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開門見山,當企業在投放線上廣告時,往往需要設計落地頁,即營銷頁。根據多年的經驗以及與圈內好友茶余飯后的談資中,關于營銷頁的設計過程,大致可以分為以下3個方面;
1、與設計師溝通本次廣告投放的產品,而后完全由設計師自主設計并投放;
2、與設計師溝通本次廣告投放的產品,和營銷頁上的關鍵文案,然后自主設計并投放;
3、確定投放目的和產品后,運營團隊(含設計師)進行頭腦風暴,確定營銷頁的整體結構、邏輯順序、展現形式、頁面色調、首屏表現元素等,然后至少設計兩版,以便投放初期做A/B測試。
無疑,第三點是符合精細化投放準則要求的。
設計師的用戶思維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這樣一個感受,與平面設計師溝通某一設計需求時,文案是必須要給到他們的。這與設計水平無關,而是他們沒有參與到整個產品投放流程中,對產品賣點、針對人群、網絡用戶廣告習慣以及廣告展現形式都不甚了解,所以頭腦風暴的目的,就是為了建立一致的營銷思維和用戶思維。
至始至終我都覺得,優秀的設計師,無論是什么類型的設計,在現今職場環境中,都必須具備用戶思維。
營銷頁的黃金六點
一個轉化率高的營銷頁,一定要有邏輯架構。
搭建營銷頁,就是構思一篇文章,先寫什么,后寫什么,是總分結構,還是總分總結構,都要有基本的邏輯順序。下面我將從營銷頁搭建的6個展示方面分別闡述個人觀點,僅供參考。
1、品牌信息展示
廣告投放的目的是拉新,所以營銷頁的設計與結構,要充分考慮到對我們完全不了解的新用戶,讓新用戶點進來第一眼就能有基本的了解,這個“了解”指的是:我的品牌,我的產品,核心賣點及價值。這部分的信息展示,最好能與外層文案及封面圖相契合,不至于讓用戶產生較大的反差。
往往新用戶對品牌的第一認知就是來源于首屏展示(即點開廣告跳轉后,不下拉的情況下,用戶在屏幕上能看到的所有信息),首屏上的內容質量,直接決定了跳出率和下拉率,所以這部分的設計一定要簡單、直白,且視覺舒適。
2、核心賣點展示
這部分需要解釋核心賣點,最好能通過數據的形式體現差異化價值。這個解釋的過程可以理解為:我是XX,我能幫你XX,我與競品的差異化價值是XX。
用戶瀏覽營銷頁,可以看作是一個互動的過程,而數據展示是最直白的互動形式,比起閱讀文字,顯眼獨特的數字是較為有效的“告白”方式。
3、優惠信息展示
一般廣告投放,基本都是優惠政策引流,但優惠信息的描述也要講究一定的方式。
拿筆者所在的教育行業來說,某一課程包針對新用戶198元4節課,我們在這部分的展示中,就要盡量幫助用戶降低思考成本,并說明這198元可以帶來什么價值交換。
首先幫用戶計算好,1節課50元左右,90分鐘,有效期XX天,然后這4節課的內容是什么,上完可以收獲什么,但要注意圖片設計上不要累贅,構圖盡量簡單易懂。
廣告用戶本來粘性就不高,再讓他去計算和思考,還是有點不忍心的。
4、口碑展示
自古以來,人類就有從眾心理。以往用戶的正面真實口碑評價,能為營銷頁加分不少,在獲得用戶同意的前提下,他們說的話,就是最有效的“攻心”武器。
除此之外,還可營造出火爆且緊湊的氛圍,比如已有XXX人提交了電話,或您身邊已有XXX人購買等等這些計數設置。
5、權威信息展示
很多企業會做新聞營銷,最主要的目的就是品牌背書,借助第三方獨立媒體,提高自身品牌消費承諾的確認和肯定。
在營銷頁中,企業曾經獲得過的榮譽、獎項、政府表揚,甚至是合作過的知名媒體或企業,都可以適當加以體現,這其實就是提高用戶的消費認知心態,降低使用心理門檻。
但一定不要編造。
6、獲客組件
所有的環節都是為了獲客留資,要么下載,要么注冊或購買,要么留下電話。
獲客組件的設置,一定要簡單且核心,只獲取有用的核心信息。在這個“不太安全”的網絡時代,我們對用戶索取的信息越多,用戶的信任度越低,同時占用了用戶較多的時間成本,在這個門檻下,可能有一部分本來粘性就不高的用戶就直接退出了。
比如我們在設置獲客組件時,只要電話(設置驗證碼)和地區,降低用戶留咨成本,才能提高留咨數量。
營銷頁中的FABE銷售法
FABE銷售法是非常典型的利益推銷法,即產品特征(Feature)、產品優點(Advantage)、用戶益處(Benefit)、產品論證(Evidence)。它通過四個關鍵環節,巧妙地處理好顧客關心的問題,從而順利地實現產品的銷售。
而在運營方面,除了上面的“黃金六點”搭建法,還可以套用FABE銷售法來搭建。
Part 01:客觀描述產品的基本特征,注意是特征,不是優點。
Part 02:產品優點的展現,包括產品功能數據,產品差異化價值等。
Part 03:用戶可以通過產品獲得什么價值交換,這個交換能讓他完成“沖動型”消費。
Part 04:論證市場觀點,可以通過競品對比或使用前后效果來體現。
所以,營銷頁的構建,不僅僅是設計師的工作,它需要運營、產品、市場、設計等通力合作,畢竟咱們花了錢,就要盡最大可能帶來盡可能多的收入。
本文為@運營喵原創,運營喵專欄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