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mp id="0c8o0">
  • <nav id="0c8o0"><code id="0c8o0"></code></nav>
    <menu id="0c8o0"><tt id="0c8o0"></tt></menu>

    新媒體人日常自檢清單!收藏了

    在新媒體行業,許多人面臨著工作努力卻缺乏成就感、難以看到成長的困境。為了幫助新媒體人打破這種迷茫,本文精心整理了一份“新媒體人日常自檢清單”。涵蓋從目標用戶定位、內容選題、創作質量到用戶互動和數據分析等多方面的關鍵問題,希望能幫助大家系統地反思和優化自己的工作流程。

    新媒體人日常自檢清單!收藏了

    每一個新媒體人最不愿意見到的是:

    工作幾年,明明也很努力,經常加班熬夜追熱點,卻總沒有成就感,感覺自己沒有進步。

    干新媒體,進門容易,執行很難,堅持更難。

    特別是在長期找不到成長的方向,迷茫焦慮時,簡直如臨深淵!

    正因如此,每個新媒體人都應該有一份自己總結出的日常自檢清單,作為行為準則和指導標準,不斷推動自己進步。

    一個問題出現一次二次可能是由很多原因造成,但如果每次都出現,而且還沒有一點好轉,那肯定有你的問題。

    怎么辦?

    把發現的問題歸納出來、把學到的知識拆解細化、把你經常會忽視的環節整理出來,總結出一條條需要關注的點,形成自檢清單。

    學會自檢!學會有方向的進步!

    之前,老賊梳理了一份新媒體人日常自檢清單,很多人反饋不錯,直接打印了出來,還推薦給身邊的同事朋友。

    這一次,我加入了新的一些感受,再次整理了清單,供你參考。(適合所有新媒體平臺)

    01、我的目標用戶是誰?至少每周問自己一次,最好每天都有思考。

    02、我的目標用戶有哪些長期需求,有哪些是馬上就需要解決的需求?

    03、我的新媒體賬號定位是否清晰?是為 “哪些用戶” 在 “什么場景” 解決 “什么問題” ?

    04、我的定位是否足夠垂直細化?我能馬上告訴別人它是專注于什么嗎?

    05、我的賬號內容能給目標用戶帶來什么價值?是提供干貨、獲得最新資訊、還是提供情感慰藉?

    06、我究竟最擅長什么領域的內容?

    07、我的賬號提供的內容或服務是不是高頻的、剛需的、有市場的?

    08、如果用戶不來看我的內容,同類需求他還有其他哪些解決方案?我可以怎么去改進?

    09、為什么用戶會選擇其他同類賬號?他們有哪些不滿意的地方?我還可以怎么去改進?

    10、如果我想成為目標用戶的首選,有沒有什么是他一定需要來找我才能得到更好滿足的?

    11、我的新媒體賬號競爭壁壘是什么?差異化是否明顯?快速說出3點?

    12、我的賬號是否有明顯人格化塑造?如果用戶給我留言,他們會叫我什么?小編?博主?

    13、對于新用戶是否有建立賬號認知?比如第一時間讓用戶了解賬號定位,突出賬號介紹、提醒關鍵詞等等。

    14、新用戶關注后,是否有在第一時間引導新用戶與賬號有更多互動?比如查看精選、領取福利?

    15、我的內容選題是否符合賬號垂直定位,能給用戶帶來價值,且讓用戶想要持續看?

    16、這個選題的關注度及用戶覆蓋度是否足夠大?能否滲透到不同用戶圈層?

    17、這個選題切入是否有話題性,會不會存在什么風險?

    18、這個選題是否能帶來分享動機?比如提供談資、幫助別人、展示形象、幫助表達、促進社交比較。

    19、這個選題有貼近熱點嗎?我們可以根據熱度、傳播度、話題性、相關度、風險度5個維度去判斷是否追這個熱點。

    20、我的選題和別人有什么不同嗎?有比別人的認知和思考更深一層嗎?

    21、選題是否能提供新知,說別人沒說的,說和大眾認知不一樣的?

    22、選題角度新穎嗎?觀點態度是否鮮明?

    23、我有沒有經常去做賬號 “內視” 復盤——分析自己賬號過往表現好的內容?有沒有經常做 “外窺”——分析與自己目標用戶相同賬號的選題方向?

    24、這個標題是否能吸引目標用戶群點擊?為什么?

    25、這個標題我自己愿意轉發嗎?

    26、這個標題是否會讓用戶預期過高,會不會成為標題黨?

    27、為這篇內容取了多少個標題?修改了多少次?有沒有和其他人/用戶討論?

    28、如果是其他同類賬號,他們會怎么取這個標題?

    29、對特別重要的內容,我對標題、頭圖/封面、描述等有沒有做小范圍測試?

    30、在開始內容創作前,是否有提前構思規劃內容整體脈絡?是如何層層遞推的?

    31、我整篇內容的邏輯結構是什么?是否能環環相扣?

    32、內容有沒有說人話?會不會帶來閱讀阻礙?

    33、內容中知識點有沒有太多,是一定要一次性都拋出來,還是可以降低信息密度?

    34、是否有鮮明的態度、豐富的情感與自己的觀點?

    35、我想要表達的關鍵點、情緒、鮮明的觀點等等是否有清晰傳遞出來?

    36、看完我的內容用戶需要花多長時間,這個時間是否值得花?

    37、內容開頭是否能吸引用戶閱讀,或刺激痛點、或引發好奇、或直接拋出亮點?

    38、我的每一段內容的目的是什么?對于整體內容推進是否有幫助,還是可有可無?還能否再精簡一點?

    39、如果內容中存在小標題,小標題是否與核心主題有足夠關聯性?

    40、如果沒用小標題,整篇內容邏輯是否流暢,聚焦主題?

    41、如果用戶會選擇整個內容中的某一段、某一句作為轉發文案,會是哪一句?我有提前準備好這樣的金句嗎?

    42、內容是否有從頭到尾修改?還是寫完就完了?

    43、有沒有把完成的內容讀出來?最好大聲讀出來,優化它的節奏感。

    44、是否有在手機上提前查看預覽內容?手機效果才是最終的效果。

    45、是否有檢查整個內容是否有風險?存不存在可能違反平臺規定的信息?

    46、是否有建立新媒體內容素材庫?如標題素材庫、選題素材庫、靈感素材庫、轉載素材庫?

    47、看完這篇內容,用戶可能還會想看哪些內容?我有及時推薦嗎?

    48、我的內容是否可以欄目化運作,形成體系?

    49、我的賬號粉絲是否都是精準關注的流量?還是通過活動、付費、紅包來的非精準用戶?

    50、我現在更新頻率如何?內容是否能夠支撐這個頻率?

    51、我是否有足夠的精力做好這么多條內容?還是可以減少?

    52、我推送的廣告是否是對用戶確實有幫助?這個廣告是否靠譜?

    53、我的賬號內容是否有統一風格?設計視覺上是否有利于閱讀?

    54、內容中的重點句子和關鍵詞,如果是圖文類,是否有加粗或進行其他強調處理?如果是視頻類,是否有做突出?

    55、我的內容中是否有引導新用戶關注?結尾是否有再次提醒用戶關注?

    56、是否有引導用戶參與評論互動,給內容點贊、收藏、分享等動作?

    57、最近我有分析賬號數據嗎?閱讀量有多少是已關注用戶帶來的,多少是未關注用戶帶來的?互動率是多少?點贊率是多少?環比有什么變化?

    58、是否有嘗試與其他賬號互推或互動、聯動?

    59、內容同步其他平臺發布時,標題和內容都是一樣,還是在不同平臺有根據平臺屬性做調整?

    60、寫完的內容在發布后,底稿有保存一份WORD或PDF文檔做存檔備份嗎?

    61、有多久沒和用戶互動了?評論區回復?話題討論?一次活動?

    62、我多久會整體復盤一次運營所做及所得?一周?一個月?

    63、我有對熱點去針對性分析和總結嗎?包括熱點的傳播趨勢、熱點角度的拆解、可以與本領域相結合的點、熱點相關爆文觀點等?

    64、有經常分析經典爆款案例嗎?比如刷屏活動、爆款內容、爆款賣貨文案、成功競品?

    65、這一條由你來補充,每個人都會有自己的自檢問題和方法。獨家秘方才能打造更強的自己。

    以上就是我梳理的新媒體人自檢清單。

    你會發現,每一次看自檢清單,都會帶來新的啟發。每次對照清單進行優化,心里也會更有底氣。

    另外,自檢清單不是壓在箱底的擺設,你得動起來。

    所有問題都要落實到一次次行動,真正去思考改進,然后增減自己的清單。每個人存在的問題都不同,可借鑒不可照搬也不必全用,適合最好。

    做新媒體,知易行難,一定多做自檢!

    本文為@木木老賊原創,運營喵專欄作者

    (0)
    木木老賊的頭像木木老賊專欄作者
    上一篇 2025-09-02 10:54
    下一篇 2025-09-03 12:15

    發表回復

    登錄后才能評論
    公眾號
    公眾號
    返回頂部
    VIP會員暢學全站課程,點擊查看
    央视频直播在线直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