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輯導語:在開始做競品分析之前,我們首先要知道:競品分析是什么,以及我們為什么要做競品分析?
競品分析是什么?
知彼知己,百戰不殆 《孫子兵法·謀攻篇》
知彼知己,百戰不殆,這8個字,可以大致表達競品分析的目的。
原意是對敵人的情況和自己的情況都有透徹的了解,作戰就不會失敗。
做競品分析也同樣適用,對競爭對手了解,“作戰”也更有可能“勝利”
競品分析從字面上理解,是對競爭對手的產品進行比較分析。我們來逐字的分析一下。
競:存在競爭關系 品:高質量的產品
分:進行分類組合
析:分析輸出結論
其實大家看到的互聯網產品的功能,“抄來抄去”,這其中就有競品分析的“功勞”。
其實也很正常,不看競品的功能,只靠自己想的功能,在“戰斗”中活下來會非常困難,有現成的idea有什么理由不用呢?大小公司都有現象發生。在這里不評論好壞,畢竟不好界定是否抄襲,如果你不同意,那我說的都是錯的。
簡單來說,競品分析就是以自己所負責的產品為重點,找到合適的競爭對手;然后對其進行各個層面的分析;最后,看看有沒有“地方”能為自己所用。
為什么要做競品分析?
作為產品人,無論是求職過程中,還是工作中,會競品分析是產品人的必備基本功。
競品分析可以幫助我們找準自身產品定位,發現自己產品的優劣,可改進的地方,進而推動產品的優化迭代。
記得看到過一句話:
對于產品經理,競品分析是避開之前產品迭代功能坑的試金石。可以了解競品用的盈利模式是什么,而且是已經驗證過,可行或不可行的。用到自己的產品是有可能產生價值的。
只要可能有價值,對于團隊或者企業來說,這件事情就可能是值得做的。
如何做競品分析?
對于如何做競品分析,我們要以終為始,反問一下自己↓↓
- 寫的競品分析給誰看的?
- 對方有說什么具體要求嗎?
- 格式有要求嗎?比如是word還是PPT?
- 選哪幾個競品進行分析?
- 競品的數據在哪里獲得?
- 競品所處在哪個行業&公司?
其實以上這些,就是我們撰寫競品分析報告的主要步驟。在此之后,我們基本可以開始競品分析了。
行業分析
先選擇行業,再進行分析。
選擇行業時,要根據自己的產品,選擇合適的維度和規模。
比如做的產品是Soul,就選陌生人社交作為競品即可,不用把熟人社交產品也算競品。
注意:行業分析不是堆砌數據和資料,一定要輸出結論,有利于幫助其他人閱讀以及決策。
行業分析可以使用波特五力分析模型,可以有效的分析客戶的競爭環境。屬于外部環境分析中的微觀環境分析,主要用來分析本行業的企業競爭格局以及本行業與其他行業之間的關系。
除了行業分析,也要了解自己公司以及競品分析的背景,比如:競品的用戶畫像是什么,和自己的用戶是否大體一致。
尋找框架-競品分析模板
通常情況下,公司內部,會有統一要求的競品分析模板,使用即可。
如果公司沒有規定,或者說,你目前還是在校生,想準備自己的作品集等等。
競品分析模板目錄截圖
選擇競品
選擇完行業,下一步就應該對競品進行分析了。
競品的分類,我們可以大致分為直接競爭和間接競爭兩種↓↓
一種是直接競爭對手,產品、商業模式、客戶群體、投入類似。比如淘寶和京東。
一種是間接競爭對手,產品形態不一,產品功能互補或者未來存在重疊的可能,但用戶群體基本相同。
如果是在校生、需要準備作品集的,不要選擇太復雜的產品。
可以選取一些小眾的、自己常用的、功能較為簡單的產品。
這樣的話,功能也不是太多,自己本身也了解這個產品,不用從零開始了解,可以減輕自己的分析壓力,有利在校生做競品分析報告的作品集。
如何獲取數據(競品&行業)
下面是關于如何獲取數據的一些建議(包含渠道)
- 模仿用戶行為去使用競品,客服咨詢、技術問答。
- 從內部市場、運營、戰略部門、管理層收集信息。
- 去看對應產品官方公開的文檔,如:關于我們、幫助文檔、論壇。
- 假裝成競品的合作伙伴,了解一些業務流程,咨詢人工客服。
- 去競品公司面試 / 招競品公司的前員工來面試、或者挖過來。
- 去看競品的公司財報或者行業報告,里面或許有用得到的數據。
關于數據獲取渠道,給大家準備了一些產品運營常用的網站,都在圖片里了,大家可以長按圖片保存一下,建議添加到電腦的收藏夾中,方便之后使用。
競品分析
其實全文都是在說如何做競品分析,這里再補充幾點↓↓
競品分析的字數不是越多越好,一定要清楚哪些信息有用,哪些信息沒用。沒用的信息還會增加同事或上級的閱讀難度,可能對方連看都不想看。而應該具體問題具體分析,輸出有價值的結論。
分析一個產品時:我們應該分析它的功能架構,這就要求我們需要去做深入的產品體驗,也可以在產品官網、幫助文檔等地方可以獲得的信息。
- 體驗產品時,要更新到最新版本進行體驗。
- 數據要精準,多用截圖做參考。
- 可加一些案例輔助說明,有利于降低觀看者后續的閱讀難度。
- 不要加入過度的主觀觀點,盡量不加個人偏好,以更加理性客觀的視角去進行解釋。
再提一下競品分析的兩個常見方向:縱向分析和橫向分析。
縱向分析:
可以分析競品的版本迭代方向,提煉出產品的設計思路。
比如,哪些功能是之前有的,但是現在拋棄了,可能是經過市場驗證不太合適,需要注意。
橫向分析:
分析功能點,可以是一個功能或一組功能,或者是相似的功能。很多產品的功能其實是基本一樣的,比如聊天軟件、游戲中的商城界面等等。
分析時,可以把競品的功能點拿出來,看看是否能為自己負責的產品所用。為什么要用?怎么樣用?都應該思考思考。
輸出結論
一定要有結論,有理有據。
分析只是過程。更重要的是思考為什么分析、分析的結論以及重點。能把現象或者數據,有目標、有條理地分析出結果。
寫在最后
文章中有一些觀點在重復地出現,比如一定要有結論,有重點。其實這就是競品分析中最不可忽視的地方,一定要記住。
讀文章,看了不少理論,理論終究是理論,實踐才是更有用的。
建議↓
- 需要寫,但還沒寫過競品分析報告的,一定要嘗試去寫,只看不寫是不可以的。
- 寫過的競品分析報告的,可以按照本文的內容,回顧自己寫的產品分析報告,看看有沒有什么可以改進的,也可以和其他人交換觀看,找出可以改進的地方,不斷的迭代優化。
這不就是在用產品思維,準備競品分析嗎?
本文由@劉志遠原創,運營喵專欄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