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到K12賽道的視頻號,相對做的優秀的,當屬作業幫,布局之大可以見一斑,賬號及內容涉及每個學科科目,小初高各個領域,且各個賬號之間相互關聯,已然形成了一定規模的視頻號矩陣。借此機會,分析下其中粉絲量點贊量較多的賬號“池子講語文”。
【路徑分析】
簡單來講,就是通過社群和朋友圈等宣傳引導用戶關注視頻號,視頻號矩陣之間相互引流,再由視頻號視頻內容下方鏈接和直播告知鏈接以免費資料、低價課、公開課等方式從公域引流到私域,靠私域裂變增加視頻號粉絲,完成閉環,從而完成正價轉化。
【內容分析】
池子講語文的整體視頻內容可大致分為三個階段
- 小黑板階段:形式較古板,內容以課內知識為主。
- 開放場景階段:語言活潑,更加生活化,某些視頻增加了角色扮演、對話、劇情等方式,內容由課內為主轉為課內外兼并。
- 戶外階段(池子vlog):形式多樣的視頻類型增多,內容逐漸開始有了“梗”,增加了更多的笑點,課內外兼并轉為課外為主,增加更多相關的熱點話題,例如繞口令挑戰賽、詩詞大會飛花令等。同時增加了家長們常點贊轉發的視頻內容,例如節假日朋友圈文案怎么寫、精彩的八字短句等等。
從內容來看,此賬號也在不斷摸索著改變打法,不斷迎合用戶需求,受眾群體從學生逐漸擴展為成年人,內容越來越接地氣。
【橫向對比】
作業幫有很多同類型頭部語文賬號,例如“秒殺中學語文”、“語文課代表爆姐”
先說“秒殺中學語文”
此賬號有一個很明顯的特點,視頻平均點贊量在100-200之間,但有幾個視頻點贊過萬,這幾個視頻都是以朗朗上口的數來寶形式出現,這也更加證明了用戶更加偏好娛樂性質的知識點學習。
再來說“語文課代表爆姐”
此賬號點贊平均,個人IP人物形象鮮明,人設統一,內容延用池子語文的戶外vlog形式,這也更加說明了一個賬號定位的重要性。
【可復用的點】
轉化方面:可以參考流程直接復用,但建議用戶分層推送鏈接,后面會說到。
內容方面:
- 個人IP的打造,人設鮮明。
- 內容定位統一,可圍繞定位改變多種視頻形式。
- 增加視頻內容的受眾群體,從而增加粉絲量。
- 可將近期熱門話題和火爆的節目電影等引入視頻內容,與賬號定位相結合。
- 視頻號矩陣相互引流。
【待優化】
公眾號矩陣相互引流,難免造成賬號多且雜,粉絲體量大但轉化率低。個人認為視頻號矩陣可以借鑒,但要像公司產品線一樣將用戶精細化分層。
例如公司共有10個涉及多年級的賬號,共100粉絲,每個賬號10個粉絲,因為粉絲不精準可能導致轉化率只有1/10。但如果將這10個賬號分年級管理,還是100粉絲,每個賬號有10個相應年級的精準用戶,無論是資料發放還是直播內容都可以更有針對性,轉化率很有可能會上升一個階梯。
【個人思考】
內容方面:
運營一個視頻號首先要漲粉,擴大知名度。漲粉的前提是內容足夠優質,足夠吸引用戶,而在做內容之前,我認為首先要站在用戶角度考慮三個問題。
- 用戶為什么點贊
- 用戶為什么關注
- 用戶為什么轉發
如果用戶是我自己,我在什么情況下會做出相關舉動?
【點贊】我會從三個角度出發,第一是單純覺得有意思支持下作者。第二是覺得以后這個視頻有可能會看第二遍,點贊以后能找到。第三我是博主的粉絲,所有視頻我都點贊。
【關注】我認為這個賬號內容優質,可以幫助到我或我的親人朋友。
【轉發】我覺得這個視頻或這個博主特有意思,想分享給其他人,獨樂樂不如眾樂樂。
現在可以模擬一位用戶:六年級孩子的潮流媽媽,孩子語文作文不好。
模擬以下三個場景:
- 在視頻號看到最近爆火的電影金句賞析視頻
- 在視頻號看到講解作文技巧的視頻
- 在視頻號看到關于繞口令的親子挑戰賽視頻
不難得出結論,這三個視頻都會點贊,最有可能關注的是第一和第二個視頻,最有可能轉發的是第二和第三個視頻。
所以內容的產生應該基于用戶的喜好偏向,眾口難調,但跟隨熱點一定不失為一個不錯的選擇!
轉化方面:
還是要從用戶角度出發,可以大致分為以下幾種類型
按需求
- A用戶:剛需,口碑用戶,而你又足夠專業,大概率會私聊你咨詢相關內容。
- B用戶:剛需,市面上太多教育機構,選擇困難,需要展現差異化,體現優勢。
- C用戶:其他機構在讀,需要展現差異化,體現優勢。
- D用戶:無需求,需要免費資料或公開課吸引。
按年級
- 小學1-6
- 初中7-9
- 高中10-12
越臨近升學的年級,用戶越焦慮,需求越強。所以理想的狀態下,針對不同類型的用戶設計不同的轉化方案及流程,就可以增加轉化率。
【總結】
綜上所述,視頻號的運營,也一定要重視從用戶出發,善于分析用戶畫像,所做的每一步策劃都在腦海中問自己“如果我是用戶,我會怎么做?”
本文為@野生運營社區原創,運營喵專欄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