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場直播帶來200萬GMV? 學員@孫策?將“直播+AI+私域精細裂變+一對一轉高客單”的模式運用到區域連鎖品牌中,引流2000多個用戶,實現GMV200萬。 今天,他將完整拆解從三波裂變策略、直播間運營技巧到私域轉化全流程。如果你也想要打通線上線下流量實現裂變轉化,這篇內容應該可以幫到你。
大家好,我是孫策。今天想跟大家分享我在視頻號領域通過3場直播賺了200萬的復盤。
最近給一個區域實體店連鎖品牌的三個片區做了三場視頻號的直播,主要內容為通過Al進行提效。
第二場直播在第一個小時,穩定700人左右同時在線
第三場直播在第一個小時,穩定700人左右同時在線
?
這個客戶是區域頭部的少兒書畫培訓機構,在單一城市開店的密度較高。所以我們的計劃是區域引爆,多渠道多次裂變。總共分為三波裂變。
第一波裂變
一場成功的營銷活動,需要在區域內有密度,對產品有認知的曝光。
?
因此需要做兩個動作:
1、造勢
2、城市流量主陣地的曝光
造勢:在直播前10天,這個區域實體連鎖的所有員工開始進行朋友圈、短視頻預告。
?
總體內容就兩點:
1、11.18日晚8點直播。
2、建校以來最大的雙十一活動。
?
在這個品牌的私域用戶群,形成一定的直播認知。
?


第一波裂變,社群裂變。
社群裂變分為兩個環節,一個是原始社群創建,一個是社群的裂變。
一個城市的流量主陣地有兩個,一個抖音,一個微信。
那么一個城市私域流量主陣地就在同城微信群。
一個城市打開率最高的微信群是業主群、村民群、商家群。
我們在活動開始的時候,帶著這個門店的員工,進行了一波加群動作。
加群方式有兩種:
線下:進入各個社區團購、超市等然后加他們的福利群。
線上:員工聯系自己的朋友、用戶,讓他們邀請自己進入各種業主群、村民群、商家群。
將近100位員工已經進了幾千個同城微信群。
在所加的微信群里,推送下圖中這樣的海報,吸引一波寶媽進群。
一個員工大概建兩個群,完成200多個群的搭建,并且完成了第一波基礎群儲備。
私信這個品牌所有的微信用戶,邀請他們進群,把老用戶拉到群里面。
社群裂變:比如上面那張海報,邀請3個人送跳繩,邀請5個人送兒童斜挎包。通過不斷的在社群階段性觸達,群內的用戶會不斷往社群里邀請人。
有的粉絲會疑惑,那成本會不會很高?
其實細想下來,成本不會很高。
領取的規則就是,加群主之后登記信息,也就是發給群主手機號、姓名等信息就可以領取。
但是進群的不一定加微信,加微信的不一定登記信息,登記信息的不一定到店來領取。
成本估算:一個禮品4元左右,相當于花了4元帶來了一個進店,還獲得了一個比較精準的客戶信息,順帶還拉了一部分社群。
通過第一波的社群裂變,獲得了一波儲備用戶。
直播是最高效的觸達方式,我們把所有流量都放在直播間進行第一輪的觸達,所以我們進行了一波拉預約的動作。
讓用戶預約我們的視頻號直播間,在直播開始后,預約的推送比例特別高。
在流量端,我們有了兩個用戶池。
一個是品牌方的用戶私域,一個是社群裂變來的新用戶,所以我們在兩個渠道拉預約。
品牌用戶的私域,全部進行一波私信預約,預約成功之后,給個幾毛錢的紅包。
在社群內部,也進行一波預約的拉動,每一個預約之后,會在群里進行一波截圖反饋,預約截圖之后,紅包直接發到群里。


效果還是很不錯的,基本都拉到1500個預約以上。
第二波裂變
因此視頻號直播間在本次營銷活動有兩個功能,一個是沉淀更多的意向客戶,一個是完成流量的再次裂變。
所以進行以下兩個操作:
1、設置一個100-300元左右的引流課包,整場直播間就賣這一個引流品。
2、不斷誘導用戶轉發直播間到朋友圈。
有一些粉絲會問,為什么不直接在直播間賣高客單,而是賣引流包。
原因是這樣:
1、實體的優勢就是能和用戶面對面,要發揮出自己的競爭優勢,所以最高效的方式就是到店升級高客單。
2、直播間的客戶,分為三類。a類是可以直接成交的客戶,b類是猶豫的客戶,c類不是客戶,引流包解決的是就b類客戶。
所以我們在直播間只賣一個品,100-300元的引流品,三場直播價格都不太一樣。
在直播間我們做了這幾個動作來拉流量
1、每隔5分鐘做一波抽獎。
2、創始人、校長在直播現場,搖旗吶喊。
3、因為是書畫機構,現場作畫。
但是成交并沒有在直播間,而是在私域的小程序進行的,因此我們還要進行一輪新裂變。




通過數據可以看出,無論停留時間、互動數都是比較高的。
活動一發布就賣爆了,三場直播差不多累計賣了1000多個小課包,也就是直播期間大概帶來15萬GMV左右的小課包銷量。
第三波裂變
所以我們設計了4個裂變機制:
這個小程序在私域的各個端口進行了持續的曝光,再賣一波引流課包。
?
正常情況下我們搭建的轉化次數有三輪:
1、無體驗測評轉化:給小朋友做一個測評表,通過測評找到孩子的問題,通過解決問題做一波轉化。
2、3或4次對比轉化:也就是上完3-4節課,根據當時做的測評看一下,是否進步,然后通過進步做一波轉化。
3、結課后轉化:做一個成果匯報展,再進行一波轉化。
對于線下的低轉高,講究人、貨、場三要素。
人-拉停留:對于線下的成交,本質上就是跟客戶溝通的時間越長,成交幾率越大。
貨-做稀缺:稀缺才能產生價值。貨就是我們的課程,我們設置了一個階梯價格。
也就是說1-50名一個價格,50-100名一個價格,100-200名一個價格,先購買先選禮品,通過這樣的邏輯創造出稀缺性。
場-做氣氛:我們搭建了一個節日的氣氛,現場報名拉禮炮,通過氣氛來營造價格的優勢。
我們只輔助了第一波轉化,整體轉化大概有200多萬。
最后三輪轉化完,估計300萬問題不大。


這是第一場直播的低轉高,高客單已經轉到300多個了。
實體內卷的今天,Al+社交直播,將是大的破局點。
這就是我分享的同城實體發售的經驗啦,希望對大家有幫助。
本文為@生財有術原創,運營喵專欄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