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輯導語:不管是在哪里獲得的流量,想要轉變為私域流量,必不可少的承接工具就是微信。那么,如何把精準的流量引流到微信呢?本文作者以社群引流為例,分享了自己的經驗,一起來看看吧。
現在不管什么行業,都開始搭建起自己的私域用戶池。
而微信又是最好的私域用戶池,用戶微信去承接流量然后再去做一系列的營銷、轉化、裂變。
而如何把精準的流量引流到微信,讓微信有源源不斷的流量進來又是最重要的一環,沒有源源不斷的精準流量進來,那一切就都是空談。
那引流有什么好的方法呢?
我分享一個非常實用的微信引流的方法,就是社群引流。
在具體講引流之前我們要先做好定位、微信形象(人設)的搭建。
先做定位,再通過定位去做好微信形象(人設)的搭建,然后用正確的誘餌去做引流,這樣引流過來的基本上都是精準粉絲。
一、定位
定位的精髓是懂得放棄,你越能定位在一個重度垂直細分的領域,就能越快讓用戶識別你、記住你。垂直、垂直、再垂直,這是新手起步的關鍵。
有些領域行業競爭非常大,做的人太多,所以要切入垂直細分領域做組合定位。
做的人太多、特別是有很多大神了,你現在去做就沒有什么優勢,就一定要找到突破口,從一個小突破口去切入,切入點可以是少人做但價值高的。
找到垂直領域,做組合定位,做細分領域的第一。
- 垂直細分行業+技能
- 垂直細分人群+技能
- 垂直細分品類+技能
做好定位,就要讓用戶可以把你跟其他同行或者其他人區別開來,讓用戶更容易識別你、記住。
定位說的簡單點就是比如你看到海底撈就知道是吃火鍋的,想吃火鍋就會想到海底撈。
那我們要做定位就是為了在海量的內容中、在海量的同質自媒體賬號中脫穎而出,現在同質化內容太多,同質化自媒體賬號也太多,在海量信息中,你如何讓讀者選擇你以及如何吸引用戶的注意、引起用戶的興趣就成了擺在我們面前的一道難題。
所以我們要做好用戶定位,明確用戶畫像,確定細分領域,然后聚焦專注,長期堅持。
那具體應該怎么做定位呢?
我覺得應該是從三個方面入手,一是個人定位,二是用戶定位,三是賬號定位。
1.個人定位
- 我會什么?
- 我對什么感興趣?
- 我擅長什么?
- 我的優勢是什么?
- 我能提供什么有價值的東西?
- 誰會需要?
要想明白這些問題,找到這些問題的交集處。因為感興趣才能更好地堅持下去,因為擅長才會越做越有信心,因為提供的東西有價值才會有人需要,知道誰會需要才能知道自己的用戶群體。
2.用戶定位
- 你的目標用戶是誰?
- 是哪些群體?
- 他們會在哪些線上平臺出現?
- 他們有什么特征?
- 用戶畫像是怎么樣的?
- 用戶痛點、需求、興趣點是什么?
3.賬號定位(相當于人設、標簽)
- 用戶的需求是什么?
- 用戶希望得到什么?
- 用戶有什么痛點?
- 用戶有什么待解決的問題?
- 用戶希望解決什么問題?
- 我希望打造一個怎樣的人設或者賬號?
回答上面幾個問題,然后從以上幾個方面去做賬號的定位。
選擇好賽道和明確自己的定位后,在細分領域找到自己的差異。
《定位》一書中寫道:為了在容量有限的消費者心智中占據品類,品牌最好的差異化就是成為第一,做品類領導者或開創者,其次分化品類,做到細分品類的唯一(即細分品類的第一)或是成為品類第一的對立者。
專注細分領域+用戶洞察+分析行業痛點,是差異定位的密碼。在明確細分領域找差異化時,要問自己這4個問題。
- 用戶群體是誰?
- 是做大做強還是做深做透?
- 行業的痛點是什么?
- 為用戶解決了什么問題?
我們要找到一個細分需求去做,細分需求就是消費需求,就是用戶愿意花錢的。
- 要想用戶愿意花錢的場景,在什么情況下愿意花錢?
- 為什么愿意花錢?
- 想得到什么(不想失去什么)?
- 我能幫到你什么?
- 我能幫你避免什么?
二、微信形象(人設)的搭建
微信形象(人設)其實就是別人對你的認知是什么,別人對你的印象是什么,別人是怎么看你的,別人認為你是一個怎樣的人、擁有什么能力和品質以及你是做什么的。
用戶添加你以后,是通過你的昵稱、頭像、個性簽名、朋友圈封面以及朋友圈去了解和認識你的,也通過這些對你有了第一印象。
別人對你的第一印象,是塑造價值和打造信任的基礎,而價值和信任又是成交的前提。
所以昵稱、頭像、個性簽名、朋友圈封面以及朋友圈是至關重要的。
1.昵稱
昵稱要結合你的定位,做組合式的名稱
5種組合式昵稱,讓用戶知道你是做什么的。
- 名字+身份
- 名字+價值
- 名字+業務
- 名字+品牌
- 名字+信念 :展示品格和價值觀
優質名字的4個特點:
容易記憶、直觀理解、便于搜索、利于傳播
2.頭像
可以用自己的頭像,頭像要好看、真實,要符合你的人設定位。
3.個性簽名
是昵稱的補充,更詳細的展示自己的身份、業務范圍、技能、價值、產品、品牌、公司等。
4.朋友圈封面
封面可以突出你的優勢、加強品牌展示。
封面可以展示品牌、團隊、產品、業務等。
朋友圈封面可以制作一個含有自己頭像、自己的身份、所做的業務、成就、能提供的價值的圖片。最好加上一個效果,比如是一個健身教練,可以說跟我一起,四周帶你廋xx斤,效果一定要是具體的數據。
5.朋友圈
一般我們加了微信后都會先看一下對方的朋友圈。同樣你的用戶也是一樣,他加了你也會去看你的朋友圈。
朋友圈以輸出互動、生活內容、產品相關、提供價值為主,視頻號、公眾號則是塑造專業的形象。加了微信,絕大多數人都會先翻翻這個人的朋友圈,看看他以前發過什么內容,發表過哪些觀點,轉發過哪些文章,平時有什么愛好,去過哪些地方,以此來形成對他的第一印象。
所以用戶是可以通過朋友圈和私聊去了解你的。
用戶可以通過朋友圈去了解你、去認知你的,知道你大概是一個怎樣的人。
所以我們要將你希望展示在用戶面前的一面,通過朋友圈去展示出來。
朋友圈最重要的是展示,而不是推銷。重要的是營銷,而不是硬塞。重要的有用戶思維,而不是自我思維。重要的是利他,而不是利己。
朋友圈要懂得包裝、價值展示、自我展示、產品展示、用戶好評展示。
很大程度上用戶可以通過朋友圈跟你建立聯系、增加聯系,建立信任、增加信任。
所以要去設計你的朋友圈,記住朋友圈不是隨便亂發的。
朋友圈是展示自己非常重要的陣地。
別人對你的認知是什么,別人對你的印象是什么,別人是怎么看你的,別人認為你是一個怎樣的人、擁有什么能力和品質以及知道你是做什么的。這些都是可以通過朋友圈去塑造和傳達給用戶的。
所以朋友圈是需要塑造和設計的。
所以我們要懂得設計個人形象、設計用戶對我們的認知、印象、價值和功能。
你希望別人怎么看你,你希望別人對你有什么印象、你希望別人對你有什么認知。這就需要你去設計。
朋友圈是展示有溫度的、IP人設、優良品質的你。
其實你想讓別人覺得你是什么樣的人,你就可以是什么樣的人。
要去設計和打造自己的人設,人設不是虛假人設,是真實的你。只是根據用戶喜好,選擇性的放大了部分事實和特質。
要去分析你的用戶群體希望有一個怎樣的人、希望是誰能幫他們解決問題,用戶希望是怎么一個身份的人去幫助他。這就是你的人設。
對于我們每個人來說,如果不掌握你自己的朋友圈和個人品牌,不知道如何呈現自己,別人肯定會給你貼一些亂七八糟的標簽。
要分析用戶喜好、需求、痛點,用戶喜歡你是什么樣的人,用戶想要看你的朋友圈發什么內容,用戶希望你能夠給他什么,從你這能夠獲得什么,你在做的東西能夠給他帶來什么好處。
你的朋友圈是發給用戶看的,所以發朋友圈一定要站在用戶的角度去思考。
要想清楚用戶想看什么內容,我們就發什么內容。
你想要讓用戶覺得你是個什么樣的人,你就要發什么內容。
用戶角度思考:對我有幫助、對我有價值、對我有沖擊力、我感興趣的、我喜歡看的、我想看的。
朋友圈四類內容:
- 價值型內容
- 展示型內容
- 銷售型內容
- 互動型內容
(1)價值型內容
分享經驗、干貨、知識。
分析用戶痛點、問題,然后針對性地去解決。
提供價值,向用戶展現你的專業能力,打造專業、靠譜形象。
有價值的內容,能夠解決用戶問題的內容,對用戶有幫助的內容。
寫干貨不要平鋪直敘。一上來就懟干貨,用戶不會珍惜,或者就看看而已,或者覺得你說的很對,再沒有什么其他感受。
寫干貨的方法:
- 以一個需求點、痛點、或者場景去切入
- 拋出問題,自問自答
- 打破用戶常見認知,很多人都說a是對的,但你卻說b是對的,并且給出了理由、證據,這時,用戶就會覺得你很專業。
(2)展示型內容
①展示風格、人設、標簽、性格、品質
②日常生活:
讓用戶認識你、知道你、了解你、熟悉你
朋友圈一定要有正面照、形象照,要露臉。有出席某些重要場合也要拍正面照發朋友圈。
因為用戶翻你朋友圈也是想要看到你,看你長什么樣,這是每個人都有的好奇心。同時也能讓用戶更加熟悉你,信任你。
③鏈接權威
比如與名人、大佬的合影,參加重要活動的照片等。
跟大佬的互動、交流、學習、活動等。
④展示自己的工作
⑤展示感恩和責任
⑥成長之路
⑦過去經歷
⑧學習、運動、成就
⑨參加培訓或者給別人培訓
⑩展示專業相關
(3)銷售型內容
- 展示品牌、產品
- 用戶反饋、用戶好評、用戶證言
- 用戶咨詢:說明你的產品很受歡迎
- 產品體驗
我們賣產品不要去直接說產品的特點,而是要站在購買者、消費者、用戶的角度上去寫產品的體驗、用過的感受、用的過程種的感受,使用的場景等。
(4)互動型內容
要經常與微信好友互動:私聊、朋友圈點贊、評論,以及發互動朋友圈。
要至少與用戶產生3次對話,5次朋友圈互動,這時用戶才會慢慢信任你。
千萬不要做好友列表里的陌生人。
想辦法讓用戶給你提供幫助,讓用戶幫你做選擇,然后給他們送禮物,發紅包
互動要讓用戶做選擇題而不是問答題。用戶是不愿意去思考太深入的。
互動福利朋友圈:每周一次
比如:
- 朋友圈點贊送禮物、發紅包,點贊是5 25 35 45的就送,送的禮物要與你的產品和所做的相關。
- 評論最用心的5名送禮物,發紅包。
文案很多,如下:
- 不知道標題取哪個,列出來,讓用戶幫你做選擇
- 不知道哪款筆記工具好用,列出來,讓用戶幫你做選擇
- 不知道哪個頭像適合你,列出來,讓用戶幫你做選擇
- 不知道晚上吃什么,列出啦,讓用戶幫你做選擇
- 等等
福利:送資料、送紅包、送優惠券、送試用裝、送書。
送的福利要與你的產品和所做的相關。
要提高朋友圈的互動率。
朋友圈沒人點贊,沒人評論,要么:
- 用戶沒看到你,可能在你發的這個時間段用戶沒看朋友圈,所以需要多發朋友圈。
- 要么看到你但是不太感興趣,所以要發用戶喜歡看的、想看的、感興趣的。
- 或者不是很關注你,因為他朋友圈人數太多刷不到你或者看到直接略過,所以需要提高平時的互動。
朋友圈要真實、真人、活生生的。
要知道你的朋友圈不是沒人點贊和評論,而是別人找不到點贊和評論的理由,所以為什么你發自拍和生活信息,點贊多,而發廣告的就點贊少
朋友圈質量:
內容的排版、圖片、視頻的清晰度與匹配度
恰到好處的心理暗示
內容要能激活粉絲的互動
三、引流
上面說了怎么做定位以及微信形象(人設)的搭建,下面再講講怎么做引流。
有一個非常實用的微信引流的方法,就是社群引流。
引流的四個要素:渠道+內容+誘餌+鉤子
在正確的渠道,用正確的內容,體現自己的價值,獲得信任,再用正確的誘餌和鉤子引流。
渠道要正確,渠道是要聚集了大部分的目標用戶,內容要對目標人群有價值,要能解決目標用戶的問題,誘餌要對目標人群有吸引力,再放鉤子。
渠道和誘餌決定了引流的效果。
優質內容是流量的永動機。
鉤子要放得正確,有些平臺和渠道禁止文章在內放微信號,這是要去規避的。
想清楚你的目標用戶會再哪些付費群出現。
在相關社群、論壇持續輸出價值、等到有一定影響力、有一定信任感的時候在開始引流、放鉤子。
怎么知道用戶在哪?
目標用戶在你領域相關的需求以及目標用戶的其他需求。
引流內容要與社群、論壇、網站的調性相同
人有多種需求。你的內容/產品,一般只能滿足用戶一種需求。想一想,你的目標用戶還有什么需求?購物?學習?娛樂?行業交流?
社群大多數是付費微信群、知識星球等。
想清楚你的目標用戶會在哪些付費群出現,然后去加入這個社群。
如何獲取群呢?
- 知識星球
- 微信搜一搜:行業公眾號、關鍵詞,很多公眾號都有建社群
- 豆瓣、貼吧等
引流內容要與社群的調性相同。
在社群、論壇持續輸出優質內容和價值,等到有一定影響力和信任感的時候再開始引流,也就是放誘餌鉤子。
剛開始可以先加入相關社群,加入有目標用戶的微信群,然后分享優質內容、干貨、案例、經驗,堅持利他、分享、展示自我價值。
同時也跟群主搞好關系,問群主能不能在群里推送自己的公眾號,但前提是要在群里發表見解,分享經驗,輸出價值內容,展示自我價值,以及跟群主是沒有利益沖突的,當做完這些后,展示了自我價值,就會有人來加自己或者你也可以直接推送自己的公眾號,推送公眾號一定要經過群主同意哦。
在群里你還要懂得展示自己,體現價值,自己的價值,包括知識、經驗都可以分享出來,他人問題自己可以解決的也要去替他人無償解決。
付費進入社群,發表見解,分享經驗,輸出價值內容,展示自我價值,連接大佬。
在群里最重要的一點就是要去主動鏈接大佬,因為鏈接上這些大佬,如果他們愿意幫你推一下,效果是非常好的。
在群里引流要知道的幾個點:
- 懂規矩,守規矩
- 先混熟,后引流
- 輸出價值、建立信任、做朋友
- 找到關鍵節點、鏈接大佬。關鍵節點就是社群內的活躍分子,有話語權的人,群主其實就是典型的關鍵節點。關鍵節點和大佬都可以幫你去做推薦或者跟你互動
- 主動提供價值、主動利他,主動解答用戶的問題,主動展示自己,被動引流等目標用戶主動加自己
- 交朋友、利他、分享、提供價值、自身價值、靠譜,是做IP和引流非常重要的要素
- 幫助他人,成就自己,這也是是做IP和引流非常重要的
- 平臺、渠道、社群肯定是更看重自己的利益,所以我們不能損害合作方利益,要做到雙贏,不能只考慮自己
- 最好能積極參加社群舉辦的活動
進入社群以后一定要發紅包和做自我介紹,然后多分享、多提供價值。
自我介紹:
- 我是誰
- 坐標哪里
- 我的標簽
- 我的成就
- 我能幫你或者我能提供
- 我想鏈接
現在社群資料包引流也是非常好用的方法之一。
社群資料引流很重要的就是正確設計和使用誘餌,達到無痕且自然的引流。
用資料包作為誘餌的好處:
- 成本低、可永久循環使用。
- 易傳播,資料包內放上個人微信號、公眾號。
針對不同類型的用戶,準備多種資料包,提供不同的引流價值。
并且不斷更新資料包。
資料來源:閑魚、貼吧、豆瓣、淘寶花錢去買,自己文章的合集整理,各種付費社群的資料,找到資料然后整理,最好加入自己的思考。
用好社群誘餌的四個前提
①針對性提供價值,根據社群的主題和人群,設計有關聯性的誘餌
想清楚別人為什么加你,加你的好處是什么
②無痕引流,拒絕硬廣
引流前需要鋪墊,不要直接發廣告或者誘餌,引流轉化要自然過渡
關注群里的聊天,為他人解決問題
群里的問題都能被用來做引流的鋪墊
把話題自然過渡到自己在做的事情上面
提供價值,展示自己
③證明有效,引導添加
用了你的誘餌有什么效果,加你的好處。
案例:曬數據成果,截圖。
群友證言,親測有效。
刻意引導群友主動加你。
如:我有一個文檔、有一個筆記、有一些資料,加我私發給你。
有技巧的刻意引導,給出行動指令,讓用戶加你。
降低用戶加你的心理成本,比如跟用戶說加我我會通過,加我不需要驗證。
④為你自己賦能
誘餌的作用:幫你跟用戶建立信任,讓用戶知道你是專業可信賴的。
誘餌要展示你的能力,要讓用戶了解你的價值、能力、產品,知道你是做什么的。
你的干貨文檔要留下你的聯系方式(微信號、公眾號)。
文檔名字可以寫上簡單版。一是可以降低用戶預期,用戶一看簡單版都寫的這么好,也就會更加認可你的能力。二是你覺得自己能力不足,害怕自己分享出去的沒用,那寫上簡單版即
使寫的不好但用戶也能理解。
社群被動引流路徑:
要設計被動引流的路徑,且要順暢、自然。
1.做一個用戶痛點、問題和答案素材庫
這個素材庫要能解決大部分人的大部分問題
- 把用戶的共性問題收集起來
- 寫下通用答案
- 寫下特殊情況的處理方法
- 如何收集用戶問題
①關鍵詞搜索
- 百度
- 行業平臺、app
- 公眾號爆文
- 5118
- 知乎
- 豆瓣
- 貼吧
②微信群,看群里的討論
③相關領域文章、視頻的熱門評論
那怎么驗證這這搜索結果呢?
驗證搜索結果:
- 在搜索搜索,看公眾號文章標題上相關的標題多不多
- 看微信群聊天,大家在群里討論的次數
- 看你跟用戶聊天涉及到這個關鍵詞的次數多少
- 看百度的搜索數據量多不多
找到跟痛點相關的關鍵詞,直接百度一個大的關鍵詞,然后把搜索到的關鍵詞記錄下來
2.設計誘餌
誘餌話術:
- 凸顯價值(價值多少錢、最全、最新)
- 強調稀缺性(禁止外傳、獨家資源、一手渠道)
- 適當夸大(看完馬上就能用)
3.設計被動引流話術
一個完整的被動引流聊天話術包括:問題、部分答案、誘餌、引導添加
怎么引流的,要注意哪些,也要一步步拆分出來,進群后要做什么,早中晚要做什么都要有詳細的步驟。然后根據反饋,不斷改進
避免被動引流失敗的技巧:看群規、根據群里的情況靈活應變,跟群主和大家搞好關系。所作的動作、引流,不要跟群主發生沖突,比如群主是賣化妝品的,你不要一進去就說自己也是賣化妝品的,那不是明擺著搶業務嗎,不踢你才怪。
4.設計添加好友的話術
- 一個完整的被動引流聊天話術要包括:問題、部分答案、誘餌、引導添加
- 問題:從關鍵詞里延申,比如包子,哪家包子好吃,好吃的包子是什么餡的?
- 部分答案:有所保留,解決問題的關鍵答案不要說,塑造關鍵答案的價值?
- 誘餌:最好同時使用多個誘餌
- 引導添加:看我朋友圈,私聊我
5.私聊話術
- 向用戶提問:互動,問用戶的需求,目前存在的問題
- 給用戶解決方案:免費的資料、你的課程、你的產品
四、主動添加好友
進入社群以后除了被動引流,還可以主動去添加好友。
主動加群好友,最重要一點話術。
- 這里分享群好友通過率最高的6種話術。
- 我看到你發的xxx文章/視頻,收益匪淺,想向你請教。
- 我看到你發的xxx文章/視頻,收益匪淺,我也是做這方面的,想跟你交流下。
- 看到你做xxx的,我是負責xxx的用戶增長,加個好友一起交流。
- 看到你做xxx的,我擅長xxx,可以多多交流。
- 我是來自增長社群的xxx,看你對xxx也感興趣,可以交流一下。
- 在xxx看到你,你也是做xxx的嗎,想邀請你加入XXX交流群。
以上就是社群引流的方法。
建議最好做一個每日執行表,這樣才能更好的執行。
把一切要做的都流程化,流程化再加上強悍的執行力,這樣做才能有效果。
本文為@老陳的深度思考原創,運營喵專欄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