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么大品牌都在做私域用戶分層運營?

某個母嬰品牌,在同等量級的私域池里,一開始只能做到 100 萬/月GMV,后來基于用戶的消費屬性和人群屬性,做了針對性分層、分觸點精細運營后,能做到200 萬/月GMV,大促時甚至能達到300 萬/月GMV。
所以答案就是:私域用戶分層運營可以為品牌降本增效。
用戶分層運營的本質其實是在經營用戶關系,并通過把用戶標簽化,最大程度切中痛點,在用戶生命周期不同階段提供最需求的商品和服務,通過最大化單個用戶的LTV,來提升用戶整體價值。
在私域運營中,如果不能以用戶分層運營為核心或前提,很有可能導致私域建立起來后,卻無法運營起來,即使運營起來,也很難持續產生高轉化率或高活躍度。
因為粗放式的給予,未必是所有用戶想要的。只有針對不同層級的用戶,給予他們各自想要的,或打消他們的某種“顧慮”,才有機會實現生意的轉化。
當然做私域用戶分層運營,還有更多價值,歡迎你跟隨我們今天的文章一起看看。
對了,本文節選自見實最新《私域用戶分層運營》白皮書,如下,enjoy:
01 指導品牌做更精細化的運營
用戶分層運營可以指導品牌做更加精細的用戶運營策略,并通過運營數據的直觀表現,能夠幫品牌更聚焦地知道每一階段應該做什么。
比如在提升用戶活躍度、轉化率等方面,以社群運營為例:
一開始大而全的社群運營,群活躍度其實并不高,因為里邊發的內容信息比較雜,但是分層運營后,可以針對這部分用戶的特征、需求去針對性溝通,群內發布的話術、內容、賣點會更刺激用戶的興趣點,用戶產生興趣后,自然就活躍起來了。
當用戶活躍后,轉化率自然而然就提高了。因為運營動作、運營內容都做了分層處理,溝通更聚焦、更有效,連帶銷售也更高。沒分層前,某個社群的轉化率是2%,通過社群分層后,3個月內能達到10%。
通過用戶分層,還可以專注深挖不同圈層用戶的不同需求,用一對多的運營成本產出一對一的專屬價值。
如有些企微客服在跟單個用戶進行溝通時,以往只會發千篇一律的官方活動,最多是普適性的關懷,用戶感受不到需求有被滿足,就刪除退群了。
但通過一些標簽對用戶進行分層管理后,用戶的價值分級、渠道和場景來源、首單成交周期、復購率以及頻次、商品行為關聯和停留轉化將會越來越清晰。
當品牌更立體地了解用戶的興趣和電商行為后,可以更投其所好地進行溝通。
比如,當知道用戶是活動喜好型還是新品關注型,對應推薦的東西,也是有針對性的。有了更精準的推送,才有更及時地反饋信息,這樣高效的溝通,增加了客戶信賴,提高了整體轉化。
如某服飾品牌通過用戶分層后,在APP push 、公眾號菜單、推文、短信等觸點進行不同的應用觸達,在整站轉化持平的情況下,其中公眾號菜單入口轉化提升1% ,APP push打開率提升10%+。
02 提升轉化、業績、人效
用戶分層運營在業務層面的價值直接體現在以下地方:
幫品牌提高業績、營收、人效,以及提升營銷方案和精準挖掘消費機會。
1)在業務層面幫品牌提升轉化和業績。
當我們在談用戶分層運營時,實際上核心解決的是品牌有限的運營資源與龐大的用戶群需求之間的矛盾。
因此用戶分層運營中,「分層」的核心是對用戶價值做出數據化、可衡量的判斷;「運營」則是對不同層級的價值用戶給予不同級別的資源和服務(越核心,越有價值的用戶獲得品牌越好的資源配置)。
所以在通過對有限的運營資源進行合理配置和運用后,可以達到最佳的轉化效果,提升業績。
如某母嬰品牌,在同等量級的私域池里,該品牌一開始只能做到 100 萬/月GMV,后來基于用戶的消費屬性和人群屬性,做了針對性分層、分觸點精細運營后,能做到200 萬/月GMV,大促時甚至能達到300 萬/月GMV。
2)在業務層面促進人效的提高。
當品牌搭建了標簽體系,并驗證此標簽體系的有效性后,就可以通過工具去運營。這時,運營人員就能從手動標簽及手工運營中解放出來,做更多主觀能動性及更有價值的事。
比如:某團隊之前有5個人,分別做回訪、數據、導購、客服、曬單引導。如果用了工具,有人員就能從曬單引導中解放出來,更聚焦在運營客戶,提升業績上。
3)幫品牌更精準挖掘消費機會,并使營銷方案更高效。
標簽體系可以多維度記錄私域用戶行為數據等信息,塑造了全面的用戶畫像。在運營時,這些標簽數據信息能提供強大的數據支持,幫品牌制定出不同的觸達策略、轉化策略、貨品策略,以此進行聯動升單。
比如,某品牌私域池有 60 萬用戶,在沒做用戶分層運營之前,都是統一群發,每次觸達的回復率、成交率數據都很平淡。該品牌后來基于企微做了標簽體系后,可以根據不同的時間節點、不同的人群包去做針對性跟進運營,不僅能夠保障日常 GMV 的達成,用戶的體驗感也很好。
另外,消費者是千人千面的,運營動作一定要從消費者視角出發,提供一套價值集合體的營銷方案,滿足其核心訴求。
比如:在運營中發現某些客戶在意價值,而某些客戶在意優惠力度,這時就可以針對性匹配相對應的權益或者營銷補貼,把資源、金錢投入到最有價值的這群用戶中。簡單說,就是給用戶想要的東西,這才是有價值的。
03 增強用戶的好感度和忠誠度
用戶分層運營在品牌層面的價值,主要體現在:驅動品牌業務增長,并可以增強用戶對品牌的好感度、忠誠度、滿意度。
在品牌數字化基建完善的情況下,最理想化的狀態是打通所有渠道,統一一套分層體系,能夠多方位全渠道地鏈接、整合、管理、分析、應用,這樣有利于提高效率。品牌可以基于標簽數據真正賦能業務,驅動業務增長。
此外,分層精細化運營,真正可以做到“有情感”地、精準有效觸達用戶,想用戶所想,讓用戶感受到被真誠以待、被尊重,這樣才能交付更多價值。
如以社群分層運營為例,通用大群的社群生命周期是3個月,但是做了分層運營后的社群生命周期是1年以上。
因此,分層運營可以使用戶對品牌的好感度、忠誠度、滿意度更強,延長用戶生命周期。
尤其是在用戶忠誠度的提升上,在實際的分層運營中可以通過AIPL模型去培養用戶的忠誠度。
簡單舉個例子,某品牌在早期探索階段,以注冊用戶規模以及活躍用戶規模作為業務目標,采取AIPL模型「認知-興趣-購買-忠誠」作為用戶的分級依據之一。
這個模型對應的也是用戶的成長路徑,每個用戶都是從最初的認知開始,慢慢變成購買或者忠誠用戶。所以品牌需要做的,就是引導用戶不斷往更上一層發展。
基于用戶忠誠度的分層,品牌可以根據不同階段的用戶訴求,設計更合理的內容。
例如針對認知型用戶,可以進行種草推薦,激發他們的興趣;對于興趣型用戶,需要了解他們未行動的原因,解決轉化阻礙;對于購買型用戶,需要喚醒需求刺激更多下單;而對于忠誠型的用戶,則可以進行更多體驗細節的優化,讓他們更加簡單、高效地完成購買。
本文為@見實原創,運營喵專欄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