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mp id="0c8o0">
  • <nav id="0c8o0"><code id="0c8o0"></code></nav>
    <menu id="0c8o0"><tt id="0c8o0"></tt></menu>

    萬字干貨 | 掌握社群變現的這12個技巧,轉化率成倍增長

    編輯導語:這幾年社群在各個行業中特別火,不論是做社區的、做教育的,或者是垂直電商,都涉足了社群運營的方法;社群實現了用戶與商家的緊密連接,也可精準觸達,有很多正面的效果;本文是作者分享了關于社群變現的十二個技巧,教你如何達到高轉化率,我們一起來看一下。

    萬字干貨 | 掌握社群變現的這12個技巧,轉化率成倍增長

    我是學姐晗晗,我深耕教育行業5年,有3年的團隊管理經驗,也是2個千萬級項目的操盤手,對于社群變現我有很多相關的經驗可以分享。

    今天就和大家聊聊大家一致感興趣的如何快速提升社群變現能力及其如何通過社群來達到高轉化率。

    以下是全文的目錄導航:

    萬字干貨 | 掌握社群變現的這12個技巧,轉化率成倍增長

    一、常見社群的轉化模式

    1. 什么是訓練營

    在這之前,先和大家聊聊什么是訓練營。

    目前市面上最常見的社群轉化模型就是各類“訓練營”,不管是3天、5天、7天,大家好像都在做,但是,連續幾天上課+社群服務就叫訓練營么?

    當然不是,訓練營,我們按照字面意思拆解——訓練+營。

    “訓練”我們很容易理解,指有計劃、有步驟地通過學習和輔導來掌握某種技能。

    那么營呢?我們可以想一想游學營、夏令營,好像都是非常集中的,封閉的,一批人去做同一件事,而且往往這種營在剛開始的時候大家都很陌生,彼此不認識,到那時最后分開那天產生舍不得的情感,這就是營的作用。

    因此如果我們重新定義【訓練營】的話,我認為是:在短期內,一群有共同目的的人,集中的通過有計劃的步驟學習和輔導掌握某種技能,并且收獲人脈、回憶,獲得感,成就感。

    2. 常見社群的轉化模型

    理解了訓練營的概念,接下來和大家聊聊在線教育行業訓練營的標配:

    • 開營儀式(介紹如何學習——提升預期+鏈接人脈)
    • 學習設置(群內學或通過App或其他工具學習)
    • 完成作業(提升獲得感)
    • 通關儀式(表揚、感悟、集中轉化)

    3. 訓練營設計的關注點

    首先,大家要結合自己的實際業務去思考,我的訓練營做給誰,是否方便他學習,我的轉化抓手是什么,做幾天,學習模式是什么?

    我舉個例子,我很早之前參加過一個訓練營(針對職場),連續7天,每天學習社群里的內容,然后筆記打卡,最后是一波硬轉化;我作為用戶,體驗十分糟糕。

    體驗糟糕在于:

    • 這7天的學習內容,非常分散,不連貫,我最后沒有很強的收獲感;
    • 群內除了曬筆記后被工作人員夸獎也沒有明確的指導,我不知道自己學會沒有;
    • 每天學習量大,曬筆記我也只能曬部分,記錄不完。

    所以如果你要設計訓練營,需要從用戶角度出發去思考:

    • 我是否能給用戶一個學完覺得能用上的內容?
    • 我是否能結合用戶的時間合理設計?
    • 我是否能給用戶一種我不僅學了,還有額外收獲的感覺?
    • 我是否能從他來訓練營的第一天就滲透我后面的產品,讓他被我教育,最后按照我說的走,被我的設計轉化?

    這其實才是思考訓練營的整個重點。

    其次,關于內容,到底選擇什么樣的內容,純干貨可以么?可以,也不可以。

    可以是因為你的確給了用戶干貨,不可以是在于,如果想達成高轉化率,你提供給學員的學習內容也要經過精心設計,尤其是在這個過程中做到:教育用戶+潛移默化介紹后面的產品。

    特別是有一些伙伴的業務可能不是非常剛需,或者概念還沒有被普及。

    舉個小例子:如果我做少兒編程,我訓練營讓孩子和家長上課,看課程了,然后告訴他你報名吧,這種情況下家長的第一反應通常是,我為什么要給孩子報名呢?

    除了孩子喜歡,我要不要花這筆?畢竟我還要給孩子報語數英,樂器,才藝等課程,而編程現在不考,也不用,未來我也不是說非要孩子變成一個優秀的程序員。

    這樣是不是家長在決策的時候就會覺得,這個課,不報也行?

    那么如果我們給家長傳達的是:

    • 為什么孩子要從現在開始學編程,比如能夠鍛煉思維能力、加強邏輯性;
    • 學編程已經成為趨勢,教育部指出要在中小學階段設置人工智能相關課程,推廣編程教育——早學早掌握,領跑;
    • 能夠改變孩子拖延的習慣,學習更主動。

    這樣是不是更有動力了呢?所以這樣教育用戶的動作,應該存在于每一次和家長的接觸中。例如:課程中、社群日常分享中、甚至是每一次和價值的交談中。

    如果你現在負責的轉化模型是要通過上直播or錄播,那你需要和你的老師一起去設計這樣的環節。

    因為對于用戶來說,第一信任一定來自于老師;因此對于課程內容的打磨,不僅僅是停留在干貨上面,還需要考慮引導轉化的部分。

    二、深入了解產品是轉化的核心

    1. 了解產品

    接下來和大家講講轉化的核心,這里給大家拋出一個概念:99%失敗的轉化,是因為沒有深入了解產品。

    如果上面的4個問題,你大多數答不上來,那你需要反思一下。如果自家產品都不了解,如何能賣好呢。

    一個產品被研發出來,一定有它的作用,有針對的?群,才能進行售賣。

    這個產品是如何設計出來的,其實也就是說滿足了什么樣的用戶什么樣的需求,這是一個需求匹配問題,你的產品是否有市場是你需要考慮的;當然,市場大小可以另說。

    2. 了解產品的方法

    那么我們該如何去了解自己家的產品呢?

    可能很多人會先看詳情頁,因為詳情頁有詳細的介紹、產品的背書、賣點等;當然,這是建立在你們詳情頁做的真的不錯的前提下,如果你們的詳情頁根本看不出什么,你可能就會用到之前別?做好的產品手冊,不明白的地方再去問同事。

    我們涉及到做課程的同學可能還會去聽老師的課程,了解老師風格。

    但是還有一個小小的方式,就是和這個產品的設計者溝通,如果你是剛好參與一個新產品從一開始的設計到孵化出來然后需要包裝了,那么這個時候你會發現你思路非常清晰。

    舉個例子,我們的項目主要是做K12語文方向的,以前是高中為主,高考語文在學生和家長的印象里就是多讀多背就能提高。

    直到最后發現成績不好,家長們才會選擇給孩子報補習班。

    而?多數的輔導機構也會去設置一套很對高考知識考點與技法的課程,這本身沒有錯;但是問題在于,絕大多數來補語文的學生,基礎非常差,漏洞多,水平參差不奇,就想學模板。

    可是模板類的方法也是建立在對知識點了解的基礎上,因此我們設計了一套專門針對補基礎的課程。

    我們結合全息記憶法、與高考必背內容,并且用音頻+圖文方式去展現,方便學生們靈活的去學習。

    這里我們想清楚了兩件事:

    • 課程是針對誰設計的?—高中語文基礎差的學生
    • 解決什么樣的問題?——補習基礎

    3. 用戶調研

    接下來再和大家舉個例子,有位小伙伴是做家庭教育,親子關系的,他的產品應該對標到怎樣的人群呢?

    首先大家可以想想,能來關注家庭教育親子關系的人符合什么樣的特質?

    可以從這幾個方面去調研評估:

    那么我們可以肯定的是,在中國關注親子關系家庭教育的,大多數都是一線城市,高端家長;對于三四線城市家長來說,灌輸這個理念,教育成本過高。

    確定我們的用戶在哪里,哪些人會為我們的產品買單,比你盲目的去找量更加重要。

    下面給大家一個做調研可以參考的表格:

    萬字干貨 | 掌握社群變現的這12個技巧,轉化率成倍增長

    我們要確定的是某一類人,而不是某一個人;很多產品,不僅僅是教育產品,都會有地域特質,所以地區我放在了最前面,當然這個表格還是可以去延伸和更改的。

    4. 梳理產品賣點

    清楚了我們的用戶人群特征后,我們需要思考的是要如何梳理產品的賣點。

    產品在設計之初,大多就已經做過競品調研;因此會在某些部分上優于之前市場上的產品,不斷去對比,找到不同之處、優勢之處。

    另外就是你的產品補充信息、設計背景、相關的背書、數據支撐等都可以拿來進行整理。

    這里還要強調下用戶體驗,這里的用戶體驗不單單是你在用戶有問題的時候回復問題快、提供的內容多、操作流暢就ok,還有產品本身對用戶是否有價值。

    像教育社群的相關產品,不管是功能類、興趣類還是其他類別的,都可以通過體驗找到產品的獨到之處。

    把這些賣點整理,篩選,然后很重要的一步就是,說人話!

    把產品的賣點效果,以用戶聽得懂的方式呈現。

    例如:運營社的賣點,10天,學用的上的技能。

    萬字干貨 | 掌握社群變現的這12個技巧,轉化率成倍增長

    10天,體現出快速,用得上的技能體現出,學完即用;這是符合很多運營人的需求的,10天掌握一門技能,就可以解決一部分工作當中的問題。

    還有很多小伙伴,不管是賣貨,還是產品設計,或者后續文案,都容易站在自己的角度,覺得自己的產品怎么都好而忽略了用戶視角。

    當我們梳理好了目標人群、產品賣點,還要去做那些事情呢?接下來和大家細聊一下這件事。

    三、提升轉化率必做的3件事

    1. 文案準備

    在轉化部分大家往往比較關注的是如果和用戶溝通,或者通過社群的方式進行轉化;我嘗試過不同的社群轉化文案,其余條件相同的情況下,優化后的文案當晚業績是以往的三倍。

    今天來給大家展示一下我們的轉化文案。

    在此之前,先說一下我們推的這門課程的賣點:

    • 16周完成語文復習,打破以往暑秋寒春全年模式,快速高效完成復習;
    • 主講+督導+輔導老師、三師一體、精細化輔導、教輔團隊優質實力、堅持學完課程并得到專屬指導、可以免費復訓到高考,避免遺忘(可以復訓2次)。

    優化前文案如下:

    • 【7月14日我們開課啦!開課倒計時2天!!!】
    • 7月14日2019高三語文全項系統1期班正式開課!
    • 十年教齡老司機董騰老師,帶你度過清涼一夏!
    • 高三很忙,別浪費時間!16周提前完成語文復習!
    • 清北人大名校督導老師監督你的學習,為你制定學習計劃!
    • 1v1專屬答疑,課前課后練習監督學習情況!
    • 直播+錄播集中學習,高效吸收,學以致用!
    • 還送課程禮包!(5本講義+2本董騰老師編寫書籍)
    • 7?15日0 點漲價!報名猛戳:xxxxxx;咨詢聯系:xxxxxxx

    可能對文案研究不深的伙伴乍一看覺得這文案還行,有給出方案,引導用戶,有刺激手段,但是其實這個文案有很多問題。

    第一個問題是文案的開頭就無法引起對這個課程或者老師不熟悉的同學的共鳴,這樣會導致間接放棄了一批用戶成交的可能性。

    第二個問題,在背書這塊,只強調了教齡。但是對于?戶來說教齡不代表講的好,能幫學生提分。

    第三個問題,沒有明確的指出用戶需求,只是提到16周提前完成語?復習,那為什么要提前??多數學生都不會先進行語文復習,這里也沒有說明?。

    第四個問題,課程質量沒有證明,雖然指出就連督導老師的學歷都很高,但是沒有辦法驗證學習的效果。

    我們可以針對以上問題進行優化。

    這類文案太過自嗨,用戶無法感受到。

    文案按照以下轉化的步驟,優化后給大家看看:吸引用戶—指明需求—給出方案—證明質量—引導購買。

    • 高三即將過半,語文成績仍停滯不前?該怎么做才能考入理想?學?
    • 別放棄,十年教齡董騰老師親授?考語?答題模板。曾創3個月幫學生提高82分的神話!
    • 已有5413位同學,通過學習《高考語文全項系統班》考?理想?學。
    • 只需16周;集中學習,搭建完整知識體系;三師?體,學完學懂輕松答題;帶領刷題,掌握所學不再存疑!
    • 無限次回顧,住校也能學。給自己一個實現夢想的機會!
    • 下一個語文高分得者,就是你!
    • 高考前最后一期!11月2日至4日,購買本課程贈價值百元文具禮包,11月5日即將漲價!
    • 購買猛戳>>xxxx
    • 詳情咨詢:xxxx

    結業后第二天正好又是同樣的時間節點和優惠,我用這一版文案去測試,成交量比之前翻了三倍。

    這個版本就完美了嗎,其實不然,這版文案還是有問題存在的。

    第一個問題:曾創3個月幫學生提高82分的神話,這確實是真實的。

    但是卻不是適合每一位學生的,大部分學生的成績集中在90-100左右,那么就不可能出現提分82分的情況。

    第二個問題:只需16周后的?案不夠接地?,要變成學生快速看懂的話描述。

    第三個問題:下一個語文高分得者,高分沒有細化。因為在學生的概念里考120分可能就是很高的分數了。

    所以,后面還有再優化的版本。大家可以根據自己的情況來去優化自己的課程轉化文案。

    寫文案要注意的是:

    • 開頭吸引用戶的方式避免自嗨;
    • 中間的說明要有力,列數據;
    • 背書要夠硬,但是也要說人話;
    • 催促要有緊迫感,促報名。

    2. 相關人員評估與修改

    在寫了文案后,我們還需要相關人員進行評估與修改。

    不管你是寫了社群文案、詳情頁、公眾號文案,都是需要做評測,看效果的,這個評測可以是內部員工,也可以是用戶。

    內部人員可以幫你查看是否在邏輯上有漏洞,是否在賣點的選擇上有問題,還有哪些可以補充或者刪減的地方。

    除此之外,用戶也很重要,因為你的用戶才是決定是否購買的人,他們的感受很重要;包括是否第一眼被你的文案吸引,你的文風是否符合你的產品,愿不愿意讀下去,這都很重要。

    你可以找群內跟你關系比較好的用戶,給你意見,越多越好,平時也要多和用戶溝通,看他們都在關注那些點,哪些詞是他們的關鍵詞;也可以選擇不同的渠道,抽調出一部分用戶做標記,看轉化效果,再進行優化。

    只有你去做測評,你才能有更好的文案和轉化,如果僅僅是停留在寫出來了,會容易沉浸在自嗨的狀態,你自己覺得好其實是遠遠不夠的,要讓所有人都覺得好,那才是真的好。

    而好不好的關鍵可以看數據,可以給你更好的反饋,最直觀的告訴你,哪樣的好。

    真的不要停留在“感覺好”,除了文案的內容之外,文案的發送時間也是關鍵因素,不同的用戶群體所處的狀態不同,他們看手機的時間也會不同;可以去調查一下,到底什么時候發送文案,被看到的可能性最?。

    文案也可以設計多個不同角度的版本,以我個人的產品舉例,可以設計教師角度出發的走心版本,學生角度出發的需求版本,產品設計者的高端版本,給家長看的解脫你痛苦的版本。

    3. 同步相關話術

    當你的產品定了、文案定了,節奏定了,一定要同步接觸用戶的所有相關人員,保持話術上的統一,避免出現分歧。

    萬字干貨 | 掌握社群變現的這12個技巧,轉化率成倍增長

    我們往往在節假日或者促進購買時,會加入一些優惠或者限額,如果在這方面沒有提前溝通好,導致用戶損失,用戶可能再也不會來買你家的產品了;即使你做出補償,對于用戶來說,你不是唯一,還可以有其他選擇。

    社群內的轉化動作,不是只依靠于轉化?案,而是應該有完整的流程;由于我們是靠社群+免費課/體驗課的模式進行轉化,我就來簡單給?家分析一下我們集中轉化整個流程。

    案例:K12教育

    流程表舉例以1月26日(周六)公開課集中轉化為例:

    萬字干貨 | 掌握社群變現的這12個技巧,轉化率成倍增長

    • 上課時間晚上8:00
    • 目標人群:高三學生
    • 集中轉化期:周六至周一

    我們完整的設計是從課前的預告,當天的準備,課中的動作,課后的轉化跟進有完整的流程,才能確保不突兀、不斷檔;這些流程現在不用每次我做表格了,因為?家都已經形成完整且固定的動作了。

    接下來和大家分享的是我們還能從哪些方面為這個產品做轉化。

    大多數人都很在意社群的轉化文案、APP的轉化文案、公眾號的轉化文案。但很容易被家忽略的就是詳情頁,即你產品的介紹頁。

    我看過許多教育網站對于自己的產品介紹都缺乏設計,詳情頁是一個用戶自主了解產品的方式。就像?家淘寶上買東西前你要仔細的看介紹,去熟悉產品。

    所以,詳情頁的介紹也可以按照這種模式進行優化,了解他們的痛點是什么,到底需要什么樣的產品來解決,你的產品為什么能解決他的問題等。

    可是也有很多人說,感覺現在用戶都不怎么仔細看詳情頁,都會直接咨詢工作人員,但是大家還需要注意一下幾個點:

    • 不是每一個人都不看詳情頁,不管詳情頁還是專題頁本身是需要承擔轉化的。
    • 當某一個人手上負責的課程足夠多的時候,難免會出現記不住或者記混的情況,這時候他們直接查看詳情頁是最快的解決方式;那么詳情頁的準確性,引導性,轉化性就尤為重要。
    • 曬好評時,真實的截圖,比優化過變成精美圖片的效果會更加真實。

    針對做免費課或者體驗課轉化的伙伴,還容易忽略的一個部分就是推課講解;如果?家選擇用直播,那么就要去優化推課PPT,而不是只要只展示優惠和課表。

    在這個課程當中,用戶進來的時段不同,有的人可能一開始就進來了,有的人可能從中途進來的,有的人可能快結束時才進來,這時的推課,實際是給她們一個機會去了解自己的需求和你的產品。

    我們可以按照我們轉化文案的方式,新梳理課程賣點,來調整自己的推課內容。

    那么在老師講課的過程中應該完成戳中痛點——引需求——給解決方案——證明質量(課程中驗證過程)后續的推課中繼續用真實案例驗證——引導購買。

    在轉化方面,還有一個經驗分享給大家,大家可以關注并分析一下自己目標用戶的行為時間。

    例如我做高中語文,?家都知道學生是在晚上和周末比較有時間,我們高中生的集中付費時間在周末;因此我的公開課、轉化相關布置,全部集中在周末。

    如果我的公開課設置在周中,我基本可以預想到周中的轉化大概如何,因此不會把大量的轉化步驟放在周中。

    如果大家有k12方面的,可以注意一下,目標人群?直有需求的情況下做聯報,如果產品形式一致,多科目課程時間上沒有沖突,可以考慮教師的合體、優惠的聯動、工作人員動作的聯動,會比單科更好,轉化率更高的。

    萬字干貨 | 掌握社群變現的這12個技巧,轉化率成倍增長

    對于K12人群還有一點需要特別注意,金額較大的情況下,產品的使用者和付費者,很多時候并不是同個人;使用者可能是孩子,付費者可能是家長。

    我們可以分別針對家長和孩子做出不同的手段。

    針對家長的轉化方面,我們會單獨設置講座或者課程,對家長進行教育,和輸出理念。

    比如大家會說,難道不是老師講好課,孩子愛聽就可以了嗎?

    也許孩子聽了,會覺得很好,年級小的孩子你問她怎么樣,他可能說挺好玩的,然后家長也不知道到底怎么樣,孩子也沒有那么強的判斷力;或者孩子說媽媽我要報班,家長還要重新看看是不是要給她報名。

    家長和孩子,老師對這兩者解決的問題不同,對于家長,要進行教育,讓他覺得就得跟你學,不他家孩子要完蛋;或者跟著你學我家孩子比別人的孩子優秀很多。

    對于孩子,把內容講好,讓她愿意坐在電腦前,或者坐在你的教室里學習,學了就要停不下來。

    那么如何讓家長覺得,就要跟你學呢?

    這里我來說幾個注意的點,其實和轉化文案非常像。

    1)戳痛點,引需求

    在應試方面,很多時候我們會聽到家長說孩子哪里哪里不好。

    注意,不是孩子哪里不好是痛點,痛點其實是無能為力,并且這種現象使家長焦慮,所以你要告訴他,我能幫你從痛苦中解脫出來。

    萬字干貨 | 掌握社群變現的這12個技巧,轉化率成倍增長

    因此在話術上可以修改為:

    你和你的孩子有沒有遇到這樣的問題?或者存在這樣的情況等。

    在文案中要代入家長,別讓他們認為,只是孩子的事兒。

    2)傳達理念,給出方案

    說明為什么要做這樣的產品之前,就要給出理念,到底怎么做是對孩子好的,家長以前存在哪些誤區,這樣做和之前那樣做的孩子都怎么樣了?

    這些最好是有數據的支持,去讓家長有直觀的感觸,并且做適當“恐嚇”;所謂的恐嚇,只是為了引起家長重視,注意不要過度灌輸焦慮哦。

    我們讓家長直觀感受的,其實方法很簡單,就是出金句。

    就和我上面給大家截圖重點的方式很像,這一招不僅適合在公開課講座上,群內講座、文案配圖、公眾號轉化也同樣適合。

    在談論教育理念的過程,就是讓家長認可你的過程,所以理念傳遞者要非常自信。不管是授課老師還是直接接觸用戶的咨詢人員,只有你相信,你才能說服別人相信你。

    因為一旦你出現不自信,家長就會覺得,你在背稿子,你根本不了解你的產品或者你們的產品根本沒有這么好。

    在你們有一定共鳴的基礎了,就可以去給出方案——你的課程。

    在這里一定要注意對應,注意你的邏輯思維。

    提出問題——解決問題。

    以這樣的思路進行下去,由上到下,千萬別再前面戳完痛點,建立好共鳴之后,講其他的事情,別的用戶會一臉懵逼,啥,你在講啥,你到底想告訴我啥?這是很致命的,你講了很多,別?卻沒有記住重點,因為你講的不是他們所關注的點。

    自己的邏輯如果有問題,對方就不可能成功進?你設計的思路中,跟著你走。

    金字塔型向下,樹狀圖型向下,這種思維的灌輸是能夠一一對應的,并且你不會跑偏。

    同樣如果你是做職場的依然要思考,職場人最想得到什么?他的痛點是什么?想要得到什么?

    四、提升能力的方法在于總結和模仿

    1. 多看多學習

    從哪些方面為產品做轉化?

    萬字干貨 | 掌握社群變現的這12個技巧,轉化率成倍增長

    大家小時候一定有被要求過摘抄這件事吧,然后你就會覺得,這個句子好,我去記錄下來,然后用在作文上。

    原本這應該是一件好事,但是絕大多數人忽略了,這就是文章的拼湊,沒有靈魂;在升?高年級后這樣的文章就是一份普通作文,沒有從摘抄中學會仿寫,進行創造。

    所以我們也是一樣,多去看好的套路,好的文案,最重要是:多去進行仿寫。

    再就是一定要多思考總結。其實生活處處是文案,上次我參加完運營社深圳活動后,隔天在機場滯留了6個多小時,我就逛機場,邊走邊看易拉寶、廣告牌、海報,最后走進書店的時候,被一本書《為什么精英都是時間控》的標題吸引。

    萬字干貨 | 掌握社群變現的這12個技巧,轉化率成倍增長

    我在那么多本書中被這個標題吸引的原因有如下幾個

    • 配色、字號突出重點;
    • 關鍵詞精英吸引到我的注意,因為我想成為精英;
    • 疑問句的形式,激起讀者好奇,疑問句的同時但是又告訴你對時間的管理是精英的必備條件。

    再看下面的背書:

    • 是很多企業都在用的時間管理術——證明質量、可以解決問題
    • 日本上市2周緊急加印3詞,累計銷量突破10萬冊—暢銷,已經被絕大多數人認可我們要透過分析自己被吸引的原因,去分析他的設計邏輯。

    有的時候我們覺得,我們學會了,但是實際使用的時候又發現了問題,所以千萬別錯過這個反復記憶的機會!

    我小時候特別喜歡看電視上的廣告。記憶特別深的萬通筋骨貼的痛痛痛、貼貼貼,雖然只是簡單的重復但是非常有力。

    再比如之前去日本旅游,我發現日本非常喜歡用圖?、或者食物模型展示,而且圖片是那種讓你看了就想買的效果!你從很遠就知道前面有什么,然后就想過去看看,比如下圖:

    萬字干貨 | 掌握社群變現的這12個技巧,轉化率成倍增長

    是不是和我們國內的廣告風格十分不?樣呢,看起來就很誘人。

    展示效果有很多種,直觀來講有:視頻、動圖、靜態圖、文字。

    那么在效果上應該是依次遞減的,但是考慮到視頻的流量和打開率的問題,應該是動圖>靜態圖>文字,所以大家可以想想,到底應該如何更好的去給我們的文案進行優化包裝。

    看到好的可以借鑒的就記錄下來,手機的記事本可以好好利用,先拍圖,插?記事本,簡單記錄想法,再找時間好好整理,等寫文案的時候,就可以拿出來直接用了。

    要經常去練習,路是一步步走出來的,這些技能也是要一步步的扎扎實實的去努力、積累、修改和運用的。

    案例:志愿者團隊搭建

    大家知道,我們團隊其實就做語文科目,我們的工作人員就是運營+老師。

    我們的運營人員也很少,靠的主要是志愿者團隊和兼職團隊。很多人都想知道如何搭建這樣的團隊,那么我就簡單的三個方面闡述

    • 如何安排到合適的崗位;
    • 如何讓兼職/志愿者發揮更大能力;
    • 如何設置成長體系。

    有些小伙伴有自己的兼職團隊,有些小伙伴有自己的志愿者團隊;但大家會發現,其實要想讓團隊里的人穩定下來有點難。能夠持續做超過半年甚至一年的,不多。

    因為不是全職,所以大家沒有辦法全身心的投入;如果是學生兼職,他們有很多想要嘗試的,如果是社會人士,他們常常會因為其他事情而抽不出過多時間,或者因為個?或家庭原因無法繼續。

    我們都希望有一個相對穩定的團隊,那最開始就要從選人說起。

    我會設置不同的崗位,讓別人選擇,選擇適合他的,他可以嘗試半個月看這個工作是否他也喜歡。

    如果不喜歡可以調崗,除非他本身態度、能力有問題,我會主動勸退。

    讓適合的人,做適合的事。不要讓一個人去做一個自己完全把恐怖了,甚至覺得是負擔的事情。

    緊接著,他會在他喜歡的事情上下功夫,那么我們要及時表揚。

    我最開始脾氣比較大,很喜歡直接說出對方的不足;但是后來發現不是每個人都能接受這個方式,于是我就換為鼓勵,我會說他哪里做的不錯,但是如果你改進一下哪里會更好;用這樣的方式,及時給他們肯定,就像教孩子那樣。

    當然如果犯了比較嚴重的錯誤,還是要嚴肅的告訴對方應該怎樣,不應該怎樣。

    我是如何讓他們發揮更大的能力呢?那就是對他們進行培訓。

    這里的培訓不是說一進來對要做的事情的基礎培訓,而是開始培訓他們的管理能力、應急處理能力。

    你不可能永遠靠自己管一個團隊,那樣你會累死。這是我在18年最大的感受。

    你要給他們更專業、更深入的培訓,無論是在專業上還是管理能力上;你可以提拔優秀的兼職做團隊的管理者,帶他們去成長,他們也會因為自己的成長、進步而有成就感。

    如果一個人是管理崗,并且表現的一直都很好,我其他表現好的小伙伴如何上位?如果一直保持團隊形態不變,是不是其它小伙伴會覺得,我做的好也沒什么用,甚至想要退出?

    這個時候,你除了調整你的團隊架構,比如說總管理下面設置組長,組長管組員。另外,還可以選擇設置比拼。

    例如在19年即將嘗試我們每3個月重新評選一次組長、組員可以提出挑戰,我們來規定如何挑戰,完成那些任務,來給大家確定是否挑戰成功。

    有晉升、有比拼、才更有動力。

    給大家看一張圖,這是18年的我的團隊構成圖:

    萬字干貨 | 掌握社群變現的這12個技巧,轉化率成倍增長

    當然大家的規劃方式可能有多種多樣,但是,別忘記你的兼職/志愿者團隊為什么會選擇你,為什么會留在這里,這個問題很像我們做社群前思考的問題,社群的定位是什么,能夠吸引他留下來的動力是什么?

    最后有幾點建議給大家:

    1)希望大家都可以參與自己團隊的產品設計共同打磨產品,也許你的意見會改善整個產品的售賣情況。

    2)做教育,請把用戶當家人,除了想著怎么把課賣出去,你還要想到底怎么用戶覺得有用;當你不再是每天只盯著你的銷售數據的時候,你會發現,你的售賣情況會有所改善。

    3)請把兼職/志愿者當家人,只有你們真的為對方思考的時候,對方才會為你思考。

    本文為@社區營銷研究院原創,運營喵專欄作者。

    (2)
    社區營銷研究院社區營銷研究院專欄作者
    上一篇 2021-01-28 13:24
    下一篇 2021-02-01 10:17

    發表回復

    登錄后才能評論
    公眾號
    公眾號
    返回頂部
    運營喵VIP會員,暢學全部課程,點擊查看 >
    央视频直播在线直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