復盤這個概念來源于圍棋界,是圍棋中的一種學習方法,指的是在下完一盤棋之后,把對弈過程重演一遍,找到雙方攻守的漏洞,看看某步棋下得好與不好,有沒有更好的棋路。
放在現代的語境里,復盤,就是把做過的事情重新演繹一次,從而獲取對這件事更深的理解,讓下一次做得更好。
復盤的核心價值是“鞏固成功與改正錯誤”。柳傳志是第一個將復盤引入到做公司運營之中的,成為聯想三大方法論之一,在聯想每一個重大決策的背后,都有復盤的身影。
在阿里,復盤的風氣也深入人心,小活動則自己跟自己復盤,大活動則團隊一起復盤。像遇到雙11這樣的超大型活動,活動結束之后的一個月內幾乎都是大大小小各個項目組的復盤會。
復盤的實質是從經驗中學習,雙11這么難得的一次盛會,也是難得的學習機會,自然不能輕易放過。復盤結束后會把結論沉淀到每年的雙11sop里,傳承下去。
我認為,把復盤作為每次項目中的最后一個環節,這不管對于組織還是個人都是非常有意義的.
對于個人來說,練手的機會有限,復盤能把做一次事情的價值挖透,勝過一件事都沒做好,又接著開始第二件事.就好像竹籃是漏的,你再勤快去打水也裝不滿.
對于公司來說,復盤的過程也就是知識共享的過程,比如你們分別負責ABC三個不同的版塊,在復盤會上負責A的同學能了解到B\C同學在做什么,能看到項目全貌。復盤可以把個人經驗變成組織能力,強化整個團隊的協作能力,并且將經驗傳承,形成團隊文化。
我見過一些運營人員,疲于做各種活動,每次都大差不離,踩過的坑重復在踩,做得不錯的地方也再沒突破。但每次活動結束后礙于面子不敢直面自己的問題,老板也沒制定復盤的規矩,就放過自己了。那等到下一次再做類似活動的時候,也沒能出現很好的改觀,在一次次的重復中失去對運營的興趣和熱情,在公司也失去自己的立足之地,甚至想修改簡歷跳槽之時,才猛然發現這幾年重復勞動,重復犯錯,并沒有很大的提升.要找下一份工作也很難。
所以, 從現在開始,讓復盤來夯實你的核心競爭力。
很多同學可能會說啦,我沒聽過復盤,但我們老做總結,這兩者一樣嗎?
嚴格講起來,總結并不等同于復盤。總結很容易過于簡單,沒有去回顧整個過程。
舉個例子:當一次活動結束后, 我們從數據中發現這次活動成交額太低,總結的話,可能流于表面,就說:
購買的人數太少,下次多拉點流量;
活動優惠不夠大,下次增大優惠力度
復盤的話就要深刻得多了,直面問題,推演過程,刮骨療傷。比如會去分析:
整個活動的過程是怎樣的?
哪些渠道帶來的流量低于預期?
活動的哪個階段出了問題,導致用戶流失?
這種情況下次再出現怎么應對?
團隊人員的配合有什么不足?
好,以上我們認識了復盤的意義。那么怎樣進行一次復盤呢?我們分三步走:
第一步:回顧目標,評估結果
簡明扼要的指出活動當初的目的或期望的結果是什么,現在完成了多少,KPI完成率是多少?一定要數據化。比如目標是銷售額100萬,那現在完成了80萬,KPI完成率就是80%。
第二步:深入分析差異,也就是為什么沒完成
這一部分需要提取和展示大量過程中的數據,可以根據現有目標和結果的差異,提出部分假設,比如:
高估了某個渠道的轉化率,是因為對接人不配合;流量沒有想象中大,是因為同期競爭對手推出了更有吸引力的噱頭,拉走了部分用戶;為什么用戶來了卻沒能進一步轉化?有可能是活動路徑不流暢,落地頁不夠清晰,或者是主題沒有get到用戶的痛點。接著可以采用用戶回訪或者改變變量來測試的方法定位原因。
第三步:導出經驗總結,制定后續計劃
在經驗總結上不要流于表象,不要輕易下結論,需要排除偶然因素,盡可能的發現問題的本質,提煉有規律性的東西,讓問題不會再發生。
我在阿里大大小小的復盤會參與了很多,復盤郵件也寫過很多。我發現,那些有人格魅力的PM也就是項目經理會格外重視復盤,視為提升個人品牌的好時機。從他們身上我找到幾點小小的tips,會讓我們的復盤更加生動、印象深刻:
比如你可以在干巴巴的文字與數字里加入典型的案例,比如某個品牌、某個產品意外成為了一匹黑馬,某個消費力很強的買家背后有個溫暖的故事。這樣有數字又有故事的復盤會讓老板印象深刻。
又比如你可以在結尾表揚貢獻突出的個體和小組,提到他們做的某一件印象深刻的具體事情。大家會覺得你很有團隊意識,不是邀功精,很有擔當,跟著你做項目很踏實。那么你下次能更好的調動團隊力量。
在小公司的同學可能會問了,公司沒有做復盤的傳統,或者自己手上做的事兒過于小了,是否還需要復盤呢?我想說的是,只要你想把經驗變成能力,讓優秀成為一種常態,都應該做復盤。不是為公司而做,是為自己而做。
我之前在飛豬旅行做活動運營時,那時候飛豬還在初創時期,我一個人負責一個頻道,老板很少過問我。我就自己和自己復盤,每次活動之后把關鍵數據提取出來,在excel表里寫簡單的、模塊化的復盤報告。當你有幾十篇復盤報告之后,經過數據之間的對比,你就會很清楚了,哪些是被證明了的好手段以后要繼續使用,不同類型的活動,轉化率有什么差異,比如尾貨促銷和新品發布的活動頁轉化率肯定不同,不能一概而論。
快到年末了,其實我們也可以對這一年做一次復盤。年初的目標是什么?現在完成了多少?完成的超出預期的是哪些方面,不盡如人意的是哪些方面,背后分別的原因是什么。其中有沒印象最深刻的、對你改變最大的事兒,有沒有你想感謝的人,有就表達出來。接著給自己設定明年的目標,最好是數字化的。并簡要列出行動步驟,繼續堅持那些被證明的好東西,調整那些不好的。把這些通過文字記錄下來,會是很棒的回憶。
尤其是對于我這樣的資深自由職業者而言。每年發布個人復盤報告是一件很有儀式感的事兒,歡迎大家去我的個人公眾號上去看。公眾號名字就叫:「小馬魚」。
今天主要為大家講解了復盤這個運營人常用的工作方法,每個人都應該讓復盤成為一種習慣,并購別人的優點,夯實自己的核心競爭力。
復盤和總結是不同的,復盤會更加直面問題,推演過程。在復盤的過程中,大家可以按照三步走,第一步:回顧目標,評估結果,第二步:深入分析差異,也就是為什么沒完成,第三步:導出經驗總結,制定后續計劃。并且還可以通過加入講故事的內容讓你的復盤更容易出彩,對你個人品牌的樹立也是大有裨益。
本文為@運營喵原創,運營喵專欄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