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直播間里,除了以薇婭、李佳琦、辛巴為代表的專業帶貨主播之外,還有這么一類帶貨主播:
他們坐擁千萬粉絲,多數時間以連麥或去現場的方式,免費為網友進行矛盾調解工作。時不時來一場直播帶貨,當天GMV就能以十分可觀的成績登上榜單。他們把“為他人解決矛盾”作為己任,他們自稱“情感主播”。
1、情感主播帶貨近億元
情感直播有多火?
光是在抖音、快手等直播平臺,搜索關鍵詞“情感主播”,蹦出的相關用戶就有兩千多人。


來源:抖音(左)、快手(右)截圖
他們幫求助者解決糾紛,從婆媳關系到伴侶出軌,從老人贍養糾紛到女孩被后母虐待,多難的問題他們都能搞定。
情感主播漲粉速快是業內公認的事實。當“情感主播”成為了直播界的流量洼地,自然就有越來越多的人都開始走情感直播路線。
就連抖音一哥老羅,也在抖音上開了一檔叫做:“老羅和他的朋友們”的聊天室欄目,邀請嘉賓一起為粉絲解決情感問題。蔡康永也在6月15日晚間,攜手小S和鬼鬼進行了“婚姻很考驗”的專場直播。
在抖音、快手等直播平臺上,頭部情感主播的粉絲量級均達到了百萬、千萬級別。
抖音主播涂磊在抖音上坐擁4812萬粉絲;快手主播清河李哥也有近1807萬粉絲;另外一名快手情感主播三虎也有著724萬粉絲。
情感類的直播內容向來都受眾較廣,直播間流量也要高于其他直播間。
以快手平臺的清河李哥為例,6月9日,一場名為“清河李哥挑戰18小時直播帶貨”的直播間里,最高在線人數達到12萬人。該場直播從下午14:39開播,直到次日凌晨 02:16下播。帶貨額高達9314.6萬,榮登當天快手直播帶貨日榜榜一的位置。
來源:壁虎看看截圖
涂磊抖音截圖
從6月1日至6月18日,涂磊登上抖音帶貨榜單5次,平均GMV高達800萬。
新腕兒榜單截圖
2、情感主播們怎么帶貨?
根據壁虎看看專業版顯示,6月9日的直播中,清河李哥的帶貨選品主要是以油糧米面等食物和日用品為主,客單價并不高,僅為86.12元,但人氣爆棚。單價9.9元的陳醋&料酒組合,就售出7.3萬套,單品GMV達72.25萬。
來源:壁虎看看截圖
該場直播全場最貴,單價18800元的快手&周大生聯名金條,賣出了744根,單品GMV達1398.72萬。
來源:壁虎看看截圖
根據飛瓜數據專業版顯示,在涂磊的直播間產品構成中,也多以國產日用品、零食和美妝護膚品為主。
涂磊抖音帶貨產品
這類產品本身受眾廣泛,屬于生活必需品,加上價格低廉,有時候還會出現“1元搶”、“拍一送一”、“拍一送三”等高性價比優惠活動,就會讓網友在看直播的時候產生出一種“不買就是虧”的心理暗示,之后果斷“一鍵下單”。
除了有針對性的選品之外,情感主播更容易與網友產生情感共鳴,建立信任感,從而催生出他們的購買欲。
因此,這類主播直播間內單品轉化率也要相對較高。
根據飛瓜數據專業版顯示,涂磊在抖音一場GMV達1017.4萬的直播中,銷量最高的商品,下單轉化率可以達到42.31%,即100個觀眾里就有42個人下了單。而抖音平臺的頭部主播羅永浩,一場GMV為1019萬的直播帶貨中,銷量最高的產品,下單轉化率也僅在33.34%左右。


羅永浩直播間下單轉化率截圖


涂磊直播間下單轉化率截圖
情感主播的直播間究竟有什么魔力,能讓直播間內用戶不知不覺間跟著下單。
究其原因,我們發現觀看情感類直播的人一般抱著以下幾種心態:
而情感主播們恰好抓住了這些痛點,通過容易產生情感共鳴的內容,引發觀眾的同理心和代入感,以朋友、老師的身份使目標受眾產生情感交集,順利打開“引流”的大門。
涂磊抖音截圖
根據壁虎看看提供的數據來看,清河李哥六月的直播日歷中,截至18日,他只帶貨一場,且創造了極佳成績。其余17天,清河李哥每天只在快手平臺直播3個半小時,內容都是現場調解求助者的矛盾糾紛,并不帶貨。
清河李哥快手直播日歷截圖
值得注意的是,光每天在他直播間觀看調解的人數峰值就能保持在20萬以上,甚至比帶貨時還多。
清河李哥快手直播截圖
他們通過這種穩定的直播節奏,在維系住老粉兒的同時,還可以催生出新的粉絲人群。
主播們通過滿足目標受眾精神層面的需要,激發出他們潛在的情感需求,讓用戶形成固定的形象認知,進而產生依賴和信任感。
?3、情感直播間里的套路
不過,在情感直播間里,也存在一些劇本式套路。
比如主播在進行調解時,稱路上有一定時間,正好用來賣貨,因為“沒有電商就沒有資金”。有的主播和售貨員“唱雙簧”,售貨員稱和田玉碧玉的手鐲30萬元起步,主播立馬砍到了“一口價三千”等。
隨著內容越來越狗血,也讓網友開始質疑情感調解的真實性。甚至還出現了故事過于惡劣離奇,導致直播間蹦出違規彈窗,提示存在炒作自己或他人糾紛的行為,使直播提前結束的狀況。
來源網絡
根據中新網報道顯示,在情感直播領域,找演員寫劇本演戲的現象十分常見,甚至還形成了產業鏈,包括主播、演員,還有控場的編導。
在直播過程中,求助者給主播打電話講自己的故事,被稱為“第一麥”;主播給故事的第二人打電話叫第二麥,這時雙方會發生沖突;之后還會出現第三個人,即“第三麥”。有的劇本會進行到“第十麥”才大結局。
招麥手截圖
針對編造離奇故事、賣慘帶貨、演戲炒作等現象,平臺雖然進行了相應的違規處罰,但仍然有不少平臺主播為了引流吸粉,繼續作假制造噱頭。
在這里,新腕兒提醒大家:看播吃瓜可以,千萬不要入戲太深。
本文為@新腕兒原創,運營喵專欄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