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做好社群定位
社群定位是我們去做社群的第一步,當今,泛流量已沒有什么意義,只有明確了社群定位,我們才能找到有真實需求的目標人群,才更有利于我們后續的引流轉化。下面我就“如何做好社群定位”這一問題給你一些具體的方法。
我們就以一個寶媽的KOL想做一個寶媽群為例具體來講解下具體的操作,你可以根據自身的情況對照著來做相應回答。
首先通過5W1H的方式問自己幾個問題:
Who:
1.我是誰?我有什么核心技能與特征?
我是一個母嬰行業的自媒體; 我的核心技能在于精通母嬰行業的知識。
2.我要影響的用戶是誰?他們的畫像是怎樣的?他們的共同需求是什么?
我要影響的用戶是孕媽和寶寶0-3歲的媽媽們; 她們的畫像:年齡在24-35歲左右;關注生活健康,孩子等話題,有的是邊帶娃邊工作的上班族,有的是全職媽媽;大部分寶媽對于孩子相關的一切事物都感興趣,比如孩子吃什么輔食,穿什么衣服,玩什么益智玩具,喝什么奶粉,用什么牌子的尿不濕等等。 他們的共同需求是了解母嬰方面的知識,以便孩子能夠健康的成長。
1.我能解決用戶的什么問題?
我可以提供關于孕育和育兒的相關知識,包括母嬰護理,輔食添加,成長發育,寶寶疾病等。
2.用戶在社群中希望得到怎樣的知識?
這類的寶媽群,用戶在社群一方面可能想要得到一些母嬰方面知識的學習;另一方面,可能希望在遇到臨時突發狀況能夠得到一些解決方法。
3.我的社群與其他同類型的社群有什么本質區別?
我想做的社群與其他同類型的社群本質在于學習交流氛圍濃厚,每天都會有母嬰方面知識的科普,每周會有專門的交流分享大會;另一方面,我們也會通過及時解答寶媽遇到的緊急問題,給出最合理的解決方案,讓寶媽感知這個群的價值。
用戶通常在什么時間會在我們的社群活躍?
多數用戶會在14:00-19:00,20:00-23:00活躍。
1.用戶在什么在哪里能加入社群?
用戶可能在豆瓣,QQ群,朋友圈,各大寶媽交流論壇等加入社群。
2.用戶在什么在場景下會在社群里活躍?
對于全職媽媽來說,寶寶睡下午覺和晚上的時間會比較活躍; 對于工作的媽媽來說,下班路上和晚上娛樂休閑時間會比較活躍。
用戶為何加入我的社群,而不是別人的,理由是什么?
想要學習母嬰方面的知識,認同我們的價值觀,認為我們平臺專業靠譜,并且喜歡我們寶媽群良好的交流學習氛圍。
怎樣才能讓社群的用戶活躍?
每周開設直播講座,可以是文字+圖片的形式,可以是語音+圖片的形式,也可以是視頻直播的形式,通過定期的直播講座來促進社群里用戶的一個活躍。再就是安排一些小號在寶媽群里進行提問,大號在群里進行解答,營造良好的互動問答的一個氛圍。
根據以上的問題,我們根據自身情況列出來,明確了這些內容,我們再去思考下我們做這個社群的目的,是想要推銷產品或者建立品牌形象,還是因為想和共同興趣愛好的人相互交流,分享知識,還是只是建立一個工具型的社群,滿足用戶特定的場景溝通需求即可呢。
二、選擇最佳的拉新渠道
既然要做拉新,我們前期需要構建自己的自媒體矩陣,把流量都散落在各種平臺,獲得更多的曝光,后期我們將我們的重點放在最佳的拉新渠道上。
常見平臺如下:
搭建自媒體矩陣:
第一矩陣:
微信平臺:微信公眾號、微信個人號、微信群、微信廣告資源
微博平臺:企業官博、微博廣告資源
問答平臺:知乎、百度問答、360問答
百科平臺:百度百科、360百科、互動百科
第二矩陣:
直播平臺:映客、花椒、一直播
視頻平臺:抖音、快手、B站、微視等
音頻平臺:喜馬拉雅、蜻蜓、荔枝
第三矩陣:
自媒體平臺:頭條號、百家號、一點號、網易號、搜狐自媒體、簡書等
論壇平臺:豆瓣、百度貼吧、論壇
這類自媒體平臺比較適合于社群品牌形象塑造,當然也可以起到一定的引流效果,但卻不如下面能夠產生高頻互動的引流平臺力度大。
- 貼吧(泛流量平臺,不同行業人群的人幾乎都會使用貼吧,不過目前測試看來比較適合高校類的用戶人群。筆者的經驗:貼吧引流的用戶質量太差,充斥著大量的服務商和競對)
- 豆瓣(泛流量平臺,因為上面能分化出各種興趣小組,通過興趣小組發帖能夠吸引到比較精準的粉絲人群)
- 論壇(泛流量平臺,但是不同行業會有不同的一些大型論壇,比如跨境電商有福步外貿論壇等)
本文為@運營喵原創,運營喵專欄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