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筆者所在考研培訓行業,雖說沒有受到“雙減”政策的太大沖擊,但在推廣方式和流量獲取途徑上,或多或少也受到了影響。
大家都在說私域,但實際上大部分企業僅停留在社群拉人、企業微信加好友等層面,并未進行用戶的深層運營和分析。
一、企業做私域運營的核心意義
1、私域運營的定義
私域運營是品牌自有的、可開展個性化運營的用戶資產。它的核心意義,個人理解主要有2點:
①私域精細化運營提升轉化、復購或轉介紹;
②沉淀高忠誠度用戶提升品牌美譽度;
2、私域運營的意義
自11月1日起,《個人信息保護法》實施以來,做營銷越來越難了。群雄割據的各流量平臺上,用戶紅利早已消失,私域運營也算是大勢所趨的一種被逼無奈的運營方式了。
滲透率高、粘性強等因素,再加上各種To B運營企業的引導,做私域運營也形成了從眾效應,在營銷模式中,就顯得尤為重要。
二、企業私域運營基礎搭建
按照一般私域運營模式,主要分為三個部分:
①銷售/服務前臺:屬于企業各部門中最貼近用戶、最了解業務的一部分,要有承接規模化私域客戶的能力、深度服務私域客戶的專業度;
②市場/運營中臺:主要職能應是提供前臺的私域運營策略,解決前臺提出的運營技能型問題。需要能熟練策劃獲客活動、輸出內容SOP、客戶群促活SOP等,對市面上的社群工具、裂變工具、SCRM工具要有充分的了解,持續為前臺部門提供獲客、留存、轉化的方法論;
③技術/支持后臺:能夠快速響應中臺部門的需求,將個性化的私域運營策略通過技術手段更高效的落地,實現營銷自動化和數據化。一切的增長運營和私域運營,都是建立在數據分析的基礎上。
1、私域運營的全員策略
做私域運營,最常用的方式,是進行用戶的企業微信及社群沉淀。涉及到員工頭像、昵稱、企微朋友圈、綁定視頻號、用戶標簽、用戶路徑追蹤、用戶跟進、話術庫搭建、商品圖冊搭建等。
比如IP昵稱的設定,要易記、業務相關、便于搜索、定位明確等;而企微頭像要盡量避免LOGO化,可采用真實員工生活照或企業統一風格形象照;添加后的歡迎語要能清楚的傳遞企微號的定位和價值,以及如何破冰等等。
2、私域運營的IP定位
一般企業的全員私域運營,可分為四種角色(個人見解):
①企業的首席用戶福利官:這方面做的最好的是美妝行業,比如我們也有一個“文文學姐”的企微IP人設,主要以活動發布、福利推送的標準化服務為主,通過小程序、公眾號、社群等一對一、一對多推送。
②KOC型的種草型分享達人:比如我們的校園代理團隊,要對我們官方出品的內容進行分享轉發,或參與我們的線下活動、課程、體驗營、節日團隊活動等,自定義創作分享內容,豐富品牌觸達場景,增強產品的社交討論屬性。
③深耕本領域的行業專家:比如資深的考研咨詢師、規劃師等,擁有多年的考研備考規劃、院校專業選擇、復試調劑的經驗,他們可以分享專業、權威的接地氣干貨內容,直接對標擁有買單決定權的家長群體,從業務上和情感上,為家長群體做好全方位服務。
④付費用戶的專屬顧問:成人教育行業也是一個極度重視口碑轉介紹的領域,比如學管師團隊、班主任團隊,要不斷圍繞在讀學員,深入研究需求,給備考壓力極大的學子們以自然且朋友般的關懷,這部分的私域運營更注重個性化,更重體驗感。
以上四點其實包含了4個環節:引流鉤——引流中——引流轉化——轉化后服務,都是以本行業為藍本,可能不具有普適性。
三、企業私域引流獲客
引流的方式分為很多,總體分為公域引流和私域裂變引流。
以企微為例,最好能用到企微SCRM工具,在摸索的過程中,我們嘗試了幾款,最終使用了小裂變,個人感覺他們團隊很純粹。在此之前,企業微信的諸多功能也要設置好。如與公眾號綁定認證、與視頻號綁定、企微主頁設置H5外鏈或小程序等等。
公域渠道引流
①線上廣告投放:一般就是信息流投放和KOL投放,引導添加企業微信,或獲取手機號碼。目前投放的成本不斷走高,預算高的賬戶,跑出模型后,獲取的流量精準度還是不錯的。11月有新聞稱,字節跳動、騰訊、百度、B站的廣告收入增速齊下滑,這也說明了這些平臺的用戶增速也在下滑,歸根到底的原因就是人口紅利的消失,所以至少在筆者看來,純廣告投放不是一條可持續發展的獲客方式。
②內容營銷:需要持續穩定的自媒體內容輸出,比如B站、抖音、知乎等,并且對耐心的要求較高,因為這是一個沉淀的過程。比如今年3月份,我們新開了一個B站UP主賬號,直到6月份流量才有了起色。我們設置了一個“B站—公眾號/QQ群—企業微信”的引流轉化路徑,B站有個好處,就是視頻中可以放二維碼貼片,還不影響平臺推薦,最后單月B站漲粉2w+,公眾號漲粉9100+,企業微信加了5700人,QQ群加滿了2個2000人群。
做內容營銷,不是純品牌曝光,要從這些自媒體內容平臺中,去找到引流的載體。比如有贊與視頻號、小紅書、微博打通了,那有贊就是這些平臺的流量載體,我們就可以綁定利用起來,這個以后再說吧。
③活動營銷:活動分為線上活動和線下活動。線上活動主要以裂變為主,如加好友裂變、任務型裂變、紅包裂變、群裂變等等。選擇對應的裂變工具,遵循營銷海報的設計原則,從種子用戶開始,慢慢用戶量就會多起來。
線下活動引流,如宣傳單、易拉寶、立牌、快遞包裹塞單頁等,雖然場景在線下,但本質還是線上裂變活動。基本的鏈路都是:掃碼添加企業微信—歡迎語/任務推送—引導完成任務—獎品發放,值得注意的是,線下活動的營銷包裝很重要。
④已有沉默用戶再激活:對已有數據庫里,通過合法途徑獲得的用戶手機號,進行再激活,一般分為AI機器人自動撥打、短信群發邀約兩種方式。
四、私域運營轉化
私域運營轉化分為用戶運營轉化和社群運營轉化。
1、私域用戶畫像分析
做用戶畫像分析,實際就是產品與用戶的匹配度分析。分析結果一般有四類:高頻高客單價、高頻低客單價、低頻高客單價、低頻低客單價。
①用戶畫像與標簽體系
這里以考研培訓行業為例。考研屬于低頻高客單價,一年考一次,平均線下客單價在2-3w左右,線下面授課學員大多以應屆生為主,買單群體主要為家長,因行業及市場特性,考研用戶群體更注重產品及服務體驗,對產品的專業度理解要求較高。而線上網課的學員,除了應屆生,還有部分在職考生,網課用戶追求的是學習時間的自由化,客單價較低,受家長約束較小,從備考心理來說,他們要么是陪考心態,要么是基礎好,備考較自信。
基于以上的基本畫像,對所有私域用戶建立標簽體系。如考研年份、目標院校及專業、一戰或二戰、流量平臺來源、流量活動來源、學員報課意向度等級、面授課/網課傾向度、意向產品等等。
②精細化1V1運營
除朋友圈運營外,針對標簽體系內的部分用戶,可進行一對一的深度溝通。
破冰是第一步。通過自我介紹、福利引導、產品介紹、資訊分享詢問等方式,獲取用戶的第一個破冰回復。
“深情”互動是第二步。通過邀請入群領資料或福利、免費提供專業的考研咨詢服務等,降低用戶的防御心理,進一步加深客戶認知。
巧妙探需是第三步。通過在特定的情景下,進行場景化的產品推薦,設計巧妙的提問環節,挖掘客戶需求。
2、社群運營的標簽化
社群運營的終極目標,是通過深度交互,提高用戶品牌認可,帶動轉化,不是陪群友在群里聊聊天就完了。
社群也可以標簽化,以考研行業為例,有考研擇校擇專業群、有名師的粉絲群、有抽獎薅羊毛群、有裂變群、有講座群、有分學校的備考群,也有分專業的備考群等等。群的人數很多,但絕大部分是不能轉化成營收的,這就涉及到人員標簽化篩選的過程,也對應二八原則,將能撐起營收的20%的人群提取出來。
提取的過程,就是一個促活篩選的過程。如課程分銷、階梯拼團、社群積分體系、熱點主題探討、每日答題打卡、群接龍、紅包和禮品抽獎等。
五、私域數據分析
私域運營需要強大的數據支撐作指導,常用的就是老牌經典的AARRR漏斗法,甚至個人覺得其他所有的運營分析方法都離不開漏斗法的影子。關于數據分析這塊,在整個私域用戶的旅程周期內,要關注以下幾個方面的數據指標。
①引流拉新階段:包含不限于落地頁訪問UV、投放ROI、訪問率、分享人數、分享率、單位周期內企微添加人數、企微添加率、現存用戶數量、獲客成本等等。
②運營管理階段:包含不限于現存用戶基數、進群人數、裂變好友數、分享人數、分享次數、活躍人數、免費體驗用戶數、付費體驗用戶數、沉默用戶數、流失被刪用戶數等等。
③成交轉化階段:包含不限于投放預算、體驗課轉化率、正價課轉化率、月度成交額、流失各因素占比、各產品成交人數及單數等等。
不同領域的不同行業的不同側重業務,要關注的各項指標都不一樣,將自己業務的各個環節做拆解,梳理私域用戶的旅程周期,顆粒度要足夠細,適合自己業務的指標才是關鍵指標。
六、總結
其實對大部分企業來說,做私域運營挺難的,難的不是團隊的搭建、不是引流策略的實施,而是整個企業從上至下需要意識到它很重要,并付諸強大的執行力去落實。
2022,大家一起加油!
本文由@雷雷雷騰原創,運營喵專欄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