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PT(Cost Per Time,按時長付費)?? 是數字廣告中一種以??時間獨占廣告位??為核心的計費模式,廣告主支付固定費用獨占特定廣告位或時段(如開屏廣告24小時、視頻貼片首幀15秒),無論展示次數或點擊量如何均不額外收費。其核心特點是??強曝光+排他性??,適合品牌造勢或大型活動推廣。
??CPT的核心特點??
- ??計費方式??:
- 按獨占時長收費(如¥50萬/天),與曝光量無關。
- 示例:購買抖音開屏廣告位全天展示權,費用¥80萬,無論展示100萬次或500萬次均按固定價支付。
- ??獨占性規則??:
- 時段獨占:如晚8-10點黃金時段僅展示一家廣告。
- 位置獨占:如APP首頁頂部Banner位僅投放單一品牌內容。
- ??適用場景??:
- 品牌年度大促(如雙11天貓開屏廣告)。
- 重大事件營銷(如世界杯期間視頻平臺貼片廣告)。
??CPT的常見廣告形式??
??廣告形式?? | ??典型場景?? | ??價格參考(國內)?? |
---|---|---|
??開屏廣告?? | APP啟動時全屏展示 | ¥20-150萬/天 |
??視頻貼片?? | 影視劇前15秒強制播放 | ¥30-200萬/條(按熱度) |
??固定位Banner?? | 新聞APP首頁頂部通欄 | ¥5-50萬/天 |
??線下數字屏?? | 寫字樓電梯屏/地鐵燈箱 | ¥1-10萬/屏/周 |
??CPT的優劣勢分析??
- ??優勢??:
- ??絕對曝光保障??:搶占用戶第一視線(如開屏廣告觸達率>90%)。
- ??品牌安全??:避免廣告與低質內容并列(如獨立影視劇冠名)。
- ??簡化投放??:無需復雜競價,適合預算充足的大品牌。
- ??局限性??:
- ??成本剛性??:無法根據效果調整支出(即使曝光量低于預期)。
- ??靈活性差??:素材更換需提前申請(如合約規定每周僅能更新1次)。
??CPT vs. 其他計費模式對比??
??模式?? | ??計費依據?? | ??風險承擔方?? | ??適用場景?? |
---|---|---|---|
??CPT?? | 時間/位置獨占 | 廣告主 | 品牌聲量打造 |
??CPM?? | 千次展示 | 廣告主 | 精準人群覆蓋 |
??CPC?? | 點擊次數 | 廣告主 | 效果導向投放 |
??CPS?? | 實際銷售 | 推廣方 | 電商轉化 |
??優化CPT投放的策略??
- ??時段精準選擇??:
- 結合用戶活躍高峰(如外賣APP購買午間11:30-13:00的貼片廣告)。
- ??素材沖擊力強化??:
- 開屏廣告前3秒需傳遞核心信息(如“天貓雙11五折狂歡”)。
- ??跨平臺聯動??:
- 同一時段購買多平臺CPT(如微博熱搜+抖音開屏),制造刷屏效應。
??行業案例參考??
- ??可口可樂春節營銷??:
- ??策略??:以¥2000萬打包購買除夕當天10大APP開屏廣告位,統一投放“新年賀歲”畫面。
- ??《流浪地球3》上映??:
- ??投放??:獨家買斷騰訊視頻科幻頻道頂部Banner位1個月,費用¥500萬。
??CPT的適用建議??
- ??適合對象??:
? 預算充足的成熟品牌
? 需快速建立認知的新品(如新能源汽車發布) - ??避坑指南??:
- 要求平臺提供歷史曝光數據(如確保日均展示≥100萬次)。
- 避免長周期買斷(超過1個月易導致用戶疲勞)。
??總結??:CPT是品牌廣告的“核武器”,通過資源壟斷實現心智占領,需搭配內容創意與社交傳播才能最大化價值。
本文為@運營喵原創,運營喵專欄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