營銷活動做得再多,也都只會成為炮灰的原因。那些真正贏得市場的公司,往往是在用戶的心智層面占據了有利位置,而不是單純去計較某句文案有沒有打動消費者。

    那么如何才能在用戶的第二層顧慮里建立起有效的位置?

    我有一個方法:凡事就像硬幣一樣,都會有正反兩面,市場的矛盾也會互相沖突,做得再好的產品總會有它好的方面,但也會有欠缺的地方。如果你能成為某個方面里的第一名,基本上就能讓用戶把這個面的特點和你的產品劃上等號,也就是所謂的贏者通吃。

    就像一直強調安全運營X年、0事故、壞賬率比銀行還低的A公司,如果我是一個保守的用戶,安全意識比較強,我就能感受到:“安全的P2P產品=A公司”

    “我們需要挖掘對手優勢的對立面,建立起競爭關系,并迅速做到第一名”。

    為什么要挖掘他優勢的對立面呢?

    因為這是他無法去迭代和優化的地方。就像微信的優勢是熟人社交,它的對立面是陌生人社交,陌陌就是在陌生人社交這邊一路高歌猛進,避免了同微信正面的競爭,做到了行業第一。因為微信永遠無法在這個方面上優化和迭代。

    盡管現在微信還是社交領域上的頭部產品,但只要提起陌生人社交,所有人都只會想起陌陌。

    正如在P2P的行業里,收益和風險是一對市場的矛盾,在追求風險極致的路上,必然會讓收益的部分有所欠缺。在市場合規可承受的風險底線上(并不是說忽略風險),強調絕對高的收益表現,是一種有別于一直在強調安全的競品宣傳方法。

    因為當你能做到市場第一的時候,你的公司就能和高收益P2P理財產品這個標簽劃等號,而那些把收益放在決策關注點首位的用戶,就不會再選擇A公司,很自然地找到你的產品。這個時候我們和A公司才算建立了有利的競爭位置,因為你主張安全,而我主張收益。

    收益和風險本來就是市場里需要用戶權衡的一個因素,魚與熊掌常不可兼得,我并沒有提倡大家漠視風險,盲目追求收益,而是提出了這種競爭思維。

    總結了一下,在理財行業里,諸如此類的市場對立面還有:

    • 新用戶VS老用戶
    • 短期投資VS長期投資
    • 債轉速度快VS債轉速度慢
    • 手續費低VS手續費高
    • 優惠力度低VS優惠力度高
    • ……

    更多的市場對立面都能讓你找到突破口,但前提是這個對立面在市場里有足夠的競爭意義,比如:產品UI的風格是“暖色系VS冷色系”,這種在投資產品里的競爭意義就沒有很大了。

    4. 通過產品的決策鏈找到合適的競爭方法

    我們的產品宣傳,營銷推廣經常都離不開流量這個詞,而我發現大家對流量已經到達了迷戀的地步,好像什么產品只要有了大流量的加持,就一定會成功。

    “是不是只要有了大量的曝光,流量的引入,產品的下載和購買轉化率就會有所上升?”

    當然不是。

    我們看一下這個例子,在住宅的電梯廣告里分別投放了以下兩則廣告:

    • 水果新鮮速遞,十分鐘即時到家
    • 南沙學區房,半小時地鐵直達市中心,17000/方起火熱訂購

    如果都是以購買量來結算,哪種的轉化效果比較好?

    很有可能是水果速遞的那個比較好,而且隨著投放費用的增多,會越來越好。

    這是一個市場上普遍都錯誤理解的觀點,其實只有在產品決策鏈短,低認知參與的產品上,大量的市場曝光和流量引入,才會有著顯著的作用。反而那些需要經過反復思考,缺乏信任背書、決策鏈長、高認知參與的產品,僅僅靠單純的市場曝光,是很難有實際的轉化作用,例如:上面那則關于買房的廣告。

    我有一個好辦法,能幫助決策鏈長的產品增加流量轉化。還是上面這兩則廣告,如果是以這個方式投放,效果或許會好點:

    • 水果新鮮速遞,十分鐘即時到家
    • 南沙學區房,掃碼加入免費看房美食團,名額有限。

    這個時候,原本是高認知參與、決策鏈長的產品發生了轉變,變成了是低認知參與、決策鏈短的掃碼報名活動,而不是直接考慮是否買房。我們可以在用戶看房的旅途中,再向他們介紹房子的特點、區位優勢、配套設置等,將引導購買的行為放在后續的組合營銷里面。

    畢竟想在幾秒甚至十幾秒的時間里,讓用戶理解產品、產生購買動機、建立品牌信任等,實在太難了,所以把決策鏈分拆,會是一個好的辦法,如果把P2P產品的廣告在電梯里投放也是同樣道理。

    通過對決策鏈長短的不同,選擇合適的競爭方法,這也是在建立一種合適的競爭關系。

    以上四步看似很基本的方法,根本算不上是什么深奧神秘的獨門秘笈,其實每個人或多或少都聽過,但并不是每個人都能應用在實際的產品營銷當中。

    在未來的日子里,產品和營銷的結合將會越來越緊密,產品經理不再局限于原型設計、流程思考、開發配合這些固有的思維方式,更多的可能是對市場、場景、用戶心理、品牌定位的綜合思考。

    而產品營銷化,將會是未來大產品設計的重要方向。

    結論

    如何為自己的產品做出一份好的競爭方案?

    1. 第一時間要說清楚產品的分類
    2. 找出真正的競爭對手
    3. 找到適合產品競爭的有利位置
    4. 通過產品的決策鏈找到合適的競爭方法

    聲明:因P2P案例特殊,具有復盤價值,本文僅借用P2P理財產品用作案例分析,并不代表本人任何投資立場和投資建議。

    本文為@運營喵原創,運營喵專欄作者。

    (1)
    運營喵運營喵官方
    上一篇 2018-09-27 15:09
    下一篇 2018-09-27 17:41

    發表回復

    登錄后才能評論
    公眾號
    公眾號
    返回頂部
    運營喵VIP會員,暢學全部課程,點擊查看 >
    央视频直播在线直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