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面試主管說:“每天把文案寫好,找到一些美美的照片進行排版,找一些渠道進行投放,幫產品漲點人氣,回復網友的信息。”
聽起來是不是挺簡單的?
但如果你找一名工作1年左右的運營人員詢問相同的問題,他可能會用無神的雙眼(外加濃黑眼袋)掃描你一陣,半天都吐不出一個字來。
因為運營這項工作十分復雜,詳細解釋起來實在是太麻煩了,又或者是他根本沒聽懂你說啥(累的)
這也是運營被稱為極限職業的原因。
一、“極限職業”的由來
如果你是在一個運營團隊進行面試,那么剛才面試主管所說的工作,大概需要5個人才能完成。
很多運營人員被要求的工作內容就像這樣,真的很難以置信(好吧我們已經習慣了)如果想要把上述工作做精做細了,起碼需要五個專業人才:
- 文案撰寫(文案寫好)
- 攝像/圖像設計(美美的照片)
- 廣告投放(渠道)
- 品牌經營(幫產品增長一下人氣)
- 客服(回復網友的信息)
人事精簡之下,也可能是2個人以上,再把一些事情委托給專業公司,嗯…很有可能上述工作都你一個人執行。
其實除了上面這五項,我還可以想到:活動策劃、推廣拓展、廣告創意、專題欄目策劃、數據解讀等等等等。
每一項都不太是“學會線上課”或者“稍微看點書”就能掌握的工作。所以…
極限職業,說的就是我們!!做運營的!!其他行業請不要來搶走我們的稱號!!請自重!!
二、運營團隊的工作流程
如果想要經營一家用心打磨產品,而且把運營推廣列為發展重心的企業,請先設法構建一個完整的運營團隊,或是看自己現在的人力在預算條件之下可以把什么做好,并把不擅長的地方委托給合適的公司。
如果把上述的工作都壓給一名初級運營的頭上,恐怕真的有些勉強。
在網上看到一份數據報告:60%以上的新媒體運營工作都在規劃公眾號推文,因此感覺運營很像是“文字創造者、編輯”的工作,但如果是做服飾電商,那60%以上的運營都是攝影美編相關工作。
但若從內而外去探討運營的本質,我們會說文案、作圖、投放廣告、用戶運營、社群運營、策劃活動這些,但這些工作只是最后呈現出來的結果,雖然會花掉大把的時間,卻只是運營的冰山一角。
運營的核心任務,其實只有一項:來讓更多消費者看見或使用你的產品。
下面來說說實際的操作流程:
- 前期準備工作
- 實際內容制作
- 推廣執行
- 事后分析
跟大部分互聯網公司一樣,運營團隊會花更多的時間在:設定溝通策略、擬定周期任務、尋找相關資源、跟團隊進行頭腦風暴、找素材等前提工作上。
等到圖文跟發文周期擬定好之后,才會交給設計人員進入制作階段,包括photoshop、剪輯短視頻等,甚至可能會讓創意總監進來參與。
其余的時間,可能會花在“看起來好像與工作無關”的事情上,像是逛網站、研究營銷活動案例、新聞、收集資料靈感,或挖掘其他可以幫助提升產品知名度上的內容。
最后,還有投放廣告、數據分析。
若以內容面來看,運營更像是一個非常廣闊巨大的“產品推廣矩陣領域”,真的不是僅僅推推文、貼貼圖而已。
下圖是模擬一個產品的推廣流程,當承接一些甲方需求時,可以適當研究一下他們的宣傳策略,包括每一篇推文,是為了促成哪一個需求,然后會依照階段性的任務去設計溝通內容的百分比,以下圖為例,提供“有用知識”的推文會占到25%。
我想說的是,就算是以轉化用戶為發展方向的電商運營,也不會一直以廣告文來吸引人氣。
更可能是以“我的產品可以幫用戶解決什么需求?”或者“線下的流行趨勢我是否知道?可以給我的用戶創造什么?”或者是“美感藝術風格的營造”等等來出發,找到各種跟產品風格相關的內容,幫用戶帶來除了轉化商品的附加價值。
三、其他類型的運營
雖然大家都被稱為“運營”,但某些職業偏活動企劃,重視虛實整合,經常舉辦活動與用戶接觸,某些偏電商運營,要圖文精美+文案助力。
也有些運營是純文字創意工作,比如在一個互聯網公司里面,一個運營團隊里面會有:文案、企劃、創意,至少三人分工合作。
也有特別要求圖文編輯能力的運營(要兼職設計師的工作),因為短視頻和H5越來越火,具備此類技能的運營就很熾手可熱,也有些公司會想找可以露臉的主播型運營人員,而有一些會要求運營人員不用背沉重的kpi,但要求遠遠比績效更高的“品牌提升”。
如果看到這篇文章的你即將到一家互聯網工作做運營工作,又或者你剛步入運營這一行,我想告訴你的的是:
你不可能在每件事情上都很專精,也不可能只憑個人的時間力量就做完上面講的每一件事。但,至少要在進入這個領域之前設法把每一項的業務范圍和需求弄清楚,并從我們原本的專業能力跟興趣當中擇取幾項去專精發展。
當然很多事情,也無法避免的需要做點雜事,外加跨領域的學習。
所以,在從事這門“極限職業”之前,先問問自己,你真的想清楚了嗎?(真摯的雙眼)
本文為@運營喵原創,運營喵專欄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