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mp id="0c8o0">
  • <nav id="0c8o0"><code id="0c8o0"></code></nav>
    <menu id="0c8o0"><tt id="0c8o0"></tt></menu>

    用戶運營基礎:用戶分階段相關知識(五)

    本文會從產品生命周期的角度,簡析每個階段用戶運營的策略。除了用戶在一個產品上是存在一個生命周期曲線外,產品自身也是存在生命周期的,我們一般傾向于將整個產品生命周期分成四個階段。

    本文會從產品生命周期的角度,簡析每個階段用戶運營的策略。

    用戶運營基礎:用戶分階段相關知識(五)

    除了用戶在一個產品上是存在一個生命周期曲線外,產品自身也是存在生命周期的,我們一般傾向于將整個產品生命周期分成四個階段。

    一、初創期:

    • 用戶量級:小
    • 用戶結構:以種子用戶、核心用戶為主
    • 市場表現:從用戶側而言,只有極少數用戶聽過、用過這個產品,用戶增長緩慢,不斷探索產品功能;從產品側而言,只有少數的核心功能,用戶流程、交互設計也經常發生變化;從市場側而言,只有少量競品存在,市場競爭不是很激烈。
    • 運營核心:這一階段的重點是給予用戶超預期的體驗,營造口碑效應。可以基本等同于一個公式:口碑效應=∑(每個用戶的預期-每個用戶的體驗)X個人傳播指數X渠道效應指數。

    因此為了保證口碑效應是正面的,這個時期的運營方法主要有以下幾點:

    第一,在初創期用戶預期天然較低的情況下,需要大力提升每個用戶的體驗。在前期用戶量級比較低的情況下,可以用一對一人肉的方式為用戶服務,維系與用戶的感情,傾聽用戶的吐槽與建議,并且邀請用戶參與產品的建設。

    第二,在尋找種子用戶的時候,可以有傾向性地選擇最有表達欲望且最有影響力的那群人,例如在這方面有很大痛點的人群、發燒友、意見領袖,來提升每個用戶的個人傳播指數。每個用戶的個人傳播指數,這群種子用戶作為杠桿點的力量就越強,就越能撬動更多地新用戶。

    但是同時,我們又需要合理提高門檻來控制用戶質量和數量,否則第一會因為用戶質量過低影響口碑效應的建設,因為這些用戶可能會對你的產品帶來傷害,比如噴子型用戶。第二會因為拉來過多的自己還沒有能力服務的用戶,這些用戶對這個階段的產品滿意度非常低,留存率非常低,甚至會造成后期想要重新召回這些用戶的難度大于拉新。

    第三,渠道的話,優先選擇和自己的產品用戶群重合度較高、品牌調性比較符合的渠道。另外,如果這個渠道尚未成為“推廣重災區”的話,在這上面以用戶的口吻推廣,可信度也會高很多。

    E產品規劃:通過市場調研找到用戶痛點的需求,研究什么功能最能吸引種子用戶,探索與驗證功能的可行性,并根據種子用戶的意見反饋和數據分析,實現快速迭代,不斷改進和提升產品體驗,以獲得種子用戶的認可。

    二、成長期:

    • 用戶量級:迅速增長
    • 用戶結構:核心部分+普通用戶
    • 市場表現:從用戶側而言,在受眾中建立起初步的品牌認知;從產品側而言,關鍵功能基本完善,產品形態基本固定下來;從市場側而言,開始出現大量競品,市場競爭趨于激烈。
    • 運營核心:這一階段的重點是用戶增長。影響因素主要有三個,流量、轉化率和影響力指數。

    第一,廣泛鋪開各種渠道,主要就是動用自己可見的一切手段、資源等,盡一切可能迅速占領市場。這塊主要是渠道運營的內容,就不在這里細講,后續有時間的話再開個系列專題。

    第二,提升服務能力。這塊主要影響的是用戶從各個渠道進來之后在站內的轉化率,是決定用戶能不能留下來的重要因素。這個時候要更多的考慮做什么產品或功能或服務或體驗能更多、更快地將有效用戶轉化為核心用戶,什么產品或功能或服務或體驗能提升用戶黏度、日活月活等。

    在這個時期需要重點建設數據分析與監控能力,數據主要可以分為產品數據和用戶數據,產品數據主要指的是頁面數據(比如說uv、pv、訪問時長)和流程數據(比如說用戶使用路徑),用戶數據則是以用戶的行為作為劃分維度,可以基本按照AARRR模型,分為用戶注冊數據、用戶活躍數據、用戶留存數據、用戶傳播數據和用戶付費數據。

    第三,對外發聲擴大影響力,其目的主要是通過建設更好的品牌形象,觸達到更多的用戶,占領用戶心智,使更多的潛客轉化到產品內。主要的營銷方式包括內容營銷、跨界營銷、事件營銷、話題營銷,渠道方面包括官方的自媒體通道與外界媒體。

    E產品規劃:根據數據反饋做好產品的功能迭代。拉新、促活和變現是這個時期產品功能要服務的核心要點,使這個周期盡可能地延長。

    三、成熟期:

    • 用戶量級:用戶量增長緩慢甚至有小幅下降,潛在用戶較少
    • 用戶結構:用戶層級劃分趨于精細化
    • 市場表現:從用戶側而言,在大眾用戶心目中的品牌列表中占據主要位置;從產品側而言,產品已經基本定型,開始開拓其他的延伸類產品;從市場側而言,由于潛在用戶少,競品數量多,市場需求趨向飽和,競爭環境較為惡劣。
    • 運營核心:這一階段的重點是精細化運營和商業化探索,重點在維系老用戶并不斷運用激勵體系促活,并不斷地將其中的核心用戶進行變現。
    • 產品規劃:重點關注與變現相關的產品功能,提升和強化盈利能力。

    四、衰退期:

    • 用戶量級:用戶量迅速下降
    • 用戶結構:活躍用戶與有效用戶基本重疊
    • 市場表現:從用戶側而言,用戶增長停滯,用戶活躍下降,大部分用戶流向競品或新產品,甚至是加速度流失;從產品側而言,產品的功能點很長時間沒有大變化;從市場側而言,競品主導該細分市場。
    • 運營核心:這一階段的重點是用戶維系和用戶回流工作,對應的目的是防止用戶流失和召回流失用戶。

    首先,是根據不同的業務類型和用戶行為數據,對于自己產品上預流失用戶、沉睡用戶和流失用戶進行定義,一般是用時間+關鍵行為,如80天未回訪。

    其次,進行市場調研,研究用戶流失的原因并劃分類型,尋求對應的防流失策略和召回策略。

    第三,要持續關注關于用戶流失的數據:用戶流失規模和流失率、流失速度及其變化、流失用戶的行為、用戶流失的原因、用戶維系和召回的策略及其效果分析(比如說回流率和召回后的留存率)

    接下來,就可以建立預警機制,并自動實施用戶召回動作,比如說push或短信的觸達甚至是電話,并給予對應利益點或情感關懷進行召回。

    最后,根據一段時間的數據結果,持續地對用戶流失預警模型與召回策略進行優化

    F 產品規劃:這一時期的產品規劃必須取決于該產品衰退的根本原因,是因為產品模式不再適應用戶需求,還是因為目標用戶已基本被競品覆蓋,用戶增長乏力。

    如果是后者,可以選擇以下兩種規劃,在已有用戶和資源等基礎上尋找能再次進入快速增長期的新產品,可以關注競品的動態,做好競品分析,借鑒競品模式,提升產品競爭力,以求從競品手中搶奪用戶,或者不被搶走用戶;對原有產品做顛覆性創新,改變原有產品的模式,繼續解決用戶的痛點。

    如果是第一種原因,還可以考慮放棄這個產品,那原則上就要利用這段時期將利益最大化,榨取用戶的價值。

    相關閱讀:

     

    本文由 @陳爍 授權發布于運營喵。未經許可,禁止轉載

    題圖來自 Unsplash ,基于 CC0 協議

    本文為@運營喵原創,運營喵專欄作者。

    (0)
    運營喵運營喵官方
    上一篇 2018-10-07 07:53
    下一篇 2018-10-07 08:03

    發表回復

    登錄后才能評論
    公眾號
    公眾號
    返回頂部
    運營喵VIP會員,暢學全部課程,點擊查看 >
    央视频直播在线直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