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么,什么是用戶生命周期呢?
簡單來說,用戶的生命周期就是用戶從開始接觸產品到離開產品的整個過程。




據上圖,用戶的生命周期分為:引入期、成長期、成熟期、休眠期、流失期。
引入期就是將市場流量中的潛在用戶轉化為自己產品的用戶,這個階段我們也可以稱為獲客階段。
當用戶進入產品之后,我們需要想辦法讓用戶活躍起來,進入成長期以及成熟期,成長期和成熟期的用戶屬于產品最為核心的用戶,是最具挖掘價值的忠實用戶。因此,我們稱之為升值階段。
而當用戶從成熟期開始,或者因為產品有問題等選擇離開,出現休眠、流失的狀態,我們稱之為留存階段。




也就是說,這五個時間實際可分為三個運營區間。結合問題來看,用戶運營就是在用戶生命周期這三個運營區間,通過適當的方式,促使用戶留存下來并為公司產品帶來效益。因此進行精細化運營那才是用戶運營的核心點。
獲客階段
這個階段主要運營手段為拉新為主,這個時期用戶運營更像是市場運營或者產品運營。
該階段可通過廣告、SEM、SEO、CPS、換量以及一些線下渠道,增大曝光度、找到并發現目標用戶,將用戶引入體系中來并誘發使用,完成這個階段的目標。
而具體需要什么以什么方式做主流導流,就主要看你的產品類型,以及你家運營部差不差錢了。
比如現在大熱的互金產品在各大網播劇插廣告,這種就是不差錢的打法,當然了,效果也是可以的,不然也不會那么多互公司擁進這個宣傳渠道。




又比如知乎,知乎當年就是采用邀請機制,通過口碑口口相傳,慢慢做到現在這個量級的。雖然成本不如上面廣告這個高,但一開始的口碑轉化也是需要時間的。
升值階段
來到這個階段也就意味著產品已經有一定的用戶量,那么這個階段主要的目標促進用戶交易,同時養成對平臺的習慣和依賴。
這個階段可以通過簽到比如每日簽到獲取權益,用戶等級比如登記不同權益不同,營銷工具比如各種優惠券、折扣券,跟進活動比如電商的雙十一。












當然了,這個階段既然分為成長期、成熟期,那么具體目的也是不一樣的。成長期更偏重于增加用戶粘性,而成熟期則更偏重于防流失和變現。
比如同樣的折扣優惠券,在成長期門檻可以設置較低甚至無門檻,但在成熟期,這個優惠券不能白拿,用戶一定要付出成本,這么做一方面是為了降低成本,一方面也是為了讓用戶積累了沉沒成本,對優惠券會更加珍惜。
留存階段
這個階段其實是從引入期就一直存在的,所以從一開始就要建立預警機制,并在預警機制中的不同情況,通過各種利益刺激、改善平臺服務和產品配置等,挽留用戶。
預警機制可以通過分析用戶行為數據來建立,比如電商類可以這樣:用戶超過五周沒有購買行為基本認為流失;超過 6 個月未購買,基本認為死亡;最近三周購買過的用戶產生了 85% 近 90 天訂單,這部分用戶可認為是活躍用戶。
而面對預警機制不同階段,也需要采取不同的召回機制,同樣以上面電商類為例,7 天/15 天未下單時,根據消費習慣數據,推送消息;21 天未下單時,可以通過APP推送或者短信發放發一般力度優惠券;35 天未下單時,可進行短信召回并發大力度張優惠券,并可在優惠將過期時再次發生短信提醒。




綜上所述,運營在用戶的生命周期過程中要做的,就是進行精細化運營,進而有的放矢的采取相應運營方案。
另外,如果您想更加系統的掌握用戶拉新、用戶留存、用戶增長等必備技能,可以點擊下方的參考鏈接學習【用戶運營體系課】:↓
本文為@運營喵原創,運營喵專欄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