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私域運營,你是否目前還有很多困惑?
如選擇什么工具?社群發布什么內容和活動?要不要找代運營?
引流后怎么進行接下來的動作?高價低頻品類的私域玩法是什么?怎么提高復購率和轉化率?
......
來,今天見實就滿足你。本文釋放了見實私域踐行社用戶和嘉賓之間的40個精彩問答。
來自不同行業的用戶,提出了自己在實際操盤私域過程中,遇到的各種困惑和難題。而嘉賓則對這些問題一一進行了回答。
現在,就讓我們回到這些問答中,看看是不是也是你的困惑。如下,Enjoy:
「半城云?CEO 黑墻」
Q:小餐飲門店,適合做私域嗎?如果做的話,是自己做比較好,還是找代運營比較好?
A:如果你只有一家小店,私域流量池是一定要做的,只是做的方式可能不需要花這么大的成本。找代運營還是自己做?如果只有一家小店,自己做完全沒問題。
Q:適合高價低頻線下門店的私域打法是什么?
A:如果你的產品是高價低頻,要做的第一件事情是先提頻,只有把頻次提上來,跟消費者建立更多觸點,才能賣出更多東西,而不只是一次性買賣。
比如賣家具的,能不能先從軟裝開始賣起;賣車的,能不能從音響等開始賣起,高頻帶高頻,才能帶來更大的價值。
Q:你們接觸的餐飲店,抖音+微信組合,通常的玩法有哪些?看到很多人在抖音做投放,后續再怎么做?
A:想把抖音的流量直接引導到微信私域來,基本上是一個鴻溝,很難。但抖音火了后,用戶總要去門店的,只要去了門店,就能夠在路徑上把他吸引到流量池中。
所以最核心的是,抖音把流量引導到了線下,線下再回到自己的私域池當中來。所以你想要從抖音直接到微信,那不太可能,但抖音可以到線下,線下是路由器一樣的角色,再把用戶放到你的私域線上來。
Q:有三家線下水果店,用戶是附近2公里左右的小區居民,有微信群和加個人號好友,但感覺轉化很低效,怎么升級?
A:對于水果店來說,重點服務的是背后的小區,小區跟你建立信任關系是最重要的。但有個前提是:你的這個社群、好友號,到底對他們有什么用,這個得想清楚。
比如我們服務的一個客戶,他每天晚上和早上都有專屬于社群的水果爆款。專屬于這群人,別人就不能買,也不會放在貨架上。而且每天晚上十點鐘之后,水果還打折,那些庫存都可以清掉。
所以你的私域跟線下是個平行場景,你要完全基于線上場景來構思你的策略,包括你的定位、運營方法,一定不要把線下那一套搬到線上來,一定是重新去思考線上這個東西怎么打。
Q :鮮花店之前用9.9元一朵,加了一些用戶,怎么再度觸達他們,低頻類產品日常怎么運營用戶?以及提高復購率?
A:鮮花店賣的不是花。實際上你經營了一群對美好生活充滿了熱情和向往的人。這群人有什么特質?你應該去圍繞這一群人的特質去構建你的私域,以及運營場景。
比如她們就是年輕貌美的女子,或者每天下班后要來買一束花放到家里面,對生活很有質感要求的一群人。那么你對他經營的動作,應該是圍繞他的需求,圍繞著他對這件事情的定義**營的,而不是賣花。
你去經營他們,也應該是經營這種對美好生活的期待。很多時候,大家容易陷入到我是做什么的,而不是去想我服務的是一群什么樣的人。
Q:門店是做大米批發的,線下引流似乎并不合適。新搭建了有贊商城,做一些中高端的大米,私域這塊有什么思路?
A:買你米的那些人要好好經營起來。因為每一個買你米的家庭,其實就是最忠實的顧客,對他們做好管理和經營,他們的復購率是非常高的。
比如,用戶買了米,你把時間記錄一下,看他多久會買第二次,或者他多久有可能米快用完了。
然后給他發個信息:你上次買那個米估計快用完了,我現在有一個新的米,你要不要試試,你需要的話留個地址,我給你送上來,或者你下次來,或者給你個鏈接提前買……最重要的是怎么站在客戶的角度去經營他。
Q:根據你們團隊服務經驗,口腔行業跟餐飲行業相比,需要重點關注的點是什么?
A:第一是獲客策略。口腔醫院需要源源不斷的客戶線索,能不能有更高效的方式去獲得客戶線索。
第二個是客戶關系。口腔醫院有很多自己內部的管理系統,但這個管理系統其實沒有和顧客關系互通,意味著你除了發個短信給客戶之外,后面再也沒辦法影響他。
所以第一要提升你的獲客效率,第二要像管家一樣管理好你的顧客。
「一知智能聯合創始人&CMO 顧澤良」
Q:我們是一家做酒類產品的公司,主要是品牌酒水,后臺有一批之前的沉睡用戶(有姓名、手機號等),想激活,應該怎么做呢?
A:我認為在最適合做私域的類目中,酒排在前三。酒本身貴的原因是——想找一個可以買到好酒的靠譜渠道太難了,或者說信息和信任傳遞效率太低了,導致了酒非常貴。
酒類產品很適合做微信私域,醉鵝娘已經證明這件事了。像我作為一個酒精過敏的人,逢年過節叫朋友來玩,我都會買很多酒,大概在醉鵝娘已經消費四五千了。
另外,有號碼是一件好事,但一定要在號碼里做分層,不是每一個號碼都值得去打。比如十年前買過一瓶酒再也沒買過的人,你打電話給他就叫騷擾,因為他完全忘了什么時候喝過你的酒。
所以做個對應的分層,可以去理出一個對應的最佳時間,去跑私域加粉。最后,最好你有新單,新單的私域加粉是最自然的。
Q:企業微信成為私域流量運營的第一陣地,對于用戶量不是很多的企業來說,有沒有必要用企業微信,還是用個人微信也可以?
A:在運營能力和用戶的友好度上,個微一定優于企微。
比較官方的答案是:并不是說你用個微就一定是錯,我也問過企微的同學,“怎么看現在有的客戶,用戶大池子用企微運營,但真正復購多次且成為朋友的有價值的用戶,都在用個微運營?”
他回答:“完全沒有問題,如果你已經跟客戶成為朋友,那你就用個微。”
所以我的邏輯是:今天最好的運營方式是成交在個微,儲存在企微。如果你真的和用戶成了真私域,而不再是一個只有名字和消費記錄的假私域,你是可以用個微的;但是如果用戶量小,企微還是個微,沒有特別大的差別。
Q:使用AI智能電話的數據安全怎么保證?
A:數據安全,是極重要的一件事。我們所有頭部客戶要花50%以上的精力去和客戶溝通數據安全。
一知有兩個維度:一個是從公司自治維度,另一個是從物理層面。物理層面:真實、客觀、真正意義上的物理層數據加密,叫虛擬小號的私有云,聽著復雜,其實特別簡單。
未來一個用戶導入數據后,AI機器人進行外呼時會把自己的數據導到三大運營商的虛擬小號的云里面,每撥一個電話,三大運營商會自動地把對應的號碼轉化成虛擬號碼,作為每個客戶的唯一ID,在整個物理層面是完全不過用戶的真實數據庫的,做到了完全隔離。
Q:快手主播的私域引流,是用的個微還是企微?
A:快手主播的私域引流:用的是訂單,然后AI電話,然后到公眾號,公眾號再到對應的社群,社群一般是用個微做維護。
Q:微信視頻號主播引流私域,和快手、抖音相比,有何優勢、劣勢?
A:視頻號規定不能放二維碼。據我們所知,視頻號、快手和抖音,規模化加用戶的行為都是被限制的,所以有價值的還是生成訂單后,由訂單去做導粉。
Q:一知現在的工業級私域加粉效率是怎么做到的?AI語音+RPA+SCRM,可以分享下細節嗎?
A:過去被封的絕大部分是剛下單的用戶,沒有經過用戶確認,直接把訂單號或手機號導過來加粉,是絕對會被封號的。
我來解釋一下RPA加粉。工業級加粉,為什么并沒有觸碰到企微和微信的任何底線?因為在鏈路中,RPA加粉和人為加粉的邏輯是一模一樣的。
以日總進粉量5000為例,AI給用戶打完電話,用戶會說“好,你來加我”;人為加粉則是,員工復制手機號,打開企微,添加好友。每位員工每天做250次,需要雇20個人達到5000進粉量。
RPA加粉,是把人為加粉的事兒,讓一個機器人去做了。所以它的邏輯是一模一樣的,都是去點復制、添加、通過。
?「小裂變運營總監?丁迎」
Q:社群運營有沒有好的載體和運營工具?
A:用企業微信做社群運營非常方便,而且企業微信不限制客戶群數量。企業微信的客戶群現在有三個特性非常適合品牌方:
一是企業微信群活碼,可以把活碼印刷在物料上,一個群滿200人之后,就會建下一個群,一個活碼可以掛五個群,當五個群都滿的時候,可以把這五個群去掉,再掛上新的群,活碼可以一直用,物料不用反復印刷;
二是企業微信客戶群的群發可以一鍵發送,非常方便,不用借助任何第三方工具;
三是客戶群有很多防騷擾功能,比如可以設置:當用戶在群里發小程序卡片、自己的名片或甩鏈接、或者客戶的昵稱里包含了競品關健詞時,直接把他移出群聊。
Q:企業微信會成為私域流量運營的唯一重要手段嗎?
A:這句話去掉唯一就是非常正確的。企業微信確實會成為私域流量運營非常重要的一個手段。因為它是官方認可的,并且可以和微信互通,就決定了它可能是未來五年以內最重要的私域流量運營手段。
我們以前去參加各種會議時,發現大家留的都是個人二維碼,社群都是普通群,現在80%以上基本留的都是企業微信二維碼,90%以上的社群都是企業微信群。
因為它確實很方便,讓最基本的入群歡迎語、客戶群發這些都變簡單了,但不能說它是唯一的手段,客戶在哪里我們就需要往哪里挪。
Q:餐飲行業適合用企業微信引流嗎?
A:肯德基、麥當勞、必勝客、老鄉雞都在用企業微信。我們園區就有一家老鄉雞,當時他們在所有的桌子上都貼了加店長領優惠券,加上老鄉雞的店長之后,店長會自動推送一個領券鏈接,點進去之后就可以領券。
這個就很巧妙,一是把門店流量引到店長的企業微信,然后店長可以做消息推送;二是發優惠券,還能帶來后續的復購,餐飲行業很適合做。
Q:員工離職之后,手機不交回,企業微信的客戶能轉交嗎?
A:可以。員工離職之后,企業微信的管理員在企業微信那邊可以直接做離職繼承,24小時后就會自動把客戶轉接過來繼續做服務。
Q:企業微信能做視頻號和直播嗎?
A:企業微信目前可以觀看視頻號的視頻內容,也可以把視頻號的視頻內容轉發到客戶朋友圈,但還不能轉發視頻號的直播到朋友圈,直播這一塊目前還有點受限制。
Q:使用企業微信和個人微信做私域有什么區別,各有什么優缺點?
A:企業微信相比個人微信,有兩個最大的價值:
一是更安全。一方面,客戶資產肯定百分百屬于企業,不會因為員工離職有任何的流失。用企業微信做客戶運營也不會觸發到一些違規機制,而用個人微信做客戶承接,一旦營銷味道太重、營銷勁頭太強,就容易被投訴或封號,損失很大。
二是更高效。首先,企業微信的好友上限數現在是兩萬。(當然不是說一次性加到兩萬,而是到快五千的時候申請擴容到一萬,接著可以再擴,總上限是兩萬。)普通微信的好友上限哪怕已經到了一萬,二者之間也存在一倍差值。
其次,用企業微信做客戶群運營、客戶群群發很方便,可以一鍵選兩百個人。另外,企業微信客戶群的功能很豐富,群活碼、防騷擾等都能提升服務客戶的效率。
對企業管理者來說,一是客戶資產屬于企業,員工離職也不會丟失**;二是可以進行聊天內容管控,通過設置聊天敏感詞監控員工的聊天信息。
如果想要百分百監控員工跟客戶的聊天信息,可以用到一個功能叫會話存檔,但這個不是開通企業微信就有的,需要單獨購買。會話存檔可以存檔員工跟客戶的聊天記錄,隨時調用出來看,還可以設置客戶聊天敏感詞,當員工觸發聊天敏感詞之后會給他的主管推送內容,當員工發了違禁詞的時候甚至可以直接去攔截,非常智能。
三是方便客戶統一管理,用普通的個人微信做客戶運營時,想要統一管理客戶非常難,比如記錄今天群發的用戶數、記錄朋友圈內容,需要員工有非常高的配合度才能實現。
而企業微信可以直接在后臺看到:員工今天發朋友圈了沒有,群發了多少客戶、跟客戶聊天的人數、發送消息的條數、回復客戶的比例、回復客戶的響應時間,當我們要些業務層面分析的時候可以直接調后臺的數據,非常方便。
Q:公司提供材料檢測服務,也賣設備,價格不低,基本to B,裂變活動應該怎么去做?
A:to B、高客單價的情況下做裂變活動,建議放一些相對來說低價的附加服務來做活動,或通過提供更有價值的服務先把客戶吸引過來。
「獨到科技運營總監?劉學」
Q:品牌拉顧客進群,現在還是紅利期嗎?
A:通常同類型的群,用戶也就進1-3個。如果能把群運營好,現在肯定還是紅利期。
但同類型的群,用戶進群的數量非常少,比如說你真的選好一家洗車店,這個老板在群里跟你互動很好,你會再進去第二家的群嗎?所以現在既是紅利期,又是商家爭搶用戶的時期。
Q:社群的活躍度通常是怎么算的?
A:群的活躍度最基礎的算法就是按發言的人頭數來算。比如一個人發了十條,也算只有一個人,只有一點的活躍。
還有一種算法,在于他的動作,比如他是不是點擊了小程序,是不是產生了購買,是不是產生了閱讀等,都可以算成群的活躍。
Q:企業員工的獎勵可以在哪幾個維度去做?
A:一個是拉新,拉新拉進來用戶以后,可以給一些獎勵。然后是銷售,最終你一定要歸到銷售的獎勵上,讓員工知道什么才是構成他獎金最重要的組成部分。
這個獎勵可以分時期,比如在剛組建的時期,可以把拉新的獎勵提高一點,可以先讓員工把人篡夠,然后當達到穩定期,能算出ROI的時候(就是能算出平均一個人值多少錢的時候),就可以做銷售獎勵了。
Q:四、五線城市的大米批發店,線上銷售一些中高檔的大米,但感覺流量這塊無從下手?
A:建議可以先找附近社區團的團長,比如說一些小區的門店、線下店;第二要選好小區,想好用戶的消費層級;第三可以跟異業老板做一些合作,比如說有群的老板,餐飲店或者其他店老板。
中高端大米其實有幾個途徑:第一是高端人群的消費,第二是送禮。馬上要端午節了,可以有包粽子的賣點,也可以有大家走親戚送禮的這個賣點。怎么來利用賣點跟你的線下渠道合作?你可以去招募這些推廣員或分銷員。核心就是你先找到有流量的人,跟他合作。
Q:手上的社區團長擔心客戶被供應商帶走,不愿意加入企業微信,怎么辦?
A:首先不要讓他加企業微信,我們要遵從人性;其次幫他減少工作量,比如幫他開一個團長端,他自己可以控制,要不要賣這些貨,要不要發這些東西……當有這個決定權的時候,他是愿意合作的。
Q:門店和團長合作,給團長的傭金是多少?合作形式通常是怎樣的?
A:傭金看你的銷售比例。開始如果拿不準的話先守住成本,然后去設計一個傭金體系,讓大家先試一試。通常要先控售價,傭金還不是最重要的,團長最在乎的是你的貨好不好賣,而不是賣這個貨掙十塊錢還是八塊。
你的傭金合作形式:更多的是你要考慮怎么能幫他賣出更多,而不是從單品的毛利上去摳。
Q:如何讓微信社群的活躍周期更長?
A:其實社群有足夠的關注度就可以,用戶關注了以后,只要發活動他就能參與。一個是關注度,一個是留存率,就是用戶會不會退群,只要不退群就有價值。
Q:微信群有必要做內容嗎?
A:內容有很多種方式。首先不要狹義地去定義內容就是漂亮的視頻、文案等,有可能發一個商品就是一個內容。
比如我們有一個茶館客戶,他怎么做內容呢?春天去幫大家進茶葉去了,沒事就發一個他上山采茶、炒茶的照片,他也沒有那么多文字,因為他很忙。
但是大家會覺得這好真實,這也是內容,他的內容有他的風格和想法,可以讓大家知道茶葉都是從原產地直采過來的。所以一定要做內容,但你要規劃和定義這個內容,主要是符合你的主題就好。
Q:怎么做到群內銷售數據監控?
A:我們是跟小程序和機器人綁定的,不光能看到群內的數據,我們也能看到銷售的所有數據。
我們還是得基于系統,不要一聽系統就反感,要理解技術的進步,要尊重技術的進步。所以要相信用技術和系統能解決這件事。
Q:二線城市麻辣燙門店,可以怎么找社區團長合作?
A:先找周邊小區,周邊小區是一個群體;以及找周邊的公司,上班族是一個群體,比如各個公司的行政前臺你是可以合作的。
還有找學校,學生也是麻辣燙的群體。同時看學校里能不能發展分銷員,學生有很多群,也愿意賺錢,可以嘗試,這里面有很多機會。
麻辣燙不是一個居家品類,但目前大部分的社區團還是居家的,是不是可以開發一條新的產品線,比如健康的蔬菜等,這個也可以來去配合。當你打開私域這扇門,當你能真正接觸用戶,你會發現有很多可以做的事情。
「233 Digital VP 楊雁 Ian Yang」
Q:化妝品行業社群活躍率的平均值大概是多少,社群活躍率如何計算?
A:基本上我們服務的這些品牌,整體的社群周活躍率都在55%以上。
社群活躍率的計算方式,其實是算用戶有沒有互動過,有沒有發言過。當然如果只是發一個表情包之類的不算,而是真正在社群內有過互動,有過發言,參與過互動活動的才算。
計算方式一般是7天內的發言人數然除以社群的總人數。
Q:服裝行業,大部分活動社群的活躍周期很短,激活和轉化很難,在提高社群轉化率方面有哪些好的方法?
A:像服裝行業和化妝品行業,還是會有一些互通的地方。如果我們僅僅靠人工運營,或者單靠一個SaaS產品,每天不停地在群內去做群發,發一些產品的廣告,那確實很難提升社群的整體活躍度。
我們在做私域,做社群的時候,最核心的一個要點:需要有目標,或者用戶進群之后,需要知道進來是干嘛的,做了什么樣的事情之后能夠獲得什么。
所以一個解決方案就是用一套會員成長任務體系,讓大家知道每天進來社群之后,是有一些事情可以做的,然后做了這些事情之后能夠得到一個即時反饋和收獲。這樣大家進群后,目標感和參與動機就存在了。
還有一點,我們大可不必對所有的用戶都進行長線的社群運營。在你已經將用戶沉淀到自己的私域體系中之后,我們大可以在每次上新、清庫存、或是活動大促的時候,以快閃群的方式來做短期的效果轉化。
Q:化妝品行業,社群活動目前有哪些方向?
A:方向還是跟自己的目標有關系。
有的客戶可能并不是以銷售為導向,更多通過社群來做一些口碑,挖掘一些KOC;有客戶可能核心指標是去做銷售和銷量;還有客戶比較關心是否能夠通過私域運營,把CRM庫里邊的數據做一些更豐富的維度。根據不同的目標,就會有不同的活動方向。
比如要去收集更多的用戶數據,來豐富CRM數據維度,就會通過一些問卷類的方式;如果要去做GMV,沖銷售,沖轉化,可能更多的是會在社群里做一些專享日,做私域雙十一,然后可能社群里邊有專有權益,來激勵大家去做轉化。
Q:社群運營可以理解為是場景化銷售邏輯嗎?精細化運營社群的核心是什么?
A:社群運營可以理解為是一個場景化的銷售邏輯,但是又不僅僅只是場景化的銷售邏輯。
社群運營的氛圍感是相當重要的,而且大家其實都是有一些從眾心理,所以當社群整體活躍度很好,整體話題的核心也都是圍繞品牌或者是產品,銷售自然而然就能夠比較好地做起來。
但社群本身是擁有社交關系的場景和渠道,所以除了你能夠運營好這個場景,能夠熟悉并且了解這個社群里的用戶,然后帶給他們相應的場景化的解決方案之外,更多的還是要去和用戶混一個臉熟,并且能夠在這個社群里真正地去幫他們解決一些問題。
比如在美妝類的社群里,可能去解決黃皮要用什么樣的口紅色號,要用什么樣的粉底,如何去解決痘痘的問題,怎樣改善肌膚的狀態,有紅血絲了怎么辦……因為社交關系這件事,其實都是我麻煩你,你麻煩我,大家互相溝通交流,解決問題,這樣建立起來的。
Q:精細化運營社群的核心是什么?
A:首先要做的,是打通微信整個生態里邊的鏈路,包括公眾號、社群、小程序商城,然后有一些品牌還有自己的會員中心、品牌的CRM。
這個體系是首先要去做互通的,因為只有這樣才能夠知道用戶在這個觸點做了什么,在另外一個觸點做了什么,他有沒有買過東西,他是不是活躍,他有沒有參與過我的活動。
在不同的觸點,他做的所有的事情,我都能夠認知得到。然后再通過用戶的這些互動行為,不斷去豐富和累計這些用戶標簽,慢慢就知道他的訴求是什么,他對品牌里邊的這些產品的偏好度是怎樣的了,知道這些之后,我們才能談精細化的社群運營。
我們現在有客戶能夠做到通過會員價值來區分高價值用戶、中價值用戶、首購新客以及潛客等等。然后在公眾號、朋友圈進行推送的時候,去分別推送不同的內容,然后給到不同的轉化offer。
當標簽的顆粒度更細的時候,我們甚至能根據用戶不同的訴求和興趣偏好去推送不同的產品,這樣在內容和需求之間進行匹配的精準分組推送,能更有效的提升整體轉化效果。
Q:社群運營的業績指標通常怎么設定?
A:首先要看我們自己的流量質量是怎樣的,如果質量很好,活躍度非常高,平均客單、復購頻次都很好,社群的業績指標設定,就可以定的相應高一點。
如果流量質量不是特別好的情況下,也沒有辦法去說我的這個業績指標定得如何,所以實際上我們現在在做社群運營的業績指標的時候,其實也都是可以倒推的。
比如說我們自己心里面或者品牌自己心里面有業績指標的一個數,比如五百萬、一千萬,那我們就可以倒推回去我這個五百萬、一千萬的業績指標我需要有多少的訂單量,然后我的客戶的平均客單價是多少。
再通過這兩個數字,我們就可以再往上倒推出來,私域和社群里邊需要有多少人,然后在一個時間周期之內下單率是多少,首購率多少,復購率多少,二次復購率多少。
然后再往上去倒推,我要拉多少人進群,需要做到多少的觸達人數,這些觸達渠道的進群轉化率大概需要做到多少,這些數字都是能夠算得出來的。
Q:快閃群,最后可以留存的客戶量可以達到多少比率?會不會使私域沉淀的留量變少?
A:行業不同,留存的客戶量的比率也都不同。
講一下我們案例里邊的一個留存量吧。我們在最初招募的時候是大概招募到兩千人左右,中間退群的可能有幾百人,最終留存下來的一千二三左右吧。
這是我們對品牌第一次去做私域快閃活動情況下的一個數值,然后現在我們對這個品牌做私域快閃已經做了三四輪了,這個留存率其實是一次比一次更高的。
并不是說我這個快閃群結束之后,這些客戶我就不管了,而是把這里邊有價值的用戶給篩選出來,并且導流和轉移到另外的留量陣地,比如說轉移到BA,或者說轉移到我下一次的私域快閃的活動當中去。那留存的比例在我們第二次的時候就在90%以上了。
會不會使私域沉淀的流量變少?可能并不會,反過來說是能夠使我們私域沉淀的流量變精,因為我對于我的顧客有更多的了解,那對品牌沒有價值貢獻的這些用戶,還留著干啥呢?
Q:牛奶乳品等話題相對少,這種品類的社群運營模式有什么可以借鑒的玩法?
A:牛奶和乳品品牌,可能最核心的溝通渠道就是導購,因為像一些奶業巨頭,他可能全國算下來導購的數量有兩萬多人、三萬多人。可能要去做的更多的就是我怎么樣去管理好我的這些導購,而不是怎樣去管理好我的這些消費者。
說實話目前市面上,我們還沒有看到,把數量非常龐大的導購管理得非常好的案例,因為這并不是一個系統能解決的問題。
需要品牌、銷售、IT、市場、CRM等多部門配合,解決導購激勵、產品地域差異、營銷活動差異、渠道核銷等無數問題。我們也正在對這一類品牌的私域運營進行摸索嘗試和優化。
Q:商業街的小餐飲店,想做私域?,目前有個微社群和個人號,怎么運營起來呢,需要標配什么工具?
A:我不知道具體規模是有多少,因為如果是商業街的餐飲店的話,我建議可能都不需要一定要去標配工具來做,當然如果你的量比較大的話,可能有幾十個群,已經靠人工維護不過來了,那就可以上工具。
但如果是比如十個群以內的,其實完全是可以靠人工的方式來去進行操作的。你可以去用最簡單的方式,比如說可以有類似像麥咖啡,你去買咖啡喝咖啡他會給你一張小卡片,然后這個小卡片上會蓋章或者什么,你可以去看看有沒有一些這樣子的小工具,能夠替代這種紙質的卡片,然后放在社群里面玩一玩。
然后還有一些玩法,就比如說你可以在你自己的社群里去做一些裂變的活動,可以去做一些組隊抽獎,設置一些獎品,比如新菜嘗鮮,現金抵用券等等,核心就是去做O2O的到店導流。
Q:目前看到很多伙伴在進行社群換量合作,也問過幾個小伙伴,效果一般,這種合作還值得嘗試嗎?
A:我覺得可以嘗試,但這個事情可能就要看你的品牌和合作的品牌,他們的用戶是不是同一類型的用戶,用戶的重合度是不是高。
如果要做效果的話,除了換量合作,像我們也有和一些做社群團購的團長進行合作,團長他可能是個人,并不是公司也并不是品牌,但是如果你有好的產品和這種團長進行合作,利用他們自己的個人IP影響力和他們自己的流量池,也可以做到很不錯的轉化效果。
合作方式和帶貨主播類似,可以純傭,少部分頭部的團長也可能視產品需要一些坑位費。
本文為@見實原創,運營喵專欄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