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愛的粉絲們:
疫情之下,公司普遍艱難,尤其是創業型公司。作為創業公司的運營,一人身兼數職是常態,如何梳理各類工作之間的關系,提升工作效率,培養自己的一技之長是我們需要去長期思考的問題。今天這位粉絲的提問也是許多職場新人或初創型公司運營經常遇到的問題。讓我們一起看一下吧~
我們再來看這個問題中的三個問題點:
一、人員少,工作多,如何提升運營工作的效率?
二、沒有經理教,沒經驗,工作又雜,全部從0做起,如何做好運營的初始工作?
三、除了做運營的工作,還要跟產品,對自己的運營發展前景,怕不能有一技之長怎么辦?
問題解答:
這三個問題比較典型,也是很多運營人在職業生涯中經常會面臨的問題,我都遇到過,很正常啊,我逐一來回答一下:
一、人員少,工作多,如何提升運營工作的效率?
答:運營其實并不是很多人所說的一個蘿卜一個坑的,尤其是很多一線、節奏快的互聯網公司,在近幾年的互聯網環境下,那就更不是這樣了。運營已經越來越講究效率、效能,講究一專多能(專業能力+綜合能力)。
我進入互聯網這15年以來,基本上極少在那種偏安一隅、安逸的環境里成長過。這么些年習慣下來,也導致我一閑下來就覺得不舒服,即便下班之后、周末我也會盡量給自己找事干。我曾在某家公司,每天下班之后還都能看一場電影,我覺得這樣很不對。我是一個特例。
咱們回歸這個問題,我從運營的實際情況來說,人少活多,如何提升工作效率呢?
1、從運營策略和運營團隊的搭配上講,工作并不是平鋪的,所以并不是你們三個人每個人負責一塊,這樣很可能啥都做不好。而應該是重點放在當前最能出結果的業務模塊上,舉個例子,比如社群是最容易出結果的,其實社群運營遠遠沒有大家想的那么簡單(關于這塊,可以好好聽下我的課),那社群可能要投入2個人,剩下2塊可以由一個人負責,這樣集中火力才能出成績,否則啥都做的很平,到時整個部門說不定都被裁了。
2、運營的單兵作戰能力。運營要一直學會開發自己的潛力,方法很簡單,你接手一項工作,首先要做到熟練,節省效率,原來6個小時能完成的工作,提升到2個小時就完成,這樣省下來的四個小時,可以去做一些新的探索,學習新的技能。
如果你用這個思維去思考運營,那下班沒事做、完成領導交于的工作就萬事大吉了,這種想法根本就不會存在。長此以往,你單兵作戰能力就會很強。當年貓撲pv過億的時候,整個社區部也才19個運營,而彼時天涯社區有三四百運營。
我做運營的樂趣,后來已經變成了靠最少的人,哪怕一個人,能單挑一只團隊。2018-2019年我在螞蟻財富負責社區的時候,就我一個人,日活漲了5倍多(峰值時更多)。
3、借助外腦。公眾號和社群是需要借助外腦的,比如公眾號可以利用kol,或者發展內容寫手,活動可以讓你的核心用戶發揮創意。社群就更是了,社群沒有足夠的管理員、沒有kol(達人或者大V),根本玩不轉。但靠你們三個人,累死累活能做多少事情?
二、沒有經理教,沒經驗,工作又在,全部從0做起,如何做好運營的初始工作?
答:沒人教,沒人帶,是很正常的。我工作15年以來,我的歷任領導,在技能方面,教給我的東西可以忽略不計,我運氣好的是,他們都給了我大量實操和試錯的機會,能包容我,并且愿意給我更大空間,所以我一直很感激他們。我們當年也有任何干貨文章、課程可以學、參考,這些都是2014年之后才陸陸續續多起來的。
市面上,很多運營的領導可能都是管理型的領導,而不是技能型的領導,很多業務細節,他們自己可能都沒做過。所以,如果你真的能遇到一個能教給你技能知識還肯給你足夠的施展空間的領導,那是你的命好,你應該珍惜這種機會,好好跟人家學習,多占據他的時間才對,比如吃飯時都不要放過他。
我來闡述兩個問題:
1、運營應該跟誰學,才能最快地提升自己的技能?
答案就是:跟你的用戶、合作伙伴、競品、同行學習。邏輯很簡單,誰最懂這塊,你就跟誰學習,不需要管他是誰。
我一直說過,我這些年最好的老師就是用戶。包括一些大V、管理員、達人、VIP用戶、機構等等。通過跟他們的大量接觸,讓我以最快的速度了解了行業的業態,關鍵一點,我的方案會很接地氣。我之前對接基金公司的時候,最多的時候一周對接10家,平均2-3家,我之前也不是做B端運營的,就幾個月時間,基金公司圈里就都知道我的口碑了,因為我能幫他們賣貨。
合作伙伴是你的服務對象、合作對象,你也要大量接觸,了解他們的運營模式,這樣可以開闊你的視野和格局。
競品、同行這點就更重要了,很多業務都是從學習和研究競品開始的,知彼知己才能百戰不殆。多找內部人聊,多混圈子,可以解決這個問題。
2、運營的初始工作,應該從哪個角度切入?
很多人做運營,會出現兩個極端,一個做完一個項目,接另一個項目,如此往復,另一個極端就是每天的工作就像一日三天,每天重復,沒有新東西。做到最后都會沒激情了,一個是累疲的,一個是沒斗志了。
其實運營工作,是分為橫向和縱向的,你也可以理解為上層建筑和經濟基礎。經濟基礎才是被大部分運營人忽略的關鍵因素。任何一個運營模塊,任何一項工作,都是需要找到需要長期運營的工作內容的。舉個例子:你做社區,是不是需要囤積大量的用戶資源,但是很少有人會堅持不懈地做這件事。你做社群,管理員的運營是一個持續性工作,kol也需要持續積累,社群的矩陣架構也需要定期梳理。
你做的是社交電商,你的分銷才是破局點。哪怕你做saas,你的商家運營,也是需要建立一套持續運營的機制的,而不是一對一這么笨的方式來運營。這些橫向的工作,需要持續投入、持續積累,量越多,體系越健全,威力就越大,但卻很容易被忽視。
為什么被忽視?因為做項目更容易出結果。然后你的時間就全部被這些縱向的事情被占據了。其實你靜下心來想想,往往很多工作的破局點,都是在橫向,而非縱向的,是不是?因為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筑。
應該如何去做?日常工作,一定要切割出時間來做橫向的事情,我很多時候甚至會花80%的時間來干這事,20%的時間來做活動啊、產品需求啊等等。所以我做業務,往往是開始慢,然后快,最后則無敵。當然時間分配,得看你的具體業務,不同業務是不同的。
基于你的三塊工作:
公眾號運營:80%的時間花在提升內容質量上,包括文章、公眾號活動等等,花20%的時間去積累優質的kol資源,另外可以結合社群,跟你們的社群打通。
社群運營:花40%的時間去好好運營你的管理員、發展kol,花40%的時間去做社群的活躍度、氛圍,思考社群的發展模式,比如社群矩陣等等,而像社群的拉新、變現這些工作,加起來花20%的時間就行了。
三、除了做運營的工作,還要跟產品,對自己的運營發展前景,怕不能有一技之長怎么辦?
答:運營對接產品,本來這就是運營日常工作之一啊。我也做過產品總監,雖然不專業,但對我的成長起了很大作用,我可以透過產品的視角看運營。
產品幫你實現一個功能,是比你吭哧吭哧做很多工作,效果是顯而易見的,為什么當年產品被炒得很火,這也是一個原因,因為能很快出結果。
所以對接產品這件事,你不要排斥,我知道中間會有很多矛盾,溝通起來非常吃力,這是運營要勇于面對和解決的,這是一種成長和考驗。
什么叫運營的一技之長?第一你要感興趣,第二你要在多年的實際工作中,在這個模塊持續投入、持續積累經驗、持續拿出成功的案例,這才叫長。這是你吃飯的家伙,因為你專業,人家干不過你。
所以你要思考一下,究竟哪一塊是你在當下及未來若干年,要一直努力付出的那個運營模塊,并且要盡自己最大可能做到別人所不能。
所以,運營工作任重道遠,找到快樂,積極面對,一直加油,才能起飛!
本文為@運營喵原創,運營喵專欄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