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我并沒有美化新媒體運營,而是基于當下互聯網發展勢態的看法,人人都在談新媒體運營,人人也都是新媒體運營!如果有人再問你“新媒體運營值得入行嗎?”、“新媒體運營沒前途”,把這篇文章甩給他。


我懶得想標題了,就這個標題吧。 這篇文章寫給在職以及要轉行做新媒體運營的伙伴。 我會從新媒體運營行業前景、目前行業狀態以及它對企業的重要性來談一談我的觀點。 正在從事新媒體運營,感覺每天的工作很枯燥,要繼續堅持嗎? 想要轉行,但不了解新媒體運營這個行業的前景如何,到底要不要轉行做新媒體運營? 這對很在職想換行以及其他行業想入行的人來說是一個很大的挑戰。
今天就來聊一聊有關新媒體運營這個行業的一些觀點,并且給到入行的一些思路。 看完之后我相信你會有所收獲的。 我之前說過,新媒體運營屬于熱門職位,熱門職位就代表著有很多人在投遞簡歷,也有很多公司在招聘新媒體運營,所以,有些招聘的平臺對新媒體運營崗位采取收費,要招聘新媒體運營的人,好,先給錢。 雖然有很多人在投,也有很多公司在招,但同時也代表著這是一個門檻極低的職位。 低到你不需要擁有任何技能就可以去投簡歷,稍稍做一點點功課勝算更大。 你只要看一本新媒體的書,就可以去應聘。 至于為什么,請繼續往下看。
1、新媒體運營的行業薪資如何
我以前的一位同事前段時間找到我說,想要從事新媒體(他之前是客服崗),我說挺好的啊,他又問我,需要掌握什么技能不。 我說:“不用那么麻煩,你就找本書來看,然后去注冊一些平臺,自己用用感受下,熟悉下平臺的規則和調性就行” 他以為我在敷衍他,讓我誠心點。 我強調:“我很認真,新媒體入門非常容易,幾個小時就可以入門,沒你想的那么難。” 他后來又說:“工資太低了,還人家畢業才1年多的都能拿到7k,我看了有的新媒體入門才4k多” 我說:“你腦子沒壞吧?你先把你腦子里‘找工作賺錢’的想法給去掉,你是零基礎,有公司要你就不錯了,有公司要了你還給你開工資就更不錯了,你進別人公司去,拿公司的錢,學公司的運作模式,提升自己的行業技能,還能提高你的職場素養,說不定最后還把人家公司前臺小妹拐跑了,就這,還嫌棄工資低?” 后來他選擇進入新媒體運營。
我們來看下招聘開的薪資。
入門的新手一般在4k左右,不要去看上限薪資,企業不可能給你開上限薪資,除非你真的特別厲害。
主管級別的一般在8-15k,根據能力彈性調整,有的價格會虛高,就不要幻想了。 不要聽人說高級新媒體運營的人能拿到多少多少的工資; 在此科普下: 一個月拿三萬的新媒體運營有嗎? 有,但是其薪資結構會有所不同,大部分是業績+分紅+獎金等構成,真的要做到底薪三萬的新媒體運營,簡直鳳毛麟角,而且大部分的公司不會給你開那么高的底薪。 你見到的年薪幾十萬的,基本都是把所有的工作收入平均分配到每個月去計算。




你可能會說,新媒體運營門檻雖然低,但是競爭也很大啊,為什么我還要推薦? 我的觀點是:正因為門檻低,我才要推薦新人進入! 現在很多崗位的要求也比較高,比如金融領域的,什么會計啊,行業研究員啊,你沒幾把刷子能干嗎?這些都是要求很高的行業,要有專業度。 比如產品經理,崗位要求顯然就比新媒體運營高; 再比如編輯,要求你對行業有很深刻的見解才行; 再比如產品運營崗位,有的公司會要求你熟悉一些亂七八糟的模型,比如什么AARRR模型,RFM模型等,你還要懂一些概念,比如MVP,PMF,或者GMV這些名詞等等。 但新媒體運營并沒有這些要求,而且新媒體運營也沒啥名詞概念; 很多公司對于新媒體的要求大多數是:熟悉熱門平臺,比如小紅書,或者要求你熟悉短視頻平臺


你去看那些招聘公司的jd,基本上每個jd里都有“熟悉xxx平臺規則”,當然還會附加一些抽象性的能力,比如“有一定的文字功底”、“有用戶思維”。 這些要求都很抽象,抽象的意思就是很難具體描述; 什么叫文字功底?“寫過日記”就叫文字功底。 什么叫有用戶思維?“用戶可能不喜歡”就叫用戶思維。 什么叫良好的文案撰寫能力?講事實就行,你寫什么就講什么,對于入門而言并不需要你去提煉賣點的要求。
看看上面的jd內容,這些東西都是技術層面的,都是渣渣,分分鐘能學會的東西。 就圖片設計而言,現在那么多第三方在線設計,開個會員直接套模版,選個漂亮的模版,領導還會夸你很!有!審!美! 所以,大家可以看到差異,新媒體的要求是對平臺熟悉 在我看來,說白了,這些要求等于沒有要求 熟悉平臺算什么技能? 花幾個小時看看研報,看看一些解讀的文章,自己琢磨琢磨,就差不多了解平臺規則了,足夠你應付面試;
所以,為什么新媒體運營門檻低? 因為一個普通人,靠幾個小時的學習就可以入門,你說門檻高嗎? 如果您想更加系統的掌握新媒體運營、漲粉技巧、內容創作、活動策劃等必備技能,可以點擊下方的參考鏈接學習【新媒體運營體系課】:[1]↓
2、淺談新媒體運營未來前景
個人認為,新媒體運營這個職位在未來5-10年不會出現太大的可替代性。 相反,在未來有可能會有一個職位來整合其他的同質化職位。 因為現在的文案、內容運營、新媒體運營,雖然它們各司其職,但就重要程度而言,新媒體運營會比其他兩者更加重要。
因為新媒體運營幾乎包含了這兩個工作的所有內容,其實很多人在做新媒體運營,實際上要涉及的工作會很多很多; 詳情可以看我之前的一篇文章打開新認知:新媒體運營和內容運營的本質區別 我簡單說下為什么新媒體運營會比文案和內容運營要稍微重要些。
排版樣式,什么樣的圖片以及顏色的搭配,文字間距是多少等等,這樣才不會讓用戶在深度閱讀的環境下感覺到疲勞,這是對用戶閱讀體驗負責,這種思維就是大家常說的用戶思維。 比如內容的組織,你要隨時去關注熱點,將在現有的內容中敏銳的抓住契合熱點的內容,并策劃傳播。
比如文案,你在制作圖片海報的時候,也要去思考,這個海報給誰看,目的是什么,海報上的字要突出哪些重點,這就涉及到產品賣點的提煉。 以上這些工作新媒體運營都會涉及,也都在做,如果未來真的會出現一個職位將同質化職位進行整合,新媒體運營應該是比較好的選擇。 也許在新媒體運營下會分為:新媒體文案、新媒體內容、新媒體社群等細分的職位。
3、為什么新媒體運營那么重要?
現在每個公司基本都會設立新媒體運營的崗位,可能很多傳統企業自己其實并不知道啥叫新媒體運營,但看到身邊很多的企業都有這個崗位,自己也跟個風。 現在企業經營是離不開“新媒體”的; 大家常見到的如,微信群、QQ群以及其他亂七八糟的圈子,它的上層建筑叫做社群,這個社群有個別名叫做新媒體渠道
抖音,小紅書,快手,視頻號等這種平臺,它的上層建筑叫做短視頻,這個短視頻的別名叫做新媒體渠道
再比如,今日頭條,搜狐,網易,uc等資訊平臺,它的上層建筑叫做信息流,這個信息流的別名叫做新媒體渠道 還記得之前前段時間澳洲頒布的《媒體議價法案》嗎?大致意思就是說,在Facebook等媒體平臺上發布有關澳洲的新聞,Facebook需要給新聞生產者支付一定的費用; 這個法案一出來,Facebook、推特等媒體平臺切斷了與澳洲有關的所有新聞資訊,一時間整個澳洲陷入了信息盲區,看不了資訊,不知道這一天世界發生了哪些變化,像是暗地里的倉鼠摸黑生存。 由此可見,我們的所有傳播都離不開新媒體渠道,也就是說:傳播,必然是基于新媒體基礎之上。 所以,你現在認真思考下,新媒體是否值得你進入。
我并沒有美化新媒體運營,而是基于當下互聯網發展勢態的看法,人人都在談新媒體運營,人人也都是新媒體運營!
另外,如果您想更加系統的掌握新媒體運營、漲粉技巧、內容創作、活動策劃等必備技能,可以點擊下方鏈接學習<新媒體運營體系課>:↓
本文為@運營喵原創,運營喵專欄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