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的九、十月都是職場求職的高峰期。
但是,今年因為教育行業格外動蕩,市場上涌入大批的找工作的小伙伴,找工作比以往更難,找靠譜工作更難的情況。
很多朋友像無頭蒼蠅一般的海投簡歷,但多數簡歷石沉大海,杳無音信。
今天就和大家分享社群運營面試和建立撰寫的一些技巧,希望通過這篇可以幫到大家真正意義上求職漲薪。
以下是本次分享的內容目錄:
一、簡歷撰寫技巧
1、如何用STAR法則梳理項目經驗?
2、STAR法則梳理前后實例對比
3、其他簡歷項目經驗實例
二、社群運營面試技巧
1、面試常見問題
1)自我介紹
2)離職原因
2、社群運營面試專業問題
1)從0到1,如何獲取種子社群用戶?
2)如何保持社群的活躍度?
3)產品內容單一,如何通過社群轉化?
3、面試前、中、后準備內容
1)面試前
2)面試中
3)面試后
一、簡歷撰寫技巧
1、如何STAR法則梳理項目經驗? ??
STAR法則常用于簡歷撰寫,它也是備受500強公司HR推崇的一種技巧。
先給大家講解一下STAR法則,簡單的說就是利用一件事的背景、目標、行動、結果把這件事說明白。
S:Situation 背景
事情發生的背景是怎樣的?
比如協助銷售部分提高客戶轉化率/參與公司xx項目。
T :Task 任務
你是如何明確你的任務的?
比如:為銷售部門提供精準的客戶線索,負責用戶拉新及裂變活動組織,有效提升線上訓練營的轉化率。
A :Action 行動
為完成任務,你做了哪些具體行動?
比如:通過對用戶的數據分析,對用戶分層,利用活碼工具以及實體獎品組織活動,優化社群流程話術,構建社群運營SOP。
R :Result 結果
有哪些可量化的結果?
比如:3個月時間社群用戶數從0增長至5萬,訓練營轉化率從10%提升至25%,單群社群月均GMV10萬+。
2、STAR法則梳理前后實例對比? ?
舉個例子:
1、未使用STAR法則前的工作經歷:
負責制定社群運營方案,幫助用戶學習,解答關于產品使用和課程學習等問題,有效提升了社群轉化率。
使用STAR法則以后的工作經歷:
社群轉化:負責學員社群的運營及維護,通過學習任務發布、主題活動組織等方式,找出精準需求的學生群體進行銷售轉化。活動社群付費轉化率在5%-30%之間,完成銷售業績40萬+。
2、未使用STAR法則前的工作經歷:
負責社群基礎架構和載體的搭建運營工作,維護、活躍、打造課程口碑,使社群能夠更快拓展影響力和參與人數。
使用STAR法則以后的工作經歷:
裂變增長:負責購物商場的社群體系的搭建工作,通過社群、課程、小程序裂變等方法以及線下活動組織、分銷團隊搭建、公眾號投放等方式,對目標客群進行有效激活,3個月時間社群用戶有效增長30000+。
3、其他簡歷項目經驗實例?
可能有一些小伙伴還是比較疑惑,這里再給大家幾個使用STAR法則撰寫的社群項目經驗參考:
1)為上市公司提供社群運營服務,分析用戶心理,輸出群內分享文案及海報,建立用戶打卡積分制度,通過社群裂變對目標群體進行有效激活,3個月時間社群用戶有效增長人數30000+;
2)負責社群代運營內容輸出及更新,通過1個月建立知識內容庫、定期話題內容庫、社群活動等規范內容,提高用戶活躍度和粘性,促成50%用戶線下引流。
不知道各位小伙伴看完了上述的內容是否對于社群運營簡歷撰寫這塊兒有新的感觸。
接下來和大家聊聊社群運營的面試技巧。
二、社群運營面試技巧
1、面試常見問題?
1)自我介紹
2)離職原因
2、社群運營面試專業問題
1)從0到1,如何獲取種子社群用戶?
2)如何保持社群的活躍度?
3)產品內容單一,如何通過社群轉化?
3、面試前、中、后需要準備些什么??
1)面試前:
1、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確定自己求職的傾向性
求職的影響因素包含行業、公司、領導、薪資待遇、晉升、工作內容、工作時間、工作地點。
而如果進行排序的話大部分人會有限考慮薪資待遇,因為這是最直觀的判斷一家公司是否值得去的原因,當然,這個排序沒有一個固定的標準,而是看個人自身做一個判斷。
關于行業的話,給不同的小伙伴一個選擇的建議,可參考:
0經驗轉行人士:互聯網公司、領導優先、公司規模優先;
有一定工作經驗:互聯網公司、公司晉升賽道優、晉升空間優先,能夠獨立操盤項目;
傳統行業、轉型企業:公司賽道優先、福利待遇優先。
2、了解公司的產品、組織架構、產品發展階段
3、面試前記錄投遞渠道、行業+公司名稱+崗位+薪資待遇+面試時間
4、提前準備好自我介紹、面試常問的問題,比如離職原因,職業規劃和專業問題等
2)面試中:
1、注意著裝以及個人形象,面試過程中保持輕松,雙目注視面試官。
2、跟面試官的交流過程當中多帶一些專業術語,最好用實際案例結合相關的運營成果來表述。
3、用STAR法則對自己的過往經驗、案例進行梳理,有相關作品最好帶著,若問到具體的細節實事求是,盡可能簡短的說明具體情況。
3)面試后:
1、對整個面試過程進行復盤。
2、及時跟進面試結果,如果個人感覺良好及時跟hr保持聯系。
3、每一次面試是對個人經驗能力以及以往項目的總結提煉,并以此調整完善個人的職業發展方向。
4、如果自己非常喜歡這份工作,第1次拒絕之后,可以第2次跟hr以及面試官再進行溝通聯系,但一定表現要比之前的面試更好才可以。
本文為@行秀原創,運營喵專欄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