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某個時間段推廣頁面點擊量有多少,對比昨日有多少提升?
- 某個渠道的累計注冊數是多少,第一季度排名前十的注冊渠道有哪些?
- 某個活動頁的uv分時走勢,安卓和 iOS 占比情況如何?
2. 漏斗分析
漏斗模型:分析一個多步驟過程中,每一步的轉化與流失情況。以互聯網金融–理財端為例,新用戶在首次投資會經過如下步驟過程:
- 注冊成功
- 實名認證
- 充值成功
- 投資成功
我們可以通過漏斗分析整體的轉化情況,以及每一步轉化量、流失量、轉化/流失率。
在漏斗模型中清晰 3 個基本概念,可以借助強大的篩選和分組功能進行深度分析。
- 步驟:指的用戶行為,由事件加篩選條件組成
- 時間范圍:漏斗第一步驟發生的時間范圍
-
轉化周期:用戶完成漏斗的時間限制,漏斗只統計這個時間范圍內,用戶從第一步到最后一步的轉化。


通過漏斗模型及時發現問題:我們通過建立了注冊轉化漏斗,度量每一步的轉化率和整體的注冊轉化率,通過時間維度來監控每一步和整體轉化率的趨勢。
例如:4 月 12 日發現輸入圖形驗證碼這一步轉化率有明顯異常,于是緊急通知技術同事排查,發現圖形驗證碼功能失效,導致大量用戶無法顯示。緊急修復后,轉化率回到之前的水平。所以,通過對每一步漏斗轉化率的監控分析,可以及時發現問題,及時止損。
(數妹按:我們上線了更強大的漏斗功能,還可以直接在漏斗中將未轉化成功的用戶下鉆分群,定向推送召回!)
3. 留存分析
留存用戶:即用戶發生初始行為一段時間后,發生了目標行為,即認定該用戶為留存用戶。
留存行為:某個目標用戶完成了起始行為之后,在后續日期完成了特定留存行為,則留存人數 +1
留存率:是指發生“留存行為用戶”占發生“初始行為用戶”的比例。常見指標有次日留存率、七日留存率、次月留存率等。
留存表:留存表中給出了目標用戶的留存詳情,主要包括以下幾個信息:
- 目標用戶:每天完成起始行為的目標用戶量,是留存用戶的基數;
-
留存用戶:發生留存行為的留存用戶量和留存率


- 初始行為:注冊
- 留存行為:支付訂單
然后根據客戶注冊的時間按周進行分組,得到同期群,制作留存曲線圖,觀察該群體用戶發生購買的? 30 日留存。通過比較不同的同期群,可以獲知新用戶購買率指標是否在提升。






- 付費獲取:媒體廣告、SMS、EDM、流量交易/置換
- 搜索營銷:搜索引擎優化(SEO),搜索引擎營銷(SEM)
- 口碑傳播:用戶間邀請活動,病毒 H5 傳播等
用戶訪問頁面后,可以通過導航、主動搜索、算法推薦來了解到我們的產品。切中當下需求的用戶會進行注冊行為,算是和用戶真正意義上第一次會面。
這時就要重點關注推廣頁 UV,點擊率,注冊量,注冊率,獲客成本等重要指標。
2. Activation 激發活躍
用戶注冊后是否有進一步了解我們的產品?這其中涉及到產品的功能,設計,文案,激勵,可信等等。我們需要不斷調優,引導用戶進行下一步行為,讓新用戶成為長期的活躍用戶:
我們可以通過界面/文案優化,新手引導,優惠激勵等手段, 進行用戶激活流程的轉化提升。監控瀏覽商品頁面,加入購物車,提交訂單,完成訂單的漏斗轉化。
這個過程中,我們要重點關注活躍度,若定義加入購物車為活躍用戶,那么就要觀察注冊至加入購物車漏斗轉化率,按維度拆分,分析優質轉化漏斗的共有特征/運營策略,提升策略覆蓋率,優化整體轉化效果。
3. Retention 提高留存
用戶完成初次購買流程后,是否會繼續使用?流失的用戶能否繼續回來使用我們的產品?
產品缺乏粘性會導致用戶的快速流失,我們可以通過搭建生命周期節點營銷計劃,通過 push、短信、訂閱號、郵件、客服跟進等一切適合的方式去提醒用戶持續使用我們的產品。并且在此基礎上通過積分/等級體系,培養用戶忠誠度,提升用戶粘性。
重點關注留存率,復購率,人均購買次數,召回率等指標。
4. Revenue 增加收入
我們獲得每位用戶平均需要花費多少錢?每位用戶平均能為我們貢獻多少價值,能是否從用戶的行為,甚至其他方式賺到錢?
電商業務的基礎要關注獲客成本CAC,顧客終身價值,在此基礎上通過運營活動激勵用戶進行購買,提升用戶單價、頻次、頻率,最終提升用戶生命周期貢獻價值。
重點關注獲客成本,顧客終身價值,營銷活動ROI等指標。
5. Referral 病毒傳播
用戶是否會自發的推廣我們的產品?通過激勵是否能讓更多的忠誠用戶推廣我們的產品?
在社交網絡高度發達的今天,我們可以通過各種新奇的方式去進行產品傳播:用戶邀請的老帶新活動,垂直領域的社群運營,H5營銷傳播,讓老用戶推廣我們的產品,吸引更多的潛在用戶。
重點關注邀請發起人數,每個病毒傳播周期的新用戶量,邀請轉化率,傳播系數等。
1. 粘著式增長引擎
粘著式增長引擎以 Retention 留存作為 OMTM 驅動增長
典型案例是游戲類的 App,Facebook 針對游戲提出的“40-20-10”法則,即如果你想讓游戲的DAU 超過 100 萬,那么新用戶的次日留存率應該大于 40%,7 日留存率大于 20%,30 日留存率大于 10%。
不使用任何運營激勵手段與使用留存激勵相比,次日留存相差甚遠。
例如游戲中常見的:簽到活動,登錄獎勵,時長獎勵等玩法都是基于提升用戶留存的目的。


2. 付費式增長引擎
付費式增長引擎以 Revenue 營收作為 OMTM 驅動增長。
簡單來說,從顧客在產品上貢獻的價值大于獲取付費客戶的成本,就可以一直驅動營收增長。


- CAC(Customer Aqusition Cost)客戶獲取成本
- CLV (Customer Lifetime Value) 客戶終生價值
例如:某次月在營銷上投入成本 20000 元,新增投資用戶 100 人,則獲取每位投資用戶的成本是 200 元。若人均投資 5 萬元,利潤率 2%,客戶終身價值 CLV=1000 元/人。
當 CLV>CAC ,不計其它成本的基礎上,已驅動引擎正常運轉了,接下來就要思考如何提供更多曝光,擴大頂端的漏斗,以及盡可能縮短客戶盈虧平衡時間。
3. 爆發式增長引擎
爆發式增長引擎以 Referral 傳播作為 OMTM 驅動增長
典型案例:基于社交場景的分享,通過瓜分紅包,砍價、拼團、秒殺等玩法,不斷觸達潛在用戶。


- I:Invitation,即每個用戶發送的邀請數量,反映了分布密度.
- Conv : Conversion rate,即每個邀請成功的概率,反映了感染強度.
那么如何提升讓病毒傳播系數,上面活動中常見的 3 種方案:
- 重點提高接受率:降低接受門檻,且盡量將接受步驟控制在社交場景中,避免二跳降低轉化。
- 縮短單次邀請流程的生命周期:通過限定時間的方法,加快增長進程的同時,提升緊迫感。
- 試圖說服用戶去邀請更多的人:頭幾位受邀用戶在砍價中可以砍掉很多金額,讓用戶初嘗甜頭后會激勵更多的轉發量。
數據分析是互聯網產品和運營的基本功,筆者在數據分析方向的還處于不斷提升階段,以上是最近學習工作中的一些案例和心得分享,希望能給在學習中新人帶來一些思路!
本文為@運營喵原創,運營喵專欄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