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切行業的爆發或許都可以搭上IP的風口。
無論是傳統行業,還是互聯網行業,IP的效應都是巨大的。
● 漫威,IP價值234億美金,從超級英雄到宇宙英雄。
● 哈利波特,IP價值264億美金,電影、圖書、商品并駕齊驅。
● hello kitty,IP價值503億美金,史上最具市場價值的貓。
● 米老鼠,IP價值357億美金,迪士尼的代表人物。
● 馬里奧,IP價值271億美,游戲界的天花板。
● 寶可夢,IP價值591億美元,電子游戲發家頭牌。
IP產業經久不衰,而一個好的IP,是存在“潛在資產”,是需要打磨才能產生高認同感、高頻存在、強生命力的長期市場價值。
未來的IP不僅具有自帶流量的人格,還能掙脫單一形式、單一平臺、單一傳播、單一消費的束縛而引爆流行的。
這也是為什么,相較過去打造IP的一錘子買賣,“一魚多吃”的IP營銷成為熱門玩法。
那么IP營銷“一魚多吃”的底層邏輯是什么?現實中有沒有實際的案例?IP的商業潛力如何在這個過程中放大?難點和突破又在哪里?它的生命周期又有多長?本文以愛奇藝為例,或許能帶來些許啟發思考。
01
IP的“一魚多吃”,早就不是新鮮事,而是被互聯網放大了。
IP其實就是一個內容品牌,不僅自帶流量還可以分散流量,有機會連接到不同的領域,并且有潛在且長期的變現能力。
這個產業有一個最大的特性就是:有能力創造IP的大多數是文學漫畫的創作者,他們中的大多數是相當純粹且精專的。但IP的經營是一個動態且復雜的工作,是要浸潤在消費者市場的。
這一點從產業鏈上就能看出端倪。
上游:網絡文學是比重最大的一塊市場,規模近百億級別。
中游:主要聚集著強大制作能力的影視業,通過電影、電視劇、網絡劇等方式實現IP 內容變現。
下游:以衍生品、消費為主,最常見的就是游戲、手伴、主題娛樂設施等。
過去的IP開發鏈比較短且集中:可能是小說→影視,漫畫→動漫,動漫→周邊。互聯網的出現無疑是延長放大了這條鏈路,其可擴展性增多。
目前業內比較擅長打造IP的實屬愛奇藝。其借助內容不斷輸出豐富、獨特的新IP ,持續對接多元化各場景的市場,可以說是IP 產業進入互聯網時代后的范本。
用3個愛奇藝的IP實力演示一下
?《夢見獅子》
IP開發邏輯:網絡文學→音樂舞臺劇→影視劇→…
《夢見獅子》的內容形態破壁可以說貫穿了文字閱讀、實景娛樂、在線視頻三種媒介形態,未來還有可能開發話劇、沉浸式戲劇等等。
從內容創作層面,《夢見獅子》給市場帶來的驚喜在于多種文化的融合:傳統、亞文化、都市、甜寵、古風、二次元、舞臺劇、京劇等多種的元素糅合。
從受眾層面,不僅浸入到不同的圈子,還讓圈子形成交集。比如讓京劇在二次元文化中打開一個缺口,同時二次元文化豐富了自身的價值。
一來二去,傳統文化和青年文化達成交融,Z世代也逐漸走進主流文化的中心。
《少帥每天都在吃醋》
IP開發邏輯:小說→漫畫→動態漫→網劇→…
為什么戀愛題材系列的甜寵文那么多,而成為今年“人氣IP”的卻是2017年創作的《少帥》?
因為《少帥》應該是少有的滿足IP粉所有心理活動的作品:既要小說,又要漫畫,還要動態漫;既要熱血,又要玄幻,還要搞笑。
根據社科院的調查,網文活躍用戶中,95后讀者占54.5%;付費用戶中,90后占比已超過用戶總量的66%。
顯然,愛奇藝抓住了網文內容消費粉絲的胃口,內容創新和行業發展正在進入“IP粉絲時代”。
《風起洛陽》系列
IP開發邏輯:漫畫→影視劇→紀錄片→綜藝→…
與前兩個例子不同,《風起洛陽》系列應該算是愛奇藝目前以城市文化為中心的最大定制IP產業鏈,會在12個領域進行開發:電影、劇集、游戲、衍生品、舞臺劇、動畫、綜藝、文學、紀錄片、漫畫、商業、VR全感等等。
目前上線的有:漫畫《風起洛陽之腐草為瑩》、影視劇《風起洛陽》、紀錄片《洛陽十二時辰》、綜藝《登場了!洛陽》
而且在每個子IP內容下,還會再持續開發。
拿《風起洛陽》來說,在影視劇內容之外,還有包括主題酒店、大型沉浸式劇本殺、VR全感電影等和地方文旅集團展開的深度IP合作。
用年輕線上流量IP,綁定傳統線下城市文化,可以說這波跨界操作跨越了內容、產品、服務、文旅、城市建設,創新性十足。
...
從這幾個案例,我們可以清晰的看到愛奇藝作為平臺在IP開發中的各種角色。
供給角色:愛奇藝累計有超千億的內容投資,是滋養IP的內容沃土;
加工角色:70+家影視綜制作團隊工作室,類型多樣;
包裝角色:可以為各類IP量身定制商業變現方案;
傳送角色:平臺覆蓋多端用戶;
賣家角色:深入各種消費場景。
愛奇藝扮演多種角色,延長豐富了IP開發的鏈路,既能滿足用戶的多元需求,也能放大IP的潛在價值,更重要的是已經成為愛奇藝的平臺核心競爭力。
不過是否具有長期價值還需要市場的檢驗,畢竟互聯網的旋風會源源不斷帶來新的IP資源。
比如大白、哪吒、捉妖記這些電影上映時,這個形象就會很火,下映了基本就涼涼了,如果沒有下一部電影基本就成回憶了。
一夜爆紅是常事,能不能走遠是難事。
02
IP的“一魚多吃”,要理解5個多元性,1個客觀規律,1個環境事實。
過去的IP動輒就是高價投入的“一錘子買賣”,開始即終點。現在“一魚多吃”的底層邏輯,更遵循市場的本質。
畢竟真正的超級IP其實并不是只給粉絲,是賣給社會的。
首先,需要理解這5個多元性。
·消費者的多元性:消費者的細分可以無窮多,分年齡、分地域、分職業、分性別、分興趣等等。
·圈層的多元性:舉個常見的二次元圈,其還能細分出動漫圈、繪圈、cos圈、舞蹈圈、小說圈、語C圈、游戲圈、技術圈、學術圈等等。不同的圈子有不同的特點,但也能產生交集。
·場景的多元性:千千萬萬種消費場景都是商業機會。
·方式的多元性:線上、線下、單向、雙向等等,有無數種可以傳播的方式。
·平臺的多元性:短視頻、電商、直播、閱讀等等互聯網平臺類型都是營銷媒介。
再說1個客觀規律。
大多數的消費者其實靜態的,他們不會憑空的往上游去找內容。換句話說,消費者都是需要一個力量來驅動的。
所以營銷必須要順著這個鏈子往下走到消費者的面前,才能夠讓消費者有感知、有感觸、有感受。這也就是為什么IP的潛力要不斷的從形式上進行開發。
還有1個消費環境的事實。
為何全球IP榜單內美國、日本占據了幾乎所有位置,除了經濟發展原因,是因為有強烈的模式和文化產業支撐。
美國的模式基本上是,好萊塢造夢、硅谷技術實現、華爾街商業定價。
日本的模式,是在國民的閱讀和知識產權非常重視的基礎上從動漫產業,到動畫,再到周邊消費產品。
而對于我們自己的市場,如何貫穿上千年的多元文化,利用高速發展的互聯網技術,配合先進的制造工廠,確實需要創造出一套新的IP玩法。
03
你可以理解為,IP只是起點。
其實全球知名的超級IP,并不是短期形成的,也不是十年八年形成的,而至少需要三四十年。
漫威、迪士尼、宮崎駿,哪個不是時間的復利?
而就當前的超級IP的商業價值來看,其絕大多數最賺錢的方式并不是靠影視作品的票房,也不是靠圖書出版,而是靠IP衍生品。
這并非一個完美的比例,因此未來的IP一定是需要更健康的模式來運轉的。
這意味著未來“IP+IP平臺”模式的開發更具潛力。IP開發不再只是內容生意,而是平臺模式,兩者融合不斷打磨的過程,最終實現復雜且共生的融合關系,才能夠創造更多的文化和商業價值。
因此相比其它幾家,愛奇藝是占了點小優勢的。
它從更加務實的角度出發,主動貼合當下的受眾趣味;它讓多線操作成為可能,改變了過去IP開發單純的漸進時間線,同時實踐多種商業價值。讓IP開發,有肉有骨頭,有滋味有方向。
下一個超級IP由誰創造,我們拭目以待。
本文為@甲方財經原創,運營喵專欄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