獲贊超一億,粉絲破1000萬,足以證明科學知識類賬號也能在短視頻領域找到歸屬感。
「這不科學啊」憑借生動且易懂的實驗講解,以及有趣又專業的人設帶領大家在短視頻領域走進一個關于知識學習的板塊。
在當前各個類目領域的賬號都競爭較為激烈的情況下,該賬號如何突出重圍,人氣高漲?本文就從內容、人設、運營方式三方面詳細拆解。
01?內容:具有優勢的類目
縱觀現在的抖音生態,其實我們可以看出,在當前還是劇情類賬號占據較多,且劇情類賬號也是在最早期之時,變現最成功的賬號。相對來講劇情類賬號具有明顯流程化特征,可以從工業、高效的角度大量快速搭建。
可劇情類賬號固然高效、易變現,但是本著豐富內容、避免同質化的角度來說,搭建一個其他類目的賬號也可占盡優勢,也就是本文我們要說的這不科學啊。
該賬號垂直于科學領域,而這個領域最大的優點就是可以避開很多不必要的風險。
影視剪輯類型的賬號,面臨版權風險;
手機教程類賬號,容易被定義抄襲風險;
旅游類型的賬號,容易經受資金的風險。
所以,著手打造一個僅僅是靠客觀事實與原理支撐的科學賬號,就是該類目的優勢所在。
但是除了類目特點這個最大的優勢,內容經得起推敲才是該類型賬號的重中之重。
例如,「這不科學啊」的創作團隊很聰明的把握住了以下三點。
?1內容邏輯善于抓住觀眾心理
科學類型的視頻,如果每一個作品都是千篇一律的做實驗,可能會在內容上無法引起讀者的興趣。
在這點上,該賬號對于每一個作品的內容邏輯有非常不錯的把控,所以有很大的借鑒意義。
其采取的方式大致有兩種:
1)給出背景,然后再給出答案。
2)直接給出問題,然后給出答案。
如上圖,背景就是以街邊的投球拿獎游戲為代入,先是在內容上引入了普通人難以把球投擲進桶中,然后以實驗揭露投球原理與商家的招數。
以此,觀眾可以在一個前后邏輯都十分完整的情況下觀看完整個實驗,避免了開篇就面臨著枯燥的問題。
第二種如下圖,有時拋出問題后直接給出答案反而會收獲不錯的效果。
在該作品中,該實驗項目屬于較為常規的級別,所以為了配合這種實驗,不需要預埋過于復雜的事件背景,提出問題之后直接給出答案,也避免了讓觀眾產生厭煩的心理。
2 合理的內容選題
一個科學類賬號,要不要把內容做深?以及,要把內容做得多深?
如果在這個問題上沒有想清楚,那么將會在運營階段產生很大的矛盾。
從「這不科學啊」賬號中的視頻以及拍攝風格來看,很明顯這是一個立足于輕松科普類的科學賬號,那么在選題上其實就會更加注重于廣度,然后在“廣度”的標簽下,再盡可能的去做到“深度”。
那么在其視頻作品中,無論是「一筆畫挑戰」,還是「雞蛋落在哪里不會碎」,抑或「哪樣東西放進微波爐加熱會有危險」,我們其實都可以發現幾乎所有的選題,都來自于我們生活中常見卻又似懂非懂的領域。
與其普及高深科學帶來的生硬和晦澀難懂、竅門常識類帶來的無趣淺薄,不如選擇在規劃內容選題時,更加注重對大眾生活中常見的科學誤區和盲區做講解。
只有把內容的方向,針對賬號的粉絲屬性進行了思考與調整,才稱得上是在選題方面做得最細致的規劃。
3 有趣和有用并行的視頻觀感
在之前文章中,我們給大家普及過,短視頻的特征無外乎是有用、有趣、有共鳴。
在這不科學啊的視頻中,他橫跨兩個特征,即把有用和有趣做到了結合。其實這種科學類型的題材方向,有用是很好達到的,但是需要與有趣結合,則就需要在劇本的創作過程中尋找有效的結合方法。
那么該作者團隊采用的辦法就是增添人物,設置劇情(背景),然后再由主要的出鏡角色“阿基米吳”來給出解決方法。
人物角色之間詼諧的對話,很好的增添了趣味性,讓所有科學類型視頻不再枯燥。
02?人設:善于對比以收獲良好效果
每一個賬號成功的背后當然離不開有特色的人設。
那么在「這不科學啊」賬號中,人設是一種多面的關系。
例如,在主要凸顯角色“阿基米吳”之前,該賬號團隊另外營造了兩個角色,并且出于第一小節中我們所講的劇情需要,這兩個額外的角色被營造成了“粗心”、“愚笨”的形象。
例如在「這不科學啊」的第一個置頂作品中,背景故事中所講的騙人錢財的投球游戲,就是在其他角色無法成功投擲之后,才引出“阿基米吳”揭示原理的。
通過這樣的人設反差對比,具有兩個作用。
通過反差,增加視頻的趣味性。
除“阿基米吳”的理性推理外,其實該賬號大部分笑點都是其他角色所貢獻的。
通過反差,也可以增強“阿基米吳”角色的專業性。
“專業”這種維度,其實是無法強加傳達給觀眾的,只有通過不斷的潛移默化,或者是滲透,才可以在觀眾的腦海中認可這種人設。
此外,關于人設的思考上,該賬號還有一個小細節值得借鑒。
那就是無論是有趣、愚笨,還是專業的人設,都沒有強加到一個人的身上,而是把那些人設分散到了不同角色上,這樣大大增加的視頻的客觀性和趣味性。
03?運營方式:粘性與傳播兩手抓
在「這不科學啊」的賬號主頁中,為粉絲們告知了視頻的更新時間,為每周二和周五。
固定時間更新視頻的好處,自然是可以加深粉絲的記憶效應。即使在冗雜的抖音信息流中無法刷到視頻,也可以憑借記憶去這不科學啊的賬號首頁進行觀看。
粉絲粘性通過這種方法不斷增大,也就利于了賬號的長久良好發展。
但是在運營手法上,還要說三點,是這個賬號較為優秀的存在。
1 第一主角采用了少年形象,利于在同年齡段中更好的傳播
該賬號的第一角色“阿基米吳”是一個少年形象,出于這種年齡段的特色,該賬號的視頻其實可以很好的被當做教學素材。
視頻中所涉及的知識點,從略淺顯,到略高深都有涉及,那么凡是有教學或者其他傳授需要的相關職業人員,都可以直接下載這些視頻當做素材。
?2 用強人設代替“超級符號”的推廣
翻遍該賬號的所有視頻,我們可以看到,所有的作品中沒有很明顯的超級符號的展現。
一個沒有超級符號的賬號,很難讓觀眾留下印象。
但無論該賬號是出于弱化商業屬性,還是自身運營習慣的考慮,我們依舊可以借鑒他們的思路——那就是該賬號依舊是存在超級符號的。
在每一個視頻中,不斷被重復多次的稱謂“阿基米吳”,其實就是此賬號的超級符號。相比于用其他繁瑣的超級符號形式進行推廣,把這種記憶點植入到人設中,可以讓內容走的更遠。
并且基于內容受眾所考慮,植入明顯的超級符號,也并不是最合適的做法。
3 私域+商業變現的運用
該賬號團隊搭建了共有四個粉絲群,并且目前有兩個粉絲群是滿員的狀態,可見在私域運營上,是賬號團隊重點考慮的手段。
私域最大的特色就是利于增加粉絲的粘性,在作出變現行為時,可以盡可能做到最大的轉化。
那么從基礎方面的作品看,該賬號是沒有進行推廣或者廣告的合作變現的。
而在另一方面,變現體現在自身IP商品的售賣上。
在商品櫥窗中,賬號團隊上架了自身IP相關的服飾,雖然銷量較低,但是此處還是可以識別出團隊的建設還在夯實IP的階段。
相比于視頻中的廣告推廣變現,私域+IP的變現方式更加具有長效性。
通過該賬號對于私域和IP“這不科學”的打造,我們可以得出結論:這是一個標準化的變現結構,同時也是新時代商業賬號較為穩妥的變現思路。
結語:
該賬號通過對內容、人設、運營等方面的把控,在科學領域可以說的上是一個不錯的賬號。
但是最大的亮點當屬人設部分的人設對比手段,通過這種多人的架構,不僅可以增加賬號內容的合理性,同時也為科學這種相對來說略微枯燥的題材增添了趣味性。
這一點,也是所有領域視頻賬號十分值得借鑒的一點。
另外,在內容方面,「這不科學啊」也是一貫保持了質量在線的科學探究,畢竟這種科普類賬號,是不容“翻車”的。這也是作為科普類賬號,時刻需要遵守的“游戲規則”。
顯然,「這不科學啊」是一個合格的“玩家”。
本文為@網紅頭條原創,運營喵專欄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