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mp id="0c8o0">
  • <nav id="0c8o0"><code id="0c8o0"></code></nav>
    <menu id="0c8o0"><tt id="0c8o0"></tt></menu>

    做完第100場裂變后,我總結出這三點裂變增長法則

    隨著微信封殺朋友圈誘導分享打卡,微信的裂變就越來越難做了。以往單一的裂變方式收效甚微,只有綜合多種玩法、多種思路,才能真正實現裂變增長。

    做完第100場裂變后,我總結出這三點裂變增長法則

    隨著之前微信安全中心頒布的《關于利誘分享朋友圈打卡的處理公告》刷屏后,做微信生態的運營人員肯定感到頭皮發麻。

    從大趨勢來看,分享打卡被封殺了,那接下來封殺的可能就是誘導裂變了。

    其實能感覺到,從18年下半年開始,裂變越來越難做了。運營者們換湯不換藥地把海報一換,獎品一換,就開始裂變;用戶們知道要進群分享海報,發完朋友圈秒刪,拿了福利后轉身離開。

    運營人的對策呢?

    運營者開始提高審核門檻,要人工審核,或者用第三方工具可以直接圖片審核,不通過的需要重新分享上傳;而用戶們在體驗過之前的漏洞后,再去做分享助力的意愿就下降了,流失人數也更多了。

    對策方向沒有錯,是這個方向。但是如何在這個方向上,讓用戶的參與意愿也等比上升呢?

    答案是抓準用戶的切實需求點,讓用戶對獎品充滿欲望。

    接下來分享,我將講講如何抓住用戶的需求點,做好裂變。

    一、選品很重要

    有人覺得,價格高的商品,肯定很多人都喜歡。

    是的,的確很多人喜歡,畢竟大家都喜歡占便宜啊!

    但是對于運營者來說,高價格的商品做裂變,獲客成本會很高,不值得。其次,就是高利益誘導下,用戶群體太雜,不精準,就會導致后期洗粉絲變得很麻煩很復雜。所以,選品要直擊用戶需求。比如職場人的office技能課,比如運營人的運營書籍,比如寶媽的育兒經等。

    如果能讓用戶能夠對你的獎品產生欲望,且在設定的分享任務面前仍能不動搖,那么,這樣裂變成功的概率就會大大提升。但是,我們反問自己,自己的產品真的有讓用戶心動嗎?

    這個問題的答案,可以從「渠道投放量」到「用戶掃碼量」這個環節的數據看出來。當轉化率達到了你的標準值或更高,那么它是合格的選品,反之則不是。

    (一般而言,我們投放到公眾號中,閱讀量到掃碼量的轉化率在25%左右為標準值,具體情況需具體分析。)

    前期可以先小渠道測一測,查看一下各個環節的指標的轉化率如何,然后再優化一波,當數據達標了即可投放大渠道。

    也有人會說,一些名師、大IP的課也很不錯,有品牌背書自帶流量。

    是的,雖然名師IP的課都比較貴,但是我們也要把它歸類到直擊需求的選品中。

    為什么?

    因為名師,有時候也是需求。名師,從一定程度上代表質量,代表專業,代表這門課的高度,而用戶買單會得到安全感,而安全感解決的,正是內心的焦慮——現在的知識付費,大多還是引發焦慮。

    二、時間很重要

    好產品和高價格,不一定是等于號的關系。當時間節點碰上了,產品自然就顯得“貴重”了。

    就拿我前兩天做的活動來說——中考狀元的筆記(百度網盤)。它的成本是多少——0元。(某個微信群家長分享的,我保存到網盤了)

    1. 海報

    做完第100場裂變后,我總結出這三點裂變增長法則

    2. 增粉數據

    做完第100場裂變后,我總結出這三點裂變增長法則

    五天,個人號增粉900+,社群接近一個500人群,公眾號漲粉近5000,0成本。而且各個環節的轉化率都還不錯,轉化率都在標準值以上。

    熱點型的裂變產品,也是“風口上的豬”,可以讓成本更低,傳播更快。當然,它對選品也有一定的要求,具體如下:

    3. 選品要求

    a. 和熱點的匹配度要高

    舉個例子:

    • 母親節,送愛奇藝會員;
    • 520,送愛奇藝會員;
    • 兒童節,送愛奇藝會員。

    這和熱點有毛關系啊!這么大眾的商品,效果肯定是越做越差的。

    那我再舉個例子:

    • 張小龍公開課結束后,演講稿完整版文檔和整理過的重點筆記;
    • 網易云音樂承包地鐵的營銷活動后,操盤者的復盤PPT和更多營銷案例;
    • 四六級考試之際,機構老師親自整理的往年必考題和押題視頻。

    如果有這樣的海報,你會掃碼嗎?

    b. 不容易直接獲取,沒有明顯的購買渠道/方式

    比如,母親節之際,可能會有送媽媽按摩儀之類禮物的裂變活動,需要用戶集多少助力即可兌換。

    但是,存在一個問題,這種商品可以直接上x寶購買。

    對于用戶來說,按摩儀什么的的獲取意愿雖然很強,可惜,x寶的購買渠道可能會讓用戶離開,直接購買而非再去助力獲得獎品。

    c. 顧及參與者的“形象”

    來看下:

    • 母親節助力,送媽媽影視會員,追劇不用廣告;
    • 5.20助力,送女朋友一支口紅,表達對她的愛;
    • 6.1助力,送寶寶兒童文具,讓孩子學習更上一層樓。

    有沒有感覺上述有點奇怪?

    我們知道,它們的初衷是好的,但是這樣的主題不適合裂變。裂變是需要分享的,需要好友幫你助力的。但是這樣的主題在分享時,會無形中拉低參與者的姿態。

    重要節日加上表達心意的禮物,明明是可以花錢買一個包裝一下送給那個重要的人,卻在朋友圈、各種微信群各種求助力,邀請好友幫忙掃一掃。這樣的行為會在無形中破壞用戶的正面形象,讓他們違背了社會規范。讓用戶礙于面子,那么他的參與意愿會下降,就不會再參與這個活動。

    三、玩法很重要

    現在市面上常見的玩法有:

    1. 掃碼→公眾號→助力成功→領取資料
    2. 掃碼→公眾號→助力成功→加個人號→領取資料
    3. 掃碼→公眾號→助力成功→加個人號→社群→領取資料
    4. 掃碼→公眾號→助力成功→領取資料→排行榜競爭
    5. 掃碼→進群→分享朋友圈→領取資料
    6. 掃碼→進群→分享朋友圈→關注公眾號→領取資料
    7. 掃碼→進群→分享朋友圈→加個人號→領取資料

    ……

    說白了,其實是個人號、公眾號、社群三者之間的多層綁定。

    下面,想重點講講這兩個玩法:「排行榜機制」和「加個人號」。

    1. 排行榜機制

    排行榜的玩法,能夠讓獎品豐富化的同時,讓更多人參與進來。

    做完第100場裂變后,我總結出這三點裂變增長法則

    玩法:

    先設定核心獎品裂變,也是用戶參與的初衷目的——獲得獎品。比如邀請10人助力,可獲得A書籍,那A書籍就是本場活動的核心獎品。這是主干玩法,讓用戶能夠為了這本書去參與活動,邀請10人助力。

    當用戶參與主干活動后,一帶十就結束了嗎?如何利用這些種子用戶再爆發一次呢?

    答案是排行榜機制。讓用戶能夠在已有的獎勵上,疊加獎勵,且不同的名次獎勵不同,開啟二次裂變。

    需要注意的是,主干活動的獎品,必須需要是切中痛點的。

    因為,它是你獲取種子用戶的第一扇門。只有種子用戶對你的獎品感興趣,才會參與進來。其次,當用戶完成主干活動的任務后(10人助力),他會獲得名次,在排行榜的機制下,更加容易地再展開第二次裂變,邀請更多人讓他的名次上升獲得更多獎品。

    所以,是否能獲得參與,以及是否能獲得二次裂變,都需要主干活動獎品的鋪墊。

    2. 加個人號

    一是讓個人號擁有更多的好友,為日后的推廣、變現做鋪墊;二是個人號可以有更加嚴謹的審核(X擎工具可實現)。

    一就不解釋了,二可以再說說。

    現在有些第三方工具,可以讓圖片審核變得智能,省下很多人力成本。比如,讓小助手(個人號)機器審核圖片,然后發送獎品,實現智能化;也可以把代碼嵌入到公眾號內,當用戶發圖審核的時候,用百度AI智能審核,實現自動化。

    做完第100場裂變后,我總結出這三點裂變增長法則

    做完第100場裂變后,我總結出這三點裂變增長法則

    *工具后臺操作

    做活動前,要先想清楚自己的目標——是公眾號漲粉,還是個人號的漲粉,還是拉社群。目的不同,用戶的參與路徑也會不同:路徑太長會流失,路徑太短只做了單層的綁定,又怕洗得不夠多。所以,我們需要對活動的策劃做好評估,以及后續用戶粉絲的價值利用。

    四、結語

    微信打得越來越嚴,還是建議大家小步快走,不要貪多。

    一天漲好幾萬的紅利已經一去不復返,現在應該加快腳步,用不同的玩法組合起來去嘗試。不然用戶會膩,你也會膩。其次,多關注行業頭部的玩家,效仿他們的同時,再優化。最后,也是最重要的一點,多了解一點我們的目標用戶,不要閉門造車。

    不管是人,還是誘餌,都要穩準狠。

    本文為@運營喵原創,運營喵專欄作者。

    (0)
    運營喵運營喵官方
    上一篇 2019-05-27 20:12
    下一篇 2019-06-04 17:33

    發表回復

    登錄后才能評論
    公眾號
    公眾號
    返回頂部
    運營喵VIP會員,暢學全部課程,點擊查看 >
    央视频直播在线直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