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興趣電商≠算法廣告,但激發人群需求,達成興趣消費仍然依托著廣告、優質內容推薦的力量。
那么近三個月,抖音上的廣告流量是否有所變化?當傳統廣告變成“興趣廣告”,用戶會更愿意買單/下載嗎?
一、哪些行業廣告主更青睞抖音流量?
1-1?“抖快”平臺流量相似,廣告主卻更青睞抖音
過往大家都認為抖音的人群偏向于都市白領,快手則是市井大眾,而近年來兩款App,無論是用戶的性別比例,還是年齡組成方面都已趨于相似。
不過由百度指數的數據來看,抖音人群占據一線城市的比例依然要高于快手。也進一步說明抖音的用戶消費能力更強,廣告主也自然會將更多的預算偏向抖音。
數據來源:百度指數-近30天數據
1-2 美妝、服飾廣告占比下滑,社交婚戀投放力度提升
據悉,2020年字節跳動在國內的廣告收入達1800億元左右,而抖音貢獻了超60%的份額,穩居字節跳動吸金主力隊伍。
2021年Q1期間,游戲、文化娛樂、教育培訓是抖音的重點廣告主。觀察2019-2021年Q1的護膚美容、服飾鞋包廣告占比可發現,廣告投放力度在2020年疫情紅利時稍有增加,而在2021年出現回落下降趨勢。
具體來看每個月的變化,游戲依然是在抖音燒錢最多的行業,其次是文化娛樂。社交婚戀行業在2019-2020年都未進入行業廣告投放數Top 8,卻在2021年Q1占比排進前六,明顯提升了廣告投放力度。
據《2020年抖音數據報告》顯示,2020年抖音上關于戀愛結婚的內容達2871萬條,也能側面說明抖音人群對戀愛交友感興趣。
二、在抖音狂砸錢的App真的沖出了一片天嗎?
2-1 擠破頭的社交App
Q1期間,其他(主要指休閑、網賺)、戰爭、傳奇手游廣告投放較強勢;非游戲類中直播、新聞資訊、閱讀類應用投放多。
值得關注的是,陌生交友App廣告投放力度相比去年Q4有所上升。《Soul》、《尋愛》、《TT語音》是Q1期間抖音社交重點廣告主,廣告內容以年輕人交友、興趣交友為主,與抖音調性相似,也較符合抖音用戶特征。
2-2 盤點抖音上強勢的游戲App
排名前三的游戲,《4399游戲盒》、《萬國覺醒》、《三國志·戰略版》都已經是游戲推廣榜上的常客,其中《4399游戲盒》在Q1期間加大了廣告投放力度,強勢登頂。
我們也觀察到新上榜手游《摸摸魚》和《古代書院模擬器》都比較依賴抖音渠道去吸引玩家。
《摸摸魚》在抖音的游戲發起人計劃中創建了多個熱門達人任務,在視頻收入榜中排行Top5的視頻都為摸摸魚推薦視頻,證明了優質內容的吸金與推廣能力。
數據來源:抖音-游戲發起人計劃
《古代書院模擬器》則是主要以投放大量廣告的方式來吸引用戶,在投放媒體選擇上,抖音渠道的廣告投放占比超九成,目前該游戲在TapTap社區的評分達7.0,最高時沖進了iOS模擬游戲榜前五。
2-3 盤點抖音上強勢的非游戲App
在非游戲方面,《今日頭條》、《番茄小說》、《拼多多》在抖音上投放力度較大,排名前列的都為字節系應用。
其中,《西瓜視頻》瞄準中視頻賽道已有一段時間,且據移動數據平臺統計,其月活已超老對手《bilibili》。
中老年下沉市場的龐大基數、不間斷的廣告投放以及大量電影電視資源的接入終于讓《西瓜視頻》擺脫了不溫不火的階段。在達人緊缺的情況下,西瓜視頻也提出了20億內容補貼,防止達人再度流失,穩定軍心。
三、抖音電商新消費品牌的崛起有哪些啟示?
3-1 品牌力量是商家營銷的強心劑
可以說除了直播帶貨之外,去年是另一條火爆的商家賽道就是打造新消費品牌。喜茶、元氣森林、完美日記等品牌的成功業績,讓商家們意識到了品牌IP化的價值與被低估的圈層人群消費能力。
統計Q1期間抖音小店的個護品牌直播銷量Top 10,也可以發現不少國產新消費品牌名列前茅,如花西子、完美日記等。
花西子品牌的成功打造,除了李佳琦等頭部KOL的持續推廣,與其在抖音上的信息流廣告投放也有一定關系。
Q1期間花西子超四成以上的廣告投放在了抖音,其次是微博。投放的廣告形式以圖片、視頻為主。投放金額方面,花西子更是在美妝個護品類中一騎絕塵,另外,該品牌也在今年2、3月連續領銜國貨美妝GMV之首。
新消費品牌借勢抖音營銷已經不再是新聞,抖音強大的流量加持和多元玩法足以讓它成為培育品牌的沃土。
且據相關報道,抖音一年間將電商GMV從幾百億做到了2020年的5000億,一年增長超5倍。內容社區轉行電商并沒有水土不服,原來消費內容的人群,也更容易相信內容的推薦從而下單。
以往可能很多商家認為,燒錢做品牌吃力不討好,但信息暴增導致的用戶信任度缺失,使得一些原來沒有品牌的商家被用戶自動打上“三無”標簽從而錯失商機。
我們統計1-3月抖店渠道店鋪類型的數量占比變化,發現有品牌授權的旗艦店、專營店、專賣店在抖音上的占比逐月增大,而沒有品牌授權的普通店占比則呈現下降趨勢。說明品牌化已經成為抖音電商的趨勢,對商家入駐的一再嚴格審查也表現出抖音對高質量品牌求賢若渴。
3-2 不低估流量的審美,不忽略流量的價值?
廣告素材同質化、套路化的問題一直亟待解決,我們發現即使是大品牌仍然會存在廣告重復利用的情況。粗糙隨意的制作會傳遞出一種廣告主在用心敷衍的嫌疑,既不利于豎立積極的品牌形象,更不利于產生實際的轉化。
在眾多簡單粗暴的廣告中,我們發現一些新消費品牌的短視頻廣告會更注重用戶體驗與品牌形象。對于圈層消費者來說,他們最想看到的也就是品牌廣告傳達出的“我懂你”。
下面盤點近三十天新消費品牌的熱門廣告:
1)花西子:達人氣質與商品特性完美融合,鞏固國風美妝的用戶認知
國風禮盒用文化輸出型達人,西域屬性商品用西域氣質型達人。花西子在豎立品牌認知方面拿捏到位,選取的達人/明星、拍攝畫面、選用音樂都十分貼合商品的主打賣點。
如絲綢之路粉餅,特地讓美妝博主扮成西域美女,配合異域音樂起舞,跳舞出油后自然而然開始補妝,緊接著托出產品賣點。
2)江小白:既是朋友間的欲言又止,也是男孩的撩妹情話
江小白一直是文案滿分、情懷白酒的代表,在情景劇廣告中也在朋友間秀了一把情懷,路邊,兩個朋友相聚,言語間是生活窘迫的無奈,手邊是喝了又喝的江小白;酒吧里,遇見心儀女孩的男生用果味江小白撩妹,借酒傳情。用不同場景展現不同的品牌定位,也能讓用戶更容易代入。
3)NEIWAI內外:強調舒適無尺碼,男生勿入吸引眼球
內外提倡“沒有一種身材是微不足道的”,品牌主打尊重包容。其投放的廣告多會選擇身材多樣的達人來拍攝,強調無尺碼內衣不僅能夠適配不同的身材,而且不怕身材走樣,某些視頻也會在封面放上“男生勿入”、“男生請劃走”的字眼來吸引眼球。
在廣告制作上不低估人群的審美,不忽略每一個流量可能潛藏的價值,既能傳達出廣告主對于圈層的尊重,也是品牌尋求大眾認同感的表現。
在新一輪消費改革的背后其實是消費個性化的影響,每一個個體都存在著巨大的待挖掘價值,這其實也會給廣告主帶來一個新的增長點。廣告主需要重視不同人群、圈層的特性,為他們量身定制優質內容廣告。
圈子并不是傳播的壁壘,而是由個性化用戶織起來的關系網,每一個人都潛藏商機,只要能夠成功激發需求,就會形成暴利增長的連鎖反應。
說明:本報告為 App Growing 制作,報告中所有的文字、圖片、表格均受有關商標和著作權的法律保護,轉載需注明來源。如有部分文字和數據或圖片素材采集于公開信息,僅為說明問題之引用,所有權為原作者所有。報告內容僅供一般性參考,不應視為針對特定事務的意見或依據。
以上App Growing 對于抖音媒體的廣告情報分析。
本文為@App Growing原創,運營喵專欄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