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陵羊絨是一個標準的To C的案例,通過直播+私域+極致服務的形式,完成了飛速的業績增長。
他們18年成立,19年開始做抖音直播并開始布局私域,當年抖音銷售300萬,私域1700萬;20年銷售額為1.2億,抖音私域占比相當;21年計劃整體銷售4億元。
洪陵19年7月份開始嘗試抖音直播,到現已經形成了“供應鏈+用戶分層+產品組合+產品升級的打法”,今年抖音端計劃銷售2億元。
對于私域,洪陵認為:私域連接的是關系場,要把更多的時間放在做服務上,讓變現和銷售自然發生。
這樣的運營理念使得洪陵羊絨與用戶之間的關系,像夫妻一樣親密;以至讓素未謀面的用戶會在公司困難到發不出工資的時候,直接匯來50萬錢款;讓寫了200字差評的用戶,變成消費5萬的忠實粉絲。20年私域銷售6000萬,21年計劃銷售2億元。
在見實私域踐行社-蘇州場的私享會上,洪陵羊絨創始人洪陵完整的講述了自己從3年前創立這家公司僅有3個員工,到現在100多個員工,抖音&私域銷售均達到2億規模的運營心得。
見實今天選取了其中部分精華,如下,enjoy:
洪陵羊絨創始人?洪陵
兩次認知升級
1、抖音的直播間不適合賣羊絨產品
我以前的認知是抖音賣不了羊絨產品,覺得只有30秒,又沒有品牌,七八百的東西天然賣不掉。另外是自己的包袱,我一個老板去搞直播,十個人看,說一句話瞬間變5個人了,心態是崩掉的。但后來通過學習,又發現可以嘗試一下。
于是在2020年7月19日,我在全公司面前立了軍令狀,要直播100天。然后在接下來的100天里,每晚7點都雷打不動的出現在直播間,這件事還就真的做成了。現在我們的客單價都在八百以上,月銷售在2000萬。
2、夏天賣不了羊絨
對于羊絨產品來說,季節性是無法跨越的門檻,我每年冬天都忙成狗,然后到過年時銷售額就接近為零。這背后是消費者對于這種冬季產品天然的抵抗,覺得過不了多長時間,就穿不到了,所以工廠就會季節性生產,但維持成本也很高,我15年就因為這個而破產。
所以在我的認知里,也認為夏天賣不了羊絨。但我有一個國外的合作伙伴,他夏天的銷量是冬天的兩倍。這就讓我十分好奇,他告訴這么一句話:
有錢人天然不熱!
他是賣羊絨圍巾的,一條單價在5千到1萬。一開始也不清楚為什么夏天銷量反而更高,于是就調研他的客戶,客戶解釋說“我真的不熱,因為出門司機會打開空調,進辦公室也有冷氣,坐飛機還有空調,這一路都是冷的,我肯定需要一些圍巾保護自己的頸椎。”
順著這個思路,我研發了夏天可以穿的羊絨短袖,目前這個系列占據了夏天銷量的50%,剩下的50%是反季銷售,因為人天然認為天熱你賣的肯定便宜。
直播=供應鏈能力+用戶分層+產品組合+產品升級
1、供應鏈能力
對于直播來說,供應鏈的能力尤其重要,我見過很多主播,最后都是折在了供應鏈上。在某種程度上,直播也是一個流量生意,面對疾馳而來的需求,能不能接住,真的很關鍵。
同時,直播還有一個很大的問題是退貨率。我之前幫朋友清過一次庫存,大概1700件產品,很低的價格,于是就上架了,正趕上我們那天有活動,一下就賣了3500件,我不得已又緊急下單做了1700件。
接下來問題來了,那3500件退了2000件,本來幫忙清的庫存成了我自己的庫存,到現在那2000件還在我的倉庫里,真是血的教訓。
由于這次教訓,我們開始對直播間的銷量進行預估和調控,一經確定就不會再改動,不會因為銷售壓力或者粉絲的呼喊而放水,現在基本能讓誤差控制在5%。
2、用戶分層(前置)+產品組合
我們對于私域的用戶是有ABCD的分層的,基本的邏輯是消費額到了A級就開始推這個級別的產品組合。比如用戶單人GMV到了8萬,就會把他拉到A級的消費群里,給他推A級的產品。
但實際操作的時候,會發現用戶到這個層級,產品很難推動。因為到這個消費量級,他的需求已經很飽和了。于是我們就想,能不能在這個客戶第一次購買的時候,就對他進行判斷,從而將策略前置,縮短其升到A層級的時間。
于是我們就開始做用戶調研和數據分析,發現購買過我家某一款產品的用戶,基本都是A級用戶,就配合手又機號、收貨地址等信息,進一步鎖定這部分潛在高客單用戶。
最后通過私域的形式,迅速地將其“攻克”。
3、產品升級
公司以前的產品只是單純的制作,所以價格也本能的向成本靠攏,一直做苦力。后來通過和一些設計師合作,提高了產品的工藝,將產品進行了升級,價格也有一定的提高。
結果, 升級后產品的銷量是原產品的2倍。
從消費者角度來講,產品給我帶來的價值才是我付款的主要原因。這里的價值不僅是衣服本身的功能,也可以是一個故事、一個場景、一個聯名或者一個設計,你需要有東西去支撐它。
在那之后,我們將產品進行全線升級,并依靠數據中臺科學決策,提升產品品質,整體銷量也有了進一步的增長。
私域經營的是人心,而不是基于產品的變現
1、只做服務,讓其他自然發生
私域連接的是關系場,你要做是把更多時間放在做服務上,讓變現和銷售自然發生。
如果你把變現放在第一位,在高業績的壓力之下,很多行為肯定是跑偏的。我之前就接到一客戶投訴:你家客服找我就是廣告,我找他24小時都不回復。
所以我們應該改變私域的定位,只做服務,讓其他自然發生。比如給用戶講述相應的知識,講解產品的穿搭,對新品進行介紹,對產品進行洗護等等等等......
其中研究最多的是生日禮物,如果用戶在生日當天收到我們的禮物和生日紅包,一定會發到群里炸群,然后再發一波朋友圈,最后再買上一單。
但提前或延后收到,這些分享、購買行為的比率就會大大降低。我們為了做好這件事,就規定生日禮物必須做到當天送達。一個人只負責300個客戶,然后牢牢記住用戶生日,提前三天發順豐,如早到就給小哥打電話,告知生日當天送達。
靠著這般精細化的運營,目前的復購率達到了93%。
這里的前提是你有足夠的利潤空間去做這樣精細化的服務,如果你的客單價低于300,我建議你還是不要這么做,否則一定會搞垮自己。
2、私域鏈接的是人,產品只是媒介
我們召回過三次產品,這在服裝企業是絕無僅有的。
第一次是有客戶反饋,一款衣服穿了一年后氣球特別厲害,于是就統一召回,然后將錢退給消費者。
第二次是有個金紡的衣服,因為太薄了,洗了一次如果不熨燙的話,就會跑偏,很不美觀。于是公司直接把衣服送給用戶,錢也退回,那次把用戶對我們的信任拉的特別高。這背后的邏輯是衣服召回也無法二次銷售,倒不如直接送給用戶,還可以給用戶留一個好印象。
第三次是一個單獨的用戶。買了一個80支的金紡,因為比較薄,她買完之后在抖音上寫了200多字的差評。得知后我親自打電話給她,和她講這個是在產品上做的一些調整,洗出來能看到差別,但客戶不相信。
于是我說:“你看這樣可以嗎?你給我一次機會,衣服你先體驗,我不要你錢。”然后在5分鐘內把錢退給了他。到現在,這個用戶已經在我家消費5萬塊了。
當用戶給你差評的時候,就已經對你有不好的印象了,把衣服送給他還有可能能拉回來,即使真正掰掉了,也會記著你的好,給你做轉介紹。公司內部算過一筆賬,得罪一個客戶帶來的直接損失是23萬。
在自媒體時代下,一個人在某一個品牌或商家那里受了委屈,就會到處說,你覺得他的朋友還會買嗎?我之前做過六年多餐飲,每天都會有投訴,但你會發現你只要給他一盤菜就解決了,實在不行免個單。消費者是天然喜歡好處的,所以送個衣服,或者再賠個東西,是能把他拉回來的。
我有一個客戶在我家買過大概30多萬,在我2019年發不出工資那年,直接給我打了50萬發工資,但我們連面都沒見過。
這讓我對私域的認知完全改變了:私域連接的是資源,是人,產品只是一個讓你與用戶第一次發生關系的媒介,至于是什么真的不重要。重要的是那種溝通與情感共鳴,擠進用戶最信任的人名單,未來不管商業模式怎么變遷,他都會支持你。
3、私域經營的是人心
我覺得私域經營的是人心,而不是基于產品的變現。
品牌一定不能將私域當成變現場,每天發廣告能轉化幾個轉化幾個,而是要將用戶保護起來,就像管理一座城市一樣,把基礎設施搞好,把環境搞好,將用戶服務好,否則他就會遷走戶口,這輩子所有消費都和你沒有關系了。
但如果他在你的私域待的很舒服,會把和你聯系的當成一種習慣。如果你看過我們直播,會發現幾乎所有人都是五級甚至十級粉絲團,他們不看直播睡不好覺的,我們的關系就像夫妻一樣親密:看著沒覺得多重要,但一天看不到總會覺得少點什么。
而你的心態一定要正,不能割韭菜,所有的行為都要基于用戶價值來做決策。這個時候,無論你做什么,他們一定都第一個支持你,你就會有做不完的生意,這才是真正的用戶終身價值。但只要你有一點點失誤,用戶就會把你拉黑,所以要更加謹慎的做決策,時刻提醒自己,自己的決策依據到底是什么。
4、用戶天然信賴品牌
20年我們發展很快,所以也有資方找我們,但其中一個人把我刺激到了,他說“雖然你們很賺錢,但我肯定不會投你們,因為你們做的還是生意,并沒有自己的品牌積累。”
的確,商業的終局就是品牌,也就是消費者在腦子里給你留的位置,就像徐老師說的,私域可能只是給你留十個位置。如果你都不在他的備選方案里,你怎么和其他品牌競爭呢?所以我認為沒有品牌力的商業模式就是流量變現,但流量的有無誰都不能保證,能保證的只有越來越貴。
那是不是加了微信就是我的私域用戶呢?
并不是,用戶可能不光加了你,甚至加了10個、20個你的同行,只有能抓住他、觸達他、成交他,他才是你的私域用戶,否則只是在你這里掛個名。
但品牌不是,品牌是可以傳承的,消費者在對一個行業不了解的情況下,決策邏輯就是品牌,因為用戶天然信賴品牌,覺得品牌不會跑。所以我們也在思考,哪些銷售額是品牌帶來的,哪些是折扣帶來的。接下來也會花更多精力去做品牌的升級,增強自己的品牌力。
本文為@見實原創,運營喵專欄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