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常會見到這樣的文章標題開頭——知乎高贊。
經歷了九年長跑,知乎一直與世界分享知識、經驗和見解。
那么,知乎的下半場,又如何知乎?
場景營銷的下半場
?知乎匯集了各行各業的專業人士,所以品牌深諳如何在各個細分領域搭建場景、促進營銷。
?就吃而言,知乎此前在三里屯開設了“知食堂”,店內售賣“可以喝的墨水”、“一口就夠的干貨”、“芝士就是力量”,而且每個食物上都附有知乎上與“吃”相關的話題。
?知有趣,食不同。引導受眾開眼看世界,發現更大的美食世界,找到自己那個對生活更好奇的靈魂
就住而言,知乎用“尋找劉看山”事件引爆“有問題”酒店營銷事件,除了采用硬件設施植入酒店,還用劉看山的形象與當代城市青年相聯系,拉近品牌和用戶的距離。
?
知識跨界酒店,跨越的是年輕人從現實抵達夢想的那一步之遙。
知乎身體力行地帶領受眾“發現更大的世界”,用它特有的語言把專業內的場景演繹出去,把專業外的目光吸引進來。
?
換個角度看,突破場景,就是知乎的專業。它打破行業與行業間的認知壁壘,用大眾易于接受的方式消除信息不平衡。
?
未來,知乎在與用戶進行體驗式溝通時,還會將品牌的個性融入進更多的生活場景中。發現更大的世界,發掘更多的場景。
?
IP打造的下半場
?
粗糙的線條,簡約的顏色,像是隨手留在草稿紙上的一個涂鴉,再搭配一個名不見經傳的名字,劉看山闖入大眾的視野。
知乎不能做的事,劉看山卻可以。從采訪明星大咖,到線下活動暖場,這只官方小狐貍在用自己的方式完成知乎的品牌的理念輸出。
?
比如,劉看山時常出門采訪大咖和明星,像一個勤勞的小記者,為知乎用戶匯報新鮮有趣的新聞。
?
又如,新知青年大會上,知乎的線下共創展區就是以劉看山為主題設計搭建的:劉看山的冰屋、劉看山的小賣部等等。
?
嚴肅,理性,是知乎帶給大眾的印象。
?
活潑,有趣,是劉看山呈現給大眾的形象。
?
劉看山是知乎的內化,更是知乎的補充。這個可愛又不失高冷范的小家伙,恰到好處地中和平衡了知乎的品牌調性,讓我們看到了一個鮮活、立體的知乎。
?
再加上它和劉昊然面向大眾的組合傳播,讓知乎清晰地傳達自身獨特的形象、個性和氣質。
知乎在「品牌免疫攻略」中提到:品牌要做到可持續的IP化生存,而差異化則是品牌IP化的核心能力。
?
劉看山就是知乎IP化的啟程點,它讓品牌和用戶持續溝通,讓知乎不可替代。
未來,知乎會繼續賦予劉看山更多有趣的內容價值,借劉看山創造更多跨界機會,用這個二次元IP增強品牌的親和力。
產品業務的下半場
?
知乎在上升領域的深耕動作一向很到位,比如提供全面的知識服務的知乎大學,比如將知識結構化的“知乎百科”公共編輯計劃。
相比之下,知乎的下沉之路就沒有如此順風順水了。知乎試水過短視頻、電商種草、好物推薦、直播等領域,但大都反響平平。
?
一方面,原本的精英社區定位阻礙了知乎的下沉,導致知乎無法依靠大量的流量紅利生存,然而現有的變現方式又無法支撐平臺生存。
?
另一方面,由于知乎的自由性,使社區內充斥進一些講故事的“說書人”,泛娛樂化破壞了知乎原本的高質量問答環境。
?
但值得明確的是,理性嚴肅的社區討論氛圍是知乎的立身之本,問答社區里優秀的新知青年是知乎的心臟和源動力。
無論未來的形態是怎樣的,知乎都要在探索商業變現的道路上,致力于保持專業的身段。
?
眼下正待解決的問題是,凈化優質問答社區的氛圍,提高有價值問題的占比。
?
成甲老師說過:一開始就能帶來直接利益和誘惑的事情,很可能要拿未來機會做代價。所以知乎不必急迫于苛求流量,只要品牌在用心做內容,就會被大眾看到,就會穩踞自己的核心競爭地位。
?
比如在知乎直播業務上,知乎可以創意發散全新的垂類直播內容,而不是局限于市面上固有的情感類、八卦類直播。前段時間的羅永浩直播、高曉松直播就起到很好的示范作用。
未來,知乎可以在專業契合度高的知識付費領域進行進一步探索;可以嘗試開發觸及優質用戶的新渠道,比如與高校聯合、與知識競賽類節目攜手;可以開拓一個長效的激勵機制去刺激答主輸出認知盈余,等等,不斷圍繞產生優質內容這個底層邏輯去拓展業務。
品牌訴求的下半場
?從知乎的年度視頻可以發現品牌調性,看到品牌的發展脈絡。?
2017,什么在影響世界?
2018,如何與世界相處?
?
2019,該如何回顧這一年?
?
從好奇世界,到了解世界,再聚焦回人類本身。
?
一幀幀混剪的視頻內容做底,一條條標志性搜索框居中,這就是知乎大多數視頻的風格。
?
知乎的視頻一直在傳達“認真”的品牌態度,它沒有刻意跟從快餐內容的風潮,而是默默做著自己的事情,穩中求進,以質為重。
?
復雜的背景,簡潔的搜索框。知乎在包容世界,在簡化世界,在把世界事無巨細地擺放到我們面前。
?
知乎的搜索框在無限大。
不難發現,知乎上除了討論關注度高的熱點,還有很多問題是“不覺得是問題”的問題、“原來還能這樣問”的問題,似乎生活的細枝末節都能在知乎上找到答案。
?
知乎在用問題刷新世界,再用回答刷新世界觀。從小的好奇,到大的世界,再到更大的好奇。世界的邊界看似在縮小,世界的輪廓卻又的確在擴張。它讓用戶捕捉到更清晰的世界,放大世界在用戶心中的樣子。
?
知乎不是在教唆用戶:要懷著知識焦慮的心態去吸納更加多元的內容。
?
而是在引導用戶:如何為知識賦值,如何通過深度思考把知識內化成自己的能力,如何用這種能力去解決生活中的問題。
?
在未來的發展圖景中,知乎會更多地傾聽用戶的聲音,更加精準地提供用戶需要的信息,更高效地服務于用戶的生活。
?
知乎的下半場,還有更大的世界。
本文為@運營喵原創,運營喵專欄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