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不同的階段,產品經理不同的核心競爭力。對高級產品經理而言,核心競爭力是什么呢?
這個系列會分為三篇:高級產品經理/中級產品經理和初級產品經理,此為第一篇。
這是給大家的新年獻禮,這篇文章想寫很久了,正好趕上春節,相信春節后,很多朋友都有一些打算。
希望這篇文章對大家認識自己的定位,認識自己的核心競爭力,認識自己的價值,以及未來學習方向有所幫助,也希望2019年,能給大家帶來更多的文章,是的,我又開始寫文章了,嘿嘿。
這篇文章我會分別闡述高級產品經理(4-6年),中級產品經理(2-4年),初級產品經理(0-2年)依次來寫,你也可以根據自己的需要,直接閱讀相關部分內容,我仍然建議你通讀整篇文章,相信能夠對產品行業有一個整體的認識和判斷。
站在時間的角度,我所認為的高級產品經理是指4-6年經驗的產品經理,對于這個階段的產品經理而言,最為重要的便是 “需求分析”。
高級產品經理在團隊扮演的角色,有點像軍隊的參謀,為隊伍找到前進的方向,我們更關心 應該做什么,因此,我認為,高級產品經理的核心競爭力,便在需求分析上。
一、賦予“需求分析”定義
當我們去認識一個名詞時,最有效的辦法就是賦予這個名詞定義。
今年是我在產品領域從業的第8年;最近3年,一直扮演產品總監的角色,這是我對“需求分析”的定義,不一定正確,但確實是我本人的看法。
需求分析:挖掘到高價值,低成本,適合企業發展戰略的目標需求
我們單一去理解需求,其實并不困難,每個人都有需求,而且這些需求千奇百怪,社會也是在這些五花八門的需求里不斷進步,然而需求,并不等于需求分析。
如果說需求是一個通用概念,那么需求分析就是一個專業術語,這里就體現出普通人和專家的區別了。
需求分析也就是需求挖掘,需求選擇的一個過程。我們通過需求分析,找到那些具備高價值,低成本,并且適合企業發展戰略的目標需求,也是在無數的需求里,不斷挖掘,層層篩選的過程。
在我們判斷高級產品經理能力時,從來都不是指對方是否能找到需求,而是在判斷對方所提供的需求質量。
高價值:是指該需求所影響的面積,以及影響的深度。需求本身就具備價值高低之分。
比如某居民區存在吃火鍋的需求,以及 某居民區存在吃早餐的需求;假如某居民區是一個空白市場,不考慮商業飽和度和市場競爭的問題,那么早餐的需求價值,就會遠大于吃火鍋的需求價值。
一個新的居民區,必然先有早餐店,在發展到一定規模后才會出現火鍋店,便是這個原因。
低成本:是指我們實現該需求所要付出的成本,成本往往是衡量項目可行性的重要指標,對需求的判斷僅僅是高價值是不夠的,有的需求價值非常高,但卻需要更高的成本投入,此時,這個需求的意義就要大打折扣。
現在滴滴幾乎壟斷了出行市場,而滴滴的路非常粗暴,容易復制,我們通過需求分析可以知道出行是一個非常龐大的市場,需求本身價值非常高,而且我們也知道做法,初期投入龐大的資金,就完全有可能燒出一個滴滴。
這個成本有多高呢,比如超過百億資金的補貼,足夠燒出另一個滴滴,此時,這個需求的意義就不太凸顯了。
適合企業發展戰略的目標需求:是指我們所挖掘的需求必須符合企業發展戰略,或者必須符合項目發展目標,是指我們所挖掘的需求正好是我們現在所需要的,也可以理解成該需求實現后產生的價值,是我們現在或者下一步,或者在我們的版圖規劃里所需要的價值。
即使在一個產品里,需求也有契合度的說法,有的需求能明顯提升用戶活躍度,但是在產品初期卻并不合適,能夠裂變的,能夠帶來新增用戶的需求,在產品早期產生的價值遠勝能夠提升用戶活躍度的需求。
作為高級產品經理,關于這點的認識,是我們必須具備的知識,也是我們不可逾越的雷池。
永遠不要為了需求而需求,務必認識到每個階段我們需要做什么,應該做什么,盲目提升體驗,盲目追求任何數據,都會帶來難以挽回的損失,可能是機會,可能是風口,也可能是生死風險。
所謂的,好鋼用在刀刃上,我們不僅僅是在探索,挖掘需求, 也是在使用“鋼”,每一個需求都需要投入時間,投入資源去實現,我們的開發團隊,企業的資源便是這些“鋼”,務必將“好鋼”用在刀刃上,刀刃也就是為所說的 高價值,低成本,適合當下的需求,也就是我們通過需求分析,最終得到的需求。
二、為什么是需求分析
高級產品經理毫無疑問掌握非常多的技能和知識,但仔細想想,我們所掌握的這些知識里,大部分都是圍繞需求分析展開的。
部分知識,是讓我們更好的獲得需求,是作為需求分析的基礎技能,是為需求分析提供素材而存在的知識,比如用戶調研,市場分析,用戶畫像等等,都屬于需求分析的前置技能,脫離需求分析便毫無價值。
不進行需求分析,用戶調研就毫無意義,用戶畫像也不能轉化成看得見的需求。
需求分析就如同是廚師的廚藝,種植蔬菜能讓廚師大展手腳,但不自己種植,也可以通過采購的方法獲得食材,而缺少了廚師的手藝單獨存在的食材便毫無價值。
部分知識,是以需求分析為基礎衍生的知識,其本質是進一步提升需求的質量,提升我們對需求的預判以及掌控,比如AB測試,數據分析,用戶分群。
我們可以買調研資料,買用戶畫像,但不能買賣需求分析,真的去買他人的需求分析等同于將生命線寄托在他人身上。
而另一部分知識,像是團隊管理,則扮演的是配菜的角色,是屬于附加價值,一位高級產品經理如果非常善于團隊管理,而需求分析的能力差強人意,我會建議他轉化做項目管理或者相關的管理角色,這已經背離了產品經理發展的路線,直接弱化了一個企業的生命力,反之,若一位高級產品經理,具備極強的需求分析能力,但在團隊管理上差強人意,我卻不會太在意。
為什么需求分析是產品經理的核心能力呢?我提出兩個觀點給大家參考:
1. 一個錯誤,百萬損失
我們的每一個需求至少都會付出團隊的經營成本。一個10人團隊,每個月的硬成本投入在15-20萬之間,北上廣的成本更高,基本在20-30萬之間。而高級產品經理的需求至少需要一個月的開發時間,一些比較復雜的需求,投入2,3個月時間開發也是極為正常的。
這表示我們犯的一個錯誤,直接會導致百萬資金的損失,在現在的互聯網環境里,幾乎等于一個創業團隊一半的生命力。
當然高級產品經理也會提出一些小的需求,開發成本非常低,但我相信,我們所討論的需求是一些關鍵性的,核心的需求,而不是一些完善或者提高體驗的需求。
高級產品經理必須背負某些數據指標作為可量化的KPI。
2. 正確并不等于價值
無數個正確的需求,甚至比不上一個有價值的需求,我們所謂的正確的需求,是指確實能帶來優化,確實是用戶所想要的需求,但這些看似正確的需求,并不全部都是有價值的需求。
這就需要我們通過需求分析去判斷 某個需求是正確的還是有價值的。
有這么一款電商小程序,具有20000用戶,但是每日活躍用戶只有500人,每天穩定增長新用戶200人,其中有50人關注到公眾號,有1人會購買商品。
此時,正確的需求有許多,比如提升活躍度的需求,提升公眾號關注率的需求,提升裂變的需求,提升購買率的需求都是正確的,但也都不是有價值的需求。
什么是有價值的需求呢?就要看產品當前階段的重點,如果是積累用戶作為重點,那么提升關注率,以及擴大新增用戶就是有價值的需求,兩者都能增加產品積累的用戶,(小程序本身無法積累用戶,因此僅用戶關注公眾號后,才視為有效積累)
若我們要驗證的是用戶下單,那么增加用戶下單場景,以及下單轉化率便是有價值的。
單純的正確,毫無意義,只有符合我們的計劃,才能產生真正的價值。
本文為@運營喵原創,運營喵專欄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