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mp id="0c8o0">
  • <nav id="0c8o0"><code id="0c8o0"></code></nav>
    <menu id="0c8o0"><tt id="0c8o0"></tt></menu>

    邁向2022前,阿里開始求變

    雙11剛結束,阿里巴巴就發布了截止9月30日的最新一季財報。

    • 過去3個月,總收入2006.9億元,同比增長29%(剔除高鑫零售部分增長16%);非通用會計準則下,凈利潤285.24億元,同比下滑39%;
    • 阿里生態全球消費者12.4億,單季增長6200萬,其中中國消費者9.53億(淘寶天貓的電商用戶,也包括優酷等非電商用戶),圍繞內需、全球化和云計算三大戰略持續投入;
    • 150億美元的股票回購計劃,目前已完成51.475億美元,這是一個進展的公布;
    • 從這個季度開始,提及ESG內容。社會責任投資和經營狀況共同組成了一個企業完整的AB面。

    邁向2022前,阿里開始求變

    三季度是傳統意義上的電商淡季,阿里的財務表現說不上漂亮,讓樂觀者和悲觀者都有充分的自信理由。樂觀者會說:市場一直預計淘系電商已經逼近天花板,事實卻是:大基數下依然有雙位數增長,對社區商業、淘特、本地生活等多賽道布局,全球化驅動來涵養整個生態,獲得長期增長。悲觀者則會說:行業監管趨嚴,增收不增利,可能會是未來幾個季度反復爭議的話題。

    稍早前,騰訊、網易、百度、京東相繼發布了財報,對應的同比增長了13%、19%、13%、25.5%。這些成立20年左右的傳統巨頭們,在2021年的營收增速,已經全部降至30%以下。

    這意味著,增速下滑不是某一個公司的問題,而是行業問題。變化是常態,消費者和市場環境都在變,戰場不再是當年的戰場。經過20年的高速發展,中國互聯網狂飆突進的時代過去,流量開始見頂了。

    此時此刻,當阿里乃至整個中國互聯網行業站在十字路口之時,阿里管理層在“想什么”,是一件很有指導意義的事情。

    阿里求變

    觀察阿里,以電商為主的商業進化,新業務的布局,是一個合適的切入角度。它將整體業務分成了四大版塊:商業,云計算,數字娛樂以及創新等其他業務。

    其中淘系電商(淘寶/天貓/聚劃算等)占總營收的比例逐年下降,這個季度已降至36%。服裝和配飾等優勢類目的放緩,騰訊、京東、拼多多、抖音快手的分食,讓阿里感受到了壓力。

    很多人認為淘系就是阿里電商的全部,這是認知盲區。淘系是最穩定的基本盤,是支點。阿里巴巴董事會主席張勇說過,阿里現在的策略是通過增量投資的方式,在手機淘寶之外開創其他APP來形成一個手機端APP矩陣。翻譯過來就是,不同的用戶在不同的場景下會有不同的偏好,這需要不同的產品來承接差異化需求。這也被稱為“多端策略”。

    征兆的開始,往往是一次大的組織調整。今年5月,阿里集團進行了最新一輪組織架構調整,全面推行“板塊式治理”,直接的動作是把高德、本地生活、飛豬整合成生活服務板塊。阿里的思路是:通過“板塊式治理”打造淘寶之外的更多引擎。

    鳥哥筆記,創投金融,電商在線,行業研究,電商,消費,公司財報,市場動態
    財報中,性價比消費、社區商業平臺和本地生活服務予以單獨成列。分別對應淘特(原名淘寶特價版)、淘菜菜和餓了么。淘特的AAC(年度活躍人數)超過2.4億,單季增長5000萬,隨著戰略地位在集團內上升,阿里用戶增長的重擔,有相當部分壓在了淘特肩上。備受關注的淘菜菜已進入200個城市經營,這個季度的GMV增長150%。餓了么AAC 同比增長28%,訂單量增長了30%。

    電商中的分部全面發力,形成了以淘系為主的“1+N”格局,減輕了淘寶這個主端的負擔,使淘寶天貓得以集中精力守住供給這一正面戰場。

    在新零售、社區商業平臺、淘特等“戰略投資方向”上,阿里依舊毫不保留的投入——僅上個季度的運營虧損就有127億,拉低了“商業分部”的EBITA。

    在之前的財報電話上,阿里巴巴集團CFO武衛稱:

    “如果阿里今天說會保利潤,那些長期投資者會認為阿里很愚蠢,如今這么多競爭對手都在通過巨大的虧損來投資重要的領域,而阿里創造的價值和阿里已有的資源沒理由讓我們不投。”

    這是阿里第一次對“用利潤換增長”做出了更詳細的解釋。由此建立一個 “身邊經濟生態”,能夠滿足用戶幾乎一切品類的購物需求:

    外賣及生鮮商品(3公里),30分鐘至1小時內送達:盒馬鮮生、餓了么;

    生鮮及日用品(20公里),半日達、當日達或次日達:淘鮮達、天貓超市;

    生鮮及日用品,次日定點提貨:淘菜菜、盒馬鄰里;

    服飾3C等傳統電商產品,1-3天送達:淘寶、天貓、淘特。

    鳥哥筆記,創投金融,電商在線,行業研究,電商,消費,公司財報,市場動態
    新零售(主要包括高鑫零售、天貓超市、盒馬、進口直營和銀泰),本財季收入551億元,同比增長111%,占總營收的比例為27%,未來這個比例還會不斷提升。

    在該投入的地方舍得投入,在非核心的地方果斷收縮,把錢用在刀刃上,計算每一項支出的投資回報率,集中糧草激戰關鍵戰場。

    和以往的財報相比,此次阿里在表述上出現了幾個新變化。

    1. 營收構成上,將“核心商業”改成“商業”——被外界視為是要降低對單一淘系的依賴,向矩陣和直營發展。
    2. 用戶運營上,財報正文中以“阿里巴巴生態體系全球活躍消費者”取代原來的“中國零售市場年度活躍消費者(AAC)”的數量表述。
    這一系列新變化,意味著阿里在邁入2022年前變化的開始。

    大環境變了,阿里也變了

    當然,有人會指出:營收增速、利潤下降,不確定性籠罩互聯網行業之際,阿里要怎么做?

    財報中傳遞了幾個關鍵的信息點:阿里未來仍會持續進行投資,短期內這會帶來成本、盈利的壓力。好在阿里云同比增長33%,連續四季度盈利,打消了增長疑慮,菜鳥網絡增長20%,已具備造血能力。

    海外市場是很多人忽視的一點。財報中的AAC用“全球年度活躍消費者”取代原來“國內年度活躍消費者”的數量表述,強調海外市場的增長和整個生態用戶數量,意在從單純追求增長,開始向高質量用戶遷移。

    原因在于,阿里的用戶群已經基本覆蓋了中國全部的主流消費人群。而下一個藍海可能是在東南亞。數據顯示,到2023年,西方國家將貢獻電子商務總量的16%,其余84%將來自非西方國家,亞太地區的零售電子商務總額將達到1.4萬億美元。人口分布,文化兼容,快速城市化和科技進步,都可能推動阿里從中獲益。

    鳥哥筆記,創投金融,電商在線,行業研究,電商,消費,公司財報,市場動態
    截至9月末,阿里生態體系內的全球年度活躍用戶已經有12.4億,單季增長6200萬(其中9.53億中國消費者和2.85億海外消費者)。這個體量是其他任何電商平臺無法比擬的。阿里相信長期主義,張勇曾表示,按照購買頻率來講,如何把AAC用戶變成月度購買用戶,甚至每天的購買用戶,這中間有巨大的潛力。

    財報電話會還提及ESG內容。ESG即環境(Environment)、社會(Social)、公司治理(Corporate Governance)的首字母縮寫。

    社會責任投資是近年來非常受關注的一個投資理念,是投資者除了投資回報以外還需同時考慮企業社會責任履行和社會影響。

    9月,阿里巴巴宣布將在2025年之前投入1000億元人民幣,用于支持科技創新、經濟發展、高質量就業及弱勢群體關愛等十個領域的行動。今年天貓雙11首設綠色會場,聯合殘聯推出一只鞋服務,滿足殘障人士的特殊需求,雙11在頂層設計上有了改變,以消費者導向,用商業力量讓更多人獲益。

    一家企業的商業模式和社會責任,以及管理風格、內部文化和外部公關是一一映射,互為表里的。ESG投資是大勢所趨。

    有意思的是,今天反壟斷局正式掛牌。所有人都對環境的變化高度關注。財報電話會里,分析師把更多的注意力給了互聯互通,個人信息保護,以及淘寶直播業務的進展。對此,張勇和武衛回答:

    1,“阿里巴巴在內需、全球化、云計算三大戰略領域繼續堅定投入,未來,我們仍然以服務全球20億消費者為長期戰略目標,并且有信心完成在本財年末國內的年度活躍消費者達到10億的目標。”

    2,“互聯互通將是互利共贏的局面。我們繼續推進非歧視性而跨平臺的分享能力,從而給到用戶一致的體驗。阿里已經在做必要準備,在未來實現互聯互通。”

    3,“淘寶直播是淘寶移動端一個很重要的功能,獨特的地方,是我們有很多的KOL,也有很多的店播,是一個富有活力的生態,平臺不會去平衡流量,保持開放市場,讓消費者愿意支持誰就去支持誰,平臺會孵化更多元的KOL,創造更多的直播內容。”

    4,“個人信息保護法,阿里做了充分準備,目前評估下來,不會對業務帶來實質性影響。”

    故事仍在繼續。盡管宏觀經濟環境難以預測,盡管面臨著各種挑戰,但是對于阿里這種規模的企業而言,走在大趨勢中,走在升級與成長蓄力的道路上,就成功了一半。

    本文由@電商在線原創,運營喵專欄作者。

    (0)
    運營喵運營喵官方
    上一篇 2021-11-21 15:22
    下一篇 2021-11-23 11:38

    發表回復

    登錄后才能評論
    公眾號
    公眾號
    返回頂部
    運營喵VIP會員,暢學全部課程,點擊查看 >
    央视频直播在线直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