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mp id="0c8o0">
  • <nav id="0c8o0"><code id="0c8o0"></code></nav>
    <menu id="0c8o0"><tt id="0c8o0"></tt></menu>

    字節跳動謝欣:如何實現團隊提效與組織升級?

    大家好,我是字節跳動副總裁謝欣,今天和大家分享的是飛書背后的組織思考。

    過去,我們更多會談到飛書的產品功能、用戶體驗、效率提升,但今天,我想細致展開所有這些背后有關組織的思考。

    簡單做一個自我介紹,我是理工科背景出身,計算機本碩。一共工作過四家公司——世界500強軟件外企微軟、國內互聯網大廠百度、移動互聯網公司酷訊以及現在的字節跳動,剛巧很有代表性。我自己工作涉及領域也很廣泛,對內的人力、行政、IT,對外的BD、客服、采購等等,豐富的經驗、多元的經歷視角,讓我能夠從不同角度思考如何打造一款這個時代需要的、趁手的工具。

    很多時候,一些好的工作方法是由優秀個體創建的,也會隨著他們工作、崗位的變動而流失。但是,如果這一套工作方法能作為工具沉淀下來,就會一直留在組織里。

    一個入職10年的人和一個入職第1天的人、一個在你身邊的人和一個在地球另一邊的人,只要正確地使用這個工具,他的工作方法就是一樣的。工具不會隨著組織的擴張而被稀釋。

     

    鳥哥筆記,產品設計,混沌大學,功能設計,設計,產品

    回到字節跳動,看一下字節跳動的產品矩陣,大多是耳熟能詳的產品——今日頭條、抖音、西瓜視頻,還有垂直汽車領域的懂車帝、房產方向的幸福里、英語學習的開言英語,以及ToB工具飛書。

    我們經常說一家公司有所謂DNA,適合于特定方向的業務,但是字節跳動不同,其業務方向非常廣泛,似乎每種產品需要不同的DNA。那么,這些形形**的業務方向背后,有沒有一些共通的東西?

    這是我此次分享——《飛書背后的組織思考》——的主題所在。

    回到本質,什么是組織?

    《劍橋詞典》的官方解釋是,組織是人們為實現一定的目標,互相協作結合而成的集體。

    所以,我們應該具體關注在組織的什么問題?目標、人才、協作。

    鳥哥筆記,產品設計,混沌大學,功能設計,設計,產品

    為了在市場中獲勝,組織不僅需要好的工具,而且需要是更領先的工具。以飛書為例,飛書不僅在提高工作效率,更承載了字節對組織的最新認知,比如:強調團隊協作、任務落實到人、清晰討論、對事不對人、快速回應問題、強調同事間的鼓勵、內容大于形式、推動知識探索、加速信息流動的效率等等。

    要知道,讓每一位員工都做到認知提升非常困難,但是,當把最新認知融入工具之中,就可以在無形之中改造和提升員工整體,從而助力組織的持續進化。

    接下來,我會從飛書文檔、飛閱會和飛書妙記三個產品進行深度剖析。當然,重點不在介紹產品功能,而是其功能背后的思考。

    鳥哥筆記,產品設計,混沌大學,功能設計,設計,產品

     

    飛書文檔:知識時代,如何通過工具激發創造力?

    你有沒有問過自己,為什么每天要寫很多文檔?

    因為對于一家現代企業,知識越來越重要,而文檔是知識最重要的載體。

    鳥哥筆記,產品設計,混沌大學,功能設計,設計,產品

    文檔與其他信息載體有什么區別呢?

    先來對比文檔和實時通信IM(Instant Messaging),發IM,我們比較隨意,發過之后就很少修改;但是對待文檔,我們更認真,會反復修改。另外,IM有非常清晰的群邊界,一些人在群里、一些人在群外,往往維持較長時間不變,消息很少跨群傳播;但是文檔不同,可跨越邊界傳播,這意味著在文檔里寫下的觀點會很自然地傳播到對它有需求的人手里。

    很容易被忽略但很重要的一點是,保證有價值的信息,自然地跨越常規邊界。

    接下來,我們比較一下文檔和PPT。

    很多公司非常喜歡寫PPT,PPT本身是非常好的產品,但它強調形式,更適合宣講、傳播等場合。為了讓PPT在展示時產生額外價值,很多時候PPT上刻意不放重要信息;而在公司運作中,內部信息溝通更重要,強調內容本身,盡可能清晰、準確、完備地表達所有信息的文檔更合適。

    我們逐一剖析飛書文檔的特征——

    一、協同編輯

    鳥哥筆記,產品設計,混沌大學,功能設計,設計,產品

    協同編輯就是兩個人或者多個人可以同時編輯一篇文檔,這是傳統Word做不到的。

    工具會自然影響行為。一家公司如果以Word離線編輯為主,其創作知識的過程自然是一個人單獨進行,但是,協同編輯的功能使得幾個人合作一篇文檔變得非常自然,團隊協作會自然發生。

    二、@一個人

    鳥哥筆記,產品設計,混沌大學,功能設計,設計,產品

    我們經常在群里@一個人,覺得很自然,但是傳統Word、谷歌文檔都沒有類似功能。@一個人的好處是,點擊這個人,就能看到他的詳細信息,接下來可以跟他發消息,和這個人直接對接。

    在文檔里@一個人,他會直接收到這篇文章上有人@他的信息,打開文檔鏈接,看什么事與他相關,過程非常自然。這樣一來,通過寫文檔,很多工作直接就安排了。

    比如,在文檔里@一個市場宣傳、@一個產品設計,雖然寫文檔的時候沒有跟任何人說話,思路也沒有被打斷,但是在這個過程中相關人都接收到了與自己相關的信息,可以把屬于自己的部分利用協同編輯延展開來。

    在一篇傳統的Word里,寫下一個名字僅僅是幾個漢字而已,他并不知道你需要協同;而在飛書文檔里@一個人,就真實地觸達了那個人。

    三、評論

    鳥哥筆記,產品設計,混沌大學,功能設計,設計,產品

    文檔完成之后,我們一般會發給同事,他們針對文檔也會提出具體的想法。評論的好處是,文字比語言更準確、更嚴謹、更清晰,當大量溝通以評論方式發生,會有一種潤物細無聲的感覺。

    另外,就是對事不對人。

    同事發給我一個方案,我可以在針對性地問一些問題,然后,我的評論就會自動發送給負責同事,他收到消息之后也可以直接針對我的評論給出回應。自始至終,我甚至不必知道他是誰。當然,如果需要當面溝通,我也可以通過作者的個人信息卡片,直接與他聯系。

    四、評論消息與飛書打通

    鳥哥筆記,產品設計,混沌大學,功能設計,設計,產品

    評論消息與飛書打通,使得溝通更加便捷,我無需花費任何成本與同事協調時間,不論他在哪里、在做什么,溝通都可以迅速完成。

    五、點贊閱讀次數

    鳥哥筆記,產品設計,混沌大學,功能設計,設計,產品

    不少職場人抱怨公司內部、同事之間缺少認可,飛書文檔底部的點贊功能就希望改善這一問題。

    上圖是一個真實案例,這是一篇總結自己工作方式的個人感悟類文檔,在公司內部自然傳播,有近2000人點贊,你可以想象分享者心里是什么感覺。通過一個很輕巧的功能設計,就可以起到相互鼓勵的作用。

    六、文檔內嵌入文檔、文檔關系圖

    鳥哥筆記,產品設計,混沌大學,功能設計,設計,產品

    在公司內部,很多資料往往是相互關聯的復雜關系。

    傳統文檔要不就很詳細、要不就是概要,很難選擇性閱讀。通過文檔內嵌文檔的功能,需要知道詳細信息的同事,可以查閱內嵌文檔;而只需要概要信息的同事,閱讀主文檔就可以,各取所需、非常方便。

    現在,飛書還上線了文檔關系圖的新功能,星狀展示公司內部的各種資料文檔,你可以自然延展,自己探索公司內部有價值的信息。

    七、文檔的傳播與流轉

    鳥哥筆記,產品設計,混沌大學,功能設計,設計,產品

    剛才談到,飛書文檔是在線的,都有一個URL地址。把文檔的URL地址通過消息形式發出的同時,可以控制其他人的權限,是僅閱讀還是可編輯。這意味著,飛書發送文檔鏈接的過程也是授權的過程,如果沒有通過正常渠道,即使拿到URL地址,你也打不開文檔,文檔作者對于傳播可感可控。相反,一個傳統Word的后續傳播可能涉及很大范圍,而所有者完全無法追蹤。

    此外,不再需要上傳和下載,也使得文檔的傳播與流轉更便捷。

    八、功能強大、弱化格式

    鳥哥筆記,產品設計,混沌大學,功能設計,設計,產品

    最開始使用飛書文檔,你可能會有一點不習慣,因為它好像一個空白網頁,沒有工具欄。之后你會發現,其實它弱化了格式的功能,但強化了更為實際的內容,比如,插入表格的計算能力可與Excel匹敵、可以插入流程圖、插入投票、插入地圖,等等。

    我們想表達的是,內容大于形式。

    九、安全管控:水印、傳播記錄、離職一鍵關閉

    鳥哥筆記,產品設計,混沌大學,功能設計,設計,產品

    如果企業有需要,可以打開水印功能,避免截圖流傳的可能性。而且,文檔傳播路徑也非常清晰,權限變更也很方便。

    簡單回顧一下,飛書文檔的每一項功能背后,都有組織思考在其中。

    鳥哥筆記,產品設計,混沌大學,功能設計,設計,產品

    2020年,字節跳動全員共創建了2877萬篇文檔,這是一個非常恐怖的數字,可以說工具本身激發了人們寫文檔的欲望、促進了大家對于知識的創造。?

    可以說,創作文檔已經成為了員工的本能。不單是會議文檔、工作文檔,熱愛創作的字節人還會創作投資理財、美食萌寵等等不同的主題文檔,甚至還通過文檔創造出了很多小游戲,乃至于用文檔創作樣式有趣的對聯。

    鳥哥筆記,產品設計,混沌大學,功能設計,設計,產品

    很多人還喜歡寫Blog,將自己的想法、思考寫下來,只要是開放了閱讀權限,無論是誰都可以評論,或許是剛入職的同學、或許是實習生,或許是外國同事(可以一鍵翻譯)、又或許是管理者,通過Blog,大家分享搞定業務之外的其他思考。

    總而言之,飛書文檔的很多功能都是對一個組織本來訴求的回應,順手的工具可以使這些組織思考自然落地。

    飛閱會:協作效率,如何通過工具做到極致?

    接下來,是我們探索的開會方法——飛閱會。

    為什么要對開會動手?因為我們覺得傳統的開會方式效率太低,開會時間完全沒有被利用起來,一個人提前寫好PPT,然后在會議上講,其他人在下面聽。而飛閱會,是基于飛書文檔的閱讀式會議。

    鳥哥筆記,產品設計,混沌大學,功能設計,設計,產品

    包含四個環節,第一個環節是會前的文檔撰寫:創建會議文檔,參會人集體共創,文檔要清晰、準確;第二步是靜默閱讀:會議前 15-20 分鐘集體閱讀文檔,詳細了解并思考會議內容,有疑問評論中提出。

    這是一個非常有意思的環節,邀請大家過來開會,但是沒有人說話,每個人都坐在那里靜默閱讀,仿佛走入學生時代的自習課堂。會議的載體是飛書文檔,閱讀中產生的疑問以評論形式提出,比如,預算為什么是這樣的額度?團隊為什么是這樣的組成?

    如果問題比較簡單,負責同事會直接書面回復評論;如果不能簡單作答,就要進入下一個環節,互動討論。

    互動討論環節會圍繞飛書文檔的評論,從上往下一條一條過,回復評論,高效解決問題,直到把所有評論一一討論完,如果大家沒有其他問題,整個會議的討論環節就結束。

    最后,落實結論。會后可以自動生成妙記,將討論過程清晰、高效地沉淀下來。將任務具體安排到某個人,并且明確截止日期,如果到期沒有完成任務,機器人還會跳出來提醒,形成一個完整過程。

    拆解一下,飛閱會的功能有四個細節:

    一、用文檔,不用PPT

    前面提到文檔和PPT的一大區別,就是PPT關注形式,比如,我們做PPT,難免會考慮底色用什么、背景圖案是什么、要不要加動效,但是,我們內部開會,大多數時候是要解決問題,而不是看誰的PPT做得漂亮。

    曾經,我以為這是一個共識,但事實并非如此。我面試過一個來自互聯網大廠的候選人,級別還挺高。我問他,過去一年你在哪些方面有成長和提高?他想了一下說,做PPT的能力提升了。這的確也是一種能力,但是在公司內部,其實沒什么發揮的必要。而沒有動效、背景可設置的文檔,自然會引導大家關注內容。

    另外,PPT上多是要點,很多內容還需要講者口頭表述,總會有一些含混不清;但文檔不同,寫下的每個字都要盡可能精準,你要把事情想清楚才能組織會議。

    鳥哥筆記,產品設計,混沌大學,功能設計,設計,產品

    二、默讀文檔、評論互動

    用飛閱會開會之后,我發現自己更費腦子了。這是一件好事嗎?當然是,因為工作就是需要每個人主動深入思考,圍繞評論充分展開討論。

    一個客戶曾經和我講,他們公司的技術人員很多,性格偏內向,開會的時候讓大家提問題,往往只有很少的人表達。改成飛閱會之后,原來不怎么說話的人,會在文檔評論里輸出一些很好的觀點和想法。

    其實尤其在中國,大家性格相對內斂,每一次開會的當眾發言,對于很多人來說都是一項挑戰。但飛閱會鼓勵了大家平等參與,不論喜歡表現與否、口才好壞、性格外向還是內向,重要的是你的思想。

    通過尊重與會者的平等參與權,促進群智涌現。

    鳥哥筆記,產品設計,混沌大學,功能設計,設計,產品

    三、信息獲取、各取所需

    大家可能深有體會,10個人一起開會,每個人對項目具體部分的熟悉和關心程度是不一樣的,有人更關注技術、有人更關注市場,比如我,就對“社交媒體發布統計”這個細節很感興趣,會點進去看更詳細的內容,而不負責的同事就不用點開。內嵌文檔、折疊文檔的功能讓大家可以自主選擇要閱讀的內容,自主把控閱讀的詳略程度。

    每個人選擇自己感興趣的部分深入閱讀、沒有關系的部分快速略過,不像過往,每個人都只能接受千篇一律的內容。這樣一來,每個人都從專業視角出發,貢獻自己的獨特洞察。

    鳥哥筆記,產品設計,混沌大學,功能設計,設計,產品

    四、文檔也是任務記錄

    會議文檔就是會議紀要,待辦任務、負責人、時間點清晰,內容可反復查閱使用。在這里,To-do List里面的一句話就變成一個任務,至少有個機器人在盯著你。現實中,機器人之外,還會有人不斷關注任務落實。

    鳥哥筆記,產品設計,混沌大學,功能設計,設計,產品

    整體來看,飛閱會和一般會議有很多區別:

    首先,飛閱會重內容、輕形式,注重信息的完整、準確。

    其次,由于可以內嵌和折疊,飛閱會引導主動思考、主動獲取,通過工具引導工作積極性。

    再次,在提問與回答環節,一般會議只能一個人一個人地提問,但飛閱會可以并行提問、并行+串行回答,從而容納更多問題的討論和解決。

    另外,一般會議看似氛圍很好、討論熱烈,其實很容易發散跑題,不知道在討論些什么;而飛閱會的主體是一個文檔,討論中的主線被評論中的問題串起來,評論本身又被文檔牽引,很聚焦、極少跑題。

    最后,一般會議會后回顧要靠人工記錄,飛閱會后評論自動成為記錄,而且同文檔記錄任務管理。

    鳥哥筆記,產品設計,混沌大學,功能設計,設計,產品

    嚴格來說,飛閱會并不是一個產品,而是一種基于飛書文檔的開會方法,一種工作方式的轉變。

    從底層思考上,飛閱會通過時間的并行操作,提高了開會效率。

    它對會議的組織者和參與者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這種轉變并不容易,但我們發現,客戶改變低效會議的欲望和能力非常強,慢慢習慣了飛閱會的客戶已經不再能忍受傳統會議的低效冗長。

    同時,飛閱會通過空間異步和時間異步,實現了參會人的高效協同。

    所謂空間異步,就是線上、線下的差異變小了,你在會議室還是家里閱讀文檔其實差別不大。而所謂時間異步,就是大家不必非把時間湊在一起開會,我可以先把文檔寫好,你選擇自己的時間評論,他可以看到后提出自己的思考。甚至有的時候,沒有湊到一起,開會就通過飛閱會異步完成了。

    ?飛書妙記:信息消費,如何通過工具提升傳播效率?

    下面進入飛書妙記,這個產品的基本形態是把傳統的視頻會議錄制下來,之后根據語音轉文字變成文檔,可以提取關鍵詞、可以搜索、可以翻譯、可以分享。

    飛書妙記的背后,不僅是語音轉文字這么簡單,它嘗試解決的三個問題:

    一、減少參加的會議

    職場人,尤其是管理者每天被邀請參加大量會議,其中很多你或許只想大概了解,并不想全程參與。這時候,可以請同事幫忙錄下來,但是,捫心自問,你完整看過1小時的會議錄像嗎?我相信很難。一大堆人坐在那里討論,又不是電影,有跌宕起伏。

    而通過飛書妙記,可快速瀏覽會議內容,發現感興趣的部分,并選擇想重點查看的視頻或語音,甚至有針對性地給出一些反饋。有的時候,在會上就可以@負責這塊業務但沒有參會的同事,他收到消息之后直接回復評論,看似沒有參會,但貢獻了內容、回應了問題,實際減少了會議時間。

    二、讓會議內容更方便消費

    會議發言可統計、會議關鍵詞可自動提取、會議內容可檢索,這讓會議內容更方便消費。

    三、提升信息傳播效率

    最常見的信息溝通方式是語言和文字,我們比較一下:

    鳥哥筆記,產品設計,混沌大學,功能設計,設計,產品

    如果我們想表達信息,最快的是什么呢?語言。中國人說話平均每分鐘250-300個字;與之相對應,如果打字,每分鐘只能50-80個字。

    而接收信息呢?最快是文字。閱讀速度可以達到每分鐘500-600字,而語言還是剛才說話的250-300字。

    所以,最高效的信息傳播是將表達信息的“說話”和接收信息的“閱讀”結合在一起,即你說我看。在自然狀態下,這本來是不可能發生的,但飛書妙記通過技術將二者結合。再者,人們閱讀時還會選擇性閱讀有用信息,真實的閱讀效率遠遠超過每分鐘500-600字,又數倍提升了速度。

    飛書妙記的應用場景其實不止會議錄制,它有很多擴展用法。比如說,我自己的常用場景是——有件事和別人講,長度大概五分鐘,我會打開飛書,開啟視頻會議功能,錄完之后以妙記方式發給對方。對方既能看到一個聲情并茂的我,也可以快速閱讀文字。

    ?飛書OKR:對齊目標,如何通過工具柔化組織?

    最后,我還想分享一些有關OKR的思考。

    現在OKR很火,有時候大家甚至有一種誤解,把它當作大力丸,好像有了OKR什么都能搞定。

    但究其根本,所謂OKR,Objectives and Key Results,翻譯成中文就是“目標與關鍵成果法”。圍繞目標,合理地正確地做事,其實是我們天然就知道的事。

    有人會問,什么公司適合OKR?如果換一種方式提問,什么公司適合圍繞目標工作?感覺就是一句廢話。

    既然圍繞目標,那么接下來的問題——目標是什么?

    團隊負責人如果下達任務說,“你今天負責去網上發幾個帖子”,團隊成員會想,“我為什么要發這些帖子?”

    而如果負責人明確目標,“我們公司有個新產品需要宣傳”,團隊成員就可以想,怎么宣傳效果更好?或許沒必要發帖,可以拍個短視頻。接下來拆解,短視頻要獲得2000次觀看、100個贊,這就是團隊成員制定的KR,目標之后的關鍵成果。

    圍繞一個目標做事的過程,是一個獨立思考的過程。知道為什么做這件事,才能知道怎么做更好。你可能后來發現,直播比短視頻的觸達范圍更廣,最終實施方案和原本被安排的發帖子相差甚遠。但你無需擔心,都是為了更好的宣傳效果。

    所以,OKR有兩個重要特點:

    、默認公開:下級需要知道上級的目標,且一層一層向上看,都是公開的;

    二、目標對齊:知道公司的更大目標,才能保證我自己能力范圍內每天的工作方向正確。

    不僅創意型企業,即使是偏流程型的企業管理,也需要調動每一個崗位的智慧。比如豐田就有一個經典的規定:如果發現問題,流水線上的任何一個人都可以停止整條產線。

    告訴每一個員工整體目標,讓他自己尋找各種可能性,獲得實現目標的最優路徑。這背后其實是對每一個體的尊重,不只把他當作手和腳,而是一個有自己知識和智慧的人。

    理論上講,OKR作為管理工具,是不需要任何工具的,落在紙筆上就可以。但利用工具,OKR的落地成本更低、執行更好,尤其是在復雜組織內。

    一方面,飛書OKR默認公開,也就是說,你可以根據需要保密,但能分享的信息要盡可能透明。回到前面分享的組織三要素,人、目標、協同,人要圍繞目標協同,那就得讓別人知曉你的目標,所以我們在產品設計上倡導透明。

    另一方面,OKR和飛書結合,還會增進協同。

    大公司協同很多,但很多時候同事之間互相并不了解,傳統方式是每個人簡單自我介紹,但通常介紹完了也不認識。但飛書OKR可以查看參會人列表,點開個人信息,半分鐘就搞清楚他的職責、擅長、關心事項等等。

    總結而言,從組織角度思考問題,自然可以將最新的組織理念應用其中,從流水線線程驅動變得網絡化、更柔性。

    比如,在文檔里@人,天然就非常發散,可以把任何人融入其中。你自然會直接@那個需要跨部門協作的人,而不會先@他、再@他的老板,或者讓自己老板去@他的老板。

    飛書的各項功能自然地跨越了部門墻。通過飛書,群——而不是部門——成為在最常見的組織單位,可以看到圍繞某項業務建立的各種群,跨部門的各種人聚集在一起。

    我們的一個客戶說,以前,他做事都會先制定詳細的業務流程,再讓大家按照流程一步一步走。使用飛書之后,很多事情都變得柔性了——寫個文檔、@幾個人、構成一個業務群,也涌現出很多自己之前沒有的想法。

    當然,客觀來說,飛書現在也遇到一些問題,飛書重度用戶發現內部信息量很大,有時候會覺得群很多、很打擾。下一步,我們也在想如何提升信噪比,讓更重要、更優質的信息浮現出來,同時降低次要信息的比例。

    工具:塑造組織的工作方式

    以上,我們很詳細地剖析了三個產品:作為知識載體的飛書文檔,提高會議效率的飛閱會,以及,構建全新信息表達方式的飛書妙記。

    其實回過頭來看,本質上談的是組織。

    你會發現,現在的一個公司和10年前的一個公司在工作方式上差別并不大,因為組織迭代往往是緩慢的。但工具的迭代可以很快,手機上的各類APP都整天讓你升級、升級,因為不斷有新功能加入。

    所以,通過工具本身的迭代提升,反過來也可以促進員工和組織的不斷升級。

    從“外部工具”到“打造飛書”再到賦能各行各業的“外部客戶”,我們發現,the tools we use shape the way we work(我們使用的工具,重塑我們的工作方式)。不僅我們在選擇工具,不同的工具也在塑造著不同的我們。

    比如,一家公司通常用郵件溝通,那彼此的互動必然慢一點;一家公司通常使用PPT展示,那必然更重視形式;一家公司以Word工作,自然更傾向于個人創作。工具本身的屬性,會潛移默化地影響一個團隊的行為。

    最后再分享一句話,我覺得意境非常美,If you give people wonderful tools, they will do wonderful things(如果你給人們非常好的工具,他們自然會把事情做得越來越好)。

    本文為@混沌學園原創,運營喵專欄作者。

    (0)
    混沌學園混沌學園專欄作者
    上一篇 2021-04-07 15:19
    下一篇 2021-04-11 13:38

    發表回復

    登錄后才能評論
    公眾號
    公眾號
    返回頂部
    運營喵VIP會員,暢學全部課程,點擊查看 >
    央视频直播在线直播