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現在的年輕人來說,手里要是沒有2張信用卡,可能都會被認為是沒跟上時代潮流,脫離了年輕人的隊伍。
隨著提前消費的理念在國內越來越盛行,20多歲尤其是剛畢業的年輕人,申辦幾張信用卡用來買買電子產品、化妝品等等,已經成了一種常態。
同時,為了滿足年輕人越來越多的個性化消費場景,提高信用卡辦卡率只是第一步,最關鍵的還是怎么用戶實現更多的消費。
因此,可以看到的是,不管是招行,還是平安銀行,都為信用卡消費專門搭建了從官方公眾號到官方APP的一系類消費路徑。
不過當圍繞企業微信的私域運營開始興起之后,眾多銀行都看到了其中潛在的巨大價值,畢竟通過公眾號、APP還是沒法做好實時觸達用戶,但通過企業微信卻可以,而且還有承載量大、精細化運營高效等諸多優勢。
今天,我們就為大家拆解一下廣發銀行的私域運營案例,看看它是如何借助企業微信,實現私域流量巨大價值的挖掘。


廣發銀行也有自己的專屬信用卡APP「發現精彩」,目前的用戶數已經達到了5300萬+,綁卡用戶3000萬+,另外,廣發銀行的信用卡累計發放量近9000萬,信用卡消費年交易額高達4000億+。
這么龐大的用戶群體和消費需求,廣發銀行又是怎么做基于企業微信的私域運營的呢?
活動流程詳解
活動流程圖


第一步,渠道引流
要搭建企業微信的私域流量池,其實都很難繞開微信生態,尤其是當微信和企業微信完全互通之后,微信生態幾乎成了私域引流最高效的方式。
微信公眾號


雖然微信公眾號文章的整體打開率正在持續降低,但是涉及人們購物消費類的活動推文卻總能吸引到年輕人的注意。
比如廣發銀行的公號活動推文頭條,幾乎篇篇都在10萬+以上,可見人們薅羊毛的消費意愿還是很高的。
因此,把微信公眾號作為私域引流渠道,成了眾多企業的首要選擇,而引流的效果總能達到不錯的效果,不僅基數高,也相對精準。
微信小程序


除了公眾號,廣發銀行的微信小程序也不少,包括「廣發信用卡」、「廣發商城plus」、「廣發好優惠」等等。
用戶點進去之后,會看到多個私域活動引流入口,然后再通過各種福利方式,引導用戶掃碼關注。
微信小程序作為一種便捷的線上商城形式,可以承載更多的活動內容,也能給用戶更直觀的福利展現,達到更好的引流效果。
微信視頻號


廣發銀行在視頻號的運營上,做得還是相對不錯的,而引流的話,廣發銀行會在每條視頻的評論下面,置頂自己的評論,內容都是一些活動話術和鏈接。
用戶點擊之后就會直接進入活動引流頁面,然后被引流添加到企業微信的私域流量池中。
短視頻作為當下的一個風口,尤其對于以短視頻為主要內容消費的年輕人來說,無論是通過短視頻擴大自身品牌影響力,還是增加引流入口,都是一件利大于弊的事情。
當然,除了以上這些引流渠道,廣發信用卡的官方APP,其他一些第三方平臺,甚至包括線下營業廳,都可以作為私域掃碼引流的渠道。
第二步,流量的承接
私域流量的來源可以是多種途徑,而且是越多越好,但私域流量的載體必須是最適合的,越簡單有效越好,畢竟私域的真正價值主要體現在精細化運營上,企業需要盡量降低運營成本,來提高私域用戶的付費轉化率。


首先,用戶掃碼進來后,第一時間承接到企業微信號里面,因為企業微信單次被動添加數2000多人的承載能力,遠比個人微信單次被動添加150人左右強,而且個人微信還容易被封號。
而且用戶加到企業微信私域流量池之后,即使個別員工離職了,用戶也會依然留在私域池里,并被無縫對接給其他在職員工,可謂一勞永逸。


加上企業微信后,既可以對用戶進行一對一的私聊轉化,也可以把用戶拉進企業微信社群,實現群運營的轉化,后者運營效果好的話,當然效率就更高。
由于從眾效應的影響,福利抽獎、推薦辦卡等活動在群里效果會更好,而且轉化的成本也更低,因此社群也是廣發銀行用來承載流量的一個重要方式。
第三步,運營轉化
私域流量池搭建好,大量用戶進來,接下來就是如何實現付費轉化的問題了。
前面講了不少私域運營的案例,可以看到其實運營的手段,大部分都大同小異,只是針對不同的行業、不同的產品,會有一些差異化的方式。
1對1私聊轉化


對于不愛看群消息的用戶來說,還是需要1對1私聊觸發才有效果,企業微信私域相比個人微信,優勢之一就是有官方背書,這樣在推送活動消息的時候,不至于被當成微商騙子立馬拉黑屏蔽。
廣發銀行私聊最常見的活動,就是邀請用戶參與推薦好友辦卡領優惠的活動,只要把信用卡辦下來,后續的付費轉化自然就輕松許多。
每月好物推薦


接著,廣發銀行每個月都有專門的熱門好物推薦活動,不僅群里的用戶可以第一時間直接參與,用戶也可以把帶著企業微信二維碼的活動海報二次分享出去,吸引更多的潛在用戶,實現更高的轉化率。
拿到大額優惠券的前提,還是推薦好友辦卡,通過豐厚的獎勵激烈老用戶完成裂變。
社群每周抽獎


除了每月定期的活動,廣發銀行也專門為社群設定了每周抽獎的活動,用戶不僅可以抽到各類優惠券,還能抽到可以代替現金的刷卡金,而且如果有一定消費金額的話,還能抽到大額刷卡金。
另外,在運營人員的提示中,用戶也可以邀請自己的好友進群參與抽獎,可以說處處不忘給私域引流。
朋友圈推送


加上廣發銀行官方企業微信的用戶,還會不定期收到朋友圈的活動推送,這對于那些愛刷朋友圈的用戶,又是一個很好的觸達方式。
節日專屬活動


對于重要的節假日、購物節等,廣發銀行自然也不會錯過,比如最近的雙十一活動,就推出了豐富多樣的福利優惠,來吸引用戶辦卡。
折扣、優惠券活動


不過除了不斷push用戶辦卡之外,廣發銀行也有自己的線上商城,可以通過折扣、積分抵扣方式,實現直接的購物付費轉化。
在活動話術末尾,還會加上「某東某貓最低...」等詞句,營造對比場景,提高用戶的消費意愿。
第四步,裂變增長
最后,如何在原有私域流量的基礎上,實現用戶的持續增長,也是一個關鍵。這點在廣發銀行的運營過程中,其實能看到許多增長的方式,這里我們就總結兩點。
邀請好友助力領紅包


邀請好友授權登陸微信小程序,用戶就能獲得一定數額的紅包,都不需要被邀請的用戶辦卡,輕松又高效。
為了表明活動的真實性,運營人員會放上獲得活動獎勵的真實截圖,增加用戶的信任度。
團長計劃邀請好友辦卡有禮


另外,廣發銀行還有一個重磅的裂變增長活動「團長計劃」,而且活動獎勵十分豐厚。
用戶先申請成為團長,然后再邀請好友成為自己的團員,這個時候不需要用戶自己邀請的人辦卡才能拿獎勵,而是好友邀請的人辦了卡,用戶就能獲得獎勵。
相當于就是在原來一個層級的裂變活動基礎上,增加了更多層級,這樣用戶的積極性就會得到大大提升。
案例亮點
當然,每個私域運營案例都有自己的亮點,下面從這個案例中,我們就簡單給大家總結兩點:
其一,企業微信的用戶承接流暢,對于提高客戶體驗很有幫助。


不論是員工離職了,還是要升級用戶的服務,企業微信都可以做到無縫對接。
過去通過個人微信添加的用戶,如果員工離職了,要想把原來的用戶留下來,就需要再加一次微信,不僅效率低,而且容易引起用戶的反感。
而借助企業微信,在轉接的過程中,用戶只會受到一個簡短的提示,除極個別用戶,如果話術得當,用戶都不會反感,反而回覺得企業做得很用心。
其二,導流方式多種多樣,對流量價值的挖掘更高效。


許多時候把用戶沉淀到某個企業微信號或者企微社群之后,并不意味著就只在這里面做運營就行了。
其實針對一些具體情況,還可以做許多相互導流的操作,以提高單個用戶的轉化價值。
比如廣發銀行在這里做的,既可以把用戶導到另一個企業微信號,做更精細化的運營,也可以把用戶再導入到小程序商城,增加用戶的付費幾率。
數字化轉型賦能
5300萬+的龐大用戶數,廣發銀行是如何實現精細化私域運營的呢?答案就是數字化賦能,廣發銀行從2019年就開始全力進行數字化布局,尤其是信用卡業務。
通過持續在大數據及AI技術上的投入,廣發銀行實現了客戶數據的全方位打通,并借助數據可以深刻洞察年輕人的消費習慣,圍繞其生活圈子和興趣點提供精準的服務,以滿足年輕人的多元化需求。


在接待客戶的實際過程中,運營人員可以結合客戶多維度標簽,同時綜合客戶屬性、客戶級別、渠道狀態等多方位信息,實現智能化銷售策略的精準推送,更好地滿足客戶服務需求。
除此之外,科學的算法模型可以幫助廣發銀行實現對客戶訴求的精準預判,而基于NLP的AI技術可以實現上下文語義理解,從而精準識別客戶意圖,做到秒懂客戶需求。
為了加速和完善數字化服務轉型,廣發銀行有專門的技術研發和運營團隊,目的就是通過技術深挖數據價值,做到科學精準地選擇客戶,高質量地服務客戶,從而實現最終的精細化運營。
憑借數字化、智能化、精細化的運營思路,使得廣發銀行在私域流量運營上也是越走越遠,實現了服務和業績的穩步增長。
結語
互聯網對人們生活的加速滲透,對于傳統的銀行企業來說,金融和消費之間的界限正變得越來越模糊。
原來只做金融業務的銀行,通過信用卡開始越來越深入到人們的生活消費場景當中;而原來的消費行業,開始更多和銀行進行了深入的合作。
隨著各行各業的界限正在被打破,未來的消費場景將更加開放,而跨界、生態將成為一種常態,這里面最關鍵還是用戶。
私域的興起必然是由用戶的變化帶來的,而銷售人員如何給用戶帶去更好的消費體驗,將是一大重點。
技術讓用戶更便利,同樣技術(Salestech)也可以讓銷售更輕松。
本文為@種草式銷售原創,運營喵專欄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