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相信”的力量,剩下的交給努力和時間。
大家好,我是運營喵,很開心在19年的第16天陪伴你的成長。
你可能知道,上周我發了一篇關于“轉行運營”的文章,并留下聯系方式,以便與各位同學交流。
結果有將近100人加我,有人一言不發,有人成了迷妹,但更多的人只為尋求一個答案:想要轉行做運營,應該從哪里開始呢?轉行做運營這事,真能成嗎?




(聊天截圖)
彼時,透過屏幕,我看到你們在張望,在迷惘,在不知所措。
曾經的我也是如此。
現在看來,我們會有這樣迷茫,也不難解釋。
運營本身就是很復雜的工種,它作為用戶和產品之間的橋梁,要涉及到內容、活動、推廣等等模塊,圍繞這些模塊的職能劃分哪怕是現在也是不夠清晰的。
對于初接觸運營的我們來說,運營就是龐然大物,充滿著復雜、神秘的色彩。
所以,就會有以下兩個問題的出現:
- 問題一:轉行做運營,應該從哪個崗位切入?
- 問題二:之前是0經驗,也真的能轉行成功嗎?
今天,圍繞這兩個問題,我想和大家聊兩句。
關于問題一,我會直接給到你建議,關于問題二,我想分享給你一個2個真實的故事(其中一個來自于我),以下一一展開。
正如前面所說,運營是一個復雜的工種,所以注定其下的崗位會有很多方向。比如,下面這張運營崗位的招聘截圖:
我們可以看到這里有這么多細分的運營崗位,那從哪個崗位切入才是相對順暢的路徑呢?
我的建議是——新媒體運營,理由如下:
對于運營新人來說,第一年的核心不是認準一個方向死磕下去,而是要去多嘗試一些方向,在這個過程中找到自己喜歡且擅長的方向。
- 比如,你可能發現自己天然就很喜歡和用戶交流、建立聯系,那你會更適合用戶運營。
- 比如,你可能發現自己腦洞極大,總能想到一些新奇的活動,那你會更適合活動運營。
- 比如,你可能發現自己對文字有感知,一閉上眼就有畫面感,那你會更適合內容運營。
當然,這一切“發現”的前提是你真的嘗試在工作中去做了這些事,才會有機會找到適合的方向。
但,如果最初你就選擇了一個細分的崗位,那也就喪失了“發現”的可能,如你一開始就選擇了用戶運營,那后面接觸內容、活動等方向的機會始終是有限的。
因此,我才想向各位同學推薦從新媒體運營崗切入,核心原因是——它可以滿足你嘗試所有方向的訴求。
因為新媒體人需要掌握的能力實在有些多。
以我為例。
日常工作有文案撰寫、增長活動策劃、知乎運營以及數據分析等,后面可能還會有社群運營的工作。
在做這些工作的過程,就可以鍛煉到內容運營、活動運營、平臺運營、社群運營、數據分析等能力。
在這個基礎上,就可以慢慢去找到自己喜歡且擅長的方向,之后再深耕下去。
以上,就是我關于這個問題的建議。下面是想要分享給你的兩個故事,希望能燃起你的信念。
故事1:三線小城市理工男轉行到北京做新媒體碼字
第一個故事來自我,這也是加入三節課一年來第一次分享。
還記得初中的時候,和朋友閑聊:“以后,我會不會以寫作為生呢”。
卻不曾想,當初的一句玩笑現在成了真。
朋友也很不可思議,高中理科,大學專業是機械設計的我,跑去了北京碼字。
但,只有我知道——這個結果的背后,是由什么在支撐著的。
是不顧一切、熊熊燃燒的信念。
你別笑,是真的。
不然,我怎么會在17年寫了數十篇文章。
不然,我怎么會堅持下來100天閱讀計劃。
不然,我怎么會凌晨1點還在寢室死磕一個活動。
不然,我怎么會暑假2個月不回家自己租了個房子,磕下一個5000+粉絲的公號。
但,如果你要問我做這一切的時候是否就知道可以轉行成功?
要說我知道,那是騙你。
這世間有一顆骰子,每擲一次,便能走幾步,而所謂的努力,就是能讓你多擲幾次骰子、有更多選擇罷了,別妄想未擲之前就知道結果。
但可以肯定的是——如果你想要轉行,起碼要有這份燃燒自己的信念,且為了這信念甘愿前功盡棄的勇氣。
不然請恕我說:你的未來可能就停留在你現在的樣子。
是大學生想轉行運營的你也好。
是傳統行業想轉行運營的你也好。
是其他行業想轉行運營的你也好。
塵歸塵,土歸土。
別念了,別想了。
去過得過且過的日子吧。
故事2:傳統雜志佛系養生女轉行成為新媒體負責人
第二個故事來自我的一個朋友—曉柳,以下內容來自她的講述,我的整理。
以前,她很佛,信奉——人間三兩事,輕松快樂且為先。
時常拎著相機,帶著貓狗,走向山野、綠林、街頭,晃晃蕩蕩,都是快樂。
所以一畢業就進了一家傳統的攝影雜志社,開始佛系養老人生。它是這樣的——
日常不坐班;
上班時間就可以拎著相機去刷街、看畫展;
一周只需要出一篇稿子就可以交差。
就在她以為生活可能就是這樣的時候,她隔壁搬來了一個新室友,這個室友是一線互聯網公司的運營經理,每天做事風風火火,下班回家和她聊的不是新項目要重啟,就是老項目要大爆。
時間一長,曉柳的內心開始糾結了——都是同齡人,別人每天風風火火的拼前程,自己卻安安穩穩的過日子,到底要不要扔掉大家眼中的鐵飯碗去體驗互聯網世界的激情澎湃呢?
日子一天天過去,她開始焦慮,擔心十年后的自己會和辦公室的前輩們一樣,每天看著報紙,喝著茶,把心思都放在老公孩子身上,過著一眼就能望到頭的生活。
于是,她開始私底下籌備轉行,室友推薦的互聯網書她都一本本買來,每天看到深夜……可是進步太慢了,她后來又學習了三節課的課程,將書中和課程中的知識嘗試著用到了實際的工作中去,策劃一些品牌向的活動,在實踐中去驗證自己啃下的那些理論知識,短短一個月的時間,就收獲了0成本1千萬次的曝光、漲粉30W+的成績。
通過這些驗證,她越來越明確這就是自己想要的發展方向。
后續,她又接觸了很多互聯網行業的朋友,與之交流請教,最終,得以機會拿著這些成績跳到了一家互聯網公司做了新媒體負責人。
以上,兩個故事就講完了,希望能帶給你一些信念——轉行這事,能成。
但光有信念,不算什么本事,能為之努力,不顧一切的努力,那才叫本事。
實話講,轉行這條路上,我見過太多太多信誓旦旦的人。
但很遺憾,種種原因他們選擇了放棄。
也很難過,他們開始有多激情澎湃,最后就有多狼狽不堪。
可少年你要想想,這世間,哪有什么一蹴而就的事,不都是在為了理想自我努力奔波而已。
所謂的“種種原因”都可以用努力+時間解決,只是看你想不想,相不相信能成為想象中自己未來的模樣。
我想,你會的,因為至少你打開了這篇文章。
本文為@運營喵原創,運營喵專欄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